戰爭博物館為何珍藏一隻豬頭?原來它大有來頭,軍銜是「元帥」

2020-12-14 騰訊網

這不是一隻普通的豬,是豬界的大將軍,也許除了豬八戒的天蓬元帥,再沒有比這隻豬更大的了。這隻豬名叫「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海軍上將」,與德國海軍之父同名同軍銜。這隻豬何德何能,居然進入了大英帝國戰爭博物館? 要知道大英帝國戰爭博物館可是位於倫敦中心市區的一座國家級的博物館,館藏的都是飛機、裝甲戰車、海軍艦艇、士兵制服、徽章、個人裝備、獎章等經歷過戰火洗禮的戰爭文物,戰爭和豬有什麼關係?這就是英國人的幽默了。

故事要從一戰開始說起。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德國挑起的,作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德國想要挑戰老牌強國大英帝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他們的海軍實力始終是一個短板,1915年3月,德國海軍「德勒斯登」號輕巡洋艦在智利領海遭英國海軍「格拉斯哥」號、「肯特」號重創,被迫自沉。

「德勒斯登」號輕巡洋艦上有一個特殊乘客,一頭活蹦亂跳的肥豬。德國人愛吃豬肉世界聞名,他們為了吃上新鮮豬肉,就在養了一頭肥豬,準備饞的時候宰了吃,但這頭肥豬的運氣確實不錯,英國海軍的襲擊讓他免於被屠宰的命運,戰艦沉沒時,這頭肥豬也跳入海裡。英國海軍「格拉斯哥」號的官兵發現了這頭在海裡遊泳的肥豬,他們覺得十分有趣,就跳下去把這頭肥豬救了上來,繼續養起來,還給它取了一個名字——提爾皮茨。以此嘲諷德國海軍不堪一擊,將他們的統帥提爾皮茨與豬相提並論。 這個名字頗有些來歷,本屬於德意志帝國海軍元帥阿爾弗雷德 馮 提爾皮茨(Alfred von Tirpitz)。

英國艦員還給那頭肥豬頒發了鐵十字勳章,這頭肥豬成了棄暗投明的象徵,成了英國家喻戶曉的英雄那頭肥豬,起碼在巡洋艦格拉斯哥號上呆了一年的幸福時光後,被送到了位於樸茨茅斯的英國鯨魚島炮術學校,與校內的其他動物為伍。隨後,英國紅十字會花了1785英鎊的高價,將那頭肥豬買走,把它宰了,將其肉都吃了,但豬頭,卻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製成了標本的豬頭,被保存在位於英國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裡面,成了英國海軍一戰時的榮耀,英國海軍戰勝德國海軍的戰利品。

這種做法古往今來皆有,為了噁心敵人也為了能夠給自己提升士氣壯大聲勢,你也會有這樣的舉動,但是無可厚非的就是這種做法最好是能夠贏下這場戰爭,否則在這之後遭遇的報復去打機只會多不會少,也得虧英國人贏了兩次世界大戰,否則英國的土地究竟成什麼樣子的,估計能就真成人間煉獄了。

相關焦點

  • 英國戰爭博物館為何藏有豬頭?別小看它,大有來頭
    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可以說是名氣非常大的,即便在全球範圍內來觀察,也屬於比較特殊的存在,是一座有著多個分館的全國性博物館。博物館成立於1917年,目的是紀錄第一次世界大戰史實,以及英帝國人民為這次戰爭所作的貢獻。
  • 英國倫敦的戰爭博物館裡為什麼珍藏著一隻豬頭?
    世界各國都擁有自己的博物館,裡面收藏的都是各個時期遺留下來的博物,通過這些珍貴的歷史物品,能看出很多歷史故事,並且成為考古的重大依據。各種博物各有差異,不過大家聽說過英國的一間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隻豬頭嗎?
  • 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裡為何珍藏著一隻豬頭?
    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裡面存放了很多有關於當年一戰二戰時的文物,比如說曾經使用過的槍炮刀劍,或者敵人手中所繳獲的勳章武器之類。但在這個帝國戰爭博物館裡面還有一個比較個性的文物,就是一個豬頭。如果博物館裡面存放一些有價值有藝術性的或者說有戰爭意義的物品可以理解。但是在博物館裡面收存著一個豬頭,可能很多人就想不通了。那麼這個豬頭具體有什麼樣的意義呢?為什麼在博物館裡面會存放著這樣的一個物件呢?這個豬頭可不是普通的豬,它是一個比較有歷史意義的豬。
  • 英國倫敦的戰爭博物館裡為什麼珍藏著一隻豬頭?
    世界各國都擁有自己的博物館,裡面收藏的都是各個時期遺留下來的博物,通過這些珍貴的歷史物品,能看出很多歷史故事,並且成為考古的重大依據。各種博物各有差異,不過大家聽說過英國的一間博物館裡,收藏著一隻豬頭嗎?
  • 英國戰爭博物館裡為何會收藏一顆豬頭?別小看它,它來頭可不小
    如果是那些戰爭博物館的話,一般陳列的就是一些武器,例如槍械,大炮,飛機,坦克。可是在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當中居然陳列了一個豬頭標本。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是在1920年通過《議會法案》正式成立的一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陳列了很多與戰爭相關的物品。 在它的大癯口處就放置著當時英國最先進的大炮,這一個大炮建造於1914年,是英國海軍戰艦伊利莎白號的巨型大炮,在展廳裡面還展示了英國士兵的小模型,牆壁上還懸掛著各種各樣的戰爭珍貴圖片與資料。在寬闊的展廳裡面,還有著英國的空軍戰鬥機。
  • 英帝國戰爭博物館裡,為何珍藏著一隻豬頭?還有這段歷史!
    在英國倫敦,有一座帝國戰爭博物館,因涵蓋各類戰爭衝突,尤其是與大英國協有關的戰事,而顯得獨一無二。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都好了很多,所以近幾年出國的人也是特別多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在英國的倫敦有一座帝國戰爭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跟其他的博物館是不一樣的,它涵蓋了各種戰爭故事,特別是與大英國協有關的那些戰爭,也正是因為這些不一樣的事件和物件,這座博物館顯得獨一無二。在當地國家的博物館裡,還真是一隻豬頭,大家是不是也覺得很奇怪呢?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豬頭的由來。
  • 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本來是收藏戰爭物品的,為何收藏了個豬頭
    英國的帝國戰爭紀念博物館,主要為了紀錄一戰史實,以及大英帝國人民為其所作的貢獻而建立的博物館。
  • 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本來是收藏戰爭物品的,為何收藏了個豬頭
    英國的帝國戰爭紀念博物館,主要為了紀錄一戰史實,以及大英帝國人民為其所作的貢獻而建立的博物館。裡面的藏品,也多是從一戰到現在的各種武器、制服、徽章及照片和文件等。然而讓人詫異的是,在這琳琅滿目的珍貴收藏中,卻有一隻豬頭被作為藏品展覽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 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中,為何收藏一顆豬頭?它有怎樣的來歷?
    在人們心目中,戰陣博物館收藏陳列的都是槍械大炮、坦克戰鬥機等與戰爭有關的東西 ,然而,當你漫步在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之中時,除了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還會看到一件另類的收藏品——一顆豬頭。一顆豬頭標本與戰爭有什麼關係呢?它為什麼被擺放於戰爭博物館之中呢?它的來歷可不簡單。
  • 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為啥珍藏一個豬頭?稱最特別的戰利品
    大家對於博物館的認知,大多都是一些紀念性的展館,記錄一些特殊的事件或者是戰役的地方。所以說對於博物館,我們大家都是應該多少有一定的了解的,畢竟每個國家的博物館都是有自己特色的。那麼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去認識一個特別有特色的博物館,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
  • 英國戰爭博物館裡為何會收藏一顆豬頭?到底有何寓意?
    如果是那些戰爭博物館的話,一般陳列的就是一些武器,例如槍械,大炮,飛機,坦克。可是在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當中居然陳列了一個豬頭標本。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是在1920年通過《議會法案》正式成立的一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陳列了很多與戰爭相關的物品。
  • 英國戰爭博物館裡為何會收藏一顆豬頭?到底有何寓意?
    如果是那些戰爭博物館的話,一般陳列的就是一些武器,例如槍械,大炮,飛機,坦克。可是在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當中居然陳列了一個豬頭標本。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是在1920年通過《議會法案》正式成立的一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陳列了很多與戰爭相關的物品。
  • 英帝國博物館,為啥珍藏著一隻豬頭?被稱之為最特別的戰利品
    ——富蘭克林在大英帝國遼闊的疆土上,有一個叫做帝國戰爭博物館的歷史紀念博物館,零零散散的分散在英國的幾個地方,倘若你去其中一家博物館走一圈,會看到許多戰爭年代的舊物,大到飛機等機械,小到一個獎章,只要是與戰爭有關的物件,就有很大機會會出現在這裡面,可是,就算你再怎麼想,也不會想到在這座博物館內竟然掛著一隻豬的標本,你一定很疑惑,豬又不打仗,為什麼會作為戰爭紀念物被珍藏在裡面呢
  • 二戰時期,很多國家設立了元帥軍銜,這些元帥中有哪些世界名將?
    一級:「蘇聯大元帥」;二級:「蘇聯元帥」、 「蘇聯海軍元帥」;三級:「軍兵種主帥」;四級:「軍兵種元帥」。(軍兵種元帥與陸軍大將同級)整個蘇聯時期,蘇聯共授予「蘇聯大元帥」軍銜1人;「蘇聯元帥」軍銜40人、「蘇聯海軍元帥」軍銜3人;「軍兵種主帥」軍銜13人。「軍兵種元帥」軍銜60人。
  •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
    華野很多仗都是粟裕指揮的,為何最終授元帥軍銜的是陳老總?關於陳粟,爭論很多。客觀講,陳統兵幾十年,雄居一方,確實是軍事行家裡手,後來評帥應是名至實歸。陳的亮點是:當他發現粟更優秀時毅然放權讓粟施展,當有分歧時沒有以權相壓而是報軍委裁決。
  • 豬頭被呈現在英國戰爭博物館中,這是為何?來看看其背後的故事
    一提到文物這個名詞,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那些價值連城的瓷器或者是金屬製品,如果放到戰爭博物館,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各種武器裝備,讓人們領略曾經戰爭時期是靠什麼武器進行打戰的,自然也是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不過今天的這個文物則是一個豬頭,呈現在英國的戰爭博物館當中,這樣的一個對比似乎都會引起人們的疑惑
  • 英國的戰爭博物館裡面,為什麼放著一個豬頭?
    說起博物館,我們知道一般都是記載著歷史上特殊的時間和物件。可以說裡面的東西對於研究人類的發展都非常的珍貴。而戰爭博物館的意義對於研究戰爭來說也非常重大。我們印象中的戰爭博物館裡面肯定都是戰爭時期的武器裝備,還有當時的佔地紀要,使用過的東西,戰略戰術的記載等等。
  • 1955年懷仁堂10大元帥授銜,為何出席的只有7位?
    1955年9月27日的懷仁堂顯得格外莊嚴,毛主席在懷仁堂親授朱德、彭德懷、林彪等10位同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周總理親授粟裕等10位同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將軍銜。  這一天必將載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展的史冊,因為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終於有了自己的元帥和將軍。
  • 他是南昌起義中的營長,部下有元帥、大將,他為何僅被授少將軍銜
    有一人在南昌起義中是位營長,部下有元帥、大將,他為何僅被授少將軍銜。此人名叫袁也烈。袁也烈,出生於1899年10月19日,湖南省洞口縣袁家壠人,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的知識分子家庭,自小就飽讀詩書,寫得一手好文章,1924年他考入桂軍軍官學校,第二年考入黃埔軍校,成黃埔二期生。
  • 戰神粟裕:開國第一大將,為何沒有位列十大元帥?
    1955年解放軍進行授銜儀式的時候,偉人感嘆:「論功勞,論才能,論品德,粟裕足以領元帥銜,整個解放戰爭中,誰人不知道華東的粟裕啊?」可就是這樣一個戰功卓越,用兵如神的當世軍神,為何沒能評得上元帥呢?原來,粟裕將軍沒能評為十大元帥的真實原因,並不是傳聞中的謙虛,而是根據我軍的評級條件,粟裕將軍是資格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