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和上海強生製藥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第一屆整合醫學論壇在北京開幕,會議旨在通過匯聚國內眾多內科領域專家,探索不同學科的整合模式,提升內科醫生在多學科交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推動我國內科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發展,搭建整合醫學研究與交流的新平臺。會議期間,共計1000餘名內科醫生通過網絡視頻和微信平臺的互動形式在上海、南京、廣州、武漢、杭州等地的5個分會場與講者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第一屆整合醫學論壇在北京開幕
出席本次論壇並作報告的嘉賓有: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中日醫院院長王辰院士,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柯美雲教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呼吸科主任賀蓓教授,西安交通大學西北醫院消化科羅金燕教授等。分會場分別由上海仁濟醫院房靜遠教授、浙江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建英教授、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施毅教授、武漢協和醫院陶曉南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陳其奎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整合醫學是醫學發展大勢所趨
近年來,整合醫學新概念從提出到引起廣泛共鳴,再到如今各種學術組織、研討會的成立,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樊代明院士指出:「在這個過程中,內科領域的同道們如何進行發揚和創新,用以指導臨床診治實踐,值得我們深入地探討。因此,藉助第一屆整合醫學論壇的平臺,各位同道齊聚一堂,就整合醫學概念將如何對醫學發展產生作用整合醫學臨床應用實踐等熱門和焦點話題進行探討與交流,以期對中國醫學進步與發展有所貢獻。期待本次會議成功舉辦並取得重要成果。」
樊代明院士:整合醫學是醫學發展大勢所趨
在主題報告中,樊代明院士認為,事物發展多數表現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螺旋上升、波浪前行」的現象,充滿了既一分為二,又合二為一之哲學思想。醫學也是世界事物的一部分,其發展軌跡同樣離不開上述規律。醫學從最初單一的醫學,之後劃分至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等部分,到今天呈現出眾多細分學科,在助力醫生更加專業化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問題,如缺乏整體觀念、只注重局部器官和病變、醫療護理配合不佳、重治療輕預防、城鄉醫療水平差距拉大等。學科分得太細、分得太散,不僅說明不了生命的真諦或人體的本質,而且容易出現盲人摸象的現象。
與此同時,樊代明院士表示,所謂整合醫學(Holistic Integrative Medicine,簡稱HIM),就是還器官為病人,還症狀為疾病,從檢驗到臨床,從藥師到醫師,身心並重、醫護並重、中西醫並重、防治並重,是在現有方法或內容基礎上的整體化、系統化。「整」代表要從整體出發,對最先進的醫學知識和臨床實踐經驗進行梳理;「合」是指使治療方案更加符合患者的疾病治療。而內科學不僅是臨床醫學各科的基礎,而且與各學科都存在密切聯繫,只有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各學科全面整合,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防病方案或策略,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樊代明院士認為,整合醫學的出現和發展,首先有利於各科醫生開闊視野,培養協作精神,能夠更為透徹地理解疾病,根據患者的自身狀況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法,為患者制定一個最佳的、身心並重、醫護並重、中西醫並重的治療方案,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其次,整合醫學有利於培養醫生的整體大局觀念,使其能夠從整體上認識把握疾病,避免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的弊端。最後,整合醫學理念有利於優化診療流程、改善醫療質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醫療成本、推動相關學科共同發展,從而全面認識疾病,促進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實踐。
多學科綜合診治是臨床必由之路
論壇上,賀蓓教授和羅金燕教授分別作了題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多學科治療」和「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狀的多學科診治」的報告,從各自領域闡述了整合醫學在臨床的巨大應用前景和優勢。
賀蓓教授指出:「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的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居高不下,所帶來的影響日益突出,醫學界逐漸認識到單純依靠呼吸科專科治療難以控制COPD的進展。因此,多學科合作模式成為學界較為推崇的COPD管理模式。目前,國內實施的COPD多學科合作模式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以多學科團隊為基礎,為患者提供綜合性、個體化的治療、護理、康復的服務模式,其團隊成員常包括呼吸科醫生、護士、康復師、心理諮詢師、營養師、臨床藥師、社區全科醫生、社區護士、社會工作者、患者本人及其家屬等。COPD多學科合作模式將患者看成一個整體,通過多學科的共同協作,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因素進行全方位的幹預,不僅重視患者住院期間的治療,還關注患者出院後的社區康復、家庭護理、自我管理,具有較好的COPD臨床改善效果以及巨大的節約醫療資源潛力,是值得在COPD管理中進行推廣的服務模式。」
羅金燕教授認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簡稱GERD)是一個常見但易被誤診的疾病,其臨床表現複雜多樣,特別是食管外症狀危害大,可被視為涉及多個學科的症候群。近年的研究表明,GERD可能通過神經、體液或免疫途徑而作用於全身其他器官系統,多種食管外表現如肺系、耳鼻喉、口腔等症狀的發生與胃食管反流病密切相關。隨著對該病的深入研究和整合醫學、轉化醫學的發展,胃食管反流病將會迎來一個多學科交叉、多學科綜合診療的黃金髮展時期。」
整合醫學未來發展重在實踐
目前,國內大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多學科協作模式,這種協作是整合的初級階段,今後還要努力消除各種壁壘和隔閡,進一步整合各相關學科。
對於未來如何發展「整合醫學」,樊代明院士認為,一方面加強整合醫學概念的普及,另一方面加強整合醫學實踐的推進。可以通過舉辦整合醫學的學術會議、成立整合醫學的學術組織、編撰整合醫學的專業雜誌、編撰整合醫學的叢書和教科書或專著、成立整合醫學的研究所、成立整合醫學的專門病房、開設整合醫學課程、開展整合醫學教育工作等方法實現。
會上,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總裁凱撒先生表示:「強生與西安楊森一直秉承『因愛而生』的精神,不斷生產和引進有助於提高中國人民健康水平的創新藥品。同時,傾力支持對社會有益的活動和慈善事業,促進中國健康和教育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