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式衛生間 極致的四式分離)
近段時間,很多人都被日本四式分離衛生間刷屏了。中國家庭沒做乾濕分區的大有人在,能做到兩式分離、三式分離已經很不錯了,現在談四式分離是否言之過早?四式分離該怎麼做?適合中國家庭嗎?日本的衛生間設計,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新快報記者 林恆華
A
日本四式分離衛生間怎麼做?
中國人所認識的「乾濕分區」,意味著將淋浴房、馬桶和洗手盆分開。而日本人對於衛生間的設計更加精細化,功能分區更明顯。所謂「四式分離」衛生間,通常指淋浴空間、洗手盆、馬桶各有獨立空間,通常還有一個洗衣區。
其中,淋浴空間包括了浴缸花灑。既能淋浴,又能泡澡。淋浴區獨立,其他空間才能保持乾爽,使用體驗更好;也更容易保持清潔,減少家務負擔。
洗手盆根據空間大小,或是臺盆式,或為集成式櫃體。集成式包括臺盆、鏡子、收納櫃,實現每天刷牙洗臉、化妝、收納用品的任務。這裡還要滿足脫衣服、穿衣服的功能。脫下的衣物有專門的髒衣籃可以收納,要穿的衣服不用吊掛進淋浴房,不怕被水汽打溼。
洗衣區很可能與洗手盆相連,或合成一個空間。這兩個功能區塊不會有太多水汽,可以保持乾爽。脫下衣服直接扔進洗衣機,這樣的動線是合理的。有時候還會在洗衣機的天花增加升降式晾衣杆,雨天的時候可作為備用晾衣區。
馬桶有獨立的空間,圍著三面牆和一扇門。這種做法更能保持馬桶區的乾淨,讓如廁的「賢者時間」更有儀式感。同時,每天上午,刷牙的人再也不怕被上廁所的人耽誤時間。
B
中國家庭適合做四式分離嗎?
毋庸置疑,乾濕分區已經被公認是提升衛生間體驗感的重要方式。
日式極致的乾濕分區,確實值得我們學習。不少中國家庭還沒有做到乾濕分區。淋浴房、洗手盆、廁所存在一個共同空間。這就導致衛生間地面長期積水,洗手盆、馬桶長期濺水。不僅容易有水漬,清潔起來很麻煩,更容易發黴、滋生細菌,不利健康。
一些家庭認識到乾濕分區的重要性,但裝修時衛生間的格局已經定下來了。只能採用折中的方式,使用浴簾將淋浴區與其他區域分開。雖然起到一定的乾濕區分功能,但地面仍然容易積水,無論是瓷磚還是浴簾,都容易變髒發黴。不能很好地提升衛生間使用體驗。
馬桶空間獨立,一定程度緩解早晨衛生間的使用緊張,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方式。另外,日式淋浴區一般會使用浴缸。泡澡是日本人的傳統,無論浴室多小,都要使用浴缸。泡澡作為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也是不錯的居家療愈方式。配合浴鹽和香薰,讓泡澡變成享受。
不過,將洗衣機放進衛生間,不一定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多數中國家庭在陽臺晾曬衣物,而衛生間與陽臺一般距離比較遠,所以洗衣機更適合放在陽臺。當然,如果採用烘乾式洗衣機,省去了晾曬環節,那麼把重功能的洗衣區放在衛生間,確實是一個合理選項。
C
日式衛生間,還有哪些值得借鑑的地方?
你以為四式分離已經夠極限了嗎?其實,還有五式分離、六式分離……
對一些日本家庭來說,衛生間已經不是單純用來洗澡、刷牙、上廁所的地方,而是居家的功能中心。除了廚房之外的家務活動,都可以在這裡完成。清晰的分區,減輕了其他空間的功能負擔,各行其是,居家生活更加條理有序。
除了洗衣區之外,還能劃出一個面積不大的「家務區」。利用柜子和牆面收納系統,收納各式家務工具,如掃把、拖把、吸塵器等。空間允許的話,還要有一個小操作臺,可以在上面做一些小型的家務活,如清潔整理包包等。
洗衣區在衛生間,那麼這裡附近還可以有一個衣帽間,找到最合理的家居動線。衣帽間除了收納衣物之外,還要有相應的操作臺,可以在這裡疊衣服、熨衣服等;外加相應的電器收納區,符合就近收納的原理。這樣,衣物清潔好之後,能方便地摺疊、熨燙,然後收納起來,提高做家務的效率。通過設計,減少家務工作者的負擔,解放了時間,就可以將精力用在該用的地方,提高生活品質。
(原標題:日式衛生間 極致的四式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