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水宴」迎國慶,多彩豐收溢梧桐。10月1日,在且末縣阿克提坎墩鄉梧桐灣景區舉辦的以「金秋賞景 瓜果飄香 共度豐收國慶」為主題的第三屆「相約多彩梧桐灣」文化旅遊節活動,吸引了當地的近萬名遊客從四面八方驅車前來一起暢遊梧桐灣田園光,領略現代與時尚交融的歌舞文化,體驗鄉土民俗風情、品嘗特色美食佳餚,共同品享「雙節」小長假帶來的饕餮文旅盛宴。
活動中,縣委副書記錢曉東等縣領導為該鄉的紅棗種植模範戶、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等頒發了證書及獎品。
縣文工團的演職人員及村裡的文藝隊成員現場為前來遊玩的遊客們表演了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集體舞、街舞、古樂彈奏、歌曲聯唱、器樂獨奏等精彩紛呈的節目輪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演出現場歡歌笑語、高潮迭起,掌聲不斷。
卡丁車、悠悠球、湖中泛舟、兒童蹦蹦床、碰碰車……,景區裡各個景點設置的娛樂項目都成為遊客們尤其是孩子們樂不思蜀的樂園。
特色美食服務區,當地群眾們精心烹製的美味佳餚也是吸引了一撥接一撥的遊客前來品嘗,每個攤位前都坐滿了遊人。香味四溢的烤全羊、烤肉串、清燉肉、燒烤、抓飯、庫麥其、面肺子、米腸子等各色美食不僅讓紛至沓來的遊客們品嘗到了當地獨具風味的特色美食,也讓當地依託發展旅遊產業的農牧民群眾,走上了自主創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今年60歲的依敏江·肉孜是該鄉託格拉克艾格勒村的貧困戶,家有5口人,25畝地,其中8畝是有機紅棗園地,17畝為有機轉換期的棗園。這兩年依敏江·肉孜一家一邊精心管理自家的棗園,一邊在景區裡開辦農家樂,日子越過越紅火。
「我在景區開辦農家樂已兩年了,去年靠發展旅遊業收入15000元。今年因疫情影響到目前為止收入了8000餘元。不過這幾天我的農家樂生意都很好。今天來的人特別多,現在已賣了200多串烤肉,一大鍋抓飯,5個肉囊,預計今天的純收入可以達到5000元以上。以後,我會進一步在提升菜品和服務質量上下功夫,讓生意越做越好。」正在給遊客烤肉的依敏江·肉孜樂呵呵地說。
像伊敏江•肉孜這樣依託當地發展旅遊產業做農家樂生意的農民群眾已達到400餘戶。隨著旅遊產業的蓬勃發展,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從田間地頭走進景區依託當地的旅遊資源吃上了「旅遊飯」。
阿克提坎墩鄉黨委書記唐兆輝說。「今天我們利用『國慶、中秋』雙節之際,舉辦了第三屆文化旅遊節活動向國慶獻禮。自2018我鄉舉辦首屆梧桐灣景區文化旅遊節活動截至目前,旅遊收入已達300餘萬元。通過發展旅遊產業,促進消費扶貧,為促進農牧民群眾脫貧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往後,我鄉將進一步加大旅遊設施的投入,讓更多的人走進梧桐灣,體驗胡泊泛舟、遊園踏青、品鑑美食的樂趣,讓更多的群眾依託旅遊產業脫貧致富。」
且末縣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近年來,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旅發大會精神,牢牢抓住穩定紅利持續釋放的機遇,依託良好當地的旅遊資源條件、區位優勢,把「旅遊+消費扶貧」作為助力農牧民群眾脫貧增收致富的平臺,通過精品景區建設、鄉村旅遊打造、旅遊商品開發、節慶活動舉辦等形式,充分發揮旅遊助推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構建精準扶貧的產業發展引擎,全力打造「天邊小城·美麗且末」旅遊新形象。
「旅遊產業是助推鄉村振興、促進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的利器。我們在紮實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穩妥推進我縣文旅產業復工復產復業,通過一手抓品牌形象提升,一手抓重點項目建設,引導鼓勵和支持有能力、有意願的貧困戶發展鄉村民宿、農(牧)家樂、農產品加工業,旅遊商品銷售、鄉村旅遊和農村電商等新型業態,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努力培育我縣旅遊經濟增長點。下一步,我們將在深入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同時,繼續加大文旅產業深度融合,激發市場發展活力,聚焦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紮實做好文化和旅遊改革發展這篇大文章,真正把旅遊產業打造成促進且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柱產業之一。」且末縣委副書記錢曉東說。(陳雪茹、蘇鑫 、塔依爾·庫爾班、熱西提·依敏 、阿曼江·阿力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