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人@華仔-茶隼發布的何某「販賣鷹隼」相關證據
舉報人@華仔-茶隼發布的何某「販賣鷹隼」相關證據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日訊(記者 劉佩佩)11月29日,網友@華仔-茶隼發微博稱:「忍不住掛一下這個大熊貓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員,玩鷹打鳥,監守自盜!在雅安的大熊貓繁育基地……」和文字一起發布的,還有相關照片,並且還連發了幾條以羅列自己手中掌握的「證據」。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聯繫上了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下稱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據他介紹,目前中心已在官網上做了相關通報,並要求當事人(被舉報者)何某儘快回單位協助調查。至於微博舉報的事件是否屬實,只有警方調查之後才能明確。
舉報人@華仔-茶隼發布的何某「販賣鷹隼」相關證據
微博舉報:大熊貓飼養員販賣鷹隼
四川新聞網記者注意到,網友@華仔-茶隼11月29日下午4:30第一次發出舉報大熊貓飼養員何某「玩鷹打鳥,監守自盜」的信息。此後,他陸續發了10幾條相關信息,並羅列了能證明他所說之事的相關照片。
在該網友發布的照片裡,四川新聞網記者看到其中有一張上是QQ空間的截圖,圖片共有4張,上面兩張為被剝掉皮的鳥類,下面兩張是紅隼。評論裡,何某和網友對話如下:
網友A:「哈哈,搞到個紅隼。」
何:「兩個,跑了一個。」
網友B:「哈哈,盤的出來不。」
何:「有點兒懸,第四天了,還沒開明食。」
網友B:「慢慢搞。」
網友C:「胖哥,不能吃吧。」
何:「沒啥不敢吃的。」
網友D:那搞那麼多小麻雀。「
何:「多得爆,自己動手。」
除此,還有一張照片截圖有四張照片,其中有三張是一種小型鷹,另一張是鷹站在何肩膀上的合照。在這一組照片下面,同樣有何某和網友的對話。據了解,何某某肩上的鷹是鳳頭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網友A:「送到哪裡了?兄弟你好絕情。」
何:「心如刀絞。為了生活。亞歷山大。不得不放棄。」
網友B:「好多錢?」
何:「在我心中,就是國寶。」
網友C:「沒得事哥,我幫你好生養到。」
據了解,「盤」和「開明食」都是馴鷹的行話。「開明食」是指鷹類被捕後不會在人面前進食,馴鷹者通過讓鷹挨餓等虐待方式讓鷹當著人面進食。而「盤鷹」是指對鷹進行野訓,使其在飛出去後再聽招呼回來。
被舉報者:是救護行為表達不當引誤會
網友@華仔-茶隼在發出舉報信息後,11月30日,被舉報者何某找到@華仔-茶隼作出了解釋。他稱是對方誤會了他,自己作為大熊貓飼養員每年有很多工作要做,根本沒有時間去做這些事情。還說自己發的圖片都是救護的,傷好了之後都要放生。
他還特別對拔毛的麻雀作出了解釋,說是一位「四川省資源院」的博士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看到有人在賣,就拍了照片,覺得好玩就發給了他。自己也是好奇發到網上,炫耀。同時,他還留下了這位博士的聯繫方式。今日下午,四川新聞網記者撥打該電話發現是浙江杭州的號碼,且電話撥通後無人接聽。
同時,何某對於網友和自己在評論裡用到的「盤」這個馴鷹行話,他解釋稱:「我們四川話,盤就是有生存能力,讓它回歸大自然。盤到天上去的。」同時,他還稱自己的同事可以證明自己把這些動物放歸了。
在此前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何某對於微博上舉報他販賣國家保護動物一事,他矢口否認。何某某稱他和網友@華仔-茶隼是網友,認識後多年沒聯繫,前幾日@華仔-茶隼聯繫他是讓他幫忙聯繫朋友到基地做志願者的事。「我明說我管不了,我想可能是報復我。」
研究中心:系員工個人行為事件 是否屬實警方說了算
今日下午,四川新聞網從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目前研究中心已經通知何某從外地返回雅安做調查。並且他的行為是個人行為並不是在工作時發生的,事件是否屬實還是要警方調查說了算。同時,今日下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就此事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題為《關於微博爆料研究中心員工非法養鷹販鷹舉報信息通報》通報內容如下:
自11月30日獲悉微博爆料研究中心員工非法養鷹販鷹舉報信息以後,研究中心高度重視,安排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負責調查了解此事,並立即與當事員工本人取得了聯繫,初步了解了此次事件相關情況,該員工也對其行為做出了相應解釋。
研究中心認為:此事件為單位員工工作之餘個人行為,研究中心此前並不了解此事。中心領導在獲悉該事件後第一時間致電該員工,對其作了相關批評和教育,要求其客觀真實配合好相關調查,增強保護意識。
目前此事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當中,研究中心已通知當事員工與出差地動物園做好工作交接,儘快回到雅安碧峰峽基地,並積極配合好相關單位和部門的調查。作為大熊貓保護及科研單位,研究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對員工保護意識的教育,積極致力於野生動植物及其環境的保護。
新聞連結:
紅隼[sǔn](學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喙較短,先端兩側有齒突,基部不被蠟膜或須狀羽;鼻孔圓形,自鼻孔向內可見一柱狀骨棍;翅長而狹尖,扇翅節奏快;尾較細長。飛行快速,善於在飛行中追捕獵物。棲息於山地和曠野中,多單個或成對活動,飛行較高。以獵食時有翱翔習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蟲、鳥和小哺乳動物。呈現兩性色型差異,雄鳥的顏色更鮮豔。分布範圍很廣,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國;越冬於菲律賓及東南亞。甚常見留鳥及季候鳥,除乾旱沙漠外遍及各地。是比利時的國鳥。
鳳頭鷹(學名:Accipiter trivirgatus)屬中型猛禽,體長41-49釐米。頭前額至後頸鼠灰色,具顯著的與頭同色冠羽,其餘上體褐色,尾具4道寬闊的暗色橫斑。喉白色,具顯著的黑色中央紋;胸棕褐色,具白色縱紋,其餘下體白色,具窄的棕褐色橫斑;尾下覆羽白色;飛翔時翅短圓,後緣突出,翼下飛羽具數條寬闊的黑色橫帶。幼鳥上體褐色,下體白色或皮黃白色,具黑色縱紋。性善隱藏而機警,常躲藏在樹葉叢中,有時也棲於空曠處孤立的樹枝上。日出性。以蛙、蜥蜴、鼠類、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也吃鳥和小型哺乳動物。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半島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