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衢州,本地人告訴我這個景區必去:江郎山。
那麼好,我們直接進入重點。
1
江郎山其實是一座面積不大的山,只有不到12平方公裡,說句「大不敬」的話,整個景區直觀地遊下來,這座山其實也就只有一個景觀(最壯觀),就是這三塊石頭。
也叫「三爿石」。
一個由三塊石頭引發的5A景區,並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說句實在話,也許周邊的兄弟城市都會好生妒忌。
因為有這三塊石頭,所以走在江郎山的整個景區裡,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壓力,哈開個玩笑。但是這真的很神奇——當我逛著這座山,只要抬頭看,幾乎是一步一個景,每跨過幾十米的距離,眼前的三爿石,都是另一番樣子。
在某一個側面,它就像一棵仙人掌,嫩嫩的、綠綠的,有點惹人可愛;
可是當你換了另外一個側面之後,一抬頭,它突然就像被切掉一塊的食物,上了「老天爺的案板」一樣的命運。
如此得天獨厚的地貌優勢,生在這個浙江衢州的江山市,通過這樣的一次旅行,人們除了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深覺山如人生、人各有命,
若非造化皆已定,誰甘紅塵守清平。
2
江郎山給我最大的觸動:教人難忘。
說實話作為一個熱愛旅遊的人,一年跑百個景點那是有的,很多地方去過一次也許就不會再記得了,或者可能會記一個大概的輪廓,具體的細節,保留不過兩三月。而江郎山,完全不是。你看,我就說吧,旅遊這件事,先景入心,後心定情,情生記憶,歷久彌新。
我是8月盛夏去的江郎山,當我提筆寫這篇遊記的時候,已是10月中旬,然而江郎山遊覽之往事往景,至今歷歷在目。
很難形容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緣分?或者說,大概這就是一座山的「靈氣」。
著名作家莫言遊覽了江郎山,就說它很有靈氣,還要寫進自己的作品裡——額對不起了莫言老師,我我我一不小心先您一步賣弄一二了,失敬失敬。
站在山腳下仰望三座並肩聳立的高峰,覺得眼前之景甚是奇特;
再遠望繞山游離的眾人,一隻一隻小如螞蟻。
看過兩眼,再換第三眼,數公裡之外遠望江郎山,霞雲攏住一片「矮腳」的木草,恍惚間只覺得光怪陸離,也會連連驚嘆:哪裡飛來的神石,縱深一立800多米!
3
關於江郎山,有一個悽迷的傳說。
古時在江郎山所在的江山市石門鎮有姓江的三個兄弟,他們勤勞、勇敢、孝順、擔當,在當地有著很高的聲譽,後來,三兄弟的美名感動了天上的仙女。
仙女下凡,為三兄弟的家鄉添紅著綠,賦予了不一樣的韻與氣,不料行蹤被天上發現,召回天庭。
三兄弟無比難過,然而他們作為凡人能做的,就是追著仙女遠去的方向,離天近一點、再近一點……三兄弟日夜趕路爬上這座山,再也沒有還魂。
後來他們越長越高,於是就有了今天的三爿石。
4
故事雖然不完美,但是江郎山的三爿石之奇景,卻是自古以來眾多名家都造訪過的地方。
陸遊、白居易、朱熹、徐霞客、鬱達夫……這些喜歡遊山玩水寫遊記的名人雅士,都愛這座山,並深深感動於三爿石的故事。
不僅如此,名家還在這座山上留下了很多的題刻和痕跡。在江郎山的石壁、禪寺以及書院中,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故事,還有筆墨、留跡。
值得一提的是,在遊覽江郎山的過程中,有一幅巨大的「江山如此多嬌」的摩崖石刻,更是讓很多遊客紛紛駐足的留影之地。
5
在浙江地區,其實有很多稱得上「神奇」的山山水水,但是江郎山可以說是奇中之奇,還得了一個「秀麗甲東南」的美譽。
而江山這個城市為了方便遊客,也開闢了非常便利的交通通道。這一次在江山江郎山的旅行,發現雖然這裡的山奇水清,但是景區設施卻非常全面。
尤其造型特別、面積龐大的遊客服務中心,有的吃,有的玩,還有這方神奇山水養出的不一樣的人文。
最後有一個小小的攻略:
如果想要看江郎山的全貌,可以去找這一條「一線天」。因夠奇、夠險、夠峻美,而成為國內的「獨一無二」,被專家評為「中國一線天之最」。
我從江郎山回來已兩月有餘,但是卻依然記得站在那一線天腳下的激悅心情,而「三兄弟」的郎峰、亞峰、靈峰之名字,也從沒有忘記。
現下秋高氣爽,山中氣候想必更加宜人,寫到這裡,又動了「說走就走」的心……
我是大紅姐姐,旅遊FM主播,環球旅行體驗師,專注小眾目的地,分享冷門秘境。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