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校全國公益項目內蒙古分區正式...

2021-01-10 央廣網

圖為公益活動現場

2020年7月10日下午4點,內蒙古達拉特旗第十三小學,「中國好家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入校全國公益項目內蒙古分區啟動儀式正式開展,此舉標誌著該公益項目第一年度的首個執行省份正式落地生根。

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導下,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健康體育發展中心和北京華彬文化基金會聯合主辦了本次以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為精神內核的大型公益項目。

作為主辦單位,北京華彬文化基金會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持續推動國際文化交流,並在青少年教育培養、教育扶貧等方面積極投入。以文化為核,通過京劇、書法、繪畫等藝術載體,主辦了眾多國際化、多元化的文化活動。

本次公益活動內蒙古分區的順利落地,得到了鄂爾多斯廣播電視臺、小主人報鄂爾多斯小記者站、中教華影全國校園電影院線、愛蓮藝舞飛揚形體學院和內蒙古各級教育單位與宣傳部門的大力支持,形成了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

啟動儀式上,內蒙古本土三十多所小學校長和師生代表齊聚活動現場,共同見證了該項公益活動的順利啟動並交流了後期入校的執行細節,未能抵達現場的各方代表也通過視頻寄語的方式表達了對該項活動的參與意願和美好祝福。

據悉,該公益項目在第一年度執行周期內,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展開入校活動。本著助力青少年群體家風傳承和身心成長的目標,項目組委會將會在線上投放文化名師課程,以中華優秀傳統家風文化對目標群體展開薰陶教育;在線下開展入校專家講座和文藝作品徵集,從多個維度為青少年綜合素養的提升搭建展現平臺。

此外,該公益項目的全國承辦方百仕欣飲料(北京)有限公司和東方晟景(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也在活動入校過程中,配備了果倍爽飲料、智伴機器人和線上學習年卡等能夠讓青少年兒童寓教於樂且喜聞樂見的贈品物料,旨在通過各種方式優化青少年兒童的學習效果。果倍爽作為全球少兒果汁飲料領導品牌,不僅將健康美味的飲品帶給孩子們,更注重在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營養健康等公益事業中貢獻力量。

內蒙古分區活動啟動的同時,北京、湖南、山東、江西等地的入校活動也在按部就班地開展,第一年度執行周期將會重點推進這五個省市自治區的深度入校,力求讓新時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千家萬戶。

本項目也將持續開展五年,通過各方資源賦能來實現廣度覆蓋和深度精耕,助其成為一個利於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和中華優秀家風傳承的綜合性文化公益品牌。

相關焦點

  • 「我的祖國我的家·弘揚廣州好家風」跨年演說在廣州塔精彩上演
    跨年演說活動現場還特別舉行了2019年「我的祖國我的家·弘揚廣州好家風」主題演講比賽青少年組及成人組頒獎儀式,由獲獎選手組成的「廣州好家風」宣講團也於當晚正式成立。穗港澳臺四地學生共話好家風家風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 做公益的人,為什麼一定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做公益的人,為什麼一定要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果只是一心一意地去行善、力行公益,難道還不夠嗎?是的,只做公益、不學習,是不行的。因為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啊!做公益,是利益他人、提升自我的一個過程,是在為自己培福、積德、行善,長期堅持、力行公益,當然是一件無上的好事。
  • 天津授牌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校
    本報天津12月26日訊(記者徐德明)今天,天津市教委召開首批天津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授牌大會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工作交流活動。  通過綜合評定,天津西青區實驗小學、和平區鞍山道小學等108所學校被市教委授予天津市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
  • 中國歌劇舞劇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文化名片」
    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題:中國歌劇舞劇院: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中國的文化名片」  新華社記者周瑋  2019年2月底,中國歌劇舞劇院開啟民族舞劇《孔子》第二輪全國巡演。  從民族舞劇《孔子》《昭君出塞》《趙氏孤兒》《李白》,到民族歌劇《劉三姐》《林徽因》《玉堂春》,再到民族音樂會《國之瑰寶》《國韻流芳》,中國歌劇舞劇院近年來聚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探索以歌劇、舞劇藝術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傳遞中華美德。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海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李公羽發言會上,海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李公羽發言表示,文化強國,必須要有歷史文化作為堅實的基礎。同樣,文化自信的基礎也離不開歷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當代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精神內涵和文化資源,是文化強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表演賽在天津舉行
    當晚,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表演賽在天津大禮堂舉行,來自北京、天津、湖南、內蒙古等地的職業院校學生同臺競技,為觀眾獻上一場集舞蹈、歌曲、雜技、器樂、戲曲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為一體的文藝大餐。
  • 第三屆《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的力量》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節目項目」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文件要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實施中國傳統節日振興工程,把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 海南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中國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精神內涵和文化資源。文化強國必須有歷史文化作為堅實的基礎;文化自信的基礎,首先是歷史文化。李公羽認為,千年蘇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海南是蘇東坡最後的精神家園;東坡文化含蘊和展示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三個方面主要內容: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充分重視、利用和發揮海南豐富的東坡文化資源的作用,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中實現文化引領、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資源。
  • 「古建美 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落地雲岡石窟
    9月25日,古建美 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雲岡石窟站暨雲岡石窟廁所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雲岡石窟研究院舉行。活動由雲岡石窟研究院書記王雁翔主持。作為北魏建築、雕刻藝術的傑出代表,雲岡石窟充分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是一部有著1560年歷史的「石頭的史書」,不僅承載了中華文明兼容並包、多元共享的獨特魅力,更見證了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建設中華優秀文化的歷史進程。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
    2020年5月22日,中國文化報以《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為題,以兩個整版篇幅,系統地對貴陽孔學堂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做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報導。孔子雕像利用周末及節假日開展「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公告,聽眾自願、免費參加。
  • 古建美 中華魂公益行動進駐西安碑林博物館,保護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12月10日上午,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陝西站暨西安碑林博物館公共衛生間改造公益捐贈項目籤約儀式在碑林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羅哲文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西安碑林博物館主辦,中國民協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古建美中華魂—中國古建築文化匠心傳承公益行動、九牧廚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
  • 孔學堂805場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譚軍教授帶您走進編鐘古樂,領略中國...
    2020年11月28日,第805場「貴陽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在孔學堂明倫堂明德廳舉行。武漢音樂學院中國器樂系主任,教授譚軍作了承編鐘禮樂 奏華夏正聲——回眸武漢音樂學院「編鐘古樂演奏」課程與實踐的講座。
  •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結果出爐 獲獎項目公示
    南京大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一流大學校園文化品牌——南京大學民族樂團20年成果展示10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引領學生追求卓越——華南師範大學「青春演播廳」品牌項目60福州大學讓優秀傳統家訓文化之光普照每個大學生心靈
  • 海外華校校董鍾情國學精粹 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海外華校校董紛紛在山西河津中學的特色教學展示項目「國學經典誦讀」展示區駐足。 楊傑英 攝   中新網運城10月17日電 題:海外華校校董鍾情國學精粹 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作者 楊傑英  「你看,這些小朋友身著漢服,誦讀《弟子規》,展示傳統禮儀文化,很有儀式感,讓我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回去後要在學校組一個團,再回來這裡與這些小朋友們交流一下。」
  • 網絡文學以藝術的方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網絡文學的成就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涵養,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紮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中。由此,網絡文學在作品的文化意蘊、虛擬世界的想像力、人物形象的精氣神、作品的類型風格等方面,表現出鮮明的中華文化立場和審美風範。那些優秀網絡作家善於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將中華文化的精髓融於精彩的故事中,以藝術的方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豐富、綿長的中華文化成為網絡小說的精神富礦,造就了網絡小說的中華特色。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文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變中,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在全國人民對抗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不斷湧現的平凡英雄身上就體現出這種優秀的中華文化帶給我們的深厚而強大的力量。
  • 我們接續傳承,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版首語 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2020年,傳統文化工作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上強調,要高度重視考古工作,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2020年,博物館在疫情下主動求變,「雲展覽」破局走紅;2020年,馬首銅像回歸圓明園,我國文物追索取得新成果;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成為世界第一……2020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百姓生活中「火起來」了。
  • 湖南長沙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實現「雙創」發展
    湖南長沙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實現「雙創」發展 發表時間:2018-05-21   來源:《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簡報》   湖南省長沙市文明辦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著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梅花代表:傳承創新發展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內蒙古自治區是我國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區,要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繼續在促進各民族團結進步上走在前列。」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區進一步開展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