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初次到新加坡,就被當地花花綠綠的糕點完全吸引了目光。一邊覺得好奇,一邊覺得迷茫。看上去五顏六色,都特別好吃,但是又不知道從哪一款開始。準確的說,不知道它們叫什麼名字,都不知道味道,想要點來嘗嘗,又擔心不好吃怎麼辦?因為新加坡當地的糕點太多了,光娘惹糕的種類就多到數不過來。如果有想去新加坡附近旅行的,不妨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娘惹糕的幾種。不管是旅遊還是過節的話,娘惹糕都是去新加坡那邊必須品嘗的特色糕點。
特色糕點:去新加坡不嘗嘗這幾種特產,那相當於白去!美味有特色
娘惹糕是東南亞的一道美食,主要用香蕉,椰漿,香蘭葉,糯米等材料製作而成,口感甜度適中,非常有嚼勁。娘惹糕一般流行於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一帶。娘惹是指明朝時期的商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所生下的女孩子。女性叫娘惹,男性稱為巴巴。因為與華人通婚所生的後代,也有著中國的傳統,就像古代中國一樣,男主外女主內,因此她們做的菜,稱為「娘惹糕」。娘惹糕是這邊的家庭婦女都會做的東西。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新加坡等地區常見的娘惹糕。
kuih seri mika 雙層糯米糕
這款糕點是一道著名的傳統糕點,馬來人稱為它'漂亮的面孔"。這道糕點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綠幽幽的,是用班蘭葉汁做的,下層則是煮熟的糯米。這樣鮮豔的顏色,一看就會讓人特別有食慾。不了解的人一看還以為是抹茶做的糕點呢。
putu ayu 椰絲小松糕
這款椰蓉糕是娘惹糕點中比較大眾化的一款。除了新加坡,在馬來西亞的同胞也很擅長且喜歡製作這款糕點。外面是濃濃的椰絲的香味兒,再配上鬆軟的口感,就像有椰子味的mini小蛋糕,一口一個讓人慾罷不能。
kuih ketayap 香蘭葉絲卷
聽名字就知道也是用香蘭做的。外面是綠幽幽的,看著相當有食慾了。這個樣子看上去中國的迷你小餡餅一樣。外面那層皮一般是用香蘭汁,麵粉,雞蛋和鹽攪合在一起做成的薄餅,然后里面的餡料是用椰絲醬,香蘭葉,椰糖和食鹽,煮到融化以後,再加入椰絲炒制而成。以前很久的一部電視劇叫做《小娘惹》,這道美食就曾在電視劇中出現過。
kuih bingka ubi 香烤木薯糕
看到木薯,小編又想起了《甄嬛傳》中的木薯粉。不過木薯粉確實是可以吃的,並不像電視劇演的一不小心就中毒那麼邪乎。這款糕點的做法是把木薯磨成泥以後,再放入雞蛋和砂糖,然後做出來的。烤完之後,外面的皮有一點焦焦的感覺,就像焦糖布丁上面那一層硬硬的,脆脆的,但很好吃。
kuih sago 椰絲西米糕
喜歡喝甜品的人應該很多人都喝過西米露。西米用來做糕點也是相當可口的。這款糕點把西米放在外面,晶瑩剔透的。口感上q彈有嚼勁,再搭配上奶香奶香的椰絲,口感真的是絕了!
當時看《小娘惹》的時候,就被劇中的美食所吸引了。去到新加坡,果然是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嘗。你吃了就知道它比看起來還好吃。!所以如果有機會去那邊玩的話,一定要常常當地正宗的糕點啊,不然就相當於白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