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閃閃(左)在家鄉做抗疫志願者的經歷讓她萌生了報考公務員的想法。 受訪者本人供圖
本報見習記者 韓麗媛
因疫情緣故,2020至2021年畢業的大學生們註定會經歷艱難的求職過程,這也是他們踏上社會第一步所面臨的最大考驗。近日,記者走進高校、人才市場、用人單位,了解非常時期畢業生們求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
記者發現,在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時期,大學畢業生們多了腳踏實地,少了好高騖遠,顯得更加務實。記者也發現,在求職過程中,能夠踏實準備、專注一行的畢業生找工作更快。此外,與以往的刻板印象不同,不是所有的考公畢業生都是被父母要求才報考,適合自己才是做出選擇的根本考量。
與此同時,蘇州就業主管部門今年也頻出政策,為高校畢業生就業之路保駕護航。今年2月,蘇州市人社局出臺十大舉措助力高校畢業生高質就業,通過落實各項政策補貼、開展網絡招聘活動、推進青年就業見習、強化精準就業服務、舉辦就業主題活動等辦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
線上應聘成主流渠道
應屆生有上進心更受看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蘇州大學等本地高校都著重組織舉辦線上招聘會。
11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蘇州市人才服務中心的高校招聘專場,現場參加招聘的江蘇藍精靈智慧財產權服務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刁芹正在詢問路過的應聘者是否要了解一下他們公司的招聘。她告訴記者,除疫情影響導致線下應聘者偏少的因素,公司所在行業也非常小眾,很多應聘者在聽到是招銷售二字後就搖著頭離開了。她回憶,公司從10月中旬開啟招聘,截至目前線上收到80份簡歷。
在刁芹看來,線上收到的簡歷雖多,但是符合條件的也不多,通過篩選符合條件的只有1/6。刁芹說,目前他們在58同城、boss直聘、51job等網絡平臺發布招聘信息,基本1分鐘不到就能過掉1份簡歷,主要看學生的專業和相關的實習經驗。「對應屆生的經驗要求會少一點 更看中的是上進心、有責任心。」刁芹補充道。
蘇州市會議中心大酒店副總經理朱青山告訴記者,如果不是因為疫情,往年他們會到10多所職業院校招聘應屆畢業生。自今年10月份起,他們參加的線上招聘收到的簡歷數量約為線下招聘的1.6倍。
他說,線上收集簡歷比較方便快捷,可面試還是在線下進行,因為更能準確判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如果是參加線下招聘會,初選階段就相當於1輪面試,篩選更為精準,不會再浪費彼此的時間。」朱青山說。
與刁芹所在的小眾行業不同,今年蘇州市會議中心僅黨政辦主任助理一職報名人數就同比增長3倍。「可能疫情導致工作比往年難找。」朱青山解釋道。
不過張家港市閩鴻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葉亮覺得,疫情對企業整體招聘需求影響並不大。「除了外貿部有個別變動,其他部門的招聘數量和去年持平。」目前葉亮的公司計劃招聘8人,已招聘到3人。
調整自我定位
面試1次便定下工作
因疫情影響,2021屆的部分畢業生已經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踏實專注的學生找工作更快。
蘇州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蘇文楨覺得自己很幸運。11月13日,一封來自招商銀行蘇州分行的確認錄取郵件讓焦灼等待結果的她鬆了口氣。相較於班級裡90%的同學,她提前結束了「找工作」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攻堅戰」。她回憶,自己幾乎沒怎麼參加招聘會,只面試了這1家企業就過了。
嘴上說是幸運,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大量未雨綢繆的實際行動。蘇文楨說,自己明白因為疫情影響,很多行業受到衝擊,尤其是與其所學專業相關的製造業受影響極大。
8月份還未開學,蘇文楨決定放棄本專業相關工作,專心尋找金融行業的工作。因為紡織專業和金融工作並不對口,所以她果斷篩掉了銀行招聘中需要專業背景的技術崗,投遞的都是不限專業的市場營銷崗位。每次她在微信公眾號上看到銀行、證券公司等招聘信息就及時收藏起來,對於各個企業投簡歷、筆試、面試等重要節點,她會記在筆記本上。蘇文楨說,剛開始因為信息太雜亂,以至於錯過了好些企業投簡歷的截止時間。於是她開始將這些時間節點都輸入到手機備忘錄提醒中,寫好事件名稱、時間和地點,提前提醒自己要及時投遞簡歷。除了收集信息外,她也一直鑽研金融行業的考試題目和面試問題,因此在應聘中發揮穩定。
她說,班級裡大部分同學仍然在尋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可是在蘇文楨看來,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究生就業面並不廣,只能去面料研發等崗位。除了專業限制,研究生對於工作的期望也比本科生更高。「一些同學希望在剛畢業就能拿到8000元左右的月薪。」蘇文楨說,實際上目前畢業生剛進去只能拿到5000-6000元的月薪。
同樣快速找到工作的還有蘇州技師學院模具設計與製作班的喬遠鵬。作為大專畢業生,他們就業大部分靠學校推薦,因此對口又快速。在11月20日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上,他只面試了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這一家就過關了。喬遠鵬說,在西門子電器招聘的5人中,除了他以外都是本科生。這是因為他平時就勤學苦練,除了寒暑假外,他從2017年加入學校集訓隊後,從來沒有在晚上10點前回過宿舍,還曾獲得第16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能力大賽模具工學生組江蘇省選拔賽第一名。
雖然企業不錯,但是從基層員工開始,起步薪資只有3000-4000元/月。在喬遠鵬看來,他的同學們大部分比較務實。他所在班級一共49個人,除6個準備專升本考試的同學外,其餘同學基本已確定工作。
加入考公大軍不盲從
疫情讓自己找到志趣方向
除了參加日常招聘會,參加公務員考試也是一些畢業生的就業選項。一方面畢業生是看重公務員的穩定性,一方面是出於興趣。
從上午8點到晚上9點30分,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刷題、看教學視頻、查漏補缺成為吳閃閃近一個多月的日常生活。她所報考的蘇州市相城區檢察院科員崗位競爭比約為133:1。根據蘇州市委組織部數據,今年報考蘇州市公務員的考生數量為61890,最高競爭比為969:1。
吳閃閃是蘇州科技大學世界史專業的研究生,原本打算考南京大學的博士,可是一場疫情打亂了原來的計劃。10月14日上午,她從意嚮導師處得知自己大概率無法考上後,來不及傷心難過,她立即諮詢家人和朋友,當晚便決定調轉方向參加公務員考試,決定時間不到1天。
吳閃閃說,之所以快速決定報考公務員,除了穩定性高外,主要原因是自己適合社會服務工作。在今年年初疫情暴發期間,她在家鄉河南張店鄉郭莊村的村委會當起了志願者,跟著當村會計的父親和其他5位黨員在村口檢查來往人員。附近沒有合適的房屋落腳,他們就搭建了簡易的帳篷。她回憶,那時候是冬天,溫度在零下,晚上經常遇到風一吹棚子就倒了的情況,可一起值班的黨員們一點怨言也沒有,重新搭建,繼續堅守。這也觸動了吳閃閃,在那期間她不顧形象,每天就穿著厚厚的棉衣,外面搭一件紅色志願者馬甲,戴著口罩頭髮蓬亂地站在村口,幫助村委會做登記、測溫。
吳閃閃說,今年6月17日她成為預備黨員,在此之前需要寫入黨理由,她想起了疫情期間村委會黨員為村民服務的情景,想著想著便落淚。「也許別人會覺得很假,但是能夠幫助別人我真的覺得很開心。」吳閃閃笑著說。
目前吳閃閃所在的世界史班一共14名研究生,他們屬於師範類專業。吳閃閃介紹,大部分同學都選擇穩定性高的、如有編制的教師等工作,很少有人去教育機構等私營企業。目前她所在的班級裡備考公務員的約6位,考博的1位,其他則都在備考中學歷史老師崗位。
現在距離蘇州市公務員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吳閃閃很樂觀。她說:「不是一次考試就能決定自己的人生,盡力就好。」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