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布Reno進擊中高端市場之後,5月23日,OPPO緊接著針對千元機市場推出了OPPO K3。去年年底,OPPO發布K1手機,搭載高通驍龍660處理器,售價1599元,最重要的是,該機在當時是市面上最便宜的屏幕指紋手機。
時隔半年時間,OPPO帶來了K3,IT之家已經提前拿到了這款手機,在體驗了一星期之後,現在為大家帶來這款產品的評測體驗。
OPPO K3擁有星雲紫、秘境黑、晨曦白三種炫彩漸變配色,IT之家拿到的是秘境黑版本。
這裡需要額外說明一句,評測本身就很具有主觀性,因此本篇文章,IT之家小編更願意從自己主觀角度,談一下這款產品。
第一部分:外觀
OPPO K3正面是一塊完整的6.5英寸OLED全面屏,解析度為1080P,401dpi,屏幕精細程度尚可,仔細觀看字體邊緣的話能看出一點點的顆粒感。不過在日常使用中,手機距離眼部超過20CM之後,這種顆粒感是感受不到的。
此外,這塊屏幕支持類DC調光,在低亮度的情況下無頻閃。
在背面設計上,OPPO K3整體風格與Reno類似,採用了中軸線對稱式的設計,從上到下依次是:攝像頭、補光燈、DESIGNED BY OPPO標識、全新的OPPO Logo。實際上,在Reno發布之後,OPPO的其它手機產品大多都會沿用這種設計思路。
近兩年來,不少手機紛紛開始採用類iPhone X的豎列雙攝偏左設計,這種不對稱式的設計已經成為了現如今手機市場上的主流設計語言,筆者的審美早已經疲勞,因此對這種居中對稱式的設計格外有好感。
OPPO K3後殼採用了塑料材質,但如果不去上手的話,單憑觀感大多會認為這是玻璃材質,不過上手之後還是很明顯的能感受到一定的差別。因為K3後殼是塑料材質,和採用磨砂玻璃後殼的Reno對比之後,K3拿在手裡少了一種玻璃所特有的冰涼潤滑質感。
在大部分人的觀點中,提到手機塑料後殼,大家直觀聯想的都會是「廉價」這一關鍵詞,但在K3手機上,這種塑料手機該有的「廉價感」並不存在,這讓筆者想起了曾經的Lumia系列手機。但筆者認為,如果換成玻璃機身的話,手機整機質感會更上一個臺階。
因為採用了塑料材質,相應的K3整機重量也輕了許多,長時間握持在手裡不會有墜手感。
OPPO K3側面則是一枚電源鍵,電源鍵上方是雙SIM卡槽,左側是音量按鍵,手機頂部和底部均採用了「月牙彎」設計,即有一個向內的凹槽,這種設計最早在OPPO R11s上出現,延續幾代之後已經成為OPPO手機標誌性的設計語言。
由於「月牙彎」的邊緣被打磨的頗為圓潤,用戶在單手握持手機時,起到支點作用的小拇指接觸的不再是邊緣銳利的耳機孔或者充電孔,提升了單手握持手感;最後,將揚聲器收納於「月牙彎」之中,當用戶橫屏玩遊戲時,揚聲器不易被遮擋。
OPPO K3手機頂部最中央位置是彈出式的前攝,升降式結構支持20萬+次升降,值得一提的是,K3前攝在升降過程中有聲音,但不大。
OPPO K3手機底部從左到右依次是3.5mm耳機孔、MIC開孔、Type C接口、揚聲器開孔。
一句話總結的話,在1500左右檔位,OPPO K3的外觀顏值還是很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