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因為我的勇氣44,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甲天下的山水——桂林。
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一首「我想去桂林」,都能見證桂林山水在國人心目中的分量。千百年來,它也一直是人們嚮往的旅遊觀光寶地。桂林位於我國廣西,是一座以秀麗山水和眾多古蹟為主要特徵的歷史文化名城,因「玉桂成林」而得名。桂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期,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嶺南設立「桂林郡」,開鑿靈渠,溝通湘江和灕江。桂林從此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重鎮。
桂林轄區內有舉世無雙的喀斯特地貌。這裡洞穴、石峰數以千計,大小湖塘數百個,其間河谷開闊平緩,山多平地拔起,千姿百態;水多蜿蜒曲折,明潔如鏡;洞多幽深奇詭;石則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獨具一格、馳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四絕」,並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讚譽。漫長的歲月裡,桂林山水一直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為它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和文章,刻下了兩千餘件石刻和壁書,歷史同樣在這裡留下了許多古蹟。
現在,一個以桂林市為中心的大桂林山水風景區已經形成,景區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旅遊資源數量多,包括浩瀚蒼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險峻的峰巒幽谷,激流奔騰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絕的高山梯田……大桂林旅遊區以桂林一灕江一陽朔山水景區最具代表性,是世界公認的世界一流風景勝地。
掛林城素以「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知名,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特色享譽全球。近幾年,經過大力建設,桂林已展現出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的新貌,新的城市建築,新的城市景觀、新的城市風魏,大大增強了桂林城市旅遊的吸引力。劉三姐景觀園以劉三姐文化糟華為主順,集觀賞,娛樂為一體,是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劇場。桂林夜景也是桂林山水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璀璨的夜景之一。
灕江山清水費,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風景最美的巖溶山水遊覽區。在桂林山水中,灕江也是其靈魂所在。從桂林到陽朔的83公裡水段,沿途峰巒挺秀,水碧如鏡,青山浮水,如百裡錦繡廊。靈江中倒影連綿,水、山、岸、田園交相輝映,很自然地融為了一體。灕江的奇特之處以水光山色之變尤甚。「畫山」五峰連屬,面江而立,石壁上青綠黃白幾種顏色相間,異彩紛呈,濃淡相間,斑駁有致,就像一幅神駿圖,故而有九馬畫山之名,簡稱畫山。九馬栩棚如生,神態各異,或立或臥,或奔或躍,或飲江河,或嘶雲天,正是「馬圖呈九道,奇物在人間」。
「興坪」古鎮青山逶迤,碧水悠悠,景色如畫。灕江在這裡迴旋曲流,幽深澄碧,把江兩岸的景色,都映照在水面,就好似一幅絕美的水墨畫。古鎮風光甚至還搬上了中國貨幣「人民幣」——1999年版人民幣20元券背面的風光即取材於這裡。古鎮前有深潭,清澈而不見底,鎮後山上有古榕,枝幹參天,濃蔭如蓋。黃牛峽江中有九塊形色各異的石頭,相傳為九頭牛所化,故稱為「九牛戲水」。黃牛峽後灕江西岸即望夫山,山巔上有仙人石,仿佛一個穿古裝的人正在向北張望。山腰處有一奇石,形似一位婦女背著嬰兒凝望遠方。
楊堤兩岸翠竹成林,形成綿延十裡的綠色翠屏,搖曳在青山、秀水、飛瀑、淺灘之間,給人以清幽、寧靜之感。如果恰遇陰雨天氣,還能看到著名的「楊堤煙雨」景觀,群峰綠水之間,景物隱約迷離,神似中國水墨畫,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
象鼻山又稱象山,位於滴江與桃花江的交匯處,因酷似一頭巨象伸長鼻子臨江汲水而得名。清代工部郎中舒書稱:「圖之奇以山,粵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對之象山,則又其奇之甚焉者。」 象山的神奇,既在於形神畢似,還在於鼻腿之間造就了一輪臨水皓月,構成了「象山水月」的奇景。
象山的象鼻與象腿之間有個「水月洞」,又名朝陽洞。江水從洞中穿過,山洞好似明月浮水。與象山隔河相望的洲蒼松翠柏,玲小巧的民居掩映其間,雨季之時,雲蒸霧騰,民居和綠樹上皆似披上了一表輕紗,古人稱之為「管洲煙雨」,為桂林勝景之一。煙雨中的巨象更好似有了生命一般,象山水月與穿山月巖相對,一懸於天,一浮於水,形成了「滴江雙月」的獨特景觀。
陽朔百裡山川,被譽為「天上人間旅遊鄉」,又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說法,陽朔青山綠水,遍布古代民居,景色絕佳。旱在唐代,詩人沈形即有「陶潛彭澤五株柳,潛嶽河陽一縣花。兩處怎如陽好,碧蓮峰裡住人家」的讚譽之詞。陽西街是遊覽桂林山水滴江風光後離船登岸的地點,這條小衡長僅600多米,有中國特色的石板路面和灰磚騎樓,但店鋪招牌卻都是中英文的,使這條小街充滿了混合的東西方情調。
桂林、澳江、陽朔的山水以其雄奇秀逸的風採,觸動著每一個遊客的心靈,那千姿百態的山,那清激碧透的江水,那曲深瑰麗的巖洞,都會在你心裡留下最美好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