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祖國的寶島臺灣

2020-12-20 高考課堂

臺灣 即 臺灣省。

臺灣(Taiwan)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 東北鄰琉球群島, 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臺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7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由於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氣候之交界,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多元。

原住民族(高山族)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自明末清初始有較顯著之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墾,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南宋澎湖屬福建路;元、明在澎湖設巡檢司;明末被荷蘭和西班牙侵佔; 1662年鄭成功收復;清代1684年置臺灣府,屬福建省,1885年建省; 1895年清政府以《馬關條約》割讓與日本; 1945年抗戰勝利後光復;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利中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分治至今。

臺灣自1960年代起推行出口導向型工業化戰略,經濟社會發展突飛猛進,締造了舉世矚目的臺灣經濟奇蹟, 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於1990年代躋身發達經濟體之列。臺灣製造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半導體、IT、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全球領先。

臺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住民族的南島文化亦有影響, 近現代又融合日本和歐美文化,呈現多元風貌。

走過臺灣

作者:李懷吉(曾教書,陳郭人。著「秋草」,待付印。)

一直想去臺灣看看。

2017年9月,從運城飛臺北桃園機場。歷時八天,我和友人杜弘跟隨旅行團在臺灣走了一圈。從臺北順西海岸南下,到高雄,從東海岸北上到花蓮、宜蘭。臺灣的自然風景大概可以概括為山翠、水秀、樹奇、海美——阿里山、日月潭、大檜樹、太平洋。臺灣的熱帶風光讓北方人驚羨:植被茂密蒼翠的山巒、筆直高聳的椰子樹、杉樹,廣茅無垠近青遠藍的大海,以及顛覆三觀的寶島文化生態和民俗……

臺灣與內地同源,同宗,同史,同文,文字無差別,交流無障礙,但不一樣的地方也有很多。

9月下旬的臺灣,天氣依然十分炎熱,穿著短袖衫,額頭上的汗水流得滿臉滿脖子都是。我帶了一條小毛巾,擦一遍又一遍。太陽曬得人酷熱難耐、心煩意躁,路上的行人大都舉著遮陽傘,當地人則戴著可以遮住兩耳和脖子的那種布帽。臺灣的天氣有一種潮熱感,同樣是35℃,但感覺皮膚曬得生疼,衣褲發潮、發粘,像是扣在了蒸籠裡。

在臺灣,我吃到幾樣稀罕水果:蓮霧(有些淡淡的蘋果味道)、釋迦果(剝開滿是圪塔的皮,裡面一瓣一瓣的,甜甜的,有核兒)、百香果(個頭比棉花桃稍大些,用刀削個口,用小勺舀著吃,酸酸甜甜的)、洋桃(說酸又不是酸的味道)、芭樂(稍有點甜,木木的)。如果從味道好吃到不好吃來排個隊,那就是——百香果、釋迦果、蓮霧、芭樂、洋桃。

9月20日,我們住在嘉義的時候,晚上10時許,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了5.5級地震。那天夜裡,我們剛睡下,突然感覺床搖了幾下。臺灣導遊說,這種情況在臺灣很平常啦!

導遊劉嘉龍說,從自然條件上說,臺灣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刮颱風,太平洋每年大約生成20多個颱風,至少有3—5個會經過臺灣。颱風一來,停工停課,啥也幹不成了。他說,小時候,特盼望刮颱風。一刮颱風,就不用去學校上課了。再一個就是地震,臺灣處在地震活躍帶上,每天都會有2000次以上的無感地震。近期的1999年、2010年,臺灣都曾發生大地震,造成生命和財產的重大損失。查閱中國地震臺網:1999年9月21日,花蓮縣發生7.6級強震,造成1674人遇難,219人失蹤。2010年,我國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26次,其中有10次發生在臺灣。這其中,震級最大的一次是3月4日發生在高雄縣與屏東縣交界的6.7級地震,造成數十人受傷和很多房屋受損。

臺灣人講的是閩南話,一點也聽不懂,不過,他們都會講咬舌的普通話。臺灣人講話的腔調奶奶的,聲音拖拖的,感覺軟軟的。

臺灣人如今還在使用的繁體字確實繁而難,繁體「衛」字16 筆,簡體「衛」字只需要3筆;繁體「灣」25筆,簡體「灣」只需要12筆;繁體「穫」18筆,簡體「獲」只需要10筆……像我這樣年紀的人,上小學時學過二三年繁體字,如今見了,大多數還能認得,要是讓寫出來就不行了。小劉導遊說,小時候上學,最害怕寫自己的名字——劉嘉龍,三個字一共45筆,怎麼寫都寫不出來,急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我們晚上看電視的時候,畫面中有一句話「默克爾籲團結」,中間的「籲」字,我和杜弘都不認識。31筆的「籲」字,叫曾經教語文的我赧顏汗下。直到從臺灣回到家中,查了一下《現代漢語詞典》才弄明白,原來是「籲」字。啊,簡體字多簡單啊!只6筆,好認又好記。不管什麼原因,臺灣的繁體字是文化交流中的一種痛,給學習和交流都帶來了障礙。

臺灣的物價蠻高的。我和杜弘在臺北「101高樓」上拍了一張照片,花了600塊臺幣,折合人民幣140塊。我們在苗慄縣入住的王府飯店,如果個人去住的話,需付臺幣2600塊,約合人民幣600塊。在臺灣,一個不很大的蘋果要30塊臺幣,一個菠蘿(臺灣人叫鳳梨),個兒較大些,要150塊臺幣,一個雪糕要30塊臺幣,一小碗有兩片鱔魚的面要80塊臺幣。在一個停車場便利店,一杯飲料標價50塊臺幣,一瓶礦泉水也要20塊臺幣。人民幣與臺幣當時的兌率為1:4.5。

臺灣的交通很好,臺灣西海岸的高速路四通八達。從臺北到臺中、高雄的高速路是單向四車道,一路暢通。臺灣的七八天,我們坐的旅遊車,一直在高速路上走,但是沒有看到一座收費站,車進車出高速站,沒有任何阻攔。臺灣東海岸的公路則是雙向兩車道,夾在山與海之間,隨坡就彎,蜿蜒而行,車子不敢開太快。

臺灣的道路雖然十分通暢,但由於臺灣地貌以山地為主,道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因此在臺灣沒有看到一輛電動摩託車,老百姓騎的全都是燒油的摩託車。臺灣有2300萬人。據統計,全臺有摩託車1500萬輛,除了小孩和很老的老年人,可以說每個人都有一輛摩託車。小劉導遊說,他們家有5口人,就有5輛摩託車。小劉導遊說,臺灣的摩託車晚上不用推回家,就停放在路邊,也不用上鎖。臺灣的治安很好,很少有丟失摩託的事。我們看到,放在路邊的摩託車、排列得很整齊,很多的摩託車上都掛著頭盔。

臺灣的摩託車騎得非常快。不管是在公路上,還是在市區,都跟瘋了一樣,一輛一輛,「嗡——嗡——」地就飛馳過去了。公路上行駛的摩託車,常常夾在車流中,跟著汽車走,有時還會超車到前面去。

臺灣的摩託車規則意識很強。一大堆摩託車擠在路口,只要是紅燈,大家都是一動不動地耐心等著。儘管路口空無一車一人,所有的摩託車、行人和汽車都不會越過黃線。很多天的觀察,沒有發現一起闖紅燈的摩託車和行人。有一次,我們旅行團一行20多人過馬路時,右轉車出來,看到有行人通過,那些汽車便遠遠地停下來,耐心等行人過完,才開過去,行人中間有空隙也不插過去。在臺灣的幾天裡,從城市到市區外的各處道路上,沒有看到一個交警,倒是在高雄市的一個不大的街口,看到一個女交通協管員。

原本想著,臺灣島300公裡的東海岸,面對廣闊的太平洋,一定會有不少的漁港、漁船。但是,從臺灣南端的高雄沿東海岸一路北上,卻沒有看到一處漁港,甚至連一條漁船也沒有看到。可以用幾句話來形容臺灣東海岸:臺東山高密,山下村落稀。海闊拱彎路,山野滿翠綠。海闊到無垠,長空萬裡藍。風撩皺浪練,心隨海波遠。

在高雄,幾乎沒有看到高層建築,只是一些不高的樓房,也有一些老舊的瓦房。高雄市保留了一小段先前的小火車鐵軌和一個蒸汽機火車頭,鐵軌就在行人的腳下,火車頭就停放在街道邊,沒有框框罩著,也沒有欄杆,人們可以靠近,可以觸摸,甚至可以爬上機車,景與人融為一體。

在高雄,我們的車停靠在高雄國立小學門口,高雄小學面朝大街,沒有大門,寬敞的門口,只有一根與停車場一樣的欄杆,也高高地豎在磚砌門柱的一邊。小學的門口也不見有門衛,只見有家長帶著小學生三三兩兩地從學校裡走出來。

高雄的夜市很熱鬧,街道兩邊小攤林立,一家挨著一家。小攤上吊著電燈泡與商店牆上閃爍的霓虹燈相映襯,呈現出一派燈火輝煌、奼紫嫣紅的景象。夜市上有賣燒烤的,有賣粥的,有賣牛肉麵的,有賣水餃的,有賣水果的,有賣冷飲的……各種各樣的美食,人們在小攤間穿來穿去,異常紅火。大概這種密集而侷促的布滿攤販的街市才是百姓眼中的繁華吧!

臺灣有個奇特的民俗。車子從嘉義市區經過時,我們看到,一個學校和一個商店的門口,兩邊擺放了一溜的花圈。我們以為,那裡面一定是有人去世了。臺灣的小劉導遊告訴我們,在臺灣,死了人可以送花圈,而且商鋪開業、學生考績優秀、結婚生子、老人過壽、職務晉升以及看望病人都是要送花圈的。所送的花圈是一樣的,有鮮花做的,也有塑料紙做的,只是花圈上的賀詞不一樣而已。送給逝者的花圈上面寫著一別千秋、駕鶴西遊等;送給商鋪的花圈則寫著開業大吉、財源廣進等;放在學校門口的花圈是家長送給考績優秀的孩子的,寫著某某學生的名字,祝賀其學業有成、前程錦繡等;給新婚親友送的花圈上面則寫著天長地久、百年好合等;給職務晉升者所送的花圈賀詞一般是德才兼備、步步高升等……臺灣人對花圈的廣泛使用和沒有避諱,讓遊人大開眼界。在我們的族群中,常有這個講究、那個講究,如果你不去講究了,或者給某件事賦予自己心中的意願,那又怎樣?

旅遊車行駛中,每經過一個村莊,總能在小村中看到一座小小的廟宇。廟宇雖小,卻建造得金壁輝煌。廟宇頂上雕塑著高高的房屋、人物、動物等,別有一番風景。

劉導說,臺灣人大約有60%的人信佛,其餘則信基督教、天主教等。臺灣人拜佛很虔誠,每月的初二、十六,必擺上獻品,焚香而拜。在南投縣集集鎮,傍晚時分,我們看到,一位中年男人拄著拐杖,從家門裡拐出來,手裡舉著一柱燃著的香,轉向左面的方向,緩緩地虔誠地揖了三揖,然後將香柱插在門邊的牆縫裡。我看到,在不遠處一個院門邊的牆上,鑲雕著「阿彌陀佛」的字樣。

在臺灣,除了敬佛,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祭拜的神靈。警察和政府機構的公職人員每個月會定期拜祭關老爺,表示忠於職守、盡心工作;漁民拜祭的是瑪祖,乞求漁業豐收、平安歸來;公交車司機每次出車必拜祭哪叱神,乞求一路順風、出行平安……

臺灣的中臺禪寺是近年新建的一座大型佛寺,建築輝煌,廟宇宏大,三對黃銅廟門足有10多米高,每一扇銅門重達5.5噸,廟堂頂端鑲嵌了一顆十數噸的巨大銅珠。導遊說,這座佛廟的建造共花費了50億臺幣,這筆巨額資金全部是由佛教信眾捐獻的。遊覽中臺禪寺時,廟門敞開,佛徒和遊人可以自由進入,不收任何費用。

在臺北士林官邸公園,我們遇見了一位帥氣精幹的姓徐的臺灣導遊。談話間,他說,臺灣的父母不會給孩子買房買車,孩子自己有能力結婚,就自己去搞,大人不會幫他。孩子要是沒有能力,那你著急結什麼婚?他說,孩子成年以後,就成了一個獨立的人,要靠自己的奮鬥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不能再依靠父母了。臺灣人的價值觀,已經走入了現代化,與內地人的家庭觀念已經大相逕庭。

這個看上去十分幹練的徐導說,臺灣人現在生活得也很艱難,小馬哥在任的時候,跟內地關係搞得好,內地與臺灣在經濟上互補互利,臺灣經濟得到很大提升。現在蔡英文跟大陸鬧掰,兩岸通航大大縮水,搞得臺灣經濟和旅遊業大幅下滑,現在每天都有人到總統府門前示威抗議。但是蔡英文根本不理會這些,老百姓拿她沒辦法,只有等到兩年半以後的選舉了。

在乳膠寢具店,一個叫高麗霞的店員向我們推銷床墊、枕頭等寢具。聊起家庭的話題,她說,臺灣的婆婆娶了媳婦後,就解放了,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從此就全部交給媳婦來打理了。即使媳婦要上班工作,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也必須按時給婆婆、公公及一家人把飯做好,而婆婆完全不用插手。要是有了媳婦,婆婆再去插手做飯,就成了鄰居街坊的笑料。吃完飯,婆婆、公公甩手就走了,所有的家務收拾都是媳婦的事。每半年的時候,兒子、媳婦一定得帶著父母去外面吃一次大餐,以表示對父母的孝敬。過大年時,媳婦、兒子要給父母送上大紅包,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臺灣人的觀念是,我的婆婆、公公我已經孝敬完了,我的兒女我已經養育成人了,我的人生責任已經完成了。你們現在做的都是你們應該完成的人生責任,沒有任何說的。

在南投縣埔裡鎮,我看到路旁每一處的垃圾桶都有兩個,一個桶上寫著「一般垃圾」,另一個桶上寫著「資源回收」。在嘉義縣的一個村口,我看到從旅店門口駛過的一輛垃圾回收車,車身上寫著「沒有分類的垃圾不收」。

小劉導遊說,在臺灣,農民到了老年後,每月有6000塊臺幣的養老金,不算多,但生活沒問題。臺灣的老百姓到醫院看病,不用掏錢,只掏個掛號費就行了,大病買藥也不用掏錢。

小劉導遊還帶我們遊覽了位於慈湖的蔣介石雕像群,它座落於桃園縣慈湖旁邊的草地上,各式各樣不同姿態的蔣介石雕像有300餘尊:有半身像,有立像,有拄著拐杖的,有坐著椅子的,有騎著馬的,還有與小學生坐在一起的……蔣介石當總統的時候,大搞個人崇拜,自詡拯世偉人,臺灣的各個政府機關和所有的學校均建立了蔣公銅像。蔣介石去世後,後來的臺灣政府通過立法,從機關和學校搬掉或打碎了蔣公銅像。一位國民黨人將沒有破碎的蔣公銅像收集起來,擺放在慈湖邊上,於是形成了這個雕像群。

臺灣之行帶給我許多新奇的感受,讓我目睹了寶島臺灣的熱帶風光和異域民俗,開了眼界,長了知識。

陪伴了我們一大圈的臺導小劉,30來歲,皮膚有些黑,眼睛細細的,個子不算高,胖胖的。他是大學本科畢業,是學化學的。他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臺灣的歷史、地理、人文和民俗方面的知識,講得不錯,只是編著各種詞兒逼著遊客購物的行徑讓人很不舒服。他說,你們都不買東西,我回去都沒臉見爹和娘了;你們再不買,我就死給你們看;我一直看著,有的人買了,有的人還沒有買……這讓臺灣之行的美好心情多少打了些折扣。

臺灣歸來,我在想,臺灣行的美好滋味,是在「將要」抵達勝地的時刻。這時候的滿心憧憬,令人嚮往,教人心醉,及至觀後,滋味便稍稍散去些。然而走過臺灣,發現臺灣之美,不在風景奇麗,不在景物闊綽,而在於那些低眉順氣的村市,在於那些純樸自然的民風。臺灣就像一個識土懂水的老農,不宏論,不自詡,安于田壠,安於稼穡,自衣自食,勞作自在,精耕細作著自己的田壠夢;臺灣又似依在翠竹叢前的一個俊俏村妞,安於老宅方塘,作於稻田蕉林,用心織網,虔心拜佛,不妖不爭,豐儉由已,不施粉黛,天然純樸,風姿綽約,溫婉可人。安穆靜婉之臺灣,悸官由民之臺灣,教人油然而生眷眷。

相關焦點

  • 在祖國寶島臺灣
    穆凱圓在臺北誠品書店   2006年2月15日,我們10名山大學生來到了臺灣成功大學交流學習。在刻苦學習之餘,我們也抽出了時間遊覽了祖國寶島臺灣的美麗景色。4、團結集體    我們山東大學一行10人來到臺灣,已經一同度過了兩個月的交流生活,大家每天一起吃飯、一起上課、一起聽講座,假日裡一起去遊覽寶島臺灣的美麗風光。不管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我們都會相互照顧,相互幫助,相互打氣,從沒有誰被遺漏過。我們十分慶幸有這麼一次機會使我們10人組成一個團結的集體。
  • CoCo「源」來在這裡--走進祖國的寶島臺灣
    CoCo都可,源自臺灣所以CoCo的夥伴們,都對臺灣有種特別的感情在四月這個美麗的季節老闆發福利啦
  • 探尋寶島臺灣,「寶」在什麼地方?
    很早已前,臺灣就在心中留下了印象,那時候是口號中,歌聲裡,「一定要解放臺灣」家喻戶曉,《阿里山的姑娘》悅耳動聽。列強的鐵蹄曾踐踏過,貪婪的外敵掠奪過。在世人的眼中,臺灣確實是寶,總在打他們的小算盤。藍色湖水出於好奇,我早有去臺灣看看的想法,前幾年終於可以到寶島上轉轉了。到寶島臺灣那天是在夜間,夜空上俯瞰寶島全貌,燈火闌珊,臨近桃園機場,萬家燈火輝煌。
  • 一面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錦旗
    前不久,稷山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收到一面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感謝錦旗,上面寫著「海峽兩岸心連心,醫護同心獻仁術」十四個金色大字,表達了臺灣同胞黃樟正及其家人的感激之情。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今年9月15日8時,臺灣臺南市新化區的臺灣同胞黃樟正來我省雲丘山風景區旅遊觀光,突然神志不清,被緊急送往稷山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就診,診斷為急性腦出血,需要立即進行搶救治療。腦出血在神經內科是僅次於腦梗死的疾病,病情進展很快,神經損傷症狀重。病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科室值班醫師第一時間緊急接診了該患者。
  • 高考區域地理——你了解祖國寶島臺灣嗎?
    其中臺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2.臺灣省的位置: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中南部。臺灣海峽是重要的海上交通線。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東南部,扼海峽咽喉。
  • 黔江旅遊走進寶島臺灣(圖)
    原標題:黔江旅遊走進寶島臺灣(圖) 覽會活動現場/華龍網   近日,2015年重慶旅遊「銘記歷史,相逢重慶」臺灣推介活動在臺北市拉開帷幕。副市長譚家玲率團參會參展並代表重慶市作總體推介,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臺北辦事處主任滿宏衛、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會長鄭瑛惠、市旅遊局局長劉旗以及臺灣20餘家媒體和100家當地旅行社代表參加本次活動。黔江區由區旅遊局、城投集團旅遊公司組成的宣傳營銷團隊參加了此次活動。
  • 常州菜走進寶島_兩岸_中國臺灣網
    常州菜走進寶島 2019年06月25日 08:14: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悅遠來食美常州」常州菜進寶島文化交流活動23日在臺灣新北市開幕。
  • CCTV《農廣天地》攝製組首次走進寶島臺灣,記錄那裡正在發生的故事
    2017年,欄目攝製組一行人首次走進寶島臺灣,拍攝《農田餐桌》系列的特別節目之《寶島臺灣行》。節目中有著怎樣的精彩?先來一睹為快吧~(一)看見漁港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寶島臺灣行特別節目(一)—— 看見漁港》
  • 中國的臺灣 祖國的寶島—長沙市天心區實驗小學開展涉臺教育第一課...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伴隨著深情款款的誦讀聲,9月27日,長沙市天心區實驗小學舉辦了建校以來的「涉臺教育第一課」,300多名師生聆聽了湖南省委臺辦宣傳文化處涉臺教育專幹所作的《中國的臺灣,祖國的寶島》專題講座。
  • 在祖國寶島臺灣 山大學生到臺灣成功大學交流(組圖)
    在刻苦的學習之餘,我們也抽出了時間遊覽了祖國寶島臺灣的美麗景色。  1、登阿里山  2月18日—19日,我們在這個周末到了耳聞已久的阿里山遊玩,成功大學的小賴同學主動做我們的嚮導。乘坐著名的小火車來到奮起湖之後,遇到一對叔叔阿姨,他們每年都到阿里山來玩,對地形已經非常熟悉了。叔叔阿姨很熱情,陪我們轉了整個奮起湖的景點。
  • 文化使者高文清走進寶島臺灣
    2019年1月12日,《舞動中國》欄目組帶領大陸12個省市的百人歌舞、書畫家、宗親代表,從全國各地抵達寶島臺灣,進行為期8天的文化交流活動。畫家高文清應央視《舞動中國》欄目組總監、總導演卞向和的邀請,將其精心準備的百魚圖首次在臺灣展出,獲得了在場兩岸同胞的熱烈掌聲和讚譽。高文清,是我國著名的一位藝術家。現任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聯合國書畫協會理事、中國發布網發展部副主任和北京閩南文化創意產業商會藝術顧問等職務。
  • 臺灣春遊:走進寶島的春色
    臺灣春遊:走進寶島的春色 在不同地點可以欣賞不同的花卉 想去臺灣看春暖花開 不如到這些熱門賞花聖地看看吧 1.阿里山 有品種多樣的櫻花 千島櫻、山櫻花、吉野櫻、八重櫻...
  • 祖國的遺孤•寶島臺灣
    臺灣是我國最大的島嶼,其中包括臺灣本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臺灣本島南北長而東西狹。
  • 一路旅行至寶島臺灣切身感受一夜臺北
    #發現美好時光#祖國萬裡河山今天要去城市讓我有些興奮又有些感傷,因為我們即將開始我們的寶島臺灣之旅。作為中國大家庭的一員、臺灣長時間孤懸「海外」。歷史上的臺灣也是那麼的命運多舛、從明朝後期開始臺灣先是被荷蘭殖民者統治,經過名族英雄鄭成功率領下奪回主權。沒過多久清朝建立經過康熙皇帝的雷霆手段臺灣終於回歸祖國懷抱、但是到了清朝末期因為種種原因臺灣又被腐朽的清政府割讓給了日本政府。
  • 人民空軍繞飛祖國寶島紀念封及宣傳片在福建發布
    新華社福州4月28日電(記者張玉清、張汨汨)一套7枚《人民空軍繞飛祖國寶島》紀念封和一套《戰神巡航寶島》多方言、多語種宣傳片28日在福建發布,彰顯了人民空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意志能力。「寶島在祖國懷中,祖國在我們心中。捍衛祖國的大好河山,是人民空軍飛行員的神聖使命。」7枚紀念封傳遞了空軍飛行員這一共同心聲。「每次駕戰神轟-6K環繞寶島巡航,我和戰友們在機艙裡清晰地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都用鏡頭記錄下來、留存下來。這是強國興軍的見證,也是空軍飛行員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見證!」空軍航空兵某師轟-6K飛行員吳嶽鵬說。
  • 寶島臺灣現在咋樣了?和課本中的不一樣,希望早日回到祖國懷抱
    寶島臺灣現在咋樣了?和課本中的不一樣,希望早日回到祖國懷抱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等方面都有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要說起臺灣可謂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而且在一些小時候的課本中還出現過臺灣的美景,但是臺灣真的像課文中所說的那樣嗎?只有去過一次才會發現,其實臺灣和課本中的不一樣。如果在去臺灣之前,會幻想著臺灣是一個高樓林立的城市,那就大失所望了,因為在臺灣你會發現它就像是一個小縣城一樣。如果真的要說臺灣最發達的地區,那就是臺北了。
  • 走進臺灣,探究寶島臺灣特產文化之鳳梨酥
    臺灣是祖國的寶島,農產品、水果、高粱酒、工藝品等名優產品數不勝數。其獨特的地形和氣候適宜茶葉以及水果的生長,使臺灣地區贏得「茶葉王國」和「水果王國」的美譽。其中,洞頂烏龍茶被譽為「茶中聖品」,臺東釋迦令人垂涎欲滴。另外,金門的高粱酒風味獨特、清香純正,是臺灣第一名酒。
  • 常德絲弦《愛在瀟湘》走進寶島臺灣
    常德絲弦《愛在瀟湘》走進寶島臺灣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1日訊(苟立鋒 童盈旗 李庭婷)日前,2019「歡樂春節·湘曲藝韻」海峽兩岸曲藝文化首場交流演出活動在臺灣明道大學媽祖文化學院霍普劇場拉開帷幕。作為湖南文化代表團的重要展演作品之一,常德絲弦《愛在瀟湘》頗具地方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博得了現場臺灣同胞的一致稱讚。
  • 寶島臺灣風光,太美了!
    臺灣,一個美麗迷人的地方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們卻對它分外陌生>小編收集了臺灣各地風光美景邀朋友們走近祖國寶島臺灣昔日並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在歷史上曾經是臺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臺灣北部散播的起點
  • 明朝曾被鄭成功收復,現如今和祖國融為一體,感受魅力寶島臺灣
    說到臺灣,人們大概只記得臺灣的歷史,而忽略了臺灣本身的魅力。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是中國領土不可被割的一部分。它的省會臺北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個熱門旅遊城市。想要品嘗臺灣的特色美食,一定要去士林夜市。士林夜市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由陽明戲院和慈城宮為中心的商業街,商業街,顧名思義,商場,品牌服飾店等等。另一部分是夜市小吃街,匯聚各色美食,比如臺灣久負盛名的蚵仔煎、鹽酥雞、甜不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