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今日(20日)刊憲,旺角指定路段的行人專用區將於8月4日終止,包括西洋菜南街介乎亞皆老街與山東街、西洋菜南街山東街與登打士街、奶路臣街介乎西洋菜南街與花園街、及豉油街介乎西洋菜南街與花園街。
2018年,已有18年曆史的旺角行人專用區將於8月4日被正式取消。
香港運輸署指,會於8月4日安排移除相關的禁區交通標誌,亦會調校交通燈號以配合道路重開,如有需要,會適時在相關街道進行交通管理改善措施。
路政署於2000年以試驗形式把上述路段逐步劃為部分時間行人專用街道,鑑於近年針對街頭表演噪音滋擾等投訴不斷,經多次討論後,油尖旺區議會於5月24日決議「強烈要求運輸署及相關部門研究終止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試驗計劃,改善居民生活。」
旺角行人專區的日常
大多數時候,專用區看起來是典型的香港街景:金店、食店、藥店、數碼店、服裝店,入夜後寫著繁體中文和英文的霓虹燈招牌交互閃爍。
周末和公眾假期的夜晚,這裡開始顯現出與其他油尖旺街道的不同。
唱歌、跳舞、雜耍、看相、作畫……
每個攤位相隔不遠,各有圍觀者簇擁。
夜夜笙歌旺角 晚晚難眠街坊
每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旺角行人專用區儼如「紅館」般,吸引不少粉絲持熒光棒撐場,估計當紅表演團體每晚收到的打賞可達數千元。即使表演時聲量高達94分貝,等同碎石機噪音,表演團體也繼續忘我獻唱,懶理附近居民及商戶的耳朵。行人專用區「噪音蓋天」,兩旁商店員工無法與顧客交談,甚至要戴上耳塞上班。
較受歡迎的表演團體只需唱兩三首歌,便有大約500元至1,000元「打賞」,有的在數小時表演完畢後,可穩袋數千元。雖然聲量過高隨時會被罰款,但對於表演團體來說微不足道。
數據顯示,2017年這裡有逾千宗噪音滋擾投訴,但僅有23人被定罪,各被罰款800至1500港元。
行人無專區 旺角還「靜」於民
油尖旺區議會今年5月24日大比數通過研究終止旺角行人專用區的動議。大部分區議員贊成「殺街」的決定,並批評運輸署過去18年對表演者噪音零監管,令行人專用區「烏煙瘴氣」,居民難以忍受聲浪,甚至於專用區開放的日子「避世」。
有議員更指,旺角行人專用區是「旺角特別行騙區」,「受惠的行人無乜,但受益的大媽大叔卻大把」,必須將之「下架」,還市民安寧。
別了,旺角行人專區
對於專用區將被取消,有表演者和他們的聽眾感到無奈與遺憾。
有業餘歌手表示自己會唱到最後一刻再做打算。
也有人認為這條街已成為香港街頭文化的某種代表,表演者思思和搭檔青山的表演視頻上載網絡後,會有已移民澳洲、加拿大的華僑留言點讚,而當他們回香港探親時,有人真的會到現場來捧他們的場。
一位在旺角聽歌近3年的港人說,每周會挨個走過歌檔聽他們唱,對這裡已很有感情,因為他們唱的不少是以前黑膠唱片、收音機裡才有的流行老歌,讓他能「過癮」地懷舊一番。他明白剩下的日子是聽一次少一次,故仍會到訪聽歌。
綜合:大公文匯全媒體、香港文匯報
編輯:張小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