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技巨頭攤上事了,被歐盟「圍攻」

2021-01-07 每天十點港澳臺

導讀:近日,歐盟頒布了一項近20年來從未在數字領域出現過的《數字服務法案》與《數字市場法案》。據路透社有關消息,這兩部法案的目的是為了限制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所存在反競爭行為,是對歐盟數字市場的再一次規整。

與此同時,伴隨著近年來數字科技不斷發展,對出現反競爭與壟斷的企業已經到了無法監管程度,由此還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而《數字服務法案》與《數字市場法案》出臺,將會再一次加大對這些問題的審查力度。

這兩項法案所側重的內容各有不同,《數字服務法案》與普通消費者聯繫更為緊密,其重點在社會責任,目的是為了加強網絡平臺在處理虛假信息、恐怖主義言論等非法內容,以及假冒偽劣產品責任,假如某些平臺對法案所要求的內容不能即使處理。

另一部《數字市場法案》,其重點在經濟領域,旨在保護企業在歐盟能夠與「看門人」擁有同樣的公平競爭環境,並且該法案還重新設定了「看門人」機構。

根據德國之聲的相關消息,「看門人」是包括谷歌、臉書、亞馬遜,蘋果等在內的十家機構。這也反映出這些公司在歐盟市場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管控,這些公司的有些業務必須事先向歐盟報備,並且也需與監管機構共享獲得的信息。

此外,假如這些公司嚴重違反法案相關條款,那麼將會永遠被排除在歐盟市場之外。

推進這兩項法案的歐盟競爭委員會委員瑪格麗特·韋斯塔格爾向媒體表示,出臺這兩項法案目的,是為了防止某些行業巨頭與政治利益體左右將來歐盟市場發展發向。而這更是得到了歐洲各國與歐盟成員國支持。

近日,德國《世界報》有關消息指出「這是一個巨大轉折點」。歐盟不願意看到美國網絡巨頭在本土「胡作非為」,更不願意接受這些行業巨頭帶來的反壟斷與反競爭,而他們已經失去了與這些行業巨頭相抗衡力量,不得不選擇用法律的方式來維護自身的權益。

雖然這兩項法案對於歐盟成員國以及歐洲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否能夠推行,還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必須要得到27個歐盟成員國的支持和歐洲議會批准,但是在此期間,這些「看門人」很可能會遊說個別歐盟成員國對法案推行投反對票。

編輯丨堅果 審稿丨悠悠

免責聲明:本文由《每天十點港澳臺》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美四大科技巨頭無一倖免!紛紛被拷上「枷鎖」
    但是這次,美四大科技巨頭攤上事了,10月12日消息,知情人士稱,歐盟監管機構已經擬定了一份「黑名單」。這份名單當中涵蓋了20國家大型的科技公司,臉書、蘋果、亞馬遜、谷歌四大巨頭赫然在列。一旦登上「黑名單」,這些公司之後就會接受更加嚴格的監管,想要「渾水摸魚」基本不可能,市場力量也會受到影響。
  • 歐盟給美科技巨頭套上「緊箍咒」
    歐盟委員會近日公布《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外媒普遍認為,這兩部數字法案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公司,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歐盟與美國的數字稅之爭持續已久,從此前法國、英國等國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數字稅,到如今歐盟出臺法案加強對科技巨頭的監管,歐洲國家對美國科技巨頭念起「緊箍咒」,歐美間數字競爭日漸焦灼。劍指美國科技巨頭「歐盟宣布了限制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科技巨頭的裡程碑式法律。」
  • 歐盟再出重拳 成了「靶子」的美國科技巨頭冤嗎?
    企業能夠與享有「看門人」地位的科技巨頭展開公平競爭;《數字服務法案》旨在加強網絡平臺在杜絕虛假信息和危險言論等非法內容方面的責任。△彭博社報導截圖  或許可以這樣說,嚴格的歐盟新法案將給這些美國科技巨頭的「好日子」添點堵了。
  • 歐盟即將出臺「數字新規」 多家科技巨頭料受影響
    中新網12月15日電 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5日,歐盟將公布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新規則,加大對數字市場和服務的管理,這將給谷歌和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帶來重大影響,甚至改變其「運營方式」。據報導,歐盟即將出臺《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和《數字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目標是所謂的「看門人」公司。根據彭博社看到的一份草案,「看門人」公司由歐盟委員會根據用戶數量、總營收以及它們對單一市場的重大影響等標準來界定。
  • 歐盟稱更多美國科技巨頭需要補稅
    據《USA Today》消息,歐盟委員會競爭專員瑪格莉特·維斯塔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僅僅是蘋果以及Facebook,微軟和谷歌等在歐洲有極大範圍業務的科技巨頭都有可能接到補稅通知。此前,蘋果被歐盟處以補繳145億美元稅款的裁決受到了許多科技巨頭的支持,但顯然歐盟並不會停止處罰的腳步。
  • 歐盟數字新法案即將出臺,科技巨頭市場行為或將遭逆轉
    歐盟將結合不同標準來對「看門人」平臺進行定義,包括這家公司的收入、用戶數量、它對歐洲單一市場的影響以及它對競爭對手競爭能力的影響。歐盟監管機構將定期進行評估,以確定某個企業是否仍應被認定為「看門人」公司,或在歐盟市場中是否出現了新的「看門人」公司。據稱,平臺用戶超過4500萬的科技公司可能就被認定為這樣的公司。
  • 科技巨頭再遭強監管:歐盟公布兩項法案 最嚴重情形將被拆分
    財聯社(上海,編輯 吳斌)訊,當地時間周二,歐盟正式公布兩項科技巨頭監管法案,如果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違反規則,最高將面臨營業額10%的巨額罰款,甚至可能會被下令拆分。(來源:歐盟委員會)歐盟委員會表示,《數字市場法》和《數字服務法》旨在促進創新、增長和競爭力,並為用戶提供更好和可靠的在線服務。這兩項立法還需要歐洲政府和立法者批准,政策專家暗示歐盟一級通過該法律的速度可能比平時更快。
  • 限制美國科技巨頭,歐盟出臺「史上最嚴」監管法案,不遵守或面臨年...
    當地時間周二,歐盟正式公布兩項科技巨頭監管法案,如果亞馬遜、蘋果、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違反規則,最高將面臨營業額10%的巨額罰款,甚至可能會被下令拆分。外界普遍預計,本批法案如果最終生效,將對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的運營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改變其「運營方式」。
  • 歐盟公布數字新規草案嚴厲監管Facebook等科技巨頭:不遵守或面臨年...
    圖片來源:攝圖網12月15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數字服務法案》和《數字市場法案》的草案,這是歐盟20年來在數字領域的首次重大立法,旨在釐清數字服務提供者的責任和遏制大型網絡平臺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據估計,考慮到歐盟各國政府和歐盟議會所需要的反饋時間,兩項法案還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生效。外界普遍預計,本批法案如果最終生效,將對蘋果、Facebook、亞馬遜和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在歐盟的運營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改變其「運營方式」。
  • 歐盟公布兩部數字法案 旨在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
    歐盟委員會15日公布兩部新的數字法案,旨在進一步限制美國科技巨頭的市場行為,規範歐盟數字市場秩序。 歐盟於今年2月啟動《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立法工作,並於6月開始向全球公開徵詢意見。該法案明確規定,覆蓋歐盟人口10%(即4500萬用戶)以上的網絡平臺不僅要承擔控制自身風險的特定義務,同時還須在新的監管機制下運作,歐盟委員會將有權直接處罰此類大型網絡平臺。
  • 歐盟:若科技巨頭不處理"仇恨言論"等非法內容,將罰6%年收入
    12月12日,根據歐盟擬定的最新內容規則草案,如果谷歌和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不採取更多措施處理非法內容,並披露更多關於其平臺上廣告的信息,將面臨最高相當於其年收入6%的罰款。
  • 歐盟將對違規的科技巨頭處以最高達年收入10%的罰款
    騰訊證券12月14日訊,根據彭博新聞社看到的一份新法規草案,如果被歐盟視為「守門人」的科技巨頭不公平地優待自己的服務或不履行其他義務,則可能面臨最高達年度收入10%的罰款。 。
  • 若被定為不公「守門人」,谷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或遭歐盟罰款10%...
    據彭博14日消息,歐盟正在草擬法案,被定義為「守門人」角色的科技巨頭如果不公平地偏向自家公司的服務或者不符合其他規定,歐盟將向這些公司收取高達它們運營年收入10%的罰款。 此前,歐盟數字新規明確了「網絡守門人是一些控制了人員、服務和信息獲取的提供商」。
  • 拜登上任前,歐盟對美網絡巨頭下狠手,美歐關係想修復又多一個坑
    在歐洲各大國都遭受經濟重創的情況下,歐盟卻發現有一些美國外企卻在歐洲賺得盆滿缽滿,還有逃稅行為。於是,即便拜登說他上任後將首先修復美歐關係,但在他上任前,歐盟還是選擇對一些大型跨國美企下狠手了。據《環球時報》12月15日報導,歐盟當日公布兩項重要法案《數字服務法》和《數字市場法》。
  • 麥當勞「又攤上事了」
    義大利3家消費者組織11日要求歐盟委員會對美國快餐連鎖巨頭麥當勞公司在歐洲的特許經營體系展開調查。它們認為,麥當勞以籤訂超長期合同、收取遠高於市場價格的租金等方式「盤剝」特許經營者,造成不公平競爭並損害消費者權益。
  • 歐美為何指責科技巨頭對競爭構成威脅
    歐盟上周公布旨在遏制科技巨頭的新法案,將矛頭對準包括亞馬遜、蘋果在內的美國科技公司。而在不久前,美國也對其國內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提起訴訟。歐美不約而同地「集中火力」指責科技公司對競爭構成威脅,不僅是為了限制個別科技公司「一家獨大」,也因為歐美搶奪數字經濟蛋糕存在利益之爭,更反映出全球數字經濟治理面臨的難題。
  • 歐盟祭出強力法案能否阻止巨頭壟斷?
    這兩個法案的出臺也基本道出了歐盟甚至整個歐洲的困擾和短板——沒有龍頭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而這個短板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美國的科技巨頭所導致的。美國科技巨頭貪得無厭據美國網際網路產業新聞博客網站統計,單2018年,美國五大科技巨頭(蘋果、微軟、甲骨文、臉書、亞馬遜)就至少收購了13家英國科技公司。
  • 歐盟最新消息!歐盟推動數據單一市場並允許企業共享 抗衡中美科技...
    歐盟委員會在周三(11月25日)提出制定歐洲數據處理的新標準與規則,旨在幫助歐洲個人、企業與政府機構有信心在歐洲數據市場上共享其信息,並在對抗美國和中國科技巨頭的力量時,能更好地控制他們的個人信息。此外,該立法也將通過允許公司或研究人員更輕鬆地共享數據,來推動醫療保健或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創新。
  • 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又攤上事兒了,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
    晶片巨頭中芯國際又攤上事兒了! 12月18日晚間,資本邦獲悉,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將中芯國際(SMIC)列入實體名單,以限制其獲取美國關鍵技術的能力。 公告稱,實體清單的指定通過要求美國出口商申請向該公司出售的許可證,限制了中芯國際獲得某些美國技術的能力。
  • 歐美為何急著嚴管「濫權的數字巨頭」?
    這兩項法案被認為是直接針對谷歌、亞馬遜、蘋果、臉書等美國矽谷巨頭。在歐盟準備立法對「濫權的巨頭」說「不」之前,美國也升級了監管機構與最大科技企業之間的較量,如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和一個由46個州組成的跨黨派團體12月9日已對臉書提起廣泛的反壟斷訴訟,指控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多年來一直在收購或排擠有朝一日可能會成為其競爭對手的新興科技公司。歐美反超級網絡平臺壟斷為什麼如此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