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紛紛走下科斯塔克拉西卡」號開始福岡行程。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丁虹報導,據「日本新華僑報網」消息,2010年以來,以中國遊客為主的大型週遊觀光郵輪前往日本九州相關港口停靠的次數大幅增加。迄今為止,已知預定停靠航次為164次,大約超過了5年前的三倍。從目前統計的情況看,日本全國各港口的郵輪到港計劃中,從中國始發,前往日本福岡博多港的航次最多。
大量旅客乘坐郵輪抵達日本,為各地帶來的不小的經濟效益,促使日本各地方政府與相關旅遊觀光部門一方面更著力加大面向海外旅遊市場的宣傳推廣,另一方面完善自身的旅遊服務功能,實施充實旅遊指南內容的戰略。
4月30日上午8時,博多港箱崎碼頭義大利航運公司的「科斯塔克拉西卡」號(船長221米,噸位53,000噸)入港。該郵輪自上海始發,航線中包括韓國濟州島、福岡、長崎等地,博多港正為該航線中點。
船上乘客約1400名,主要是以中國人為主。完成入境審核程序後,人們即先後前往天神購物街、太宰府天滿宮、福岡塔等處觀光遊玩購物。大約晚7時左右,在市政職員們的目送中,緩緩駛向下一個目的地——長崎港。
週遊觀光船停靠博多港次數的增加,要開始於2006年左右。隨著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郵輪旅遊業比較成熟的歐美公司已經開始把目光集中到中國的郵輪旅遊市場。乘坐郵輪觀光在尚未普及的中國越來越受到歡迎。目前已經在上海等港口開闢圍繞韓國和日本的都市的短途航線,隨即九州也被納入了航線中。
據九州地區整備局統計,2005年到九州停靠的觀光遊船有50次, 2009年便猛增到121次。2010年由於中國上海召開世博會,預計在九州地區停靠的郵輪數量將在2009年基礎上至少增加40個航次。按港口計劃停靠數量統計,博多港到港次數最多,為69次;鹿兒島港口為42次;長崎港為41次。
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5年前,博多港外來郵輪停靠數量僅僅兩次,因此該港吞吐量在2009年的猛增才顯得尤為扎眼。其中,由中國始發的郵輪到港次數為24次,運載乘客數量達到29,300人,在博多港停靠記錄中異軍突起。
福岡市在派遣職員與輪船公司召開商談會進行推廣的同時,從2010年度開始,開始制定、實行外國船入港費和碼頭使用費的減免制度。福岡觀光會展局也向乘客發放外語手冊,及在天神地區配置指示板和旅遊指南等。如此努力的結果,今年可望比去年增長近三倍,預計會有66次的來港次數。
據福岡市集客交流部介紹,週遊觀光客在天神商業街購買電子產品、化妝品以及食品的人很多。計程車、公共汽車、餐館等等也獲利甚豐,今年僅中國乘客便為福岡帶來約29億日元的經濟效益。福岡市集客交流部負責人這樣告訴我們說,「我們希望不僅僅是到港數字的增加,而是如何儘量延長客人在福岡的停留時間,這也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希望夜間靠港的船隻更多地增加,能使客人多在福岡逗留上一段日子」。
九州運輸局國際觀光科表示,「九州物產豐富,自然風景絕佳,多火山的地形也帶來了豐富的溫泉地,是極富魅力的地方。但為了不使這次來港高峰成為曇花一現,消除遊客初到九州時由於語言障礙和面對生疏環境時產生的不適感,推出和加強更具有親和力的接納機制是非常必要的。
責任編輯:烏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