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跡簡介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陳圓圓,女,漢族,1979年12月出生,民革黨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益善老年公寓董事長兼總經理。1996年4月,哈爾濱市見義勇為英雄趙強國,在長途汽車上為拯救乘客被歹徒嚴重燒傷,身體遭受創傷,家庭幾近破碎。大學剛畢業的陳圓圓被英雄事跡所感動,勇敢地伸手幫助趙強國一家,照顧他患病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女,用自己的肩膀撐起英雄的家。為了回報社會對趙強國的關愛,她創辦了「哈爾濱市雙城益善老年公寓」,照護200多名老人,並對入住公寓的老紅軍、老英雄、老模範等減免費用。她先後獲得「全國最美家庭」、「全國五好家庭」、「全國文明家庭」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康靜,女,漢族,1988年6月出生,共青團員,河北愛爾海泰製藥有限公司職工。2018年4月父親意外跌入高溫水池,全身上下99%的皮膚嚴重燙傷危及生命。多次手術購買醫療異體皮收效甚微,醫生建議親屬供皮,康靜獻出近五分之一的表麵皮膚「割皮救父」。康靜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仁孝」二字,被網友稱讚為「最美女兒」。她曾榮獲「2018感動省城十大人物」、「河北好人」、「中國好人」等榮譽稱號。

藍曉萍,女,瑤族,2003年3月出生,共青團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蘇鎮三弄中學學生。她出生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由於母親早逝、父親精神失常、爺爺年邁,從10歲起,她就用稚嫩的雙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每天很早就起床,給父親和爺爺做早餐,然後帶著妹妹去上學。放學後,她還要放羊、煮飯、洗衣、上山砍柴等。她從來沒有怨言,珍惜時間、刻苦學習,成績也在班裡名列前茅。她先後獲得「全國最美孝心少年」、廣西公民楷模新聞人物等榮譽。

李晨,男,漢族,1990年2月出生,共青團員,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鄉機務段內燃機車司機。面對父親因車禍離世、母親因煤氣中毒離世的巨大悲痛,他堅強地扛起了贍養年邁奶奶和年幼妹妹的重擔。17歲開始就打工伴讀,高中畢業後參軍入伍,津貼和退伍費幾乎全部補貼家用。24歲進入鐵路工作以來,因業績突出、品德良好,先後榮獲鄭州鐵路局「優秀共青團員」、全路「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每當休班的時候,他都第一時間趕回家裡,馬不停蹄地做一周的家務活,買菜、洗衣服、打掃衛生......災難給「90後」的李晨帶來了難以磨滅的打擊,但也給了他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勤勉、擔當的強大內心。

李晶,女,漢族,1987年10月出生,九三學社社員,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主任。多年來她先後籌資開展婦女兒童救助、災後重建、殘障人士發展、環境保護、鄉村教育、養老服務等方面的公益項目和活動41個,各類受益群體達5.8萬人;創辦民和縣孝康養老服務中心,圍繞老年人日常生活、醫療康復、心理慰藉等方面提供專業照護和服務,照護3653位留守和孤寡老人,在全社會受到廣泛讚譽。先後榮獲 「全國四個100『最美志願者』」、「全國敬老助老模範人物」、青海省「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

李思盈,女,回族,1990年5月出生,共青團員,吉林省長春市綠園區居民。15歲那年她家道中落,痛失父親,母親又病倒。為撐起一片天,她在艱難中照顧母親,無怨無悔,用孝心愛心責任心一次次把母親從死神手中搶回,用行動詮釋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她自強不息,利用空閒自學創作,勇敢追逐文學夢想,完成近180萬字作品並獲獎。她走進學校、社區開展青春勵志公益宣講,積極向社會傳遞孝老愛親、節儉樸素、堅強樂觀的正能量。

李銀香,女,漢族,1979年9月出生,群眾,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社會福利院院長。她悉心栽培專業團隊,打造李銀香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響養老護理品牌,弘揚勞模精神,樹立行業及單位良好社會形象。她用專業的護理技能讓中風偏癱老人重新站立,理論聯繫實踐撰寫養老論文,被評為全國高級養老護理員。她曾獲得江西省民政行業技術能手、江西省養老樂園最美護理員、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江西省龔全珍式的好青年、江西省最美基層民政人等榮譽。

林曉驥,男,漢族,1983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2013年,當備受癌症折磨的父親要求放棄積極治療,用保守治療來保障自己生命最後時刻的生活質量時,作為醫生的他做出了人生最艱難的決定。半年裡,35公裡外的鄉下老家成了他第二個醫療戰場,每日來回奔波,守護病榻精心照護。父親的痛苦離世讓他決心致力臨終關懷工作。他發起的37℃生命支持公益服務項目,已守護300多名晚期癌症患者安詳走過餘生。他的事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先後獲得全國改善醫療服務先進個人、最美浙江人——青春領袖、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和溫州好人等榮譽。

劉輝,男,漢族,1979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長。他從十幾歲就承擔起照顧奶奶飲食起居的任務;在母親因腰腿病臥床時,他尋醫問藥自學按摩,端茶奉水、餵飯擦身,毫無怨言;在父親因心臟病急需手術用錢時,他和妻子賣掉住房,籌集30萬為父治病,一時傳為佳話。此外,他還二十年如一日熱衷公益事業,奮戰在志願者工作第一線。他先後獲得安徽省優秀志願者、安徽省五好家庭、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榮譽。

冉春麗,女,漢族,1981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建三局房地產公司產品研發部經理助理。她十四年如一日,將奶奶帶在身邊,不離不棄、悉心照料;她愛崗敬業,主動請纓遠徵濰坊,積勞成疾、左耳失聰,依然堅守崗位,創造優秀業績;她孝順公婆,關愛鄰裡,無私奉獻,多次幫扶社區困難群眾,用無悔的孝心詮釋了中華兒女敬老美德,用堅韌的品格演繹了湖北青年的時代風採。在她的感召下,公司成立冉春麗孝老愛親志願服務隊,200餘名志願者用實際行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社區孤寡老人,用愛心溫暖社會,踐行了「大愛無疆,小愛無聲」的央企責任和擔當。她先後獲得湖北好人、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建三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申琳廣,男,漢族,1983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政博安保安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教研管理部主任。無論是在服役期間,還是參加工作後,不管是在北京,還是山西老家,他始終堅持助人、樂善好施。先後照顧軍烈屬、五保戶、癱瘓病人33位,無償為3位老人養老送終。扶助離異家庭、失學兒童和養老院老人230多人,捐款、捐物50多次,帶領愛心團隊成員關心支助弱勢群體10多次。所做的拾金不昧、反盜竊等好人好事超過40件,幫助30多位外來務工人員租房、看病、協調臨時工作。身邊的同事稱他是「厚道人」,受資助的老人喊他「好孩子」,來京務工、尋親的外地人把他當作「貼心人」。對他來說,幫助他人已成為一種習慣。

隋翼遠,男,漢族,2004年5月出生,共青團員,上海市中遠實驗學校學生。2016年7月,隋翼遠的媽媽不幸得了急性髓系白血病M5b,在首發治療期間多次病危。得知捐獻骨髓是唯一治癒白血病的方法後,隋翼遠毅然決定捐骨髓救母親。2016年12月,年僅12歲的隋翼遠給母親第一次捐獻骨髓,2017年11月,隋翼遠又一次為病情復發的媽媽捐骨髓。一年之內,兩捐骨髓,拯救這個給他生命的人。他以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榮獲央視2018「十佳最美孝心少年」稱號。鴉反哺羊跪乳,14歲的隋翼遠用自己的方式擔起了家庭的重任,用行動彰顯了新時代家庭美德。

孫玉晴,女,漢族,1991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西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她自出生起就被父母遺棄,由養父母撫養長大。19歲時,養父去世,養母70歲,她堅強地承擔起了照顧年邁養母的責任。大學期間,她邊學習邊兼職賺取生活費,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2016年,她帶著患有老年痴呆症的養母來到西北工業大學讀研,事跡先後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等媒體報導。她身上表現出了知恩感恩、孝老愛親、自強不息、勤奮上進、勇敢堅定等精神,是當代大學生和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

譚之平,女,土家族,1983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教師。上學期間,為了方便照顧年邁父母,她把父母接到身邊,邊上學邊創業,開辦「土家女大學生餐廳」,起早貪黑維持家庭生計。2007年,她創建湖北職院義工社,註冊會員一萬多人,率領團隊結對幫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幫助困難殘疾家庭創業就業,聯繫醫院為顎裂兒童提供康復手術,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小孝」到「大孝」的道理。她受邀在全國各地巡迴演講300多場次,曾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

王蒙一,男,漢族,1982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二部某創新技術首席、副總技術負責人。他悉心照顧罹患漸凍人症的母親平穩地走過了八年時光。為使母親獲得更好的醫學治療,他走遍京城各大醫院尋醫問藥;母親因病對飲食要求高,他常常晚上回家給母親做完飯、安頓好後再趕回單位加班做課題;在航天人為數不多的休息日裡,他幾乎都選擇圍著母親轉,帶母親現場觀看北京奧運會比賽、嘗遍美食小吃、自駕千裡回內蒙探親等,在他多年如一日的悉心呵護和精心照料下,母親成為醫師協會救治對象中少有的長壽患者,創造了漸凍人生存的記錄,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當代航天青年忠孝兩全、航天報國、孝老愛親的精神。

楊雪麗,女,漢族,1984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戰略支援部隊某部翻譯。2006年9月入伍,碩士研究生文化。她出生後就被貧困農民收養,童年時養母患肺結核,養父因農藥中毒長年患病、久治難愈。她從小操持家務、自立自強,用柔弱的雙肩減輕養父母的負擔。大學期間,她每個假期都堅持勤工儉學補貼家用。參加工作後,她帶著養父母四處求醫,幫助養母做了股骨頭置換手術,並自學中醫按摩和心理學為養父母減痛減壓。2013年,她聽說生母身患胃癌,沒有怨恨生母拋棄自己,主動帶其尋醫問藥。生母去世後,她又輔導、資助3個親弟弟妹妹學習,幫助他們考上大學。先後榮獲北京奧運會觀眾呼叫中心優秀志願者、原海軍某局優秀幹部,科研成果獲全軍某成果獎三等獎9項。

殷自玉,女,漢族,1996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厲莊鎮山澗村村民。父親早年因癌症去世,母親因患先天性軟骨病無法站立,至今仍癱坐在輪椅上。從4歲開始,她就用弱小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擔,6400多個日夜,悉心照顧癱瘓母親;15歲時,望著日漸老去的外公外婆,她萌生獨自照料媽媽的想法,這一年,原本成績優秀的殷自玉無奈放棄學業,用平板車拉著媽媽,回到老家的三間土坯房,獨自承擔起家庭的所有重擔。面對貧困和艱難,她任勞任怨,堅守善良,樂觀向上。出嫁時,她堅持帶著母親嫁人,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孝老愛親的真諦,贏得遠近鄉親的一致好評。2018年10月,殷自玉的事跡入選中國好人榜。榮獲2018年度「江蘇好青年」。

喻壯,男,漢族,2004年8月出生,共青團員,湖南省長沙市寧鄉市麥田初級中學學生。由於父親很早過世,他自幼便承擔起照顧癱瘓母親的重責。他從5歲起,每天5點起床,生火做飯、給媽媽餵食、洗碗收拾,放學回家給媽媽按摩、洗衣做飯,晚上給媽媽擦身體換衣服,伺候媽媽睡覺,十年堅持如一日。儘管生活如此艱辛,他仍像釘子一樣,擠時間、搶時間,刻苦學習,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他的事跡被媒體報導後,人們紛紛被他大孝大愛、責任擔當、自立自強的精神所感動,在社會各界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為社會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

張家豐,男,漢族,1988年7月出生,群眾,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個體經營戶。十年前,他22歲的女友周曉宇被查出患有腦積水,手術後不幸成了「植物人」,昏迷不醒。他毅然放棄了工作和學業,執意留下來照顧女友。他24小時守在女友床邊,做飯、餵飯、按摩、翻身,500多個日夜辛勞,終於喚醒了愛人。他悉心照料,幫助女友康復、下地行走,和她走入婚姻殿堂。結婚後,妻子又進行了幾次腦部分流手術,昂貴的治療費用給他們帶來不小的壓力,他靠著做菜在網上售賣,一年幾萬元的收入支撐全家的生活開銷。夫妻倆還積極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他的感人事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媒體報導,並於2018年獲評「中國好人」稱號。

周豔梅,女,漢族,1995年4月,共青團員,內蒙古自治區通遼職業學院學生。她在剛出生時就被養父母收養,9歲時養母不幸出車禍導致高位截癱,9歲的周豔梅開始承擔起細心照料養母,端屎端尿、洗衣做飯等家務的重擔。14歲養父又得腦血栓,只有柱起雙拐才能行走,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她身上,她每天邊上學邊給養父母洗衣做飯、按摩擦洗身體,上山種地,打零工,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苦苦支撐著這個家。她曾獲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內蒙古自治區「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等榮譽。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事跡簡介(勤學上進好青年,18名)
    他勤學上進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歇過,曾是優秀學生幹部、校國旗隊隊長、國際會議學生代表……他創立青年大學生普法宣講團,發起西藏自治區雙語特色模擬法庭,創立民族團結公益組織「微笑西藏大學生公益協會」,先後發起百餘項公益活動,用青春正能量引領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 展巾幗風採 譜時代華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郭子涵
    展巾幗風採 譜時代華章——「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郭子涵 2020-11-18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團廣泛深入開展「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題活動2020年...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4日電(記者 李川)為大力推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近日,共青團中央作出部署,在全團廣泛深入開展「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題活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引導青少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健康成長為目標,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為夯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充分發動全團特別是廣大基層團組織,通過榜樣推樹、故事分享、報告宣講、產品傳播、學習實踐等深入有效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青少年學習典型的參與性、互動性和實踐性,用真人、真事、真情,激勵廣大青少年在投身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中充分展現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昂揚精神風貌
  • 各地團組織開展"爭做向上向善好青年·爭做文明守法好網民"活動
    >(記者 劉洪俠)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各級團組織按照團中央和中央網信辦的統一部署,廣泛開展「爭做向上向善好青年·爭做文明守法好網民」主題團日活動,引導廣大團員青年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一代健康成長的殷切期望,自覺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在網絡空間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播正能量。
  • 「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開始了 快上網為我市四名候選人點讚吧
    4月2日,記者從團市委獲悉,共青團中央公布了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選人名單。其中,我市有4人入圍,大家可在網絡點讚環節為心目中的好青年投票。 據團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集中審核和篩選,共青團中央最終確定了589名事跡突出者為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候選人。
  • 第22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評選和2018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新華社北京5月2日電(記者榮啟涵)為集中展示當代優秀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激勵全國廣大青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2018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他先後在全國14個省進行事跡宣講,聽眾超過5萬人,傳播社會正能量,彰顯鄉村教師風採。任教5年,他點亮了鄉村教育未來之光,先後獲得全國最美教師、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江西省「師德標兵」、「TCL希望工程燭光獎」引領獎等榮譽。
  • 做向上向善好青年當文明守法好網民 湖南60人受表彰
    做向上向善好青年當文明守法好網民 湖南60人受表彰       [來源:湖南日報]      2016-04-02 07:45:14 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 【走心】「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貢志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走心】「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貢志超: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019-09-09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4人和6個群體榮登「襄垣縣向上向善好青年」榜單
    由共青團襄垣縣委主辦的2020年「襄垣縣向上向善好青年」評選活動結果揭曉,來自全縣各個行業和領域的34名好青年和6個好青年群體獲此榮譽。評選活動開展以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廣大青年踴躍參與,積極尋找、發現身邊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青年榜樣。在30天的人選推薦過程中,共收到138名好青年的推薦申請。
  • ...守衛萬家燈火——記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國網南京供電公司陳堃
    今年37歲的陳堃,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融入到古都的萬家燈火,獲得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省勞動模範、省「文明職工」、省「電力行業技術能手」、南京市好市民、南京市「十佳文明職工」、國家電網「服務之星」等榮譽稱號。
  • 一縷溫暖的春暉 ——記峨眉「向上向善好青年」曾暉
    不幸與磨難,造就了樂觀向上的曾暉,歧視與嘲笑,變成了曾暉助人為樂的動力。由此,我們看到了許多曾暉的善舉:在公交車上,他忍著不適給老弱病殘讓座;在樓道間,他主動幫老人拎重物;在學校裡,他第一時間幫助困難同學;在社會上,他關注弱勢群體,替弱者發聲維權,以善行傳遞正能量……除此之外,曾暉還做了一個決定:毅然籤署眼角膜無償捐獻志願書,成為了一名眼角膜無償捐獻志願者。
  • 善「傑」「桃」緣——記第六屆「新時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楊傑
    從城市到農村,從年收入百萬元到借錢賣房也要給農戶發工資……培豐村80後優秀青年楊傑創業吃了不少苦頭,但依舊初心不變,向上向善,誠實守信。5月下旬,楊傑獲評第六屆「新時代湖南向上向善好青年」。借錢賣房湊工資,決不讓鄉親寒心黃桃基地建立的背後,有一個「寵妻」的故事。
  • 「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及事跡簡介(17)
    2000年,運城衛校畢業的賀星龍返鄉成為一名村醫、防疫醫生。19年來,他恪守「24小時上門服務」的出診承諾,一個電話,隨叫隨到,騎壞7輛摩託車,用爛12個行醫包,累計出診約17萬人次,免收出診費35萬餘元,為五保戶患者免費貼藥達4萬元,深受患者的讚譽。黨的十九大代表,榮獲全國脫貧攻堅貢獻獎、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白求恩獎章,獲最美醫生等榮譽稱號。
  • 向上向善,知行合一,才是明理的智慧人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明了理,但不能知行合一,不能做到向上向善,而是耍起了小聰明,如此就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向上向善,知行合一。向上向善兩則是互相聯繫,相互促進的關係,缺一不可,一個人只有善良才能夠向上,有善才會有德,有德才能向上,正如有哲學家所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需要的。」一個人失去了善良,也就失去了道德,失去了善良和道德人生就會走向邪惡。
  • 「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及事跡簡介(19)
    2010年5月4日,隨父親到四川省綿陽市旅遊,飛身跳河勇救4名落水少年,被譽為「最美90後女孩」。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顧方舟(1926 - 2019) 新華社發  顧方舟(1926 - 2019)  事跡簡介:顧方舟,男,
  • 愛溢人生路 —— 信陽向上向善好人楊明豔側記
    待醫院治療包紮好後,她又安全地送這小姑娘回家,便匆匆離開了。她學雷峰做好人好事不留名一時被傳為佳話。  1993年5月「全國助殘日」那天,楊明豔向平頂山市聾啞學校捐出1000元時,了解到該校辦學困難,她又拿出一萬元錢幫學校建起了四畝地的果樹園。既可使學生勤工儉學搞種植,又可為學校增收。如今,果樹早已成林,年年碩果纍纍。由於她經常為該校捐款捐物,被平頂山市聾啞學校聘為名譽校長。  為了幫助殘疾孩子就業,為社會分憂。
  • 邢臺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陳澳同學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本網訊(通訊員 張獻昌)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獲獎結果揭曉。他們是雄安防疫工作中最可愛的人》、新華客戶端河北頻道《中國大學生在抗疫一線用行動詮釋責任擔當》中報導了他的事跡。在2020年共青團邢臺市委「爭做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題評選活動中,陳澳同學榮獲「邢臺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來源:河北教育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2017年第五批甘肅省「最美人物」先進事跡簡介
    原標題:2017年第五批甘肅省「最美人物」先進事跡簡介 龔志榮同志先進事跡簡介 同時,積極協調爭取實施了投資960萬元的三益村光伏扶貧試點項目,裝機1.2兆瓦光伏發電站已建成併網發電,帶動三益等周邊村4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收益分紅,戶均年收益3000元。 張維林同志先進事跡簡介
  • 請大家為陵川90後女青年郭子涵點讚了!
    請大家為陵川90後女青年郭子涵點讚了!> 由團中央主辦的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