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們在一起

2020-12-12 澎湃新聞

那時,我們在一起

2020-12-04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點藍色字關注「烏蘭察布日報」

今天為大家講個故事

一個關於內蒙古

在漫長歲月裡

你、我、他攜手創造的

值得銘記的故事

……

01

源起•緣生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我們都自譽為「龍的傳人」

當紅山那條代表著

力量、希望和憧憬

圓潤古樸、極具神韻的玉龍

橫空出世

世人找到了中華龍的源頭

那時,我們在一起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當興隆窪出土8000年前的慄和黍

赤峰敖漢地區

成為中國古代旱作農業起源地

成為橫跨歐亞大陸旱作農業發源地

遼史記載

「保寧七年(976年),漢有宋兵,

使來乞糧,詔賜粟二十萬斛助之」。

那時,我們在一起

在北方草原遊牧

卻想把每一天的見聞

與大家分享

那一筆一划的勾勒

是我見過的歷史景象

在此生活的匈奴、敕勒、柔然

鮮卑、蒙古等遊牧民族

也被我一一記錄

那時,我們在一起

「中州萬古英雄氣,也到陰山敕勒川」

在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的臂彎裡

河套地區歷盡千年滄桑

黃河、草原、陰山、戰爭、移民

讓這個淵源於舊石器時代晚期

濫觴於古代少數民族的興盛

生成於秦漢明清的軍屯墾殖

綿延於現當代新型文明的文化體系

久盛不衰

那時,我們在一起

02

歷程•情起

當趙武靈王親自穿起胡服

訓練將士熟練駕馭胡馬

揮刀射箭,轉戰疆場

當王昭君千裡迢迢

由漢宮嫁到匈奴

成為呼韓邪單于的寧胡閼氏

當有進取心的拓跋鮮卑

數次南遷都城,

改進位度,加深交流

從而創造了一代輝煌

當隋唐時期「胡樂」

在宮廷音樂中佔有一席之地

「張騫傳胡樂,李延年創新聲」

便不再是一句史載

還有粗獷的契丹人鍾情漢文化

遼國皇族喜作詩

且看耶律倍的

"袖中尤覺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

那時,我們在一起

「東盡遼左西極流沙

北逾陰山南越海表

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

元世祖忽必烈鑑於

本朝「輿圖之廣,歷古所無」

於是以「大元」為國號

這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是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重要時期

那時,我們在一起

03

交流•情深

文明的發展,離不開貿易

從青銅時代至明清時期

從蒙古草原地帶

不斷向歐亞大陸延伸的

草原絲綢之路

承擔著東西方政治、經濟、

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除了商品交換

還有不同民族之間的

和親、朝貢、戰爭

這些深厚的文化現象

成為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

世界文化遺產

構建成為龐大而又具影響力的

文化線路

那時,我們在一起

集寧路古城始建於金代

是金代同漠北進行貿易往來的樞紐

後被元朝延續利用

是當時蒙古草原與河北、山西等地

進行商貿交易的市場

這裡發現的金、元時期的瓷器

其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器物之精美

在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前所未有

那時,我們在一起

清代

山西、河北一帶漢商與回商

到蒙古地區進行貿易

最大的旅蒙商號

大盛魁、元盛德、天義德等

為各民族交往、交流、相互促進發展

刻下了不可磨滅的劃痕

那時,我們在一起

歷史迎來了一場大遷移

「哥哥你要走西口,

小妹妹實難留……」

「走西口」是清代以來

成千上萬的晉、陝等地老百姓

湧入歸化城、土默特、察哈爾

和鄂爾多斯等地謀生的移民活動

「走西口」這一移民活動

帶來了一場空前的文化交流

那時,我們在一起

山海關城東門

界定著關外和關內中原大地

從明清到民國期間

以山東、直隸為主的關內人

開始興起了闖關東

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

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

「闖關東」意味著中原文化

向關東地區大規模遷移

文化交流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那時,我們在一起

……

04

不忘•與共

歷史上,中華各民族同胞

在共同締造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程中

共同開拓了祖國的遼闊疆域

共同締造了祖國的悠久歷史

共同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

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誰也離不開誰」的

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

來源 / 人民日報、新華社、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門戶網站、央視歡樂中國人、中國國家博物館、內蒙古博物館、百度百科、百度圖片等

原標題:《那時,我們在一起》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那時我們有一雙翅膀飛過高山海洋是什麼歌 那時的我們毛不易歌詞
    那時我們有一雙翅膀飛過高山海洋是什麼歌 那時的我們毛不易歌詞  歌詞 「那時我們有一雙翅膀飛過高山海洋」是什麼歌誰唱的?據悉,這是由毛不易演唱的《那時的我們》。  那時的我們完整歌詞介紹  那時的我們 (QQ炫舞第五屆炫舞節合作主題曲) - 毛不易  詞:毛不易  曲:毛不易  製作人:譚伊哲  編曲:黃竣琮&TYZ  混音:劉天鴻  吉他:黃竣琮  鼓:陳志昆  貝斯:王瀚一  和聲:梁古馳
  • 那時鄉村的暑假,我們如此這般!
    而我們那時的暑假,雖然沒有現代化的玩具,但卻玩的不亦樂乎。暑假時,我們做好功課,常常會邀約同村的小夥伴一起尋找合適的地方去瘋,當然,學校的操場也是我們經常光顧的地方。跟媽媽到田間割草也是常有的事。有時,也會坐在門口,看父母琥珀爺奶幹活,當然,更多的時候,會去幫忙。
  • 詩歌:那時的我們
    那時候寂靜的村莊炊煙縷縷蜿蜒的小河溪水潺潺那時的我們活潑可愛那時候,我們的目光是星辰大海總以為獨自一人便能行走江湖穿著破衣戴著鬥笠問蒼天 指大地直至兩鬢斑白>才明白我們只不過是滄海中的一粟那時的我們天真爛漫勤勞樸實說一句,是一句鄉間的小路乾淨而又平坦
  • 毛不易最新單曲《那時的我們》暖心上線
    Yes娛樂11月22日綜合報導 近日,毛不易最新暖心單曲《那時的我們》正式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線,傾情訴說毛毛的青春友情故事,帶聽眾一起回到了那段充滿回憶、陪伴和溫暖的舊時光。據毛不易本人透露,為了讓歌曲的整體風格更好詮釋自己的友情故事,他在創作過程中反覆斟酌,最終渲染出了這首滿是溫暖回憶的新作,而他本人也是炫舞的老玩家,所以他親自作詞、作曲並演唱了《那時的我們》。毛不易希望能通過這首歌,傳遞在自己當年感受到的輕鬆和快樂。《那時的我們》這首歌曲,旋律朗朗上口,輕快的節奏充滿了青春感,曲調和歌聲完美配合。
  • 那時我們有夢,而現在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碎的聲音!
    北島的這首《波蘭來客》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處於生活的奔忙之中,很久沒見的朋友,很久沒觸摸的吉他,很久沒翻過的書,還有很多很多「很久沒去回憶或沒來得及整理」的往事,我們有太多的內心情緒和故事需要梳理,但是殘酷的現實重壓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幾乎忘記了自己是誰?生於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
  • 那時的我們以及最初的董潔
    是否還記得,那時的我們?一首《那時的我們》,驟然出現在了網絡上。於是一群人開始回憶起了自己的青春。那個有些張揚,有些彷徨的年紀。如白紙一樣純淨,又像一支被囚禁的鳥兒一樣,對未來總是有太多的期許。很多時候,我們都處在回憶細碎的片段中。透過透明的水杯看世界,一切都是透明的,很多顏色都顯的那麼真切。透過被雨水打溼的玻璃看世界,一切都是霧蒙蒙的,那麼的不真切。
  • 我們的姐妹情,懷念那時我們一起範二的日子
    二、雖然很久才能見一次面,但每次見面既不會感到時光讓我們缺失了共同語言,也不需要耗費精力去解釋彼此不在時發生的那些事的前因後果,就好像昨天才剛剛在一起喝茶聊天過一樣。三、彼此都不用拼命在對方面前表現得很厲害的樣子,根本不會勾心鬥角,誰壓制住誰。四、能跟我玩在一起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能忍受我發神經病的人,一種是和我一樣神經病的人。
  • 少年篇之那時的我們,「嘿!你把我落下了」
    而我也想起了現在的我們,跟我從小一起玩到現在的朋友。小時候總盼著長大,以為長大了就可以為所欲為,跟朋友一起去玩,一起去折騰。長大後的我們,從校園畢業,分散到不同的城市,這段距離好似硬生生把我們之間分隔了一段距離。從大一開始的打電話,發微信、QQ。
  • 我們那時的招聘
    可是在臨近畢業時卻被告知:從我們這一屆畢業生開始,國家不再統一分配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聽到這個消息,我一下子蒙了。我們都已習慣了分配,自己找單位,家是農村的,一個人都不認識,到哪裡去找?說到這裡,我想起了人大畢業的武繼紅。那個名牌大學畢業卻和我一樣很迷茫的農村小女孩。我曾經被她的經歷震撼。
  • ​蘇嬈新年首支單曲《那時的我們呢》TME獨家重磅發布
    2019新年伊始,蘇嬈這位在音樂道路上不斷前行的逐夢人,TME(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獨家首發19年首支新單曲——《那時的我們呢》,且看蘇嬈再為天下有情人吟一首動人情歌。深夜四下無人時,浸溼枕頭的淚水,清晨的粥與深夜的酒,那時我們的歡樂、我們的青澀、就讓你我在她婉轉的歌聲中去回憶那段金色歲月吧。有了去年的經驗,蘇嬈在前行的音樂道路上,更多了幾分的沉穩與純熟,新年伊始為她的粉絲帶來一首新的單曲。
  • 蘇嬈新年首支單曲《那時的我們呢》TME獨家重磅發布
    2019新年伊始,蘇嬈這位在音樂道路上不斷前行的逐夢人,TME(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獨家首發19年首支新單曲——《那時的我們呢》,且看蘇嬈再為天下有情人吟一首動人情歌。深夜四下無人時,浸溼枕頭的淚水,清晨的粥與深夜的酒,那時我們的歡樂、我們的青澀、就讓你我在她婉轉的歌聲中去回憶那段金色歲月吧。有了去年的經驗,蘇嬈在前行的音樂道路上,更多了幾分的沉穩與純熟,新年伊始為她的粉絲帶來一首新的單曲。
  • 那時,我們這樣過年
    我所居住的小鎮,由於它地處蘇魯豫皖接壤地區,逢年過節,各地的風俗習慣交融在一起。進入臘月小年以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便陸續登場,而家庭準備過年的氣氛也日趨漸濃了。寫春聯,貼春聯,自我上小學四年級以後,就非我莫屬了。那時小學四年級開始,就設置了毛筆課。由於我比較偏重於『文科',習練毛筆字也就成了我的愛好之一。
  • 給你一張過去的明信片,聽聽那時我們的記憶
    我們的愛情到這裡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來。——楊絳所有漂泊人生都夢想平靜、童年、杜鵑花;正如所有平靜人生都幻想伏特加、樂隊和醉生夢死。——薩岡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著永恆開戰的時候,你是我的軍旗。現在,我是特為來告訴你,對我來說,我覺得現在你比年輕的時候更美,那時你是年輕女人,與你那時的面貌相比,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瑪格麗特·杜拉斯你經歷那麼多的人,聚聚散散,分分合合,以後還會有。但你要記得,最後留下的,永遠都是我。——七堇年生活如雨,請撐傘原諒。
  • 那時,我們二年級
    孫佳坤:有一天,所有的水果都聚在一起,水蜜桃說:「我是最美的。」葡萄說:「我才是最美的。」於是他們起了爭執,吵起來了。西瓜說:「你們都不要再吵了,我們進行投票吧。」「好吧」「支持水蜜桃的舉手!」一看,有五十位。「支持葡萄的舉手!」一看,有二十位。
  • 童趣- 那時的天很藍,星星也很亮
    那天聊小時候的事情,腦袋像是打開了記憶的閘門,特別是那時在農村的時光,好像記憶更深刻,也更有趣一些。那時候的一年四季都好像有數不盡的寶貝,等著我們去挖掘,那時的我們很喜歡結伴同行,村裡的孩子們多,大家一起,場面也是十分熱鬧。
  • 北島《波蘭來客》: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愛情旅遊,如今都是夢
    在這個世界上住著多少個孤獨的靈魂經歷著反覆無常的朝生暮死,我們活著何時成了行屍走肉一般,有過將就的念頭嗎?又或者曾今也做過夢,大概是自己年少時候的模樣,那時的自己青澀,充滿朝氣。也一起暢想著美好的未來。如今我們一點點在負重前行,每一個十字路口都是新的選擇,也意味著面對不同的狀況。
  • 我們一起用美麗的語言交流著,一起表達的對生活的看法
    我從另一個空間看和她在一起的我,一起用美麗的語言交流著,一起表達的對生活的看法,對人生的追求,以及對浪漫的嚮往。那時的我臉上寫滿了愉悅,寫滿了幸福。那時的我們陶醉在詩歌的天堂裡,美文的星空中,雨水的浪漫裡,文字的神秘中。我們有共同的愛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理想。我們熱愛書籍,熱愛文字。可是,面對高考,我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放棄對美好的追求,把自己埋在古板的教科堆成的墳墓裡。
  • 那時我還小
    那時我還小,爸媽日夜的操勞,睡得晚起得也早,他們辛苦我明了,只要別吵也別鬧,自己吃飯和睡覺那時我還小,被打漏的沙包似乎還在昨日的鐵絲上擺搖,圍牆很高的家就像一座鐵堡,那時起我就飽嘗了寂寥——於是自己和自己閒聊,自己和自己玩鬧。
  • 有聲│方方刷爆朋友圈:那時的我們,就像今天的你們
    我們立志做最優質的朗誦學習基地那時的我們,就像今天的你們作者|方方 朗讀|高昂以下為節選,全文見二湘的十一維空間今天還有一件事我無法迴避,估計很多人都在等著看我的回覆。那時,整個武漢的夏天,都在武鬥。就在這年,我這個小學五年級學生,得到了白樺的一本詩集,詩集名為:《迎著鐵矛散發的傳單》。其中第一首詩是《我也有過你們這樣的青春》。詩的第一句:「我也有過你們這樣的青春,那時的我們就像今天的你們。」我讀這首詩時,非常激動,並且永遠記下了。孩子,你說你16歲。我16歲時,是1971年。
  • 揭秘刷屏的涉外五食堂,重拾那時我們一起走過的校園時光
    食堂,總是我們大學裡最濃墨重彩的記憶。也許你很少去食堂,但也會喊室友帶個飯;也許你一個人在食堂吃飯,匆匆忙忙趕著去了圖書館;也許會和喜歡的人一起坐下吃飯聊聊天;也許下完課和同學擠進食堂卻不知道吃什麼好;這些種種,都是我們的大學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