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仗劍天涯,中國文化中獨有的武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龍留下的這句經典臺詞,是多少江湖中人的無奈。
武俠片,也是華語電影特有的存在,和美國西部片、日本武士片一樣,曾經在世界電影歷史上叱吒風雲;當然,如今也都已衰落。
快點快點再快點,你的刀太慢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回眸那一瞥的輝煌,觀賞幾部好作品,細細品味,追逐心中的武俠夢。
俠女 (1970)
胡金銓耗時三年的嘔心瀝血之作,在1975年獲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如詩如畫,美輪美奐;以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冷靜懸疑的氣氛、熟練精準的技巧和滲透其中的禪思哲理受到如潮好評,讓世界真正認識了中國的武俠片。
一個無心考取功名的落魄書生靠畫畫、代寫春聯書信為生,一個忠良之女亡命天涯來到了附近廢屯堡。東廠的追殺,保護忠良之後的志士,聚集在這個邊關遠地。
《俠女的表達方式》和《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一樣,完全東方化的敘事方式,相對緩慢的節奏,冷靜克制的懸疑氣氛,禪思哲理的表達,讓西方世界為之耳目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為「A Touch Of Zen」,意思是「觸及禪理」,於是形成了以A Touch Of命名的系列電影。
空山靈雨 (1979)
這部電影應該是華語武俠電影立意最高的一部了,從一開始就高出了一籌,正如名字《空山靈雨》,空山、靈雨,改編自王維的《山居秋暝》。電影的開場與眾不同,沒有尋常武俠片裡背景交代或者一段華麗的打戲,只是三個人在行走。跋山涉水,路途艱辛,六分鐘內除了和一個和尚打過招呼之外幾乎沒有對白,正是用這種方式表達行路難。要知道,古代的遊俠,一半的時間是在路上!
看似道貌岸然,滿嘴仁義道德的人,背地蠅營狗苟,善人並不善,將軍也圖謀不軌,幾個弟子也背地裡拉攏勢力,想奪方丈之位。佛門之地也並非一番淨土。看得山空,才得雨靈。
新龍門客棧 (1992)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只要找對了角色,何妨一直暢演下去?
李惠民最得意的作品,改編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80年代新浪潮之後新派武俠的代表作之一。宦官專權的明朝中葉,東廠曹少欽假造聖旨殺害了忠良楊宇軒,並想斬草除根殺死其後代。
一群江湖義士貌似救出忠良之後,來到邊關的龍門客棧。在龍門客棧裡,東廠、義士、老闆娘,展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鬥智鬥勇。矛盾衝突相對於原版更加激烈,視覺衝擊力也更強。這部電影最為稱道的是其妙語連珠、一語雙關的臺詞,對後來的武俠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甄子丹的大太監演的真嫩,沒有鬍子的劉洵基本都是演壞蛋,張曼玉飾演的金鑲玉風騷到骨子裡,梁家輝的周淮安隱忍克制,兼具書生氣和俠氣!
東邪西毒:終極版 (2008)
醉生夢死,不過是她跟我開的一個玩笑。有些事情你越想忘記,就會記得越牢。當有些事情你無法得到時,你惟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記。
電影中那些深刻的內心獨白,讓這部電影與眾不同,表面是是一部武俠片,實則是一部愛情片。
終極版根據1994年的《東邪西毒》修復和重新剪輯的,內容略有不同。人物取自《射鵰英雄傳》,可以說是射鵰英雄傳的前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想要成為一個高手的必經之路是,必須經歷過情,而且最終捨棄了情。
臥虎藏龍 臥虎藏龍 (2000)
如果說把這部電影概括為幾個詞,可以說是:男人、女人、生死、得道。
一把削鐵如泥的青冥劍,一代江湖大俠李慕白,參道,卻不能得道;達到了師父江南鶴從未指點過的境界,卻無法衝破那個難關。不知道是因為師仇未報,還是自己無法參透;不得已,本萌生退出江湖之意的他再次踏入江湖,尋找得道的最後一個條件。
一把青冥劍,交給貝勒爺,玉嬌龍幾盜寶劍,李慕白尋找碧眼狐狸,俞秀蓮接過了父親的鏢局,還有新疆的半天雲羅小虎,一段江湖事拉開帷幕……
當年江南鶴和碧眼狐狸入了房帷,有了男女之事;而最後李慕白放下了朋友的羈絆,開始認真對待和俞秀蓮的這段感情,雖然最後身死,但他找到了得道這個條件,就是男女,或許已經得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