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孫夢婷
1月15日,由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典型湖泊水域淨水漁業模式示範」(SQ2020YFD090051)項目啟動會在千島湖召開。
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這次啟動會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浙江省科技廳和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藍色糧倉專項諮詢專家、項目諮詢專家、產業界代表、項目組成員等40餘人參加啟動會。
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總經理、研究員何光喜主持開幕式
據悉,「典型湖泊水域淨水漁業模式示範」項目屬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重點專項,於2020年獲批,項目執行周期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項目總經費585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資金1653萬元。
項目由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負責人為中國水產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徐跑研究員。項目下設5個課題,集中了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千發集團等共10家科研單位、大學、機構和企業。
項目負責人徐跑研究員和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對項目和各課題的實施方案進行了匯報。藍色糧倉專項諮詢專家、項目諮詢專家和產業界代表認真聽取了匯報,並針對加強課題間的相互協調、克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等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盧兵友處長強調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明確各方責任,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以及項目經費使用的相關要求,並就經費管理的問題與項目成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千島湖創造性的保水漁業,是踐行大水面生態漁業的典範,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的具體體現。經過20多年的實踐與研究分析,千島湖的水質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千島湖有機漁業蓬勃發展,千島湖以漁業為基礎,「養殖、管護、捕撈、加工、銷售、科研、烹飪、旅遊、文創」為一體的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達到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豐收。獨具特色的千島湖生態漁業經營模式,已成為水庫生態漁業發展的標杆,是國家大宗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批核心示範點,具有很好的示範性和推廣性。
據了解,項目將從水域生態文明建設和優質水產品供給保障等國家戰略出發,針對典型湖泊水域淨水漁業面臨的生態系統衰退、保護與利用不協調、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高等問題,集成典型湖泊生物資源利用、生態綜合修復、生物操控淨水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技術,配套人工魚巢、生態浮床、幼魚庇護所等設施,構建典型湖泊資源養護、環境修復、水質調控、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外來種防控等淨水漁業新模式,建立典型湖泊水域淨水漁業示範區,並在東北、華北、華東和西南等重點地區進行推廣,綜合提升示範區和推廣區內的湖泊水環境質量、水產品品質和水域生態環境,實現湖泊環境保護與淨水漁業的協調發展。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