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海子詩開頭的一句話,當然,熟悉孩子的讀者應該知道,作為一個詩人,孩子的一生可謂是傳奇。
15歲考上大學,24歲臥軌自殺,創作了上百首詩歌,卻選擇了一這樣的方式離開人世。海子的去世至今是一個謎,可是我們透過他的詩歌,也能夠感受到孩子對於生活的迷戀。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舂暖花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究竟傳達的是怎樣的一種情緒呢?有人在這句詩中讀出了喜悅,而有人卻讀出了悽涼。
對於孩子來說,他可能是精神世界有孤獨的隱者,面對複雜變化的世界,孩子一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那就是寫詩,可是如此單純的想法卻總是被現實所左右。
有人說這是孩子對精緻而美好的生活的嚮往,也有人說這種樸素的生活是歸於大地式的質樸,可能是因為才思枯竭,海子選擇了自殺,可也有人說,對於一個詩人來說,海子對於死亡有些迷戀。
80年代的中國文壇湧現出大量文人,當然他們在文壇各領風騷,當時朦朧派詩歌被極大地打壓,在這樣的一種環境之下,海子選擇了以離開的方式高位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話究竟表達的是什麼樣的一種情緒呢?當然我們從字面意思能夠感受到作者的一種喜悅,可是在後面的幾句詩中,我們能夠感受到作者底色的一種悽涼,面對這種悽涼,海子是無奈也是無助的。
在一個虛擬的精神狀態之下,明天會更好可能是我們更多人的一種選擇,可是當情緒在某種條件下崩潰時,我們有時候是無法察覺的,正如海子的悄然離開,他留下了自己的詩歌,也要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永恆的謎底。
作為讀者,你是如何看待這句話的呢?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表達的是喜還是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