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為什麼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大家其實都誤解了他的意思

2020-12-12 九號檔案館

愛因斯坦曾說:當科學家登上一座高山之後,發現神學家早都坐在那裡。換而言之: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樣的言論從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口中說出來,你肯定跟我一樣非常的疑惑。科學家們不應該是無神論者嗎?科學不就是用來推翻神學的嗎?他們不是站在對立面的嗎?

當你了解他們的生平之後,你就會知道這樣的事情是確實存在的,存在即合理,他總歸有他的合理之處。首先很多科學家其實是有宗教信仰的,包括愛因斯坦,牛頓,連提出日心說哥白尼都是神父。

他們所推翻的是現有的神學觀,他們在創造一個科學的神學觀。我只能說此神非彼神,現有的神學觀是以人類為原型的三維神論,他們擁有和人相似的外貌,然後幫助人類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用來寄託人類的英雄主義和希望。

但是愛因斯坦眼中的神,並不是二維的,而是多維的,他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我們現在看著二維的圖畫,我們可以隨便的給他改動,因為我們生活在三維的世界,二維世界看不懂三維世界的運行規律,我們很小的舉動就會給他們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樣能夠理解三維世界的我們,也沒辦法逃脫四維世界對我們的控制,四維世界就是在我們原本生活的三維世界中加上了時間,你能控制時間嗎?我們不能,我們只能被控制。

那比我們所能觸及的維度更高的生活的生物,是不是也可以像我們改變二維世界一樣改變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牛頓曾經做了一個太陽系模型,哈雷問這個是誰做的?牛頓開玩笑是他自己形成的,哈雷不信說是人造的,牛頓隨即反問他,你都能相信太陽系模型是人造的,為什麼不能相信太陽系是人造的呢?

我覺得這句話太有道理了,我們只是因為站的高度不夠,所以我們沒辦法理解,太陽系這麼龐大的事物是被造出來的,我們只能相信他是自然能形成的,就像螞蟻無法理解面前的糖果突然消失一樣。

科學家選擇用科學去證明神學的存在,他們想要突破次元壁去尋找新的事物。我們所知道的越多,就會發現自己所了解的是多麼貧瘠,當我們到達一個思想高度,我們的生命已經不足以支撐我們去了解更多的事物的時候,就選擇一個簡潔的方法,尋找統一的解決方法,不再拆分問題。

所以,我認為愛因斯坦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樣的說法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並不認同。一個是科學永無止境,還有一個是,我覺得他沒有將眼前的問題拆分,沒準幾百年幾千年之後,人類的文明到達一定高度,發現太陽系形成有他內在的原因,不是某個高等緯度的生物隨手創造的。也有可能,我們突破現有的三維世界,去往更高維度的世界,不就能理解太陽係為什麼存在,人類不就自己成為了神?你怎麼看待愛因斯坦的科學盡頭是神學的結論呢?

相關焦點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研究神學?答案出乎預料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知道何時,網絡上開始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越來越多,在一些科學類的文章下,總有人說出類似話,認為古代人早就「看透了一切」,甚至有人懷疑進化論,懷疑人類成功登月,或者乾脆認為地球是平坦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對現代科學成功抱有很大的懷疑,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
  • 牛頓和愛因斯坦晚年都去研究「神學」?其實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牛頓和愛因斯坦被認為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沒有之一,真的是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巨匠,而且這兩位科學巨匠誰排第一都不好排,因為他們做出的貢獻對人類幾乎是同等重要的,如果非要給他們做一個排名,那麼只能說宏觀世界牛頓第一,微觀世界愛因斯坦最厲害,為什麼這麼說呢?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一聽,哎!挺酷炫的啊,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
  • 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研究神學,這是什麼原因?科學盡頭是神學?
    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讓大家重新了解世界,愛因斯坦提到的黑洞和蟲洞,讓人類重新認識到了宇宙,他們都為後人留下了「寶藏」。科學的盡頭是什麼?在科學界有很多人對他們議論紛紛,有人說他們一直在研究神學,有這樣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玄學,對於這種看法每個人都不同,也有人認為是別人刻意「抹黑」這兩位科學家。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愛因斯坦晚年為什麼會研究神學,答案已經明確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愛因斯坦晚年為什麼會痴迷神學,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要解開這些謎團,我們首先得從科學學與神學的關係問題開始:通過前幾章對意識的簡單解析,我們大概清楚,意識是物質產生的。是物質經過幾十億年變化的結果,在精神意識出現之前,所有的意識形態都只是短暫的,瞬間的。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中篇)
    大家還記得上篇提到過的科學的盡頭是什麼嗎?作為接受唯物主義思想長大的我們都知道,物質客觀存在,它通過主觀影響,可以影響到客觀,從而了解到客觀規律。這句話出自黑格爾《法哲學原理》,是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意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這裡還引出了牛頓的一個故事。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愛因斯坦和牛頓晚年研究神學?答案出乎預料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知道何時,網絡上開始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越來越多,在一些科學類的文章下,總有人說出類似話,認為古代人早就「看透了一切」,甚至有人懷疑進化論,懷疑人類成功登月,或者乾脆認為地球是平坦的。為什麼這麼多人對現代科學成功抱有很大的懷疑,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叫做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一聽,哎!挺酷炫的啊,但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就要說到科學與哲學的區別,首先在早年物理學在蓬勃發展到定量時代以前,哲科是不分家的,科學基本上就是哲學的小弟,科學和哲學的研究方法上都基於兩個方法,歸納法和演繹法。什麼是歸納法呢?比如有一個歐洲古代學者觀察發現,他見過的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凡天鵝都是白色的。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不,科學的源頭才是神學
    科學,本身就是一種信仰,而不是「真理」的代稱。先來看何為「科學的盡頭」。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總是經常看到。其大致的意思大概是科學經過無限推演,實證,最終卻可能抵達神學。比如我們認為三維空間是由長寬高構成的,也就是面構成的,可是,零維度的點和一維的線,在理論上都是人類不可見和無法感知的,可為什麼人類無法感知的點和線構成了人類可見的面,繼而構成可以感知的三維立體空間呢?所以這依然是基於一種先驗的抽象的理論,或者說思想突驗。
  • 難道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
    在過去由於科技沒有那麼先進,很多自然現象,人類都沒有辦法去解釋,所以久而久之有一些宗教的教徒,用神學的角度去解釋了自然界的一些現象,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現在有很多的謎團都已經解開了,曾經用神學去解釋的一些事情,現在也能用科學的角度去解釋的通,但是後來有一些科學家也是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觀點,在科學的盡頭到底有沒有神存在呢
  • 科學盡頭是神學?著名科學家晚年開始研究神學,為了證明什麼?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科學盡頭是神學」這句話,甚至眾多帶有權威性的科學家,在晚年研究神學,比如著名科學家牛頓、愛因斯坦。牛頓在年輕的時候發現了三大定律,可是他並沒有信仰上帝,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為何在晚年的牛頓會突然研究神學?莫非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難道用神學才能解釋世間的一切嗎?
  • 粉碎謠言「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的神學」
    對此我只想說:「科學的盡頭不是哲學,哲學的盡頭也不是神學」,喜歡哲學的和喜歡宗教的不要通過貶低科學來自抬身價,以彰顯自己的高級趣味。按照傳統形上學自身的說法,它研究的是物質的本質(或存在),物理學這樣科學研究的是現象,如物質的運動,物理學研究到最後也不過是把能研究的現象都研究完了,怎麼跟本質相關了 ,難道反而說:「物理學因為研究出了一切現象背後的原因,反而抓住了 物質世界的本質,幹了哲學該幹的工作,物理學反而是哲學的盡頭」,這樣說豈不是自己打臉。
  • 科學的終點是神學?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家,為何最終都走向神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最近,網絡上一篇標題為「為什麼愛因斯坦、牛頓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晚年都轉向去研究神學?」的文章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科學與神學,這顯然是兩個對立的領域。科學表現的是客觀、邏輯,神學則是主觀、想像,這兩個方面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可是又是為什麼讓這些堅定科學真理的偉大物理學家走向了科學的對立面呢?說到從科學走向神學,世界上有將近200位大牛級的科學家都走上了這條路。這就包括被我們一直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物理學家的牛頓和愛因斯坦。
  • 許多科學家都信奉神學,科學什麼時候才能戰勝神學?
    其實科學從來沒把神學當成對手,因為這兩者壓根就是兩回事,根本沒辦法混到一起說。如果你翻遍所有的科學家生平,你會發現大多數科學家都信宗教,比如:對每個學科都做出突出貢獻的亞里斯多德,也有宗教信仰。其實還有一些科學家因為一些科學發現和自己的宗教信仰相悖而十分痛苦。比如:古生物學家居維葉通過化石了解到生物大滅絕時,表現得非常痛苦,因為他不明白上帝為什麼創造了這些物種,然後又消滅了它們,上帝怎麼會這麼冷酷無情。牛頓為什麼信仰神學?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科學沒有終點,只有宗教一上來會定義終點
    導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科學沒有終點,只有宗教一上來會定義終點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我敢保證大家絕對不是第一次聽到了,神學和科學有什麼聯繫嗎?這句話是如何誕生的呢?有人說這是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的,但是又有人表示這個鍋愛因斯坦不背,這句話變成這樣很有可能是因為翻譯問題,他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科學的盡頭是神的領域。不過有人認為科學根本就沒有盡頭,這是一個偽命題。大家在這個問題上為何一直爭論不休呢?
  • 死亡可以得到科學解釋,那麼靈魂是什麼?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可能有人會對此提出異議,因為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用科學解釋,生活當中太多看起來不可思議的事。但是在世界上流傳著一句話: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曾經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們,例如牛頓、愛因斯坦。他們在晚年的時候基本上放棄了神學,但卻保留了對神學的虔誠態度。愛因斯坦曾經認為神學能夠解釋的問題,科學雖然大部分都可以證明,但還是有很多問題沒有辦法得到確切的證實。
  • 科學改變世界,而當科學發展到了盡頭又是什麼呢?或許是神學
    當科學誕生後的第一個一百年,因科學所創造的生產力就已經超越了過去幾千年全世界所創造的生產力總和,這就是科學的力量。其實,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古人的視角來看待今天的科學,那麼這無疑是一種神力的存在。科學與神學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係?是格格不入的徹底對立,還是相輔相成的依存關係?又或者是一種遞進的關係也未可知。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中篇)
    大家還記得上篇提到過的科學的盡頭是什麼嗎?作為接受唯物主義思想長大的我們都知道,物質客觀存在,它通過主觀影響,可以影響到客觀,從而了解到客觀規律。這句話出自黑格爾《法哲學原理》,是客觀唯心主義的理論,意思是凡是合乎理性的東西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東西都是合乎理性的。這裡還引出了牛頓的一個故事。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說法從何而來?牛頓真的在晚年研究神學?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種說法從何而來?牛頓真的在晚年研究神學?有人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愛因斯坦、牛頓這兩位科學家,可謂是科學界中響噹噹的大佬。相信很多人都曾聽說過,愛因斯坦認為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他只是先行一步。那麼這句話為何在愛因斯坦的相關資料中,從未出現記載?當時愛因斯坦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的這句話?又是跟誰說的?一個個的謎題困擾著我們,可以說科學盡頭是神學是最無釐頭的言論。科學的存在,是以真實存在為基調。
  •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92.4%的科學家,都相信神的存在!
    科學的盡頭是神學嗎?92.4%的科學家,都相信神的存在!科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而且在科學家的不斷發明創造之下,出現了一系列方便於人們生活的工具,不過現在有一種非常流行的觀點,那就是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那麼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