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為什麼遊子決定放縱自己?渣男!

2020-12-21 夜話人文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詩十九首》,為什麼遊子決定放縱自己?渣男!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後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我們接著欣賞:

《東城高且長》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迴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此詩是一首遊子觸景生情,反映其內心孤獨苦悶與悲哀之情的詩。

第一二句,遊子在帝都洛陽的東門外徘徊躊躇,望著那高高的城鄉,曲折綿延又環環相扣,給人一種威嚴之感。能看出遊子不得那失落的心境,在洛陽奮鬥了許多年,仍在被這高高的城牆阻擋在外,繞著城牆走了一圈,又仿佛回到了起點。曠野裡那強勁的風拔地而起,原野上的青草已經變得枯黃。能看出這是一年的秋天到了,自己也猶如那青草一樣,大好的年華已經逝去,可是仍未功成名就。

第三四句,一年四季不停的交替變化,這一年過的為什麼這麼快啊!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遊子內心也是 一片悵然失意,聽著這鳥囀蟲鳴,更平添了幾分愁苦與酸楚。這兩句是通過聽,來感受秋意的寒冷與萬物的蕭落,表達內心的不如意。

第五六句,為什麼不拋卻煩惱放開情懷去追求生活的樂趣啊,本來人生就短,何必要處處自我約束呢?那燕趙之地本就是美女如雲的地方,那美女們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可見,遊子已經心灰意冷,決定要去放縱自己,享受當下的快樂。

第七八句,看著那女子們飄逸薄柔的羅裳,那雍容華貴的儀態,端坐在窗前彈奏著箏商之曲。那樂曲為什麼這樣的悲傷呢,弦音高亢激昂是因為弦柱調得太緊的緣故嗎?那樂聲竟像是狂風驟雨般激烈,讓人聽起來更加的悲婉動人。能看出,遊子詩懂樂理之人,不然他聽不出這麼細緻。

第九十句,遊子此刻聽著令人遐想動情的樂曲,忍不住撫弄著自己的衣帶,反覆沉吟體味其中的樂趣而躑躅不前。為什麼遊子突然就邁不開腿了呢?原來此刻他心裡頭想著要與這燕趙之地的美女像那成雙成對的燕子一樣,銜泥築巢永結同心。

整首詩,我們能看出遊子內心的孤寂和落寞,求取功名久不得志,感嘆歲月如梭的同時,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感覺,想要放縱自己,看到燕趙之地的美女,陷入了一番遐想之中。

一方面,我們能看出,這只是遊子內心的想像,和現實來比有很大的反差,更加突出遊子的落寞之情;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看出遊子內心那種不貞。《古詩十九首》都是互有關聯的,我們前面說過,家中的婦人還在苦苦等待思念著遠在異地的遊子,擔心他獲取功名後變心,這首詩能讓我們看到,遊子內心的那種幻想,不如意時候幻想著如此的放縱自己,一旦功成名就,幻想可能會付諸於行動,最後一句讓人讀起來心寒不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渣男!

關於這首詩,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樂府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 古詩十九首:九首相思詩,所思在遠道
    《古詩十九首》便由此誕生。《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劉勰在《文心雕龍》中稱《古詩十九首》為「五言之冠冕」。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山高水遠,哪知歸期?
  • 《古詩十九首》之《去者日以疏》
    面對這樣的景色,詩人想到自己遠遊在外,孤身一人,湧上心頭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而自己的家鄉,何時才能回去呢?這首詩營造出的傷感氣氛被墓地、松柏、白楊襯託,也為後世留下了一個景點的悲涼意象:白楊。 古詩十九首作為漢代通俗的五言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人口的流動廣泛流傳,影響力甚至能夠到達吐谷渾這樣的少數民族族群中。
  • 【酷素材】古詩十九首及其賞析
    從歷史遺篇上,我們仍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當時的人民飽受離亂之苦。但歷史也有溫情的一面,「時代不幸詩人幸」,縱觀歷史往往如此,一個有著大變故的時代,往往會興起藝術自覺繁盛的局面。《古詩十九首》,大約產生於東漢最後四、五十年間,作者沒有留下可以考察的名字,一般資料上統稱作者為「無名氏」,具體很多情況不明,但因為寫作時代、風格相近,這十九首被收錄在一起,編入《文選》。
  • 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附:古詩十九首全文
    >在《古詩十九首》中,有些詩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表達了一種不十分正當的感情。真正偉大的詩人從不避諱說出自己的軟弱與失意。比如杜甫,他眼看著肅宗朝廷的腐敗和唐朝國力的衰落,自己不但無可奈何而且不久也就被貶出京,他怎能不產生失望的情緒《曲江二首》實在是表現了詩人那時心中十分複雜的感情。如果大家想更詳細地了解這兩首詩,可以參考我寫的《迦陵論詩叢稿》一書中的《談杜甫七律之演進及其承先啟後之成就》。《古詩十九首》中有的詩也是如此。
  • 漢代經典詩歌古詩十九首,「胡馬依北風」的下一句是什麼?
    漢朝經典詩歌的最高成就,一般都認為是古詩十九首。這19首古詩都沒有題目也沒有作者,但是卻是發展非常成熟的詩歌集。在學習古詩十九首的時候我們知道這些古詩的思想內容表達,多數都是對於遊子思婦真情實感的流露。但是在表達這一思想主題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出現很多對仗工整的精彩詩句。
  • 《古詩十九首》,漢代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
    」《古詩十九首》經歷了不知多少時間的淘洗,今天讀之,依然清純,動人,這些詩,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文人五言詩,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19首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也。《古詩十九首》深刻地再現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
  • 古詩十九首中最有溫度的愛情詩:客從遠方來
    漢末《古詩十九首》之《客從遠方來》詩文漫讀:有客人從遠方來,帶回來你給我的一匹緞布。相隔千萬裡,你的心如故。我打開看了,是那美麗的鴛鴦圖案,我小心地用它裁了一床兩個人蓋的合歡被。當我們讀著唐詩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它的來源是古詩十九首的「月光何皎皎「,當我們讀著李商隱的「百尺高樓水接天「,最初的姿態是古詩十九首的「東城高且長「。我們讀者陶淵明的「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同樣在古詩十九首裡看到了類似的荒渺「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古詩十九首,是漢末的佚名的文人所做。
  • 詩詞鑑賞:《古詩十九首》藝術成就全集鑑賞,詩詞愛好者必讀
    因為,建安時代詩風有了一個很大的變化,等到講建安詩的時候你們就會看到:由於時代的影響,三曹、王粲等人的詩已經寫得非常發揚顯露,不再有《古詩十九首》溫厚含蓄的作風了。可是實際上,《古詩十九首》全部為東漢作品的說法多年來一直不能夠成為一個定論。為什麼不能成為定論?因為大家都不敢斷定這裡邊肯定就沒有西漢之作。原因何在呢?
  • 《古詩十九首》內容之一:綿綿相思愁
    01清新與痛感喜歡《古詩十九首》,喜歡詩歌清新的詩句,如出水芙蓉,如新浴美人;喜歡《古詩十九首》,其比興手法的運用,給人以無限的聯想,讓詩歌的清新更有韻味。那麼的心痛,那麼的天不遂人願,可真是無奈,無奈……我想,這就是《古詩十九首》之所以牽動人心的地方——清新的詩句,心痛的感受。
  • 《古詩十九首》的人生主題
    《古詩十九首》的人生主題 2020年07月20日 10:0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文晨熹 字號 內容摘要:《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於南朝蕭統《文選》,被劉勰譽為「五言之冠冕」。
  • 千古一嘆,古詩十九首裡這首詩寫盡古今失意人
    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所編文選名之為——《古詩十九首》。葉嘉瑩先生《古詩詞課》第三課,便是講的這組詩。隔著如此久遠的時代,《古詩十九首》為何能萬古常新?葉嘉瑩先生說,是因為這組詩將人們內心深處最普遍也最深刻的幾種感情描摹得蕩人心神,動人心弦,這種感情,過去有之,今依然有,只要人生在世,便曾經歷,因而能勾起人心深處的共鳴。
  • 《古詩十九首》中的愛情:情至深處乃忘情丨周末讀詩
    古詩十九首中有這樣一首: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花滋。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時隔近兩千年,人內心的情感體驗卻相去不遠。物雖有異,情則一也。所謂古人今人,首先都是人,而人同此心。
  • 《古詩十九首》:客從遠方來
    《古詩十九首此詩開篇也一改《古詩十九首解》常從寫景入手的慣例,而採用了突兀而起、直敘其事的方式。恐怕正是為了造成一種絕望中的「意外」之境,便於更強烈地展示女主人公那交織著悽苦、哀傷、驚喜,慰藉的「感切」之情——這就是開篇的妙處。
  • 盈盈一水間 周記日記說情詩之《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首《迢迢牽牛星》是出自於《古詩十九首》,《古詩十九首》是由南北朝時南朝蕭統編纂,他從傳世的無名氏古詩中選錄了19首編入文選,是中國東漢魏晉時期五言詩的選輯。如上面所說,這19首基本上都是一些無名氏所做,作者不可考,雖有人認為可能是曹植王粲之類的出名文人,但沒有實證,且稍加考證就知道,應該不是他們,年代內容不符。
  • 《行行重行行》選自古詩十九首,相去萬餘裡,各在天一涯
    古詩十九首最早收錄於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蕭統所編《文選》,題為「古詩」。這些古詩非一人一時之作,大都作於東漢末建安之前幾十年間,作者多屬於中下層文人士子。這些作品風格韻味比較接近,後人將它看作一個整體。浮雲蔽白日 [8] ,遊子不顧反 [9]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10] 。【注釋】[1]行行:行而不止。[2]生別離:活著分離。語出《楚辭·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暗示了悲傷之意。
  • 古詩十九首之《涉江採芙蓉》:愁腸百結,無盡相思
    《涉江採芙蓉》是《古詩十九首》中的一首詩。古詩十九首大家都知道,作品風格都是樸素直白,感情真摯動人。這首《涉江採芙蓉》雖然不是《古詩十九首》中最著名的一篇,但是它的整體情感感染力與文氣才情絕不遜色於其餘諸篇。
  • 這首《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擬作,未必最好,但一定最出名
    後來便知道有這麼一首古詩,名為《迢迢牽牛星》。這首《迢迢牽牛星》在我的記憶裡無比深刻,尤其是似乎不經意間地使用疊字,很容易就讓人進入那個美貌無雙的織女,終日悽苦地在織機旁,看著天河對岸的牽牛星默默流淚的畫面。
  • 古詩文學習012:六年級下冊,《迢迢牽牛星》
    賞析《迢迢牽牛星》是一首東漢時期的五言詩,是《古詩十九首》中極為動人的篇章。一般認為,這首詩借牛郎和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會的神話傳說,表達夫婦之間的離情別意,或也可認為是一種相思而不可得的愁緒。這首詩不僅感情濃鬱,意蘊深沉,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有獨到之處。詩中大量運用疊字來渲染氣氛,抒發情感。這些疊字的運用,細膩、傳神地描繪了種種情態,讓人浮想聯翩;同時,疊字都用在句首,使詩歌節奏鮮明,韻律優美舒緩。背景《古詩十九首》出自漢代文人之手,但沒有留下作者的姓名。
  • 茶叔古詩文賞析之「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
    茶叔古詩文賞析之【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原文:〖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採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茶叔古詩文賞析之〈涉江採芙蓉〉,2020年3月27日14: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