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兄弟姐妹》
父親在束髮之年時爺爺去世,六個兄弟姐妹中父親最小,大姑母去世時父親尚未出生,遺下大表姐比父親(舅舅)還稍微大點,奶奶從清代、民國、到共和國改革開放,經歷戰亂、疾病、饑荒、青年喪女、中年喪夫之痛,一個小腳女人用她的勤勞勇敢、樹立起一個家庭的脊梁,用她的執著堅毅見證百年滄桑,於1996年仙逝,享年96歲。伯父、三姑媽、小姑媽前些年相繼病故,六兄妹中現只有八十多歲的二姑媽和七十幾歲的父親血脈牽掛。在我小時候,父親、母親什麼都會做,但什麼都不吃,要等我們都吃飽後才吃我們吃剩下的,到我們成年懂事才知道這是沉甸甸父愛是家庭的責任。父親是十裡八村有名的鋸匠,心靈手巧無所不能的父親用一把斧頭、一把鋸子風裡雨裡勞作在大山深處,供我們讀書把我們養大成家,只留下一身傷痛伴隨他逐漸老去。
在我的記憶裡伯父是一個有著傳奇色彩的風雲人物,伯父好酒、為人強勢,青年時奮勇投軍,在林彪元帥麾下、作戰勇猛,於52年因傷轉業回老家擔任治保主任、大隊書記(現竿子溪、陽坡、高豐、大豐、水尾、和平等數村),一根駁殼槍背出傳奇(傳奇另述)。
時隔兩年再來看二姑媽 ,二姑媽、三姑媽兩人都嫁在一個地方(黃巖田家村),彭姓與張姓,相隔裡許,小時候走親戚最喜歡去的地方,姑媽總把最好吃的留給我們,逢年過節最想去的是二姑媽與三姑媽家。小姑媽為人要強,性格跟伯父相似,我們小時候都怕她,不敢太親近,錯過了親情,我懂事了她們卻都走了。
這些年來為了生活在外奔波,忽略了親情、忽略了病痛纏身慢慢老去的親人、朋友們人生苦短,陪伴才是最真實的告白!不要讓我們餘生充滿遺憾!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