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而且大部分人都已經達到了小康水平。以前的我們只求三餐溫飽能得到解決就好,而現在我們,除了每天在家大魚大肉外,還要在周末的時候去外面美餐一頓,犒勞一下辛苦了一周工作的自己。像小亨一樣,到了周末都會約上三五好友出來吃頓好的,而西餐廳寧靜而又浪漫情調的氛圍是我們的必選之地,大家一起坐下來,享受一頓鮮嫩美味的牛排是很愜意的事情。
而對於牛排,相信很多人對它的認知就只知道它是牛身上的一塊牛肉而已,而且相信大家在各種連鎖餐廳或者高級的西餐廳所吃到的牛排也只知道貴的牛排味道、口感只是好一點而已,但是吃過高級牛排的你,知道自己所吃的牛排是什麼級別的牛排嗎?特別是級別高的牛排,它的級別可是直接影響到牛排的最終售價,它們的價格懸殊非常大。今天小亨就帶著大家種種未知的問題,為大家解開心中的謎團,讓你知道自己所吃過的級別高牛排,到底是什麼級別的。那我們先從國內市面上最常見的高級西餐廳所用的美國牛排說起。
目前在我們國內高級的西餐廳大部分用的牛排都是進口貨,它們主要來自三個國家,那就是美國、澳洲以及日本。據有關數據統計,美國的進口牛肉的進口量為最大,那為什麼美國牛肉那麼受歡迎呢?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美國牛肉有著著名的牛肉級別的分級制度。那它們到底是怎麼對牛排進行分級的呢?據小亨了解,美國農業部是根據牛肉的第12、13根肋骨之間的肋眼肌(肉眼牛排),它上面的瘦肉跟油花的分布,就當作它的一個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美國牛一共分為八個級別,分別是:(Prime)極佳、(Choice)特選、(Select)精選、(Standard)標準、(Commercial)商用、(Utility)可用、(Cutter)切塊以及(Cannery)做罐頭用。一般我們消費者在市面上能夠買到的主要是前五種分級的產品,因為最後三種最多只能夠被拿來當作牛肉的加工品去使用。而(Standard)標準牛肉和(Commercial)商用牛肉這個兩個的肉質達不到我們吃牛排的標準,它們只是適合用來慢燉,因此我們在西餐廳一般能吃到的美國牛排也就是前三個級別。
其中(Prime)極佳這個級別的牛排,它的瘦肉跟油花分布的比例最均勻、最多,因此這個級別的牛排我們在西餐廳所吃到的價格算是比較貴的,一般以125克一份這個級別的肉眼牛排來說,大概就是兩百至五百塊錢左右。而幾百塊錢的差價,主要還是油脂分布決定的價格。而(Choice)特選這個級別的牛排就要比(Prime)極佳這個級別的牛排遜色一點,它的油花分布沒有那麼多,可以說吃起來口感沒有(Prime)極佳好,一般這種級別的牛排在西餐廳的售價也就一兩百塊錢左右。
而(Select)精選這個級別的牛排的油花更是少得可憐,因此它在西餐廳牛排中的售價是最低的,一般四五十塊錢一份的牛排,大多數連鎖西餐廳所用的牛排都是它。所以你所吃到的一份幾百塊錢的牛排,如果油花分布越多,比例越均勻,那麼價格上肯定要高,因為它吃到嘴裡的口感更加柔軟、鮮嫩多汁。如果你花幾百塊吃一份口感差、肉質不嫩的所謂進口牛排,那你就肯定被坑了。看完了小亨對西餐廳常見的進口美國牛排的介紹後,大家有沒有覺得漲知識了呢?關注小亨,不知道大家關於牛排還有什麼不同的問題,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小亨會在下篇文章給大家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