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什麼?淨空法師還原你一個真實的佛法

2020-12-11 百家號

我們想到世尊在當年,照中國人歷史的記載,釋迦牟尼佛滅度到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七年,跟外國人的算法不一樣,外國人是二千五百多年,相差六百年。到底哪個對哪個不對,不要去計較,都有依據。

世尊成道之後,三十歲成道之後,一生都在教學,這是我們從經典裡面都能看得出來的,每一天講經教學,沒有中斷過。所以佛法是教育,佛法不是宗教,這一點一定要認識清楚。

可是佛法變成宗教,被人誤以為是宗教,而且以為是低級宗教,給我們的印象很深。我在沒有遇到方東美先生之前,我也認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從來不接觸宗教,不願意接觸。自己以為自己是個知識分子,不願意跟宗教為伍,你說這個毛病犯得多大!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方老師非常難得,特別給我開的課程,給我講一部《哲學概論》。《哲學概論》是從西方講起,講到中國,最後講到印度,從印度哲學裡頭,最後一個單元他跟我講的是「佛經哲學」。我那個時候感到很驚訝,我說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它什麼神都拜,是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裡頭是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沒那麼複雜。佛教裡面你看看佛菩薩,不知道,都以為是神,所以就很輕視它。

老師告訴我,他說你還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找哲學家學,他是哲學家。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這我們從來沒有聽人說過,「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從這個課程裡面,才把從前那些誤會洗刷乾淨,接受佛教是偉大的教育,這才開始接觸佛經。老師告訴我,他說你要真正修學佛經哲學,佛經哲學不在寺廟。我問在哪裡?過去的出家人真正都是有學問、有德行,真的是大哲學家,這是過去的。他說現代出家人他們不學,不研究經典了,經典在,沒有人去研究它,所以現在佛經哲學在經典裡頭。他叫我從經典上下手,這條路指得非常正確,所以以後我們就進入寺院,也參加些活動,主要的目的是找經書。

以後我認識章嘉大師,這是藏傳的四大喇嘛之一。我的佛學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這位大師非常開明,真的一點迷信都沒有,跟方東美先生一樣。他告訴我,你要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要不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可能就會走向歧途,在我們國內人講的,你要走彎路了。教我看什麼,這書都他指點的,我第一部正式看的佛經是《釋迦譜》、《釋迦方志》。這是唐朝時候人編的釋迦牟尼佛的傳記,才認識釋迦牟尼佛,從這兒開始。才知道世尊一生的行誼,曉得他是王子,聰明好學,代表我們現前的所謂知識分子,他代表知識分子。我們也是知識分子,所以就很投緣,好學,廣學多聞!他十九歲離開家庭,離開宮廷的生活,榮華富貴的生活,出去參學。

印度在那個時候,我們學哲學知道,印度對於哲學的造詣都非常之高深,印度的學派他都學過,印度的宗教他也都學過。在古印度,不論是宗教還是哲學,他們都非常重視禪定,所以六道輪迴不是佛說的,是婆羅門教講的。婆羅門教的歷史至少有一萬三千年,我們能信得過,他是世代相傳,他不重視歷史,不像中國人,中國人對歷史是記載得很詳細,他們不重視歷史,重視禪定。禪定裡面的境界突破了時空,他能看到過去,能看到未來;六道裡面,他上面能夠看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獄,他有這種能力。所以對於六道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四禪八定,學佛的人也要修,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的,那叫世間禪定,你有這個禪定,你就能夠突破六道的空間維次,你就都知道了。修這種禪定的人很多,不是一個、二個,所以這個事是事實真相,他跟我們說出來。可是這裡頭有問題,六道的真相明白了,六道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六道?六道之外還有沒有世界?像這些問題,你想想看,一個聰明的年輕人肯定打破沙鍋問到底。我年輕時候就是這樣的,就要追根究底,沒人能解答。這就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一種方式,真正是了不起,跟我們走的一條路,讓我們完全心悅誠服,你不能不服他。

在這個狀況之下,佛學了十二年,三十歲,到三十歲了,大概值得去學習的地方他都去過,也就算圓滿了。這答案沒解決,而且一般學術界跟宗教界的解釋不能滿意,他就到恆河邊大樹底下入定,入更深的禪定,把十二年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要不放下,那是障礙,叫所知障。所以,佛跟我們講,煩惱障他放下了,他很早就放下了,這個時候把所知障放下。兩種障礙放下之後,他開悟了,畢缽羅樹現在我們叫它做菩提樹,他在這棵樹底下開悟。夜睹明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一般講成佛了,問題全部解決,完全了解了。

了解之後,他把他所見到的境界全都說出來,用了多少時間?經典上講二七日,二個星期,也有經上講三七日,都有根據的,那就是二十一天,換句話說,不超過二十一天。在哪裡講?定中講的。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樹下打坐,在那裡入定,誰知道他在那裡講經。這是什麼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就是佛開悟的時候,看到整個宇宙的境界,他把它說出來。這定中,我們人看不到,誰參加他這一次的講演、報告?這經上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有這個能力參與釋迦牟尼佛這個大會的報告,那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這些菩薩們。

這個經講完之後,大龍菩薩,這也是一位等覺菩薩,把這個經典就收到龍宮裡面去收藏,我們世間人不知道。是佛出定之後,看看這些世間人水平都不高,都像小學生一樣,得從頭來起。從頭來起講什麼?講阿含,阿含是什麼?人天法。就等於是辦學,從小學辦起,慢慢再培養他,所以阿含是小學,十二年,基礎教育,教你怎麼做人。你知道有天上,婆羅門都講天,諸天,二十八層天他都知道,佛教你怎麼樣生天,你想到天上去,怎麼個修法,滿大家的願,這是小乘法。小乘講完之後,等於說小學畢業了,再向上提升,這就好比是中學,就是方等,方等八年;八年之後再接著講般若,般若二十二年。這我們就知道,他老人家一生講經是四十九年,般若佔二十二年,幾乎是一半,換句話說,我們就知道這是主要的、最重要的,般若好比是大學。最後的八年《法華》,《法華》就又回到了《華嚴》,跟《華嚴》是同樣的境界。這八年像是研究所一樣,這是最高的,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楞嚴》,古大德常常說的。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你看他的循序,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他確實是這樣辦的,一生沒休息。

他常隨弟子,我們現在經裡面所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他的常隨弟子,臨時來的,經上就不提了。我們估計他老人家教學,應該聽眾人數不少過三千人,這很正常的,臨時來的很多。所以說非常非常殊勝。你真正了解之後你才曉得,他老人家是教育家,它不是迷信、不是宗教,跟宗教掛不上號的,確確實實是教育家,一生搞教學。印度人稱佛、菩薩、阿羅漢,都是學位的名稱,就像現在大學裡頭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所以佛經裡頭,人人可以成佛,這個學位人人可以拿得到,你只要好好修學,學位可以拿到。菩薩也是學位,阿羅漢也是學位,都是平等的。佛、菩薩、阿羅漢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是人,這個要搞清楚。

什麼樣的資格才能拿到這個學位?有的。佛法所追求的終極目標,梵語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我們在經上常常念的。這句話可以翻,但是不翻,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這是佛法修學的總目標,學佛人就求這個,不是求升官發財,不是求名聞利養,是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叫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這是智慧!佛告訴我們,真正能夠把見思煩惱斷了,阿羅漢就拿到了,見思煩惱斷了,你證得了正覺,這是第一個學位,你拿到了;再向上提升,你就學第二個學位,第二個學位是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不是佛,比佛還差一級,等於佛,叫正等正覺,這是菩薩;再向上提升,再上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那就是佛,這是最高的學位,這個一定要知道。

我們佛教徒平常大家口裡稱,但是都忘掉了,意思忘掉了。你看我們稱佛為本師,老師,我們根本的老師,創辦這個教育的創始人,我們稱他為本師,自稱為弟子。中國古時候,這是學校的稱呼,稱老師是本師,弟子是學生,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我們跟菩薩、阿羅漢的關係,是同學的關係,他是我們的學長,前期同學,我們是後學的。我們同一個老師,同樣學一部經典,他已經畢業了,我現在才開始,關係搞清楚。但是這些阿羅漢、菩薩都有資格教我們,所以是老學長,也是老師,但是根本老師是一個。從根本老師說,我們都是同學,觀音、勢至都是同學,都是老學長。對學長就會比較放逸一點,對老師就很尊重、很嚴肅,對同學就可以隨便一點。所以,菩薩對我們就特別親切,不像規矩要求那麼嚴格;但對老師我們一定要予以尊重,為什麼?尊師重道。關係要搞清楚。

佛一生搞教育,一生教學,沒有間斷過。在經裡,沒有聽說他哪一天放假,沒有,也沒有過年,也沒有過節,天天講經教學,沒中斷,他給我們做了老師第一等的示範,模範老師。你不讀這些東西,你不知道。以前你看我們多大的誤會,認為這些菩薩、羅漢、佛都是神,都把他神化了,不知道事實真相。所以我們這一生要是沒有遇到方老師,永遠不會進佛門,永遠不會去碰這個邊,這一生真的就錯過了,沒想到這裡頭這麼大的學問。

我學了六十年,一個甲子,你看,不但真正證實它是最高的哲學,同時現在我們也真正證實它是最高的科學。近代的科學家,他們的研究向兩個方向,一個是無限大,宏觀宇宙,太空物理;一個是無限的小,量子力學,研究原子、電子、粒子,現在達到了光子,這個東西就是佛經上講的微塵。微塵在佛法裡面,大乘佛法講,它有七個等級,第一個叫牛毛塵。牛毛很粗,牛毛尖端上有一粒塵土,那就很小。它能夠在這個尖端上不會丟掉,我們知道這是什麼?吸力,叫地心吸力,它能夠吸住它,很小的一粒塵。把牛毛塵分為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就細了,愈分愈小;羊毛塵再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就更細了;兔毛塵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塵,在水裡面,水有空隙,它在那個空隙裡面可以走來走去沒有障礙,我們今天叫分子;水塵再分七分之一叫金塵,金屬密度就很大,還是有空隙,它在裡面還可以跑來跑去,沒有障礙;金塵再分為七分之一才叫微塵。微塵再分為七分之一,名字叫色聚極微。色聚極微再分為七分,那叫極微之微,那就不能再分了。你看現在量子力學他們就搞這個,搞原子,這都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原子再來就是電子、核子、粒子,到基本粒子夸克,現在講到小光子。小光子他說不能再分了,不能再分那就是極微之微,科學家能看到這個,這個不簡單!所以他跟佛法講的是一樣。

物質怎麼來的?現在科學家發現,他說宇宙之間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的本質是什麼麼?是意識累積連續產生的幻相。這個說法跟彌勒菩薩在《菩薩處胎經》裡面講的是完全相同。彌勒菩薩講,「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你看,形就是物質,物質從哪裡來?從念頭來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所以任何一個物質裡頭,就這小光子,我們講極微之微,它都圓滿具足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受想行識是精神,它是受想行識變現出來的,累積變現出來,產生的幻相。所以科學,我相信再有二十年到三十年,佛教不是宗教,是什麼?科學家承認,是高等科學。佛經裡所說的,通常有很多人問,佛經到底講什麼?有些專家學者我們常常碰頭的時候,問我那是講什麼?我說佛經總的來說,不外乎它講五樣東西,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這幾個科目它都講到究竟圓滿,確實是世間大學問。

相關焦點

  • 《若要佛法興 唯有僧贊僧》(序&淨空老法師與各位高僧大德的合照)隨喜分享!功德無量!
    ——禪門宗匠來果老和尚《來果禪師語錄·卷一》佛門裡有句話 :「要得佛法興,還得僧贊僧」,佛法要興隆,還得出家人讚嘆出家人。經上佛與佛的互相讚嘆,就是要給我們做榜樣的,也是要令眾生起信仰心。僧贊僧,就是要眾生信仰僧寶,因為僧寶是住持佛法,弘揚佛法的人。若是沒有僧寶,佛寶和法寶就無法住世了。所以要佛寶和法寶興隆,就必須僧贊僧!
  • 淨空法師:念阿彌陀佛,什麼壞命運都能轉過來!
    每個人的生命都會有所區別,很多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財富,那麼淨空法師教你一個方法只要你精修什麼壞的命運都可以轉變過來,淨空法師認為人的一生之中你會遇到自己最好的五年,這五年你的好運接連不斷,同時你也有最壞的五年,這五年你會黴運纏身痛不欲生
  • 淨空法師:八聖道分,又名八正道
    我們既然有這個生命在世間,我們需要生活,生活要正常,不要走邪道,我們依靠正當的職業維持生活,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正命」。10 第六個,正精進。勤行精進,就是修無上的佛道。我們選擇淨土法門,能不能成就要靠精進。具足深信切願、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的。經典的教訓要記住,一定要在身心清淨上求進步,總是一年比一年精進,那你往生就決定有把握。
  • 專訪臺灣明海法師:佛法教人解脫,用音樂將佛法帶到人間
    據了解,近年來明海法師在全世界舉辦多場佛教音樂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記者昨日專訪明海法師,從自身經歷及佛家思想方面請法師談談他的故事和看法。  佛法講述的是解脫的教育  提到與佛法的緣分,據明海法師講述,應該從他小時候在佛教幼兒園上課算起了。後來在臺灣當了兵工作後,慢慢接觸了佛法。
  • 淨空老法師:翻錄佛教光碟賣,背因果嗎?
    這個指導是正確的,你學佛,佛是釋迦牟尼,你對他不了解你怎麼學法;你一定對這個人了解,透徹了解,才知道怎麼學他。釋迦牟尼佛存的是什麼心,釋迦牟尼佛說的是什麼話,釋迦牟尼佛做的是什麼事,你統統清楚明白,我們一生如法炮製就好了,向他學習。   在這個社會上有沒有遇到障緣、困難?這些事情肯定是有,佛當年在世,他本身也常常遇到,他怎麼克服,我們要學他。
  • 星雲大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你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嗎?
    星雲大師說:有佛法就有辦法。你相信有佛法就有辦法嗎?臺灣著名的法師星雲大師曾說有佛法就有辦法,有些人聽了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一個自我安慰罷了。這句話還真不是自我安慰,還真是有佛法就有辦法。為什麼有佛法就有辦法呢?因為佛法的真正意義是讓我們破除我執與法執,證得我空法空二理。比如煩惱是人人都有的,佛法能讓我們解決煩惱問題嗎?實際上,世界上只有佛法才能真正解決眾生的煩惱。
  • 淨空法師:把貢高我慢、輕視別人的心,斷得乾乾淨淨就是成就
    1.淨空法師念佛(四字特慢 接引助念版)01:24來自阿彌陀佛念我每個人的報告我們聽的人都要專注,這才是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周邦道老居士一生他的勤學,是李老師非常讚嘆的,他連一個初學的人,一個小學生初學的人來講佛法,他都專心聽而且做筆記,聽法沒有一個空過。如果說同學們講的時候,我們左耳聽、右耳出的時候,這也就顯示出你們學習的態度不真誠,還是很傲慢:他沒什麼了不起,他還不如我。這樣的態度是一生不能成功。佛法斷煩惱,貪瞋痴慢那個慢要斷掉,任何人講東西都是代表佛說法,對他不敬,就是對佛不敬,縱然是個初學的小學生。
  • 淨空老法師:彌陀村-成佛的道場【輾轉流通 功德無量】
    淨空法師開示:彌陀村-成佛的道場附:《依淨空老法師教導、專修的團隊和念佛堂及道場》登記表點左下角「閱讀原文」全能學佛網址,找到「我們要以真實的智慧,認真努力去做。第一個我們就是把五欲六塵放下,真正放下。有了安身立命之處,還要錢做什麼?要錢無非是為了生活沒有保障。今天這個道場是我們的保障,真實的保障,是諸佛菩薩的保障,我們今天對於錢財、對於五欲六塵,可以捨得乾乾淨淨。過去佛常常在經典勸導我們,我們不敢舍,為的是什麼?沒有保障。許多人問:我統統舍了,我明天吃飯怎麼辦?所以舍總得要留一點,維持自己的生活。
  • 淨空老法師令人嘆為觀止的講經說法
    淨空法師講經,關鍵的地方重複說了很多遍,我們都幾乎能夠背誦。我們聽經的人,就算不能做到一部經反覆聽,那麼你只聽一部經,也可以發現重要的地方,因為你會聽到好多遍,絕不會遺漏重點。他落實了佛陀的教育,把佛法從宗教轉變到了教育的路線上來。「造業,再誦經念佛,拜懺消業」。這是我見到的學佛人的現象。這個現象是滅佛。這樣下去,都在以身謗法,佛教就滅了。外面不學佛的不知道你們在搞什麼名堂,古怪的儀式,出來以後一臉的煩惱習氣不變。這是用身行來謗佛。老法師說出了正確的修行方法------「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讀誦僅僅是把佛的話記熟,方便在生活中應用。
  • 淨空法師:隨時隨地給人家講解、介紹佛法,這是法布施,是修福
    以殷重之心,什麼叫讚嘆?給諸位說,讚嘆就是宣揚,為人演說,這是讚嘆。能說『一偈一句』,這個功德都不可思議。「一偈」,並不是經裡面的偈頌,一偈就是四句。印度人計算一部書分量的大小,他跟我們中國人的習慣不一樣,我們中國人算字數,這部書大小是論字數。譬如我們常講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它這一部書是五千字,是以這個來算的。
  • 對話印能法師:以音樂弘揚佛法 我的人生一路天籟
    從1994年至今,印能出家已經19年整,對我來說,能夠出家、能夠接觸佛法可以說是一個莫大的福氣呀,我願意生生世世做出家人,弘法利生。領唱法會跨國演出 佛樂弘法惠利眾生問:佛教弘法的方式很多,請問您發心以佛樂弘法的因緣是什麼呢?印能法師:弘法的方式很多,這是一個架構問題。至於為什麼我會以佛樂來弘法呢?
  • 淨空法師:道場裡搞幫派,就是破壞佛法,墮阿鼻地獄!
    問:第四個題,有許多人學佛,不明道理,被人拉著到處認兒女、搞幫派,破壞佛法。請問這算不算自己學佛的魔障?將來又會有什麼樣的果報? 答:這個情形,我想可能有。在道場裡面,真的有搞幫派的,有認什麼乾兒子、乾女兒的。甚至於在家人裡頭,還認出家人做乾兒子、乾女兒,真有這些事情。
  • 淨空老法師九秩壽誕 他老人家是怎樣過生日的呢?
    3月23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日,也是淨空老法師90歲生日!在這裡,我們共同祝願敬愛的淨空老法師生日快樂!大公網副總編輯史利偉特別題詩祝福:福慧雙修真聖賢,淨公九秩鍔未殘。  淨空老法師俗名徐業鴻,1927年2月15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幼居福建建甌。抗戰時,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勝利後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1949年赴臺灣,服務於實踐學社,公餘之時研讀經史古文,先後追隨一代大哲方東美教授、藏傳高僧章嘉呼圖克圖及佛學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十三年,學習經史哲學以及佛法,獲得深刻啟發,不僅熟通佛教各派經論,對於儒學、道家和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學說,也廣泛涉獵。
  • 從賢二機器僧 看人工智慧與佛法傳播
    北京龍泉寺動漫中心副主任賢帆法師以「人工智慧與佛法傳播之賢二」,分享賢二機器僧的發想到帶來的影響,以及在佛法傳播中所扮演的角色。(圖片來源:人間社 攝影:林靖敏)(圖片來源:人間社 攝影:林靖敏)2017年12月12日,由臺灣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舉辦的人間佛教發展研討會以「人工智慧與佛法傳播」為主題,探討佛法與科技的結合,為現代的佛教弘揚帶來的是便利,甚至危機。由臺灣香光尼眾佛學院副院長見可法師主持,北京龍泉寺動漫中心副主任賢帆法師主講,新北市佛教會總幹事大慧法師、佛光山寺宗委慧讓法師分享科技弘法現況與提問。
  • 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恭請為師父上人...
    全面研xi老法師的教誨可以知道,老法師既闡述佛法的手段是教育,也指出佛法的根本是實修而證入實相,教證二法不偏廢;既強調專心念佛,也強調深廣聞思,深廣與專一不相違。至於讓有些人只可心無旁騖地老實念佛,那是應機設教,斷非執此非彼,抑或鼓勵行者捨棄佛法的深廣法意。佛法自古以來都重視傳承的清淨無誤和加持力不間斷。藏傳佛教至今還較好地保持視師如佛並嚴守三昧耶的良好傳統。
  • 什麼是佛法和佛?怎樣才是悟道和道?
    眾生法都是佛法,而佛法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和不出不入間法的總稱,這就是佛法。(不出不入理解為不在世間也不在出世間)那麼什麼是佛呢?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們的祖先們早已經給我們答案了。比如禪宗的六祖慧能云:自性覺時,眾生即是佛,自性迷時佛就是眾生。
  • 佛教:淨土宗的修行心法,只要記住淨空法師給的這十個字就夠了
    今天我就來介紹一下淨土宗在當代的一位高僧——淨空法師,他的老師是李炳南居士,而李居士的老師就是淨宗十三祖,民國四大高僧之一的印光老和尚,而印祖早已經故去多年,所以修淨土的師兄,真的不妨多看看淨空法師的文集或者視頻。
  • 弘一法師楷書《心經》,平靜淡然,書法即佛法,心淨才能心靜
    今天,我們只說一家,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弘一法師的楷書《心經》,全篇流露出一種平靜淡然的氣息。正所謂書法即佛法,心淨才能心靜,從弘一法師的這篇《心經》裡你能充分的感悟到。弘一法師的一生可以說是絢爛之極。前半生風流才子,著名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為世人所熟知。出家之前的弘一法師可以說是才華橫溢,琴棋詩書畫,可以說是樣樣精通。
  • 淨空法師如此評價103歲高僧夢參老和尚:這個老法師很難得
    淨空法師如此評價103歲高僧夢參老和尚:這個老法師很難得佛門耆宿一代高僧夢參長老於2017年11月27日(農曆丁酉年十月初十)16時30分在文殊菩薩聖地五臺山真容寺安詳圓寂。世壽達到一百零三歲高齡,僧臘八十七。
  • 廣化老和尚傳人、南普陀佛學院院長宗興法師拜會淨空老法師
    宗興法師是臺灣律宗大德廣化老和尚的隨從弟子,法師跟隨廣老學習十餘年,秉承廣老的教誨,持戒念佛、精進苦行,堅持不趕經懺、不化緣。 淨空老法師在早年與廣化老和尚相識,兩老一直保持著深厚的友誼,老法師曾受到廣化老和尚邀請,為南普陀佛學院第一屆學生教授《楞嚴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