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傳出爆雷的平臺不少,各種關於「爆雷」、「跑路」的新聞屢見不鮮。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爆雷,還是與兩個「5000億」有關。
2020年到來,拖了很久的權健案終於有了結果,權健老闆束昱輝被判9年,罰款5000萬。不少人覺得解氣,心裡暗罵這騙子終於伏法了。但是往前數幾年,權健最火的時候,束昱輝的日子可謂過的是風生水起,不僅花7000萬買直升機回老家,更是揚言要將權健在5年內做到5000億!
看到這個目標,很多人覺得束昱輝完全就是在說大話,畢竟這才剛說完,2018年束昱輝和他的權健就被查封了。但其實在傳銷行當來說,束昱輝的5000億並不是天方夜譚,因為他沒做到,但有一個人做到了,而且還逍遙法外。
這個人就是張譽發,也就是MBI的創始人。MBI集團即恩比愛集團,來自馬來西亞,以遊戲理財為幌子,跟很多龐氏騙局的套路是一樣的:拉人頭、投錢、然後再發展下線,目前MBI已被國內的公安部門定性為「傳銷組織」。
先來看看MBI集團的行騙手段:先通過社交理財平臺,鼓勵投資者自願繳納700元—35000元的會費成為會員,並告訴會員,平臺的虛擬幣「易物幣」只漲不跌,每年的收益能翻倍。而且會員如果能拉到人頭發展下線的話,還能獲得獎金收益。
後來平臺爆雷,意識到自己被騙的大批中國投資者跨洋跑到馬來西亞維權,甚至還有百名受害者跪在中國駐馬來西亞的大使館門前,痛哭控訴MBI集團詐騙千億。
但就在MBI資金盤受害者還在跨國維權的時候,作為這場騙局罪魁禍首的張譽發本人,卻跑到泰國的宋卡府當地寺廟剃度去了,對外宣稱要皈依佛門。但張譽發的出家也只是短期的,沒堅持7天他就出來了,受害者們當場氣炸。
其實這不是張譽發第一次「套路」大眾了,早在2007年張譽發就成立了一家名為「紅島咖啡」的連鎖店,同樣的套路——交會費。投資人只要交6000林吉特(約合人民幣10000元),就能成為紅島咖啡的股東,這樣不僅之後喝咖啡有折扣,而且每月能拿到5%的回報,年化收益率高達60%。而且如果能拉到新會員加入的話,還能得到額外的佣金。
這種早在200年前就被玩透的騙局,居然還是吸引了3000多人入會,詐騙金額達3000萬。
後來事情鬧大後,「紅島咖啡」被處罰,不過面臨著「最高10年監禁處罰」的張譽發,最後只坐了一天牢這事兒就算了結了。畢竟張譽發「背後有人」,他不僅有個馬來西亞國父的堂哥、有個號稱「拿督」的弟弟,還有一個當地警察總署署長的兄弟。
嘗到了甜頭的張譽發開始瞄準了這種無成本、高收益的橫財路,於是才有了MBI公司的誕生。
MBI到底騙了多少人,因為範圍太廣,沒有準確的統計,但有研究機構估算過,MBI詐騙總金額高達5000億,而僅中國國內受害投資者多達200萬人。
無論是張譽發還是束昱輝,他們的傳銷手段不一樣,但帶來的危害卻是一樣的,專坑中國人,不僅騙得受中國人傾家蕩產,還逼得不少人跳樓自殺。
時至今日,在MBI的論壇裡,還能看到不少受害者在發帖維權,可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毫無希望的情況下,這些人不知還能熬到幾時。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