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 樂山 ,智者樂水」,山,堅韌不拔,厚重,穩定,在山的面前你會感覺自己是多麼的渺小,爬完一座又一座山後你會覺得一山還有一山高,在與山的親密接觸對話中,你會明白一些人生的哲理,所以我愛遊山玩水,讀山讀水讀自己,讓自己的精神得以升華。
中國 奇山名川很多,每座山都有其特點,而太姥山是我去了又想去的山峰,有幸見過不同天氣下太姥山的美景,晴天下一座座山峰層層迭迭,高聳萬仞,婀娜多姿,雨霧下若隱若現,如仙境般美麗。
太姥山位於 福建 省 東北 部,挺立於 東海 之濱,三面 臨海 ,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它北望 雁蕩山 ,西眺 武夷山 ,三者成鼎足之勢。傳說 東海 諸仙常年聚會於此,故有「海上仙都」的美譽。
太姥山有著獨特的地質地貌,灰,橙,紅,橘等花崗巖石掩映在山林中,而山林隨著季節的變化變幻著各種顏色,所以不同的季節看到不一樣的風景,絢麗多彩如一幅幅水彩畫。
太姥有覆鼎峰、新月峰、筆架峰、仙藥峰、蓮花峰等四十 五峰 ,其中的覆鼎峰因狀如覆鼎故名, 福鼎縣名也由此而來。登上峰頂,向東望海天茫茫,無邊無際,大小島嶼,歷歷在目,來太姥山,既可以觀山,又可以望海,山之高大,海之壯闊,這似乎是要告訴人們要有遠大的目標,寬廣的胸懷。
太姥山峰嶺層疊,千姿百態,怪石嵯峨,處處是景,步換景異。古人有詩讚之:"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隨人意所識, 萬象 在胸中。"。
太姥山以「峰險、石奇、洞幽、霧幻」四絕名聞遐邇,山中巖石,千姿百態,肖人肖物,鬼斧神工,栩栩如生,仿佛是抽象派大師的雕塑作品,來這裡可以考驗你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奇妙無比。
太姥山湖光山色,如詩如畫,湖裡倒映奇峰怪石,山水相融,行人至此,如在畫中遊。
太姥山山澗暗泉多處,途中溪水相伴,滴水叮噹,如琵琶慢拔,如古箏輕彈,歡快無比,消解登山的疲意。
太姥山峰巖之下有一百多處巖洞,呈「井」字形分布,大洞套小洞,小洞連大洞,洞洞相通,縱橫交錯,曲折幽深,宛如地下迷宮,自問爬了不少山但還是被這裡的巖洞折服了。
太姥山洞穴神奇莫測。有的洞內可望海觀日,有的洞內石景連綿,有的洞內有暗泉明瀑,有的洞內還生長著奇花異草,穿行其中,趣味橫生。
一線天,長200米,高60米,洞壁陡立,頂開一線。洞內道路高低寬狹,曲折盤旋,遊者需側身趴在石上,用二手臂力,來個「伏地挺身」動作慢慢挪動身體才能通過,一路上,時蹲、時爬、時擠、時俯、時仰……只有使盡渾身解數才能通過,有著「一夫擋道,後者莫過」之勢。
三線天是兩塊巨石壓頂,似墜未墜,驚險萬狀,頂部一條裂隙,鑽入洞裡,有幾縷光線從洞隙中透射進來,由於洞內氣流作用,光與色奇妙的變幻著,充滿科幻感。
大都巖洞都有天光瀉漏,光線從洞頂穿透,撲所迷離的光影給人以夢幻迷離的感覺。
太姥 臨海 多霧,一年三百六十天,霧季達一百多天,山有雲霧才有靈氣,雨霧下如夢似幻,恍若仙境,讓人飄然欲仙,如痴如醉。
我們大霧中摸下山,來眼下群峰出沒於萬頂波濤之中,時隱時現,時浮時沉,恰似凌波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