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不喜歡中國人,這是為什麼,看了這歷史你就明白了!
越南,是如今中國人很喜歡去旅行的一個國家,但是說到越南的時候卻有很多人都會有著非常不好的印象,因為越南總是對中國不太友好。從各方面來看,越南對中國的態度都不算友好,對中國,越南一直持有一種警惕的"威脅論",特別是民間,這樣的情緒更激烈。越南人認為中國佔據了他們的領土,中國作為大國,給他們一種"恃強凌弱"的感覺。
另一方面,越南人卻又以"小中華"自居,自宋朝開始,這以中華自居的情結就愈演愈烈,一直持續到現在。而很多人都非常的不理解。當初的抗美援越,幫助越南將美帝趕走,中國給予越南軍事和政治上的支持。但是到後來,越南確忘恩負義,拿著中國的武器反過來打中國人,在南海爭端時,本來是中國和菲律賓的衝突,但是,在社交媒體的新聞上,我們卻經常看到越南民眾抵制中國的新聞中國一次又一次受到越南的冷漠。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越南人對中國的仇恨,還要從歷史上來了解,準確的來說應該是越南的歷史教科書。因為據越南教科書記載,大約從秦朝的時候,中國就侵略了越南,而越南把那麼長的時間稱為殖民。唐朝的時候又侵略越南,還帶著漢人漢物,想要從內而外的漢化越南。所以,大家也就能理解為什麼越南一直不喜歡中國了。
越南自稱是神農的後代,他們認為自己同中國一樣都是炎黃的後人,並無上下之分。而且據越南教科書記載,大約從秦朝的時候,中國就侵略了越南,而越南把那麼長的時間稱為殖民。越南就一直處在中國政權的統治之下。漢武帝滅南越,在越南地區設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這三郡佔了現代越南大半的領土。隨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越南都是屬於中國各朝代的郡縣治下。後來越南變成了中國的隸屬國,自此之後,越南雖然年年向中國進貢,對中國稱臣,但對內卻自稱皇帝,表明與中國平起平坐,越南的中華意識由此膨脹。
唐朝的時候又侵略越南,還帶著漢人漢物,越南人稱企圖從內而外的漢化他們越南。眾所周知,唐朝的時候,中國政治經濟發達,周邊的日本、韓國,甚至歐洲人都到中國來學習先進的技術和開放的社會氛圍,我們不是強行的想要去漢化越南,而是當時中國的影響力足夠大,不知不覺的影響到了越南。
中國的蒙元時期,越南也換了陳朝攝政,在此期間,越南曾三次遭到蒙古人的入侵,但均被越南擊退了。這讓越南的民族意識空前高漲,這種意識也直接表現在了以後越南對中國的態度上。隨後歷經清代,越南的"中華正統"意識達到了登峰造極。1803年,阮朝的阮福映遣使到中國,向清朝的嘉慶帝請求改國號為"南越",南越的國號意味深長,表明了越南對嶺南之地的野心,嘉慶帝卻下賜國號"越南",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這就是越南的由來。
直到近代,在法國殖民的異分之下,越南對中國處在一種極其複雜的感覺下。既對中國生出仰慕親切之感,又心懷仇恨排斥之意,他們一方面表示出一種對中國輕蔑的態度,另一方面又將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抗議中國的"強權"壓迫。而反觀中國,無論以怎樣的"兄弟"之心對待越南,都只會換來無盡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