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觀察 | 廣電領域反腐持續發力
「看到曾經熟悉親切的同事成為反面教材,讓我深受觸動。」近日,貴州廣電傳媒集團紀委利用本集團查處的典型案例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主要針對集團直管企業和總部各部室主要負責人,目的是強化對「一把手」關鍵少數的教育管理,進一步強化紀律和規矩意識,自覺接受監督,堅守從政底線,杜絕違規違紀違法行為。
7月23日,貴州省紀委監委網站公布,貴州廣電實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胡寶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六盤水市紀委監委審查調查。事實上,廣電領域並非「隱秘的角落」,領導幹部一旦放鬆自我要求,等待他們的將是摘去耀眼「光環」、業內名聲不保,多年的苦心經營付之東流。
打開電視,精彩紛呈的劇集,創意滿滿的廣告,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光鮮亮麗背後,利益的誘惑不斷考驗著廣電人的職業操守。記者梳理近兩年相關案例發現,廣電領域腐敗主要集中在電視劇購銷、廣告投放、違規侵佔業務返點等方面。
在投資合作、購銷發行環節收受賄賂
「被告人陶燕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50萬元;退繳違法所得488萬元上繳國庫。」6月24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
陶燕,浙江廣電集團浙江衛視總編室原主任,曾一手打造《中國夢想秀》《十二道鋒味》等多部知名欄目。這位圈內公認的「金牌製作人」,如今卻黯然落幕。
據了解,她執掌的總編室,負責臺裡的影視劇購銷、自製劇製作和版權管理。一次偶然的交談,陶燕從北京東海麒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法人胡某處得知,對方正在籌拍電視劇《春風十裡不如你》。考慮到導演、演員尚未確定,風險太大,陶燕並未響應胡某的投資建議。
幾個月後,陶燕得知該劇新媒體版權有所進展,向胡某確認後認為基本無風險,便主動提出要投資。胡某為今後在電視劇收購等方面得到關照,在已無需投資的情況下,同意陶燕按10%的入股比例投資1200萬元。後陶燕因資金短缺,向北京中視精彩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實際負責人熊某借款。出於相同的心理,熊某提議以公司名義投資,收益全歸陶燕一方,陶燕欣然應允。
2016年9月28日,熊某與東海麒麟籤訂聯合攝製合同。一年後,東海麒麟如約返還投資款、收益款共計2320餘萬元。因經營不善,熊某無力支付全部收益,僅交付給陶燕488萬元,陶燕依然笑納。
電視劇購銷,歷來是廣電系統的重要廉政風險點。國家廣電總局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發行各類電視劇共計254部、10646集,為近五年最低值。即便如此,依然超出了全國四級電視臺9000集的年播出承載量。供大於求、供需失衡,加之央視在電視劇領域投入有限,使得省級衛視有了較高的議價能力。
據業內人士透露,電視劇屬於文化產品,缺乏具體量化指標,無法用有形標準評判優劣。購劇環節不透明,決策權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權力過分集中,後果可想而知。
與陶燕「空手套白狼」、僅因一部劇作折戟不同,安徽廣播電視臺下屬安徽華星傳媒投資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潮洋,則多次以「劇本修改費」名義收受賄賂。
得知某校電視中心準備拍攝電視劇《三國》,安徽廣播電視臺有意投資合作,並安排時任五星東方公司負責人李潮洋負責項目事宜,與時任電視中心主任楊某接洽。
李潮洋與承制方籤訂《三國》投資合作協議,約定五星東方投資2000萬元,享有15%的年固定回報率。此後,安徽廣播電視臺以3603.6萬元購買了該劇的首輪播映權。
在李潮洋受邀參加《三國》電視劇研討會期間,楊某為酬謝李潮洋,以劇本修改費名義送給他10萬元。此後,李潮洋如法炮製,包括《三國》在內,先後在六部電視劇的投資合作中,共計收受115萬元。
那麼,劇本修改費究竟是勞務所得,還是受賄名目?此案二審時,這成為庭上焦點之一。
楊某證實,李潮洋確實對劇本提出了修改意見,還掛了《三國》的製片人,但他是受安徽臺指派參與合作投資事宜,是履行職務行為,且合作協議中並無給他報酬方面的約定。
李潮洋自己也承認,安徽臺參與電視劇合拍投資一般在300至500萬元之間,而《三國》少有地投了2000萬元。由於安徽臺的參與,還為對方吸引了其他投資,發行時也更有說服力。對於另一部電視劇,他更是直言,「比較『狗血』,一線電視臺一般都不會購買」,但在他的運作下,安徽臺還是參與投資了500萬元,為發行提供了一定便利。
另有當事人表示,「劇本修改費」不過是送錢的名義。一是感謝李潮洋合作中的幫助,安徽臺是比較有影響的地方大臺,其投資有較大市場影響力,會給發行帶來便利,也希望建立長期合作拍攝關係;二是想通過合作讓安徽臺能買這部電視劇。
廣告代理權、養生節目中暗藏玄機
對於廣電系統來說,廣告時段、頻道、頻率具有排他性,屬於注意力經濟下的稀缺資源。掌控廣告播放權力,也容易滋生腐敗。
楊清仿是黨的十九大後廣東首個被通報「雙開」的廳級幹部。2006年至2011年,他利用職務便利,為復興公司等單位和個人在東莞廣播電視臺廣告經營代理權、投放廣告業務等事項上提供幫助,收受索取他人財物共計人民幣1324萬元、港幣414萬元。
在任東莞臺副臺長期間,楊清仿分管廣告經營業務,是廣告商眼裡的「財神爺」。劉某的廣州復興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代理了一家門診部,在楊清仿的支持下,得以在東莞臺《健康有約》等節目中投放醫療類廣告。楊清仿明知其存在熱線電話弄虛作假的行為,卻「睜隻眼閉隻眼」、不加制止。
劉某投桃報李,每逢中秋、春節均會送給楊清仿好處費,前後共計人民幣130萬元、港幣308萬元。他還通過代楊清仿出資45萬元入股某投資公司的方式,贈送楊清仿股份。
不僅如此,楊清仿還慷公家之慨,在投放廣告業務及申請贈播、返點優惠政策過程中提供支持幫助,可謂「將權力用到了極致」。今年7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楊清仿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追繳楊清仿與他人共同受賄所得人民幣362萬元及孳息,上繳國庫。追繳楊清仿單獨受賄所得人民幣1324萬元,港幣414萬元,某連鎖公司20%的股份及孳息,上繳國庫。
權力集中、資源渠道集中,加之廣電集團旗下半商業半行政化的部門、公司越來越多,以權謀私的貪腐行為屢禁不止。曾有業內人士反思,「應採取招投標形式,避免某些人說了算。」遺憾的是,有些招投標流於形式,反倒成了貪腐行為的遮羞布。
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時任雲南廣電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市場營銷部總經理楊茂甲,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賄賂共計26萬元。其中,不乏招投標過程中的「意思一下」。膽子越來越大,楊茂甲甚至主動開口索賄。
馳揚廣告公司法人周某回憶,楊茂甲曾叫她準備8萬元,她就到銀行當面取現金交給他。這麼做,是希望得到其主管的市場營銷部支持,對節目進行改版,提高收視率,另外也擔心在後續經營過程中會被找麻煩。這已經是她第五次送錢給楊茂甲。此前一次送出1萬元,希望為該公司被停播的養生節目儘早恢復。
高管斂財的默契
2019年12月18日,武漢市礄口區人民法院一審宣判,原武漢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李景成、原武漢廣播電視臺規劃發展部(產業辦)副主任武建剛犯貪汙罪,各判處有期徒刑5年、罰金20萬元,相關贓款發還武漢廣播電視臺。
二人雙雙落馬,主要與套取經費有關。武漢市廣播電視局曾成立衛星節目落地管理辦公室(簡稱落地辦),負責全國各地衛星頻道在武漢入網、落地的收費及服務工作。按照衛星落地收入分配及管理政策,每年落地收入會返還一定比例作為落地辦經費。
此後,時任武漢市廣播電視局採編中心主任李景成、落地辦副主任武建剛利用職務便利,從落地辦經費中多次領取獎勵。經共謀,二人隱瞞已按年初商定標準實名領取相應獎金的事實,明知時任局長呂值友等人不屬於發放獎勵人員範圍,仍以發放「落地年終獎」的名義,向呂值友及自己等人發放獎勵。
幾年下來,二人指使工作人員陳某以稿費、勞務費等名義虛列支出、偽造領款單,從落地辦經費中套取資金359萬元,用於發放「落地年終獎」。值得注意的是,呂值友調任湖北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後仍欣然「捧場」,應邀參加老東家舉行的全國落地工作會議,以新身份對前來參會的外省衛視領導做了承諾和說明。之後,武漢廣播電視臺當年的落地收入應聲而漲,達1.5億元。
人雖走,茶不涼。在此期間,李景成、武建剛仍按照呂值友調職前的做法,繼續向其發放「落地年終獎」共計人民幣100萬元。
不僅是節目制播、廣告投放、衛星落地等領域,在資本浪潮中,個別廣電大鱷也「長袖善舞」。
2011年9月,經上級批准,廣東省廣電公司出資3億元設立廣東宏業廣電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廣電基金」)。該基金與廣東中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中廣投公司」)籤訂委託管理協議,委託後者負責管理。楊清仿當時任省廣電公司分管財務部、投融資業務的總會計師,按照班子會議的要求,為廣電基金募集到了3.62億元社會資金。
按中廣投公司的內部規定,項目組成員成功募集到資金,可獲得1%的募資獎勵金。但這一條並不適用於楊清仿,因為他既非該項目組成員,且作為省廣電公司高管,不能收取兼職企業的獎勵或報酬。這令他很不甘心。
於是,楊清仿與時任中廣投公司副總經理高曲勤商定,以高名義向中廣投公司申領362萬元募資獎勵金,楊清仿再分給高好處費。按規定,廣電基金財務由省廣電公司負責。於是,就達成了「我給你批錢、你給我返點」的默契。經分管省廣電公司財務部的楊清仿籤字同意,廣電基金向中廣投公司支付了基金管理費共計1830萬元。
沒過多久,中廣投公司總經理鄭某、副董事長吳某等人「知恩圖報」,在明知楊清仿、高曲勤均不應獲得獎勵金的情況下,仍支付了上述362萬元。除去支付相關運作稅費,楊清仿實際分得286萬餘元,高曲勤實際分得45萬餘元。
深挖案件根源,建設清廉廣電
事實證明,反腐敗沒有禁區、永不停歇。
隨著陶燕案塵埃落定,浙江廣電集團黨委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專題通報相關情況。集團各單位部門按照黨委統一部署,以案明紀、以案說法,積極推動清廉廣電建設。
為全面落實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對「關鍵少數」和「關鍵崗位」的監督,集團黨委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集團黨委書記與黨委成員、集團黨委書記與下屬部門單位一把手、部門單位一把手與內設科室負責人分三級籤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
在此基礎上,浙江衛視還與頻道內關鍵崗位重點人員籤訂了272份廉政承諾書,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緊責任。在全集團範圍內組織開展廉政風險梳理排查,舉一反三、防範風險,進一步健全完善影視節目生產、節目版權購銷等制度規定,確保制度執行落實落地。
引以為戒,警鐘長鳴。雲南廣電網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在深刻分析案件成因和制度漏洞的基礎上,著力抓好以案促改各項工作。
公司黨委及時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把巡視整改、幹部選拔任用整改、審計反饋意見整改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整改有機結合,統籌實施整改。班子成員組成8個督導組,深入16個分(子)公司指導督促整改落實情況,發現「四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15個。
與此同時,集團公司黨委、紀委還就暴露出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健全內控機制,封堵制度漏洞。組織對現有174項制度進行梳理,修改完善了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室、監事會、股東會議事規則及財務管理、招投標採購和發展費管理等41份制度規定,制定《一把手監督實施辦法》《黨委班子成員掛鈎二級企業黨建工作制度》等20項規章制度,促使權力在紀法軌道平穩運行。
廣電反腐,仍需加力。(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管筱璞)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