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傳遞頻次迭代增加,設計的思維邊界逐漸被城市設計者們打破,東方設計與西方美學,傳統人文與現代主義,甚至於建築空間與室內裝飾都在不斷碰撞中走向融合。
在邊界消融的新生態下,何為「新設計趨勢」?
這場深度討論生活哲學與設計美學的沙龍,將為你解答。
12月16日下午,AEG德國高端家電與網易設計聯合舉辦的[尊貴有度 衣食有格]生活哲學設計師沙龍在南京芥子園酒店舉辦。」新設計趨勢——邊界消融下的創變與融合」是這次跨界沙龍的主題,沙龍力邀喜舍創始人、龎喜設計顧問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創意總監龎喜、 HYH酒店設計集團品牌創始人/創意總監、高級工程師/高級室內建築師姜湘嶽、名谷設計機構創辦人、東南大學客座教授潘冉等設計師和AEG中國總經理Klaus Warmedinger、網易設計全國主管張金燕等嘉賓精讀南京設計的歷史厚度,探討東方人居的生活美學,尋找設計界限消融背景下的方法論。
貫通古今,設計無界時代開啟
南京,是折衷主義、古典主義、現代主義、民族主義設計百花齊放的民國舊都,亦是如今大師建築之作雲集的設計新城。
夫子廟、中山陵、六朝博物館、四方當代美術館……用建築藝術凝固歷史的動人瞬間。
遍布在金陵城中的歷代設計作品展現出中國設計趨勢的瞬息萬變,而新的歷史正被新一批城市設計師書寫……
城市設計大咖龎喜從真正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及設計市場的審美偏好入手,深度解析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美學的交匯趨勢。
「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拋開定義淺薄的表象符號,中國在宋元兩代,這一歷史上國家最繁榮昌盛的階段,所達成最高級的成就一是觸覺(瓷器)、二是味覺(茶葉),在最厲害的歷史階段,中國人留下的都是『感受』二字。」龎喜一言點出他對於傳統文化的獨特見解,「中國,其實是一種意境、氣氛、氛圍。」
如何打造人文的氣氛?現如今,設計的技法有很多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計語言,但如何在傳統技法中找到自己的格調和氛圍,甚至一定程度上符合甲方要求是很重要的。龎喜在設計中秉持「532」的理念,他本身自帶的風格佔5分的比例,他認為差異化、獨特性很重要,設計師首先要跟同行拉開差距,否則何談超越前輩;另外3分是在地性,甲方要求、甲方個人喜好,以及每個城市的在地性;最後2分是創新,每個項目自身的創新性,完全不同於以往設計的一些點。
「我家有整套《宋畫全集》,從畫裡找到你的審美點,我認為審美是特別重要的。我們現在玩茶空間、玩插花、焚香、品酒,文人雅士身旁通常會放一個壺和幾個小杯子,杯子是單數還是雙數?很多東西在書本上都能看到的。」龎喜從自己的生活入手,由潛至深剖析他的設計觀,「我日常會插花,早上烹茶,給生活加點情調、氛圍。用的器皿可以是高級的,但不一定有所謂的古人氣息,這是很關鍵的點,因為我們不是完全像古人一樣去生活。藝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雲;栽松可以邀風,貯水可以邀萍,築臺可以邀月,種蕉可以邀雨。中國生活的貴氣需要很高的審美慢慢挖掘。」
傳統的設計不意味著失去生命力,而當代設計師的思維邊界也不僅限於此時此刻,歷經時間沉澱的傳統文化底蘊將滋養一代又一代設計者的精神世界。掙脫時間與空間所帶來的桎梏,傳統人文與現代主義百花齊放,當代設計師終將開啟設計無界時代。
設計共生,東西方差異與共識
當東西方地域的邊界被近代信息及交通技術的發展所打破,東西方人文與藝術逐漸走向融合。
老子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當有形的物質搭建房子時,房子的中間就是空的,「有」產生了「無」,這才是人們真正生活的地方。泥土燒制的瓦罐,只有當中間是「空」時,它的「無」才是人們真正需要利用起來的地方。姜湘嶽認為,從柯布西耶時代開始,西方的設計就強調功能至上,東方和西方設計思考的方式不一樣,最終感染東方人的並不是這個平面的可看性,往往是建築的空靈感讓人震撼心靈,這才是東方的空間情緒,也就是中國人的設計哲學。
「比如我們在建造一個建築時,一般從風水、寄情、願景、鬼神、詩畫、禮樂等方面入手分析。氣與勢,在空間中強調什麼內容?背山面水,空氣如何流通?其實就是風水之間的關係。許多人打拼了一輩子都想要回歸田園生活,田園是什麼?就是內心安靜。在選材時,朱雀玄武,是最好的選址原則,其實這就是東方的哲學。」在姜湘嶽看來,「東方人在有限的生命中的自我系統可以相應封閉一些,這個世界好的東西太多,沒辦法一一閱讀,只有建立自己的系統,以不變應萬變,用自己內心這把精神鑰匙去打開世界時,世界才會真正向你敞開懷抱。」
東方美學側重無序與自然,西方設計則偏愛理性與幾何,文化壁壘的存在通常令二者審美無法從廣義層面上達到共通,而隨著知識交流與信息同步的深入發展,東西方設計逐漸走向保留個體差異下的融合。
生活哲學 設計是通往人文的建造
設計不僅是對於物質空間的構建,而是對於生活方式的重新定義,每個時代都有著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設計趨勢,而當設計無界時代開啟,多元的生活方式與無限的思維方式將為人居生活帶來n種可能性……
「用設計服務當下的生活,我覺得這是最本真的東西。」潘冉的分享開篇便點出他對設計的領悟。「任何一種學術形式都離不開生活本身,生活是最高級的部分,囊括了所有美和不美的東西,因而自然的光線令我們發現瞬間的美好,很多時尚大牌把走秀放在麥田裡舉行,天空與麥穗是天然的設計靈感。當下,工匠這一職業依然存在,他們可以編織出設計師想要的流線體。這些超越了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其中包含的是最為高級的生活哲學。在生活中,我們嘗試去理解如何讓影子可以變成設計師想要的樣子,建築空間的內和外如何不被遮攔,讓人身處其中能夠感受到四季,是非常重要的細節。」
潘冉認為,藝術帶給人們邊界的不確定性,以及無限的可能性,所以藝術家相較建築師是更高級的。在藝術的層面上,建築、生活、精神與人文的定義都趨向無界,所有的東西融會貫通以後,最後一點就叫化境,萬物都在你的心中,不管是東方的、西方的、人文的、生活的,都在設計者的「境界」之中,這即是「無界」的「化境」。允許破壞、允許錯誤、允許破敗感,這就是無界的藝術帶給人的無限可能。
思考不停 探尋城市設計趨勢
新設計趨勢,新在對當前時代設計外部環境的總結,新在設計作品時間與空間邊界的共生共融。設計師洞悉這一新設計趨勢,為當代生活美學搭建起多元發展的橋梁,從而開啟「設計無界」時代。南京這座城市歷來佔領設計前沿高地,AEG選擇南京進行新設計趨勢的大討論,是希望以南京為基點,啟發設計無界思維無限的新浪潮席捲行業,也希望以無界的思想解放「尊貴生活」的定義邊界。此次,AEG德國高端家電攜手網易設計,力邀多位設計大咖尋找居家生活的美學新趨勢,這是一次設計界的思想解放,也是一場邊界消融趨勢下的設計方法論探討。
正如網易設計全國主管張金燕指出的,AEG作為一個「有格調」的高端家電品牌,在為消費者打造品質生活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頭。而網易設計作為有態度的媒體平臺,也一直致力於為消費者傳遞品質生活美學資訊。網易與AEG的攜手,離不開雙方共同的價值追求,也傳達出所有人對美好品質生活的嚮往。
「自1883年於德國創立以來,AEG一直秉持『以先見,見不凡』的品牌理念,『設計美學與卓越性能完美融合』的設計哲學,以精準匠作和創新本能驅動世界向前,創造美好生活。邊界消融不僅是生活中發生的變化,也是設計的新趨勢,因此我希望在探尋新設計發展過程中,去尋找大師級質感生活的營造之道。」AEG中國總經理Klaus Warmedinger也與現場南京設計師們分享了AEG的品牌哲學。
在設計師與大咖嘉賓的觀點交流中,AEG「新設計趨勢——邊界消融下的創變與融合」沙龍南京站落下帷幕。下一站,AEG生活哲學設計師沙龍帶你解鎖更多中國城市的設計魅力!
現場精彩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