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信息網訊 「交通銀行,歡心又暖心,總想為您做更多。」這句暖心的話來自於交行海南省分行微信公眾號的一次推送。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要求,也是交行海南省分行秉持的理念,從亮起萬家燈火的城市棚戶區改造,到企業忙碌的生產車間,再到貧困戶房前屋後的瓜果飄香,這家在1991年就入駐海南的百年銀行,正用其優質的金融服務精準「澆灌」海南實體經濟發展。
圖為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
創新服務模式支持省市重點項目
近年來,交行海南省分行立足省情,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這一金融本源, 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服務堅持以海南省提出的十二大支柱產業及省重點項目為重點,為建設美好新海南做好金融服務。
交行海南省分行首先主動對接省重點項目和產業,充分發揮集團優勢,創新業務模式,採取表內+表外、境內+境外、跨境跨市場跨行業等多模式服務為海南省內重點項目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
棚戶區改造工作是我國的一項民生工程,是保障人民能夠安居樂業的一項重要舉措。但同時也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涉及環節及利益方較多,資金需求量大,2017年,海口市棚戶區改造第七期項目出現項目資本金不足問題,該期項目涉及海口市多個片區的棚改工作。為此,海口市政府決定發行第二期海口市棚戶區建設股權投資基金,啟動募資工作。
交行海南省分行在獲得這一市場信息後,積極參與該項目,在為棚改項目提供貸款的同時,創新業務模式,在交行總行資管中心支持下,海南分行成功撮合交銀國信投資海口市棚戶區改造基金二期優先級資管計劃。
上述交銀國信投資海口棚改基金業務結構複雜,從總行資管資金到棚改項目主體需要經過三個主體,五層託管,資金流要求在一天內到位。在投標時間緊張的情況下,交行海南省分行投行部創新引入子公司交銀國信直接參與投資,最終在一個月內完成項目發起、審批、合同籤署等工作,為海口市棚戶區改造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據了解,交行海南省分行充分藉助集團全牌照優勢,加強與集團交銀信託、交銀租賃、交銀國際等子公司業務聯動,通過投行、直接融資支持當地實體經濟投放資金超過160億元,其中債務優化基金35億元、資產支持證券ABS 15億元等產品為系統和區域內首筆創新業務。
「自1991年進駐海南以來,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始終把支持國際旅遊島建設、支持海南重大項目、重點企業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了公司、授信、投行、國際等資源優勢,對海南重大項目和重點企業實行名單式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務。近年來先後支持了2個國家級項目和25個省級重點項目。」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蘇為祥說。
截至2018年2月末,交行海南省分行實現對海南「十二大」重點產業表內各項貸款餘額167億元。
多舉措為小微企業澆灌金融「活水」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也是「創業創新」的最終平臺,交行海南省分行憑藉優質服務豐富海南小微企業的金融供給,緩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獲取難題。
海南嘉昕紙箱包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瓦楞紙箱和紙漿模生產的企業。在公司發展初期,面臨著擔保弱,融資難的現狀,交行海南省分行通過引入融資性擔保公司為企業增信的方式,向公司發放了1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有效緩解了企業經營上的資金壓力。在隨後發展的過程中,交行為企業量身定製了涵蓋流貸、銀票、信用證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滿足企業快速發展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在銀行資金的助力下,公司業務貫穿了從紙板生產到紙箱製造整個產業鏈,目前已發展成為海南省內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紙箱包裝生產企業之一。
「與交行的合作對發展過程至關重要,從2013年合作開始,交行為我們提供了多種金融支持,為我們整合資源,快速發展鋪平了道路。2013年至今,我們的年營業額已經從1億元增長到5億元。」 海南嘉昕紙箱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莫智明說。
針對本土中小企業「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特點,交行海南省分行採取了多舉措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從信貸投向上,有效結合海南地區小微金融發展規律和區域經濟特點,緊跟國家戰略導向和海南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積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從發展模式上,主動適應市場形勢變化,以產業鏈、園區、商圈、銀政合作及各類第三方平臺等小微聚集形態為切入點,通過合理運用項目制的形式,以批量化、標準化、模式化的業務拓展、授信審批及貸款發放方式,快速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不斷提升自身服務地方實體經濟的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從產品創新上,積極運用大數據等網際網路信息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推出「快捷抵押貸」「POS貸」「稅融通」「優貸通」「沃易貸」等產品,網際網路+模式利用大數據支撐實現線上審批、在線提款、隨借隨還,並力推無還本續貸。
從擔保方式上,針對於中小微企業「輕資產」或提供的資產為銀行無法接受的情況,積極引入省內優質融資性擔保機構合作,加大中小微融資性擔保業務拓展力度。同時,通過開展應收帳款質押、出口退稅帳戶託管、股權質押等多種方式進一步開展信貸業務。
從信貸模式上,積極探索銀政合作的新模式,通過政府牽頭設立助保金、貸款風險補償基金、信用保證基金等多樣化的融資擔保措施或平臺,形成「政府+企業+銀行+第三方擔保機構」共同參與的局面,促進信息共享、風險分擔,共同緩解本土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據了解,近3年來,交行海南省分行累計向海南地區約2000戶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貸款發放金額超130億元,融資貸款服務覆蓋海南全省所有市縣,支持行業囊括農林牧漁業、批發零售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倉儲業等20個行業,極大地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就業。歷年來均出色地完成了國家關於小微企業「三個不低於」的監管要求,並多次獲得海南省政府表彰和獎勵。
圖為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蘇為祥帶隊開展定點扶貧村新春慰問
履行社會責任 探索「造血式」扶貧
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是國家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交行海南省分行主動承擔脫貧重任,緊隨國家政策部署,投身海南脫貧攻堅工作。
海南省五指山市暢好鄉暢好村是交行的定點扶貧點,交行海南省分行從金融扶持著手,探索產業帶動,多點發力的「造血式」扶貧模式,幫助貧困戶整體脫貧。
交行海南省分行結合授信政策和創新產品給予信貸支持,探索金融扶貧。積極與五指山市聯繫,取得扶貧企業名單,經調研確定扶貧企業「海南品香園實業有限公司五指山生態苦丁茶廠」的關聯企業「三亞品香園實業有限公司」和「海南品香園食品有限公司」為授信客戶。
在確定授信企業後,根據當地產業特色,選取富有成效的關鍵項目進行精準幫扶,實現產業扶貧,將銀行有限的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據了解,目前實施的養豬、種樹仔菜、養雞、種橡膠檳榔等4個種養殖項目落實較好,其中種植樹仔菜項目成效顯著,已在當地成立了樹仔菜收購點。
交行海南省分行在扶貧過程中還特別注重發揮黨建作用,堅持黨建引領,抓黨建促扶貧。組織開展各基層黨支部「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由各基層黨支部書記擔任幫扶責任人,每月堅持走訪到戶,對有勞動能力和勞動意願的貧困戶實行聯繫幫扶,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重點幫扶,做到責任到人,幫扶到戶,切實發揮了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戰中的先鋒模範作用。
「暢好村脫貧主要就是靠樹仔菜產業,黨員『一對一』結對幫扶也給予了貧困戶全面的幫助,交行的扶持幫了村裡很大的忙。」五指山市暢好鄉黨委副書記黃凌鳳笑著說。
在金融、產業、黨建扶貧之外,交行海南省分行還特別注重開展教育扶貧和組織公益活動,通過一系列組合拳,定點扶貧的五指山市暢好鄉暢好村的30戶貧困戶人均收入已逾萬元,全部達到脫貧目標;僅剩1戶無勞動能力的孤寡老人,待當地政府核定後,將再行制定相應幫扶計劃。(作者葉文華、陳運剛系中國經濟信息社經濟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