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5日召開的安徽2017年度推進位造強省建設考核評價結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徽2017年度推進位造強省建設考核評價結果火熱出爐,會上表彰了安徽省製造業發展綜合10強縣(市、區)、製造業發展增速10快縣(市、區),製造業綜合實力50強企業和50名優秀企業家。
肥西縣、天長市等上榜10強縣(市)
據悉,製造業發展綜合10強縣(市)依次為肥西縣、天長市、寧國市、長豐縣、界首市、無為縣、蕪湖縣、當塗縣、肥東縣和桐城市。
省經信委總工程師徐文章分析,10強縣(市)製造業增加值均值為189億元,其中肥西縣突破了300億元,高達361.03億元,天長市和肥東縣超200億元縣(市)。
10強縣(市)對縣域經濟貢獻大,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利潤總額、稅收收入分別佔全省61個縣(市)的42.09%、45.33%、40.37%。10強縣(市)佔全省製造業比重高,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利潤總額、稅收收入分別佔全省18.61%、22.2%和10.27%。
10強縣(市)區域集中於皖江城市帶。10強縣合肥市佔3席,蕪湖市佔2席,皖江城市帶佔據9席。
合肥市蜀山區等上榜10強區
製造業發展綜合10強區依次為合肥市蜀山區、蕪湖市弋江區、蕪湖市鳩江區、合肥市瑤海區、蚌埠市淮上區、亳州市譙城區、蕪湖市三山區、合肥市包河區、蚌埠市禹會區和宿州市埇橋區。
其中,蜀山區佔據絕對優勢。坐擁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的蜀山區製造業規上增加值高達885.63億元,佔全部10強區總量的42.38%。
10強區製造業累計增加值、利潤總額、稅收收入分別佔全省45個區(含毛集實驗區)的65.23%、65.05%、42.14%。10強區製造業增加值、利潤總額、稅收收入分別佔全省的20.53%、19.49%和14.56%。
此外,合蕪蚌優勢突出。10強區中,合肥市和蕪湖市各佔3席,蚌埠佔2席,宿州市和亳州市各佔1席。
肥西縣、界首市上榜10快縣(市)
製造業發展綜合10快縣(市)依次為肥西縣、界首市、太和縣、長豐縣、蒙城縣、廣德縣、蕭縣、來安縣、巢湖市和樅陽縣。
製造業發展綜合10快縣(市)主要有以下特點:主要指標增速較高。10快縣(市)中,肥西縣、界首市、太和縣、樅陽縣四縣(市)的製造業增加值增速超13%;蒙城縣、廣德縣、來安縣、巢湖市四縣(市)利潤增速超30%;界首市、太和縣、蕭縣、三縣(市)稅收增速超50%;界首市、長豐縣、蒙城縣、巢湖市四縣(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20%;肥西縣、界首市、太和縣、長豐縣四縣(市)增加值增量(不變價)均超過15億元。
皖北發展速度加快。近年來,皖北地區製造業發展增速較快,佔據四席。其中,界首市、太和縣和蒙城縣位列前5,蕭縣位列第7位。
馬鞍山市花山區、合肥市瑤海區上榜10快區
製造業發展綜合10快區依次為馬鞍山市花山區、合肥市瑤海區、淮南市毛集實驗區、合肥市蜀山區、蕪湖市鳩江區、銅陵市義安區、六安市裕安區、蕪湖市弋江區、宿州市埇橋區和阜陽市潁泉區。
製造業發展綜合10快區主要有以下特點:部分指標呈現爆發式增長。增加值增速方面,花山區、毛集實驗區、瑤海區位列前三甲,分別達29.0%、22.23%和15.3%;利潤增速方面,義安區、花山區以566%和209.9%的爆發式增長脫穎而出;稅收增速方面,花山區和埇橋區超50%,超30%的有6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方面,裕安區、花山區、潁泉區和鳩江區均超40%;增加值增量方面,蜀山區一枝獨秀,高達75.36億元,比第二名高近50億元。
合蕪馬佔據半壁江山。10快區中,合肥、蕪湖各佔2席,馬鞍山、淮南、銅陵、六安、宿州、阜陽各佔1席。
在以上結果中,製造業發展「又好又快」的縣(市)有3個,分別是:肥西縣、長豐縣和界首市。製造業發展「又好又快」的區有5個,分別是:蜀山區、弋江區、鳩江區、瑤海區和埇橋區,其中10強區前4名同時位列10快區前8,後續發展潛力較大。
海螺、馬鋼、江淮、奇瑞上榜50強企業
製造業綜合50強企業中,海螺集團、馬鋼(集團)、銅陵有色、江淮汽車、奇瑞控股等公司都名列榜單前列。
據了解,50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省1/4。50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合計為9077.52億元,佔全省比重約為25.28%。
省會合肥入圍企業數佔據1/3。50強上榜企業中,合肥市16家,蕪湖市和滁州市均為6家,安慶市、蚌埠市、馬鞍山市和銅陵市四市均為3家,六安市、宣城市、淮北市均有2家上榜,阜陽市、黃山市、亳州市、宿州市僅為1家,淮南市和池州市未能有企業上榜(見附表1)。
優勢行業仍佔據主導地位。50強上榜企業中,裝備製造行業18家,消費品行業15家,原材料行業13家,電子信息行業4家。細分領域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佔7個,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佔6個,專用設備製造、建材和化工行業均佔5個。
自主創新能力強的民營企業佔比達40%。這次入選的50強企業中,國有企業20戶、外資或港澳臺資企業9戶,民營企業21戶。民營企業通過自主創新、自我積累,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我省製造業發展的生力軍。
彭壽、楊安國等被評為50名優秀企業家
製造業50名優秀企業家中,國有企業有14位入選,中建材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院長彭壽、安徽叉車集團公司總經理楊安國、馬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丁毅、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安進、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楊軍均在列。
50名優秀企業家中合肥蕪湖滁州佔1/2。50名優秀企業家中,合肥13家、蕪湖和滁州均為6家,安慶4家,蚌埠、馬鞍山、淮北均為3家,銅陵、六安、宣城、黃山均為2家,阜陽、亳州、淮南、池州各1家,僅宿州市未能有企業家上榜。
裝備製造業入選最多。50名優秀企業家中,裝備製造行業24家,消費品行業18家,原材料行業6家,電子信息行業2家。細分領域中,專用設備製造行業佔11家,汽車及汽車零部件製造行業佔7家,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以及家電行業均佔6家。
學歷方面,50名優秀企業家擁有教授、博士、碩士、本科、大專、中專人數分別為1、7、24、12、5、1,其中本科學歷以上佔比88%。
考核評價結果呈「兩高一好」特徵
據安徽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牛弩韜介紹,從考核評價結果看,呈現「兩高一好」特徵:集中度高,10強縣中,皖江城市帶佔據9席,10強區中,合蕪蚌佔了8席,10快區中,合蕪馬佔據半壁江山,50強企業中,合肥約佔1/3,50名優秀企業家中,合蕪滁佔1/2;貢獻率高,10強縣(市),工業增加值、利潤總額均佔全省61個縣(市)的40%以上,佔全省的20%左右。50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077億元,佔全省比重約為25%;發展勢頭好,呈現出強者更快、快者更強的發展態勢,製造業發展「又好又快」的縣(市)有肥西、長豐、界首,「又快又好」的區有蜀山區、弋江區、鳩江區、瑤海區和埇橋區,繼續加速領跑的潛力很大。
牛弩韜表示,企業家是社會資源的整合者、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社會責任的承擔者,是市場經濟中的「關鍵少數」和特殊人才,企業家精神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建設製造強省、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企業家精神,將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引領作用、促進企業創新創業,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