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結婚,
一直流傳著這樣幾句話。
50年代一張床,
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紅寶書,
80年代三轉一響,
90年代星級賓館講排場...
而21世紀的婚禮是:
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時代的自由屬性,
讓身處其中的人,
不得不把年輕的日子都過得很認真。
看過了太多的婚姻和被婚姻,把委屈、包容、理解、磨合這種聽上去就很難受的詞,當作婚姻的雞湯每天反覆咂摸。
連結婚都變成了抗拒的事情,
那麼象徵自己邁出勇敢一步的儀式...
怎麼可能是最可憐的那一種?
「當我認真的愛上了一個人,
我要結婚了,
我希望我的婚禮是發自肺腑的開心,
而不是在賓客散盡後的大鬆一口氣。」
這就是年輕人的思維,
一張結婚證、
一次浪漫而新奇的旅行結婚,
大可以讓兩個人的事,就單純的是兩個人的事。
01
雖說,辦不辦婚禮全看新人自己
但社會上對旅行結婚還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反對派
「老一輩的傳統,就應該是明媒正娶普天同慶的,說白了你不熱熱鬧鬧的,別人都不知道你結婚了。」
——天使angel
「我是90後,但真心不贊同只旅遊不請客,結婚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情,親朋好友到場是見證你重要的時刻,給你送上祝福的,現在誰還能圖那一頓飯…」
——畫筆will
糾結派
「好想有個旅行婚禮,現在的婚禮都很套路沒意思,可是老婆和丈母娘都不同意,中國人就是好個面子沒辦法,所以挺糾結的。」
——興爺
「旅行結婚也挺難吧,應該還要做什麼特別的安排,準備什麼特殊的東西,還有怎樣把結婚的喜悅傳遞給四方親友呢?這樣有可能會更麻煩,那還不如好好的策劃蜜月旅行呢。」
——天使愛美麗
這些聲音,
讓新人走出去的腳步困難重重,
甚至很輕易的,
就讓「旅行結婚」的念頭產生了動搖。
歸根結底是新人太「新」,
還沒想好結婚的意義是什麼,
就構思好了一場「成全自我」的婚禮。
殊不知是低估了這其中,
所要面對的種種。
首先... ...
02
旅行的煩惱不比辦場婚禮少
《圍城》裡的趙辛楣說:「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一場旅行,一場上升到共度人生的旅行,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為未來的「伏筆」。
就連平時生活中「馬桶蓋應該翻上還是放下」這種問題,動輒都會被放大到「你我世界觀是否契合」的哲學角度上。
更別提還會遇到飛機晚點、餐館坑爹、上山路險、遊泳曬傷…等考驗情商的突發事件。每一樁小事都有可能被伴侶「影射」到未來的生活當中。
此時你幡然悔悟,旅行簡直是對感情的最大考驗。
旅行到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風俗和未知的突發情況面前,人們難免展現「潛在」的一面。
在這種環境下看到準伴侶做了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事情,很容易在旅行到一半的時候就「起了殺心」。
03
選擇旅行結婚的人,後悔了嗎?
曾經問過一位朋友,
選擇「旅行結婚」,你後悔過嗎?
他說:「emmmm...還行」
後來聽他講,以前每次旅行都是老婆做攻略,自己陪著玩,而結婚的這一次旅行,為了表示一個大丈夫的擔當,自告奮勇要組織整個「旅行結婚」的過程。
結果...訂雙人房間時忘記備註僅需一張床...訂的房間沒有空調...老婆看見什麼買什麼...現金準備的不夠...半夜拿著地圖找24小時提款機...最後還是老婆忍無可忍與旅行社聯繫,報了個團才安穩的度過了行程的後幾天。
雖然磕磕絆絆的也算圓滿的完成了旅行,但是回來之後,每次帶老婆去參加朋友的婚禮,總能在她的眼中看到一種光芒。
或許,是羨慕吧,畢竟也沒有個正式的儀式,總覺得人生裡少了點什麼...
屬於你們的旅行,一輩子可以有無數次,
那屬於你們的婚禮呢?
04
要我說
根本不存在什麼「旅行結婚」
旅行跟結婚,完全是兩碼事!!
現在大部分「準新人」的旅行結婚計劃,與「蜜月模式」下的遊客旅行,沒什麼差別。
旅行結婚,其實就是在約定結婚的日子裡不辦婚禮。倆人出去旅遊。
以前談戀愛的時候,倆人就恨不得利用周末、小長假、年假、串休,天天飛去旅遊。
現在的旅行結婚,無非就是像往年一樣再出去玩兒了一次。這次玩的久了一些,更有感了一些。
但是,旅遊的意義,
能取代婚禮儀式的意義嗎?
05
為旅行加點儀式
才算得上「認真結婚」
不客氣的說,有婚禮儀式的旅行結婚才算得上「認真結婚」。
如果你是打算去國內某個城市,或者去澳洲歐洲之類的旅遊聖地舉辦婚禮,並順便旅行,那麼這趟旅行還有點「結婚」的意思。
比如周杰倫和昆凌的英國教堂婚禮
四爺和詩詩的峇里島婚禮
張歆藝和袁弘的德國古堡婚禮
明星們這種形式的結婚有個定義,叫作 Destination Wedding(目的地婚禮)。在新人做出廝守終生決定的那個時間段裡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這種婚禮的成本極高,不僅要涉及到他國法律和文化的差異,還要考慮婚前統籌布置的困難,同時,對於賓客食宿、機票和人身安全的準備等等也是需要耗費相當大的心力和財力。
那麼,如何計劃一場帶有婚禮儀式感的,簡潔又神聖的旅行婚禮?你需要下面這些建議:
如果你既不想麻煩別人也不想麻煩自己。如果你希望它只關乎於兩人的,私密的,不需要賓客,也不需要排場,但能讓在你們接下來的生命旅程中,值得回味,想到就很開心。那它一定是走心的,是你們一起用心去準備的。
1. 至少有一件婚紗
女生帶輕婚紗,頭紗;男生帶襯衣/馬甲,領結/背帶。
如果說什麼是能直觀突出和其它旅程不一樣的,服裝一定是要去精心準備的。
如果有品質要求的可以去婚紗店買,喜歡方便的也可網購,只要自己喜歡,就完全沒有問題。
儘量選擇便於攜帶的,揣進行李箱不會破壞整體質感的禮服。
至於男生的裝扮,當然也不容忽視!
不用穿很正式的西服(因為不好帶),但為表正式,可以選擇一些馬甲、領結之類的搭配;當然休閒西裝褲配背帶也可以。
2. 至少有一個儀式
你的儀式不必複雜,但一定會意義非凡。
如果要在旅途中抽出一天的時間來舉行儀式,比較簡單的辦法是考慮當地的婚禮機構,簡單的婚禮在價格上很有優勢。但也要注意幾點:
1:注意預定的是全包還是半包,全包的話酒店晚餐禮服全部包括了,什麼都不用想,只要帶上必須品就可以了,一般還會配有中文導遊。
2:半包的有一部分準備是需要自理的。比如說用餐禮服等。這種更加自由。
3. 至少有一處美麗風景
儀式的地點可以選擇一處風景優美的戶外場地,或者民宿店裡的天台上,甚至早早聯繫好的教堂也可以。
不用刻意人為裝飾,選擇一處有先天風景優勢的地勢即可。
4. 至少有一點驚喜
在儀式舉行前一晚你們可以分開休息,在安靜的夜晚,好好給對方寫一封信,或者想一想未來。
第二天一早你們先各自梳洗打扮,換上精心準備好的服裝。男生可以趁著女生打扮的時間走到儀式場地摘一些野花自己製作成為手捧,在儀式的時候送給女生,一定很驚喜!
進行完以上環節之後,你們的旅行結婚就具備了婚禮該有的儀式感。
這些儀式,讓你們的婚禮成為無數個一起看世界的日子裡,最獨特的一天一夜。
我知道,
結婚,哪有那麼容易。
我也知道,
生活總該歸回柴米油鹽的煩惱。
只不過,在一切的開端,
我不想僅僅拘泥於一個儀式。
但好在,
這趟人生有一個人,
願意陪我追求一直在行走的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