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賈佳
《蕭軍六體千字文》封面
由山東省著名書法家蕭軍歷時半年認真創作的《蕭軍六體千字文》,2020年9月在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書中以漢簡、章草、隸書、楷書、小草、行書六種字體並列呈現,充分展示了《千字文》書法的魅力。為了進一步了解《蕭軍六體千字文》背後的創作故事,12月9日下午在濟南物華堂藝術館還舉辦了《蕭軍六體千字文》新書座談會。活動由濟南時報副總經理、濟南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臧文濤先生主持,多位藝術家、媒體記者、書法愛好者分別就《蕭軍六體千字文》一書、蕭軍先生為人為藝等話題展開熱烈暢談。
座談會現場
肖軍習書,初師「二王」一脈,於羲、獻父子和米芾下功夫最深。後又旁求遠紹,舉凡兩漢簡牘、北朝碑誌、晉唐名賢法帖,靡不通習。他又細參時賢所作,力求不乖時、不同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近年來,他筆端所向,復歸晉唐。經過了四十餘年的淘洗,他在雅正中顯露個性,於質樸中追求豐富,成為書壇魯軍的中堅。談到六體千字文的創作初衷,蕭軍先生表示:「之所以書寫六體千字文源於我的三個想法:一是對我習字四十七年來的回顧、檢驗和階段性總結;二,我六十歲了,光榮從警四十年,《蕭軍六體千字文》是我退休後獻給自己的一份特殊禮物;第三個想法就是也想把這本書送給我的家人,希望通過《蕭軍六體千字文》一書,將我對書法的熱愛和探索能作為一個好的家風去傳承,也為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在字體對照、書法學習、了解千字文典故等方面提供更多幫助。"
座談會現場
著名金石學家、書法篆刻家原牧之先生說:「歷史上寫《千字文》的書法家很多,但大都是單體或者兩體,六體的很少。但蕭軍先生不畏艱難,以漢簡、小爨、小楷、行書、章草、小草創作六體千字文,意義重大。」在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楊瑞崧教授看來,蕭軍先生在書法的學習與創作上是有天賦的,他學識廣博,對書法研究很深,已然達到了人書俱老的境界。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盧洪祥教授對蕭軍先生的為人作藝十分敬佩,他說,蕭軍先生為人謙虛低調,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在和他的交往交流中,受益匪淺。他非常勤奮,別人看手機時,他看字帖,靜坐閒聊時,他的手指也常常不自覺的呈現出一種書寫的狀態,十分痴迷,讓人發自內心的敬佩。」物華堂藝術館周現勇館長認為,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用在蕭軍老師身上恰如其分,他字如其人,向我們傳達了一份儒雅和靜氣。
《千字文》是中國早期的蒙學課本,涵蓋了天文,地理,自然,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四字一句,條理清晰,文辭優美,對仗工整,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是中國影響深遠的兒童啟蒙經典。流傳到今天,《千字文》既是一部流傳廣泛的童蒙讀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讀本。蕭軍先生歷時半年精心創作出版的《蕭軍六體千字文》,集中華傳統文化、書法藝術、個人創新為一體,值得後人學習與傳承,既展現了他在書法領域的全面實力,也為傳播書法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貢獻了一本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蕭軍書六體千字文序》
文/著名金石學家、書法篆刻家原牧之
南朝梁武帝蕭衍,博雅好文,猶擅書法,草隸尺牘,莫不奇妙。為教諸王子書藝,取宮藏王羲之墨跡響拓千字,囑周興嗣倚韻集字,成《千字文》,傳世一千四百年於今,童子可誦,然文傳而字佚久矣。後之書家,鹹以書千字文為平生樂事,智永,張旭,懷素,趙孟,祝枝山,文徵明,董其昌,傅山皆有千字文書跡,近世于右任,王遽常,啟功等亦書此不疲。
嘗與蕭軍先生論書,以為今人學書,生逢其時,見前人未見之漢人簡牘,晉人殘紙墨跡。近百年來考古發現,學書者眼福之廣博,遠勝於昔漢簡書風,磊落疏放,超邁高蹈,有識無膽者不敢學,有膽無識者不能學。
羅振玉先生有言:得流沙墜簡數枚,勝過江十紙遠矣。今人但崇魏晉書風,所習實多唐宋法度,以其有法可循,易得規範。欲睹晉人面目,世間洵稀真本。
魏晉禁碑,存世無幾,南北六朝迭更,過江十紙,俱已片紙無存。滇南《爨寶子碑》,東晉義熙元年所立,實真晉人書貌,沉寂千數百年,重現於世,以形制小於《爨龍顏碑》,故以小爨稱之。近代書家驚其天真,訝其奇姿,惟止步仰嘆,惟天真最難學也。世之賞小爨之美者罕,習小爨之體者更罕其人。清道人李瑞清曾云:學書宜以大器立其體,以小器博其趣。蓋大器字數多,易於臨習字畫部首,多資取法。小器則每呈奇趣,獨具風格。
今蕭軍先生反其道而行之,以晉書小爨立體,溯取漢簡之趣,吾知其難,不啻千倍於常規矣。蕭兄獨任其難,更增其重,以漢簡書風、小爨字法,併兼小楷、行書、章草、小草,創作六體千字文。初聞其說,以為非三年不足成其功,不逾半載,即告完成,雖感驚詫,亦知必然。
蕭兄早歲臨池既勤,於漢代武威居延諸簡,二王尺牘,鍾繇小楷,爨寶子碑,章草諸家,通臨默識,誠可謂墨池筆冢。公事之餘,只爭朝夕,今既歸閒,久積之奮,必發乎一韌,終成此帙。為前賢傳一風氣,為後學開一新境,誠書壇之幸事,斯功堪贊。蕭兄厚我,以序相囑,讀後之感,曷敢言序,請附驥尾可也。
庚子清明後三日,原牧之二稿於剔燈室。
藝術家簡介
蕭軍,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全國公安書法家協會理事、山東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兼隸書委員會副主任、濟南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濟南公安文聯副主席兼書畫協會主席;為山東省「五一文化獎」、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濟南市「泉城文藝獎」獲得者,山東省「德藝雙馨」書法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