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蘇志敏 韋凱鋒
「高速公路終於要通車了,以後上海、杭州的遊客來我們這個古村落,就要方便多咯。」這段時間,59歲的溫州市泰順縣南浦溪鎮庫村村民蔡春衣經常會關注手機上關於文泰高速公路開通的消息。
崇山峻岭的最深處的泰順,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長期以來,被重重大山封鎖的泰順交通閉塞,不僅百姓出行難,也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我們這個庫村古村落,其實蠻有特色,有記載的開村歷史已有1200多年,很多大城市的遊客會來這裡,但因為交通不便,尤其是上海、杭州過來,開車要六七個小時,玩得時間都花在路上了。」
「時間都花在路上」,是泰順當地百姓心底的無奈,能夠擁有一條穿境而過的高速公路,強有力地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成為泰順當地人的夢想。
而這一刻,終於到來。12月22日,文泰高速通車(此前報導戳這裡)。
】「做了幾十年的工程,很少有當地老百姓那麼配合的。」
2018年1月,由浙江省交通集團牽頭沿線地方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文泰高速正式破土動工。
文泰高速公路北起文成樟臺樞紐與在建中的溧寧高速景寧至文成段和龍麗溫高速文成至瑞安段相接,向南躍飛雲江,穿風景秀麗的洞宮山脈和南雁蕩山,至泰順友誼橋與福建省的福壽高速公路相順接,項目全長56公裡,總投資約109.3 億元,由浙江省交通集團牽頭投資建設。全線設文成、珊溪、南浦溪、筱村和泰順5處互通式立交及1個服務區。
其中,泰順互通至福建交界的3.5公裡先行段已於今年1月1日正式通車,率先打通浙閩省際斷頭路。
作為目前省內地形條件最差、施工難度最大、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文泰高速橋隧比高達72%,被稱為浙江的「天路」,在這裡修建高速公路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大的魄力和勇氣。
但淳樸的泰順人民,讓文泰高速的建設者們感受到了來這裡工作的意義。
「我做了幾十年的工程,很少有當地老百姓那麼配合的。」經歷多個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中鐵二局文泰高速三標經理部二分部項目部經理周輝至今仍感慨萬千。
文泰3標項目經理彭吉雄也有一樣的感觸:踏勘時,老百姓主動帶路,拿著鐮刀走在前面為他們去除荊棘雜草;一次在農家飯店就餐,飯店老闆得知他們是來修高速的,堅決不收錢……
以往最複雜的工作,在文泰高速僅用10個月時間,就實現了主線政策處理「清零」,文泰高速也因此成為我省首條施工隊伍尚未進場,即可實現全線無障礙施工的標杆典範工程,開創了「施工進場在前、政策處理在後」的先例。
浙江省交通集團文泰指揮部指揮張仲勇告訴記者,除了老百姓的支持,文成、泰順兩縣黨委政府也全力支持工程建設。
面對工程建設工期緊、施工難的問題,浙江省交通集團文泰指揮部強化前期工作的溝通協調,全力加快項目初步設計、工可、環評、土地報批等各項前期工作進度。施工招標完成後,各參建單位「跑步」進場,僅用2個月時間實現全部控制性工程的開工。
】下了高速,去庫村看古村落,去泗溪看廊橋,累了還可以泡溫泉
一條高速公路所承載的意義,不僅是出行上的便捷,讓山裡人更好「走出去」,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讓遊客和項目「引進來」。
泰順縣湯洋村書記沈光青告訴記者,以往從泰順縣城前往溫州市區,100多公裡的山路,開車要兩個半小時以上。「到杭州就更遠了,六七個小時也是家常便飯,最早的時候,甚至還要在金華住一晚。」
而文泰高速建成後,將方便泰順人的出行。根據預測,如果全程走高速的話,泰順至溫州只要1小時30分鐘;而泰順到文成,高速公路56公裡,車程40分鐘,比目前節約1小時50分鐘。
另一方面,外地遊客來泰順遊玩,也會方便不少。
泰順境內旅遊資源豐富,素以「中國最佳生態·世界最美廊橋」而聞名遐邇。境內有森林王國烏巖嶺,碧波瀲灩飛雲湖,神奇罕見氡溫泉,勢若長虹古廊橋。文泰高速的建成通車,敞開了外界通往泰順的大門,拓展的泰順旅遊業的發展空間,引來源源不斷的遊客。
泰順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謝碧時告訴記者,文泰高速公路的建成和開通將為泰順旅遊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目前泰順縣交垟土樓文旅項目、《採茶舞曲》文化園、中國印林、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項目等「十大歷史文化項目」以及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今後下了高速,可以遊覽庫村古村落,可以去泗溪看廊橋,累了就去泡個氡泉,不要太愜意。」
或許是看到了高速開通之後的商機,庫村村民蔡春衣也租下了古村落裡的一處牛棚,加以翻新改造,如今成了古村落景區裡的茶室。小小茶室靠山臨水,環境優雅,蔡春衣還打算租下後面一處老屋,改造成民宿接待遊客。
文泰高速的開通,也為泰順包垟鄉的楊梅外運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泰順包垟鄉楊梅協會會長吳進山說:「我們包垟是泰順最大的楊梅產區,有2600多畝楊梅,產量達到200多萬斤,過去交通不便,市場拓寬困難,很多種植戶賣不出去,很是可惜。」
而如今,高速公路即將通車,來包垟品嘗楊梅的客人可能會更多了。「借著鄉鎮物流點與網絡銷售平臺的發展,楊梅可以裝車運往全國各地,『湖畔楊梅』的品牌也會叫得更響了。」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