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媒體記者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走進非洲——中非珍品雕像藝術展」上參觀、拍攝。此次展覽於6月8日正式對公眾免費開放,將持續至9月9日。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9月初,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將召開。自2000年成立以來,中非合作論壇就在不同時期為中非合作規劃路線圖。「真實親誠」、「五大支柱」……中非合作碩果纍纍。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又為中非合作增添新的動力。中非24億人民正構建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攜手邁向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
中國外交「非洲年」
2018年可以稱作中國外交「非洲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賀文萍近日撰文指出,7月21日至2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踏上非洲大陸,對塞內加爾、盧安達、南非和模里西斯四國進行了訪問。此次訪問涉及非洲的西部、東部、中部和南部,不僅拉緊了中非國家攜手前進的合作紐帶,也為即將於9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進行了充分預熱。
2013年3月25日,習近平主席在坦尚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表題為《永遠做可靠朋友和真誠夥伴》的演講,全面闡述新時期中非共謀和平、同促發展的政策主張。他說:對待非洲朋友,我們講一個「真」字;開展對非合作,我們講一個「實」字;加強中非友好,我們講一個「親」字;解決合作中的問題,我們講一個「誠」字。
5年來,中非合作不斷深入,中非關係越來越緊密。
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非貿易額已達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中國企業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為31億美元,中國企業在非洲新籤承包工程合同額765億美元,完成營業額512億美元,一批重大項目已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自2009年起已連續9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國,非洲也成為中國第三大海外投資市場和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場。」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南非研究中心主任姚桂梅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無論是投資、工程還是安全、人文領域,中非之間的交往可以說越來越多。」
其中,設施聯通無疑是中非合作的最大亮點之一。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注意到,中國已經為非洲6200多公裡的鐵路和5000多公裡的公路提供了資金,例如從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到吉布地的鐵路線。吉布地剛剛開放了中國建設的自由貿易區,據稱那是非洲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另一個例子是從肯亞港口城市蒙巴薩到首都奈洛比的新鐵路線。該線路將繼續擴建,最終會把肯亞和南蘇丹、盧安達、蒲隆地以及衣索比亞連接起來。在許多長期被忽視的地區就這樣誕生了急需的基礎設施。
論壇引領中非合作
「自2000年成立以來,每3年召開一次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中非合作中就起到了引領和規劃的作用。」姚桂梅說。
2015年在約翰尼斯堡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更是將中非經貿合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在約翰尼斯堡峰會上,中國提出中非合作「五大支柱」和「十大合作計劃」。中非一致同意,將中非新型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文明上交流互鑑、安全上守望相助、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五大支柱」為中非友好合作關係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和堅實保障。總額600億美元的「中非合作十大計劃」更是為「希望的大陸」帶來光明。
言必信,行必果。3年來,中非合作碩果纍纍。
比如,2017年5月31日通車的蒙內鐵路是落實中非「十大合作計劃」的重要成果。開通一年多來,蒙內鐵路為肯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改變:運送旅客158萬人次、標準貨物貨櫃11.2萬個,客運平均上座率高達95.2%,貨運能力也從最初的每月2.2萬噸上升到21.4萬噸。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工業合作領域,中國為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增資50億美元專項貸款,新設100億美元中非產能合作基金,同時為非洲國家提供15萬人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埃及蘇伊士運河經貿合作區自建設以來,產值已達7億美元,為當地政府繳納稅費5800萬美元,帶動就業3300人。
更重要的是,中國的對非政策注重授人以漁,幫非方築巢引鳳,提高其「造血」能力。「中非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合作,先修路,之後建立沿線工業園區,然後就可以生產出可供出口的產品……這就好像一串項鍊,用一根線把一顆顆珠子串起來,其結果自然就會是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填補當地工業空白。」姚桂梅說。
肯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在視察蒙內鐵路建設時說:「蒙內鐵路將帶領肯亞開啟工業化進程,實現經濟轉型。」
更緊密命運共同體
中非合作為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非洲知名獨立無黨派調查機構「非洲晴雨表」曾發布題為《中國在非洲影響力持續加強贏得廣泛積極評價》的報告。通過對來自非洲36個國家的5.4萬名民眾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非洲人認為中國在非洲的活動為各自國家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中國對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在非洲的商貿活動及中國製造的產品均得到積極評價。
長居倫敦的地緣政治專家亞當·加裡在「歐亞未來」網站上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與非洲國家建立了以平等、尊重和信任為核心的雙贏的合作模式。中國的對非政策尊重平等主義,致力於為非洲廣大百姓謀福利。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如今成為大多數非洲國家最重要的合作夥伴的原因。
「對非友好是中國長期堅定的國家戰略選擇,不會因為外界變化而發生任何動搖。」姚桂梅說。2013年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及今年再次當選連任後,習近平均選擇非洲作為首次出訪目的地,中非友誼的分量可見一斑。5年多來,習近平主席4次踏上非洲大陸。從真實親誠到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以及「五大支柱」和「十大合作計劃」……從頂層設計到務實合作,「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主線貫穿其中。
9月,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將在北京舉行,主題將聚焦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共築中非命運共同體,推動「一帶一路」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與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與非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
「亞吉鐵路、蒙內鐵路的示範效應特別好。現在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積極要求加入『一帶一路』建設。我相信,9月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之後,中非命運共同體會更加緊密。」姚桂梅說。
本報記者 張 紅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8月16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