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世界排名快被大陸「甩丟了」 臺大卻這樣解釋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大學要比專業度。大家好,不當學霸好多年卻一直關心教育的撩叔來了!

今天撩叔要跟大家聊聊臺灣高等教育的事兒,而一切都是從一份大學專業領域排名開始的。截至上月28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專刊,陸續公布了2018世界大學11個專業領域排名。據了解,這個機構每年都會針對全世界的大學做出各項排名,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對各校的專業領域做出評比。

撩叔對這份排名的具體指標和尺度了解不多,但臺媒關注到了一個挺尷尬的情況:大陸頂尖高校幾乎壓倒性完勝,臺灣所謂的頂尖大學卻是「一面倒」。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有撩叔這種感覺,好像近幾年來,這種大陸高校秒殺臺灣高校的新聞已經屢見不鮮,比比皆是了。所以,當撩叔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並沒有感到意外,只是對曾經高到讓我們仰視的臺灣教育水平沒落到如今的地步感到有些悲哀和憐憫。

當然,我們還是把情緒收一收,畢竟撩叔不是賣雞湯的。就事論事看看這份排名,在公布的11個領域之中,我們選兩個有指標性意義的領域。

先來看工程科技方面,臺灣7所大學入榜前500名,臺大在島內排名第一,為第81名(去年79名);但大陸卻有35所高校入榜,其中北京大學第7名(去年12名),清華大學第22名(去年23名)。

再來看資訊工程方面,臺灣有5所學校上榜前300名,臺大還是島內第一,不過在總榜中第53名(去年39名);大陸則有11所學校上榜,北京大學第25名(去年27名),清華大學更厲害一點,排在第20名。

剩下的9個領域當中,臺灣高校除了在教育領域表現還過得去之外,全部大幅落後大陸高校。

這樣一份榜單公布出來,想必臺灣教育屆人士都會感覺臉上無光。當然,要說最尷尬的,可能非臺大莫屬了。作為臺灣高等教育的領頭羊,雖然在島內一直做大哥,不過拿到國際上比一比,卻越來越缺乏自信了。

對於這次這個事,臺大方面也給出了回應。臺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每個有意義的排名系統都有其參考價值,無可否認其結果,尤其當大部分的排名系統都顯示出北京大學和清華超越臺灣的各大學同一個趨勢時,那我們一定要深刻自我檢討,不能當鴕鳥視若無睹。

臺大代理校長郭大維說得更嚴重一些,他表示,「臺灣高等教育的問題相當急迫,已經是強弩之末。」臺灣所有頂尖大學已經面臨崩解,而他們的崩解,將對若干年後的臺灣,造成全面性衝擊,臺灣社會與產業將比現在更加缺乏競爭力。

這兩個說法撩叔都給個高分,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鼓勵,不過後面還有不少內容。臺大副教務長接著巴拉巴拉說了一些例子和推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其實總名次退步,最主要是很多國家和地區在近年對高等教育的大幅投資造成的反差。他對比大陸高校和臺大的經費,表示大陸高校經費每年都以約20%至30%的速度成長,而臺大可能要面臨未來的負成長。

臺大代理校長的分析也大同小異,他說,退步原因主要來自於教授薪資過低,求才與留才都不易,幾所頂大的高教經費嚴重不足,而目前島外同級大學的教授薪資是島內數倍。更雪上加霜的是臺大教授在退休新制下,所領到的每月退休金可能比中小學教師還略低。

這兩位其實說的都是一個事:缺錢!缺錢!缺錢!臺灣網友的回應則一貫的豐富有趣。有揶揄臺大的:

甚至搬出了臺大的「知名校友」:

也有網友認同臺大領導的分析,痛批當局的:

作為圍觀群眾的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這件事情呢?撩叔覺著首先要認清事實。

什麼是事實?以臺大為首的臺灣高等院校在與大陸名校對比時逐漸優勢不再,這是事實;臺當局近年來對高等教育投入遠低於大陸,這是事實;網友口中所說的臺大並沒有足夠好,教育水準並沒有足夠高,也是事實;而這些事實共同構成了一個循環,每一個環節的惡化,都會導致整個教育體系的不斷失衡和教育水平的持續下滑。

認清已上這些事實之後,我們就會發現,比起臺灣大學專業領域排名落後更讓人悲哀的是,當這件事發生後,校領導的眼中只有經費、工資和退休金,仿佛學者變成了商人;而本該操心經費的教育主管機構和官員,甚至連一點聲音都沒有,不知道是真的沒看到、不關心、還是裝糊塗。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覺得:臺灣面臨的高等教育困境可能會長期存在,只有口水仗,沒人想辦法。

可能也是基於對這種混沌狀態的絕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學者和年輕人開始來到大陸學習、工作、生活,而大陸方面也在盡全力出臺各種利好政策和措施,讓兩岸青年之間、基層之間、民眾之間的交流互動更為直接、深入、密切。對於臺灣學者和年輕人來說,島內只有打不完的口水仗,而大陸擁有無可限量的前景和未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專題詳解:排名解析及高校的相對位置
    原標題:臺灣高校大陸招生專題詳解(三):排名解析及臺灣高校的相對位置    作者簡介:洪鑫誠,自由撰稿人,管理學、經濟學雙學士。曾先後赴臺北大學、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交換、訪學。現為臺灣大學研究生、教學助理及大陸籃球隊隊長。
  • 臺灣高校排名不斷下滑 臺考生的高考志願變成了北大清華
    臺灣的大學排名近年來在國際上不斷呈現下滑的趨勢,隨著兩岸高等教育競爭力的此消彼長,部分臺灣學生的高考志願,已經變成了北大和清華。圖為臺灣學生赴清華大學交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島內不少網友感慨:「原來臺灣學生的第一志願已經不是臺大了。」
  • 為什麼大陸高校在臺灣「一夜爆熱」
    (資料圖)「最優秀的學生都要去大陸了!」臺灣媒體近日發出了這樣的感慨。不久前,臺灣公布了學測(相當於大陸的高考)成績,人們隨即發現,大陸高校一夜之間成了大熱門,申請去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好幾倍,且申請者多為頂標(相當於大陸過重點線)成績,競爭相當激烈。忽如一夜東風來臺南是傳統的「綠色大本營」。去年,臺南女中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僅有2人,但今年多達20人,猛增10倍。
  •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鐵了心去大陸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鐵了心去大陸   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越來越多的島內學生選擇臺灣之外的大學。除歐美大學外,包括臺中一中及女中,今年申請前往大陸就讀大學的人數明顯上升。  臺灣媒體報導稱,臺中一中、臺中女中今年申請大陸大學的學生人數激增。
  • 中國高校世界排名大幅攀升 前100名大陸高校翻一番
    THE排名顯示,除清華大學,還有5所大學入圍百強,分別是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進入百強的中國大陸高校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再創新高。中國香港地區有6所大學上榜,其中3所進入了前100名;中國澳門地區有2所大學上榜;中國臺灣地區有38所大學進入榜單。
  • 高考:浙大和臺大在世界排名哪個更靠前?網友:當然是它!
    浙大和臺大在世界排名哪個靠前?在2017年之前,臺灣大學略高,2018年之後,浙江大學略高。論歷史底蘊、學科實力、國際影響力,兩校非常接近,論未來的發展,繆老師更看好浙江大學。(繆老師拍攝的浙江大學)一、歷史底蘊最近五年,臺灣大學的QS世界排名,一直徘徊在68-72之間,而浙江大學的排名從100開外,已經上升到了68名。日佔時期,日本在臺灣建立了9所帝國大學,臺灣大學就起源於其中的——臺北帝國大學。
  • 2018年最新世界大學排名發布:臺灣高校持續下滑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近日公布2018年最新大學排名,臺灣島內頂尖的臺灣大學排名連續第5年下跌,從去年的195名滑落至198名,成為14年來的最低。而臺灣其它高校排名也是持續下滑。這份最新的世界大學排名顯示,臺灣有26所院校上榜,但排名表現均不佳。其中排名最前的臺灣大學,從去年的195名滑落至198名,成為14年來的最低,這也是臺大連續5年排名下滑。
  • 全球大學排名:大陸高校持續攀升 臺灣創新低
    大陸各大學排名逐年上升,然而臺灣學校卻創下新低。 然而,和大陸行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臺灣大學在該榜單上的排名。 然而,臺灣大學排名從去年的195名滑落至198名,是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進行全球大學排行榜14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表示,去年臺大的科研成果和學術影響力(被引用次數)雙雙下降,自2010至2011 年度以來,排名已下降83位。臺灣清華大學受博士學位獲得者表現不佳、研究經費和科研成果不足的影響,排名也從251至300區間降至301至350區間。
  • 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布,清華排名前20,大陸6所高校進入前100!
    泰晤士世界大學的排名指標主要包括教學(30%)、研究(30%)、論文引用(32.5%)、企業經費(佔2.5%)和國際化程度(佔5%)5個大項和13個具體指標。相對於QS世界大學排名,該排名更重學術研究,評價指標更看重學校聲譽。
  • 臺灣2018全球競爭力排名輸大陸 臺網友:不意外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公布2018世界競爭力報告,臺灣在所有參與統計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17,比去年退步3名,首度被大陸超越。對此,引發不少臺灣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難怪學生、教授、臺幹、臺商都往大陸跑了,臺灣只剩下低薪勞工」。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詳單公布 一年至少需5萬
    據了解,首批大陸學生最快有望於2011年9月赴臺灣學習。  2011年臺灣公立大學將招收477名大陸學生,私立大學將招收1523名大陸學生。其中,招收大陸學生名額最多的公立大學是臺灣大學,共73名。  根據臺灣「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臺灣公立大學只限碩、博士班招收大陸學生。而私立大學則可以招收大陸學生就讀學士、碩士和博士班。
  • 片面追求臺灣高校的排名 不如提升大學的質量
    臺「教育部」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日前公布今年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排名,臺灣共有7校進入世界前五百大,其中臺灣大學蟬聯兩岸三地大學的排名第一。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日發表社評指出,這一消息當然使人振奮,不過深入研究,卻有不少值得警惕之處。
  • 臺灣明年招千名大陸生 逐步承認大陸高校學歷
    將以高考或在校成績作招生參考標準 臺灣高校收費略高廣東  臺將分三步走逐步承認大陸高校學歷廣州學生看法有 贊有彈  記者 陳紅豔 實習生 吳少娥 賴敏虹  繼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岸實現「三通」後,海峽兩岸在教育方面的關係也將更親密!
  • 臺灣大學在世界排名下滑 臺大:碩博生少、經費降
    中國臺灣網6月8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英國高等教育機構(QS)今天公布最新世界大學排名,臺灣包括臺大、清大、交大等共10所學校進入前400大,但多數排名皆比去年下滑,唯一進入前一百大的臺灣大學由68名退至76名。
  • 大陸10所高校首次上榜!泰晤士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布
    亞洲排名前兩位的大學均來自中國大陸。清華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從去年的第22名下降到今年的第23名,但仍然穩居亞洲高校榜首 ;而北京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上升了七個位次,超越了新加坡國立大學 ,位居第24名 。中國大陸共有七所大學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200強,與去年數量相同。
  • 臺灣高校去行政化 臺大遴選校長帶頭衝破官派制
    在這方面,臺灣高校已經走在前面。過去20多年間,臺灣高校去行政化的步伐由法規修訂到具體實踐,走出了一條譽大於謗的「教授治校」之路。    遴選校長 臺大帶頭衝破官派制  大陸高校體制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事業單位、校長官派。大學校長不僅是校長,亦是有行政級別的官員。
  • 臺灣最好的大學, 相當於大陸的哪所大學?
    網友一: 北大和清華的綜合體 所有科目都很強 另外 臺灣的政治大學相當於大陸的復旦 法律新聞之類的文科很強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 臺灣最好的大學稱「臺清交成」 即臺灣大學 清華大學 交通大學 成功大學
  • 臺灣輔仁大學大陸招生 學生畢業後不得留臺就業
    而今年,輔大招生方面負責人稱,也會根據大陸方面高考分數重點線來劃輔大錄取分數線。  除此之外,學校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很高。劉兆明博士說到,他們希望報考輔大的學生能夠具備開闊的視野,面向世界、胸懷全球。並且對科學和人文都能懷有濃厚的興趣,興趣廣泛、全方位發展。這樣的招生要求,也充分體現了輔大實踐「知人、知物、知天」的教學理念。
  • 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想來大陸
    陳雲英代表的說法,正是源於這幾年大陸不斷推出的新政策,特別是31條,對於臺灣同胞實行與大陸民眾一樣的同等待遇,解決了臺胞的很多實際困難,祖國大陸對於臺灣同胞的吸引力,也自然是越來越大了。  在吸引臺灣學生前來就讀方面,除了大陸官方降低臺生入學門檻,也有越來越多高校開始提供臺生名額。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在銘傳大學做過交換學生的劉凱告訴小編,銘傳大學在臺灣私立大學中排名靠前,在國際上也有一定聲望,並且是對陸生最重視的臺灣高校之一。銘傳大學招收的陸生人數大幅下滑,臺灣其他高校也一樣難得陸生青睞。從臺灣媒體公布的數據看,今年臺灣有134校參與招生,比去年142減少8校,但招生名額更是大砍逾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