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世 40 年,「高達」終於要真的出現在太空了。
5 月 15 日東京奧組委宣布,打算把兩臺高達模型送入太空,並向地面發送聲援奧運的信息。該計劃將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及東京大學聯合實施,是奧運造勢企劃「ONE TEAM PROJECT」的一環。
日本國民級動漫《機動戰士高達》自 1979 年首次登上螢屏以來,一直長盛不衰,直至今日仍在不斷推出系列作品的新作,在海內外均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高達」一度成為馳騁宇宙的人形機甲的代名詞。其周邊系列中的主導產品「高達模型」也擁有大量狂熱愛好者。
為紀念 40 周年的到來,官方推出系列企劃。其中一個計劃是, 2020 年夏天在橫濱展出一臺 18 米高的可動實體高達。與這臺龐然大物相比,此次即將飛上太空的高達則小的可憐。
企劃宣傳海報 Tokyo2020 創通サンライズ
發布會上,高達模型開發負責人山中信弘介紹,模型高度僅約 10 釐米。兩臺分別為經典的白色初代「高達」和人氣火熱的紅色「夏亞專用扎古」。雖然迷你,技術含量卻不低。為應對宇宙的極端環境,從選材到設計都要「從零開始」。材料需要抵抗真空、輻射、紫外線、溫差等因素影響,可能會使用「High Temp」和「PEEK」等樹脂。雖然金屬更加堅固,但山中稱:「高達模型的話,還是講究樹脂。」
山中還表示,以前也曾想過讓高達到太空去,但技術上存在困難,如今終於可以在東大等的幫助下得以實現。
關於高達如何飛上太空,東大教授中須賀真一介紹稱,將用超小型衛星「G-SATELLITE」收納模型,明年 3 月「G-SATELLITE」 搭乘國際空間站補給船升空,到達太空後彈出。當衛星進入地球同步軌道後,將打開收納櫃,放出模型和一同搭載的電子顯示牌。衛星搭載的攝像頭能夠隨時跟拍高達和顯示牌上的文字信息,畫面傳回地球後,奧組委將通過社交網站等進行公開。
顯示牌上的信息內容將包括「恭喜奪金」等,可以通過地面操作,用日語、英語和繪畫等顯示。為貼合奧運主題,太空高達模型的眼睛還可變換 5 種顏色,分別對應五環。衛星上搭載的多個攝像頭可以從不同角度拍下它們的風姿。
「G-SATELLITE」概念圖 中須賀船瀬研
「ONE TEAM PROJECT」 企劃邀請諾獎得主山中伸彌、藝術家野老朝雄、作家林真理子等各界名流通過創作和對談等為奧運造勢。這次的高達計劃是其子項目「從宇宙為東京 2020 助威」的第二彈。
該項目第一彈是一場關於手翻動態漫畫的實驗。漫畫《宇宙兄弟》的作者小山宙哉為2020東京奧運會特別創作了一本「啪啦啪啦漫畫」。「啪啦啪啦漫畫」仿效早期動畫原理,用手快速翻頁,畫面就可以動起來。在沒有重力的宇宙,「啪啦啪啦漫畫」是否還能動起來呢?太空人金井宣茂將漫畫帶上國際空間站進行實驗。實驗視頻證明,即使沒有重力,漫畫仍然很完美地動了起來。
金井宣茂在太空成功翻動「啪啦啪啦漫畫」。
這次搭載高達的超小型衛星「G-SATELLITE」規格為 10 × 10 × 30 cm,重 3kg。是東京大學中須賀·船瀨研究室的研究成果。該研究室 2003 年曾在越南成功發射全球首個 1kg 超小型衛星,其後陸續研發了多款不同規格的超小型衛星。可用於氣象預測、災害管理、科學探測等多個領域。搭載高達的衛星將在原型基礎上加以改造,加入儲物櫃和攝像頭等。
近年來,創新企業和許多技術實力不足的國家對衛星發射的需求不斷上漲。相對廉價、製造周期短的超小型衛星被認為將成為一門好生意。
日本福井縣以電氣製品零件和纖維產業而聞名,為趕上這陣東風,早早與東京大學合作,攬下了衛星製造的工作。縣方推出「縣民衛星項目」,派遣工廠人員去東大進修,並在縣內大力推廣航天文化,力圖藉助衛星讓航天製造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1979 版《機動戰士高達》總監督富野由悠季也出席了 15 日的記者會。他感慨道:「這個時代終於來了……50年前提起『宇宙開發』這個詞都會被問『那是啥?』……如今有了這件事,很多東西都可以更具體地考慮起來了。希望能夠令 50 年後、100 年後、200 年後綻放更大的夢想。」
題圖來自giphy。文內圖來自JAXA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