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VS董明珠:兩個強勢者的對撞曾激起怎樣的火花,不容錯過!

2020-12-12 人生智慧全解讀

國美黃光裕如今身陷囹吾,可他雖不在江湖,江湖卻一直有他的傳說。當年,這位一手掀起家電業腥風血雨的「價格屠夫」,馳騁南北,很少遇到對手,國美也在他的帶領下一路壯大,在業界,他是出了名的驕傲。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在董明珠那裡碰了釘子,最後還得表示「最崇高的無奈」,對這個女人又敬又恨。

時間追溯至2004年2月。當時,成都國美電器為了在空調銷售旺季到來之前搶得銷售先機,在沒有徵得格力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將格力的一款零售價為1680元的空調掛機直降為1000元,一款3650元的櫃機直降為2650元,了解國美的人都清楚,這是國美在做促銷活動時經常使用的手段,各大製造商為此吃盡苦頭,卻因為忌憚國美的強大,很少敢站出來反抗。不過,格力的實力和董明珠的強勢在業界也是出了名的,何況,在此前,國美已經承諾過不得單方面降低格力空調的價格,所以,這次降價多少有些挑釁格力的意味。

事發時,董明珠正準備趕赴北京參加「兩會」,在得知消息後,她對國美單方面的違約行為以及格力被動捲入價格戰的事實感到十分惱火,立即打電話給四川格力銷售公司總經理,要求其立即停止向國美供貨,阻止四川國美的低價促銷,並向格力道歉。在多次交涉談判後,國美儘管因為合約在身的原因,象徵性地向格力道了歉,但黃光裕很快就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國美全國各地的分公司都把格力空調「掃地出門」。至此,電器界著名的「格美之爭」全面爆發。

一家是當時已經連續9年佔據國內空調銷售量第一的製造商,一家是當時已經有130多個連鎖商城的家電連鎖巨頭。這場對抗的背後,還有兩個同樣極為強勢的企業家:董明珠和黃光裕。兩家重量級企業,兩位強勢的企業家,這種超級對抗一下子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其實,早在2003年4月5日,國美在深圳開展的「買威力,送格力」促銷活動,就已經讓格力很不高興,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管理層認為此舉有損格力的品牌美譽度,涉嫌不正當促銷,並有可能擾亂格力在深圳的銷售市場。當時任深圳格力分公司總經理的蔡傑還十分氣憤地揭國美的老底:「國美為什麼要聯合威力來開涮格力?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格力是空調老大,我們一向奉行『現款現貨』的原則,而國美則堅持要『廠家免費鋪貨,7天後再結算』,我們認為這一經營方式是對廠家極不公平的。還有一點,國美的進場費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這是一種嚴重的『壟斷行為』。」格力甚至揚言要將國美告上法庭。但對此,國美似乎並沒有當回事。

這次四川國美單方面的降價促銷,使雙方矛盾徹底激化,面對國美的封殺,董明珠也毫不示弱,「國美一天不接受格力的價格原則,格力就堅決不在國美賣場設櫃。」董明珠還不屑地表示,「你無非是佔有一個地方,你大部分是租賃的房產,如果靠這種經營理念,我到哪裡都能搞得起來。」「如果跟國美蘇寧這些大賣場大面積地合作,可能很多企業死得更快。」董明珠說。不得不說,在當時的家電生產商中,董明珠或許是唯一敢說這種話的人了。

對於這次的「格美之爭」,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國美很有可能是想在空調旺季來臨時「殺雞給猴看」。雖然格力在空調生產領域是領頭羊企業,但在國美的空調銷售中比重僅為3%至4%,並不是合作最為緊密的上遊企業,國美之所以將格力拉出來「祭旗」,短期目的是希望能與格力建立新的供銷關係,而長遠目的則是「敲山震虎」,讓數量龐大的空調製造企業明白,連格力都敢動,還有誰不能動。國美一旦贏得此戰,與其他空調品牌談判時就會有更多的籌碼。

這位行業內人士對國美的真實意圖分析的很到位,而對于格力來說,之所以強勢地選擇以硬碰硬,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董明珠是個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女性企業加,她明白,「格美之爭」不僅僅是雙方對產品價格控制權的爭奪,還決定著雙方能不能「平等」、「誠信」的合作。其次,國美儘管擁有強大的實力,連鎖店開遍全國,但在格力的銷售額中,佔的份額卻連1%都不到。所以,即使不和國美合作,格力的銷售額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對格力所佔有的優勢,董明珠內心非常。

當時,也有些業內人士認為家電連鎖商場是主流,董明珠和國美「撕破臉」很不明智。但在董明珠看來,真正好的產品,應該有自己的專賣店,這才是大趨勢,國際上就是如此。至於其他大路貨、低質產品,才會依靠大賣場。董明珠說,「格力賣的是品位、是品質,格力要打造成世界級的品牌,成為一個國際精品,那我們就應該走自己的道路。我相信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當然,格力是一個上市公司,我不能隨便承諾別人,但是我們內部有個目標,未來的幾年,格力的目標就是成為銷售500億元的專業化空調企業。」董明珠之所以持這種態度,是因為她早就開始質疑大連鎖渠道的銷售模式。

董明珠做出如此強硬的反應,讓黃光裕很是意外。一般來講,廠家離不開商家,商家同樣離不開廠家,這是一個規律。但是,儘管很佩服董明珠自建渠道的觀點,黃光裕還是認為廠家應該更多地強調技術而不是銷售。他舉了一個例子:松下當初在日本建立了很多自由的營銷途徑,但到現在看來,都已經幾乎不存在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黃光裕認為國美這樣的專業店是家電銷售的主要途徑,而且這應該是一個大趨勢,一個必然的趨勢。黃光裕認為自建渠道只是銷售方式的一個補充,不可能成為長久之計。

對於黃光裕的觀點,董明珠的反應令許多人肅然起敬,因為她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已經超越了企業利益的局限,更多地是從社會責任的角度去反駁黃光裕,她說:「國美跟格力發生的矛盾,並不是個人之間的矛盾,而是觀念的矛盾。現在要創造和諧社會,發生矛盾時,我認為應該多考慮行為者本身是不是能從自己做起,幫助實現和諧社會。格力始終把消費者利益擺在第一位,而不是今天賣一個低價產品,就認為我的價格最低,我是最好的。現在的商家和廠家都沒有暴利,如果都虧損,企業就要倒閉,許多人將面臨下崗,這不是大家願意看到的。企業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能賺暴利,但不能不賺錢,這就是格力與國美之間的不同觀點。我希望跟格力合作的人,都能夠成為贏家。同時,也給大家提醒,只要每個人都用誠信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個人,那麼你就可能是贏家。」

董明珠做企業的理念在此可窺一斑:格力電器不需要佔山為王的諸侯,需要的是在滿足格力電器發展戰略和消費者根本利益前提下的互信互惠,需要的是一支共生共榮共同將格力打造成為世界品牌的「聯合艦隊」。

格力與國美的對抗,並不是「螞蟻鬥大象,可笑不自量」。格力並不是一般的製造商,董明珠非常清楚格力所佔有的優勢:有獨特的營銷模式,有其自主銷售渠道。而且,當時的國美也不是全無對手,蘇寧、大中、永樂這三家連鎖企業,也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一直在與國美搶佔市場份額。就在國美清場格力後不久,大中電器就主動找上門來,與格力籤下一份包銷1.8億元空調的年度協議,預計總銷量在8萬臺左右,而上一年格力在大中的銷售額只有1000多萬元。此舉讓黃光裕這位商界梟雄十分惱火,在國美的一次經銷商會議上,他直接放出狠話:「其實咱們誰也離不了誰。你若拿我黃光裕平衡我的對手,我就有辦法去平衡你的對手。你對我有越大的信任,我就給你越大的信任。你能給我付出,我就帶頭扶持你的品牌。這就是做事的規矩。」

其實,格力與國美的矛盾衝突,背後是雙方不同的銷售模式的較量。格力與國美兩種分銷體制(「新興連鎖銷售」和「傳統代理商銷售」)的矛盾與衝突在雙方的經營理念面前是不可避免的。國美是傳統代理商的銷售巨頭,而格力則通過獨創的「新興連鎖銷售」模式不斷驗證著自己理念的正確性。這不僅是雙方實力的較量,還是新舊觀念的較量。

應該說,國美與格力之間的博弈,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商業型企業崛起後廠商關係重新定位時所出現的典型衝突,因而也具有標誌意義。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製造商與渠道終端之間的「主旋律」將是:在鬥爭中合作,在合作中鬥爭。

客觀地看待國美與格力的對抗,這事實上是一次「雙輸」的對抗,格力放棄國美的黃金通路,以自營網絡、加強渠道滲透和扶植二、三線中間商來填補國美的空缺,多少有點捨本逐末;而國美擱置格力的金字招牌,以大量二、三線品牌來推動空調品類的業績成長,也勢必心有不甘。正是有基於此,當時就有行內人士分析,國美與格力的冷戰遲早會結束,而事實也證明了這個判斷。

2007年3月6日,國美對外公布了150億空調採購單上,國內外知名家電品牌,如松下、LG、三菱、美的、海爾、志高、長虹、海信、TCL等幾乎都在其中,唯獨缺少格力——這個在國內空調市場已連續10年保持產銷量第一的品牌。這似乎表明國美與格力的冷戰將繼續下去。可正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情的變化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一周過後的3月14日上午,廣州國美電器總經理與廣州格力總經理的手握在了一起,一份2億元的採購協議被籤署。「在商言利」,廣州國美電器總經理的話一針見血地道出了雙方和解的原因,由此,闊別三年後的格力空調再次進入廣州國美的33家下屬門店。此後,在全國範圍內,國美各店的貨柜上都開始重新擺上了格力的產品。

對於此次合作,格力仍然保持以往不卑不亢的態度。格力新聞發言人表示:「格力沒有變,變的是國美。」格力的渠道模式不會變,格力自建渠道的成功經過媒體討論,又經過實踐檢驗,是不會變的,而且,在平等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則下,格力從不排斥與連鎖中端的合作。

雙方發言人的話都表現出了很大的靈活性,這讓很多人看到了家電廠商與渠道關係緩和的希望。

回過頭來看,格美之爭的焦點,在於製造商和零售商誰該擁有定價權的問題上。董明珠認為,假如製造商在價格上聽命於零售商的話,那就相當於失去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沒有定價權,那應得的利潤就無法獲得。而製造商沒有得到合理的利潤,就無法持續進行產品研發投入,沒有研發投入,產品質量也就上不去。如此長期惡性循環,中國製造也就脫離不了低質、低價的宿命。

但是,「得渠道者得天下」觀念對人們影響實在太深了,深到沒有人對此表示質疑,深到製造商也逐漸習慣於依賴連鎖商家進行銷售。由於這種依賴思想,他們專注於生產製造,把銷售幾乎毫無保留地交給了國美和蘇寧等大賣場。當然,這也並不是全無好處,如此的分工,能大幅削減渠道建設和人員方面的投入,製造商確實省了很大的財力和氣力,能夠把主要精力用在技術研發和生產上面。

所以,在於國美的合作崩潰之後,董明珠也曾這樣分析:「這件事發生以後,很多企業拍手叫好,背後都說董明珠給我們出了一口氣。但是我說既然給你們出了一口氣,你們為什麼跟國美不能進行一個平臺上的談判呢?後來我總結經驗,不是黃光裕的問題,是我們企業自己有問題。因為你想依賴於它把你的產品「騙」出去,我認為用「騙」字比較合適。如果你的品質很好,國美不賣,別人一樣賣,消費者最終會追尋來買你的產品。但是,我們很多企業就是沒有意識到注重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僅是在交易過程當中把產品推出去。為了推出去不斷地在價格上進行較量,最後怎麼辦?那就偷工減料,進入一個惡性的經營環境當中。」

相關焦點

  • 董明珠演講點名雷軍方洪波李東生黃光裕:從十億賭局到搶人戰
    2013年在年度經濟人物評選現場,雷軍和董明珠「打賭」:如果5年之內,小米的營業額擊敗格力,董明珠輸給雷軍一塊錢。董明珠則霸氣回應,「一塊錢有什麼好賭的,要賭就賭十個億」。2018年,小米集團實現總營收1749億元,而根據格力電器此前發布的2018年度業績預告,格力電器營收將達2000億元至2010億元。董明珠贏了。
  • 如果黃光裕沒坐牢,天貓和京東還能有今天嗎?
    但相信黃光裕在,競爭格局肯定不是目前樣子!因為,兩個成就天貓、京東的殺手鐧——價格和傳播,黃光裕本人就運用的非常犀利,更可以說是大師級的企業家。在電商成長的過程中,伴隨著燒錢大戰,兩個殺手鐧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個是價格,另一個是傳播。
  • 董明珠好友不止王健林雷軍,看她背後的閨蜜團,就知其為何自信了
    文:長安談到格力,小編猜測,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想到董明珠。作為一位霸道女總裁,董明珠始終是一位嚴肅而又溫柔、親切、有權威的代表人物。與電視劇中的女總裁不同,董明珠沒有畫精緻的妝容,也不穿職場女性每天都會選擇的套裝。即便是為格力代言拍攝廣告,在鏡頭前穿著普通毛衣,臉上畫著淡淡的妝。而且,董明珠董小姐也是頻頻登上新聞頭條。
  • 女強人董明珠有4大閨蜜,一個比一個厲害,都是商業女精英!
    對於董明珠,大家肯定都比較熟悉,畢竟她是格力的「掌門人」。在今年的特殊事件中,格力已經累計捐助了金額1000多萬元。此前,格力電器多位經銷商透露,董明珠更是個人捐款1億元,這也體現了其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一直以來,董明珠給外界的印象都是,做事雷厲風行、做人高調。事實上,董明珠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企業家。
  • 「公海賭王」連卓釗曾為黃光裕洗錢 涉薄谷開來案
    判決書記載,經公安部治安局原副局長吳明山介紹,黃光裕同鄉兼生意夥伴許鍾民請相懷珠夫婦、吳明山吃飯,並請相在辦案中關照黃光裕。相懷珠證言,其收到黃100萬元現金並建議購買有重大利好的股票,另獲贈一套價值61771元的家電。趙維佳等多名辦案警察的證言顯示,公安部經偵局主要領導曾帶辦案人員在非辦公場所與黃光裕見面。
  • 黃光裕施鐵腕 納永樂入新國美
    將於明年1月底在港退市的永樂電器(0503.HK)日前公告稱,黃光裕和杜鵑夫婦已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2006年11月30日起生效。至此,永樂原來的所有執行董事,除董事長陳曉之外已全部辭任。永樂的公告,進一步證實了本報11月25日發表的報導「陳曉是否會被國美架空?」的分析判斷。
  • 入獄之後硝煙未止:復盤十年前黃光裕與永樂電器創始人陳曉的商戰史
    在國美創始人黃光裕最為巔峰的那幾年,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甚至還曾去國美做過櫃員。而如今風雲變幻,最近的一些媒體文章中, 儼然已經把黃光裕當成了黃崢麾下小弟。黃光裕是何許人也?2004年、2005年和2008年三度在胡潤百富榜排名第一,200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排名第一。
  • 董明珠造5G公交車亮相!海豚造型科技十足
    當5G時代遭遇公交車這一城市重要交通工具,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又會給市民帶來怎樣的出行體驗?如今答案來了,董明珠2016年底攜王健林、劉強東等投資的銀隆新能源推出東北首臺5G公交車,日前在遼寧省錦州市松山新區的城市快速公交線路上首發試跑。
  • 2019女足東亞杯直播:中國女足vs日本女足 鏗鏘玫瑰浴血出擊!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14:55分,2019東亞杯女足比賽第二輪火熱進行中,迎來中國女足vs日本女足的焦點對決。此番強強對決,中國女足與日本女足將再激起一場艱難之戰,讓我們再次期待鏗鏘玫瑰絢麗綻放吧!
  • 「堅持零售,薄利多銷」, 成就黃光裕「105億的傳奇」
    這位中國家電零售業連鎖模式的創始人——黃光裕曾和他的國美帝國書寫了「105億的傳奇」;在胡潤的富豪榜上,他曾三度問鼎,成為中國首富。黃光裕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生意,他和他的哥哥去內蒙古賣舊電器,後來又做服裝生意,當然,由於做服裝生意不太賺錢,後來他們兄弟兩個又開始做電器生意,兩個人的生意越做越好。
  • 黃光裕的光輝歲月:1987年成立國美 35歲當上中國首富
    來源:華商韜略原標題:黃光裕的光輝歲月決策果敢,殺伐有威。作 者丨安小曼圖片:網絡、圖蟲創意6月24日,國美金融科技漲12%,國美零售漲幅超23%。地主兒子做了學徒,成年後還入了贅,和曾家唯一的女兒曾嬋成了親。小兩口生了四個孩子,根據倒插門規矩,孩子隨母姓曾。二兒子名為曾俊烈,出生於1969年。長大後,曾俊烈跑去改隨了父姓黃,後在辦理香港身份證時,經高人指點,再次改名為黃光裕,並最終以此名聞名於世。
  • 黃光裕歸來:失去首富11年的國美,能否東山再起
    2004年、2005年、2008年黃光裕三度問鼎胡潤百富榜之大陸首富,在2006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亦排名第一。但在其巔峰時刻,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等罪名被判刑入獄。2008年11月23日,黃光裕被北京警方拘查。2010年5月,黃光裕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數罪併罰,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同時被判罰金6億元,沒收個人財產2億元。
  • 董明珠style:暴君式管理
    創業打天下,歷來都是必須有個非常強勢的領導。他會犯錯,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可結果會證明誰才是一個團隊的靈魂人物。就像董明珠之于格力,儘管兩者是互相成就的一體,但如果沒有董明珠,那麼格力能不能成為500強還是個問題。
  • 黃光裕:明年我不出獄 股民:閉嘴 你出來
    是不是大家聽到黃光裕將出獄的反應和小編一樣,畢竟年年都會傳言黃光裕出獄。不過,當全文都在彈窗黃光裕出獄的消息的時候,小編還是選擇信了,此後國美系全線大漲,其中,中關村、國美通訊漲停,國美零售和國美金融科技一度漲超20%。不過,很快,新京報發文澄清,黃光裕出獄系誤讀。
  • 65歲不退休的董明珠,選兒媳的標準是什麼?她說的一席話值得深思
    董明珠說:「我覺得只有他們兩個相敬如賓,真的兩個人覺得自己是最滿意的,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董明珠的一席話說出了兩個關鍵點:一怎麼樣才有和諧的婆媳關係?兩個人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和自由,不要相互幹涉;二選兒媳婦沒有什麼標準,重在兩個年輕人自己得合適,老人家的看法不重要,年輕人自己的感覺才最重要。我們都知道,董明珠是一個霸道女總裁,而且是當代女性的楷模。
  • 正負電子對撞後會湮滅,那光子對撞後會發生什麼?
    一、常見的光子對撞現象一扯上什麼光子,又扯上什麼對撞的,看上去應該是一個很難發生的情況,其實不然,光子對撞是我們隨處可見的事情。最簡單的就是入射光和反射光對撞,比如陽光照射在地面上,地面的反射光與入射的陽光發生對撞。
  • 「公海賭王」連超身世大揭秘 如何搭上黃光裕
    兩個星期前,這裡由於被警方發現有客人吸食毒品而停止營業。這是香港商人連超(又名連卓釗)投資的物業。自3年前開業後,這個與香港最為著名的高級俱樂部新冶會同名的夜總會曾經盛極一時,而如今,它和自己的主人一道,因觸犯法律而陷於困厄。連超一貫以賭聞名,新冶會只是其一個小小據點。近年,由於結交國美老闆、潮汕籍同鄉黃光裕,連超更是財源廣進,贏得「公海賭王」頭銜。
  • 「鐵娘子」董明珠的管理哲學
    所以,因為嘗到了被挖帶來的痛,董明珠很不喜歡挖人,「企業高管都應該來自內部培養,自己培養的人才對企業有感情,員工也信服。」所以格力從來沒有高薪聘請一個外來人才。董明珠曾自豪地說,「這些年來,我從未收留過一個跳槽到格力的人。」 董明珠說挖來的人不會長久,而且很難融入企業,很容易渙散團隊的精氣神。
  • 黃光裕出獄震動資本市場 蛛絲馬跡或早在2個月前顯現
    財聯社6月24日訊,據北京商報消息,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已於近日出獄。國美官方將於近日通過公告說明具體情況。一位消息人士向透露,黃光裕已於近日出獄,或將於今晚對外公布。消息人士稱,6月23日晚,國美集團高層會議中透露了此消息。
  • 阿諾新片《破壞者》臨時改檔 對撞「諾亞方舟」
    阿諾新片《破壞者》臨時改檔 對撞「諾亞方舟」 時間:2014.01.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熊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