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13日在北京舉辦,國臺辦副主任劉軍川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致辭。劉軍川表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動蕩起伏。某些外部勢力為遏阻中國發展壯大,大打「臺灣牌」,民進黨當局甘當棋子,勾連外部勢力進行謀「獨」挑釁,臺海形勢烏雲密布,兩岸關係面臨嚴峻挑戰。
如何克服困難,排除障礙,推動兩岸關係走出陰霾,重現一條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光明大道,是兩岸各界有識之士和兩岸同胞普遍關心的問題。本屆論壇以「維護和平穩定 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及時回應兩岸同胞的普遍關切,充分契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期盼,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兩岸同胞共同的責任和追求。臺海和平穩定,兩岸合作交流,同胞盡享其利;臺海緊張動蕩,兩岸衝突對抗,同胞深受其害。兩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脈相連,文化相通,是一家人,沒有任何理由要對立對抗,沒有任何理由不團結合作。
當前臺海局勢緊張動蕩的根源,在於「臺獨」分裂勢力加緊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成為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關鍵,在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這是1992年兩岸雙方函電往來相互確認的,白紙黑字。它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是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
這個共識不會過時,過去管用,現在和將來同樣管用。堅持「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臺海和平穩定就有保障,兩岸關係就能改善發展,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否認「九二共識」,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圖謀「臺獨」分裂,臺海和平穩定就失去支撐,兩岸關係就會遭到破壞,兩岸雙方對話、協商就無從談起。
以所謂「不預設任何前提」繞開「九二共識」,尋求兩岸開展「有意義的對話」,是完全行不通的。「臺獨」分裂勢力煽動兩岸同胞敵意對抗,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臺海和平穩定,阻撓兩岸關係發展,只會給臺灣同胞帶來深重災難。兩岸同胞要團結一致,堅決反對。
劉軍川說,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兩岸同胞密切交流合作、加深利益聯結、促進相互理解、實現心靈契合的有效途徑,是造福兩岸同胞特別是增進臺灣同胞福祉的康莊大道。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兩岸同胞的命運從來都是連在一起的,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多年來,我們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強化兩岸共同利益聯結,增進同胞親情和福祉。近年來先後出臺「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等一系列惠臺利民政策舉措,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逐步落實同等待遇,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擴大臺灣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兩岸同胞譜寫了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感人篇章。我們精心救治確診大陸臺胞,全力協助滯留湖北臺胞返鄉,積極幫扶臺胞臺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臺胞臺企以各種方式熱情參與、支持大陸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兩岸交流活動以線上線下方式持續舉辦,許多臺胞克服困難,衝破阻撓,踴躍參與。
兩岸經濟合作持續緊密,今年1月至11月,兩岸貿易增長13.8%,貿易額達2356.9億美元,給臺灣帶來約1277.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事實充分說明,臺灣的發展離不開大陸。任何製造兩岸同胞敵意對抗,兩岸「斷流」「脫鉤」的圖謀,損害廣大臺灣同胞的福祉,是不可能得逞的。兩岸融合發展讓兩岸同胞共享其利,同受其惠,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堅實步伐不可阻擋。不久前,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國家未來5年乃至15年發展的宏偉藍圖。《建議》把「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列為「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了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的目標任務。
我們將深入徹落實《建議》確定的各項涉臺工作任務,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為廣大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廣闊空間與更好機遇,支持廣大臺胞臺企在參與大陸經濟社會建設發展中實現自身更大更好發展,與大陸同胞攜手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