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數據
美國感染人數超過65萬
截止發稿前據一畝三分地網站顯示,目前美國有6,528,769例確診,其中新增34,058例,死亡新增1,024例。加州新增1,350例人數稍有放緩。
一畝三分地疫情實時動態圖
US
專家:美國疫情"第二波"可能在十月中旬到來
美國疫情日均單日新增都在三萬左右,隨著天氣逐漸變冷,流感季的到來,疫情專家們對未來的疫情情況表示擔憂。感染病專家福奇博士多次強調,如果美國不能在秋季之前將單日新增感染人數降到1萬以下,美國可能會出現巨大的感染高峰。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Eili Klein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他預計10月的第二波是不可避免的。在所有關於潛在的第二波的疫情中,值得注意的是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第二波就是造成當時絕大部分死亡的原因。
US
美國停止對國際到達旅客進行新冠症狀篩查
近日CDC宣布將會停止對海外到達旅客的篩查工作,來自美國、伊朗、歐洲等國家的乘客也不需要去之前所指定的15個機場。CDC稱進行篩查的效率較低,因為許多無症狀感染者即使攜帶新冠病毒也不會表現出發燒等特徵。在對超過67萬人進行篩查之後,只有15人顯示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未來政府會將更多注意力放在教育乘客遵守防疫相關規定,以及收集乘客信息以確保之後的追蹤。篩查工作將截止至下周一,而美國對其他國家外國人的旅行限制仍未取消。
US
CDC稱在餐廳用餐會增加一倍的感染風險
CDC對314名來自不同州的成人做了調查,觀察他們平時的生活習慣和感染新冠病毒概率的關係。其中有154人檢測結果為陽性,160人檢測結果為陰性。調查顯示42%檢測陽性的人都密切接觸了至少一名新冠感染者,大多數為家庭成員。而71%陽性檢測者和74%的陰性檢測者都表示會在公共場所嚴格佩戴口罩。調查也顯示購物、公共運輸、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的傳染風險並不是很高。最高的是在餐廳、酒吧、咖啡廳等用餐的場合。在調查中顯示許多陽性的患者表示在檢測前兩周內去過公共用餐的場所。後續的結果還有待觀察,但請大家選擇外出就餐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保持距離。
CDC的用餐建議:
低風險:drive-through、外賣、取餐外帶等。
有一定風險:室外就餐且餐桌之間保持在安全距離。
有風險:室內外皆可就餐,且餐桌之間保持在安全距離。
高風險:室內外就餐且餐桌之間無法保持安全距離。
US
川普曾有意淡化新冠疫情
曾經揭露美國「水門事件」的記者伍德沃德在新書中披露,川普在美國出現第一宗死亡病例的時候就告訴伍德沃德,新冠是種」會死人的東西「。在向該書回應的時候,川普說是他想避免因為疫情爆發而造成公眾的恐慌。並且川普承認,他並未公開其所知道的全部新冠信息。回應記者有關該書的問題時,白宮發言人麥坎尼(Kayleigh McEnany)表示:「總統從來沒有淡化疫情。總統表現出了冷靜,總統對此是嚴肅認真的。」今天川普也發推特回應,表示伍德沃德之所以沒有在幾個月前把他暴露出來是因為伍德沃德也相信他說的話。
US
美國四大城市半數家庭財務狀況惡化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在全美最大的四個城市,紐約、洛杉磯、芝加哥和休斯頓中,至少有半數的家庭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不穩定、社會系統不穩定等問題,出現了一定的財務狀況惡化。部分家庭支付房租和每月的信用卡帳單都出現了困難,還有些家庭甚至沒有錢去購買食物和生活用品。在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大約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在疫情期間「花光了所有的儲蓄」;而在休斯敦,這一比例更是高達40%,很多人不得不靠求助親友度日。
US
中佛羅裡達大學將整個班級隔離
中佛羅裡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某學生感染後,學校將一起上課的所有班級人員都進行了統一隔離。據了解,該學生在課堂上全程沒有佩戴口罩,而且學生的桌椅緊挨著並且還在教室裡一起進餐。因此學校決定將班上的所有人進行統一隔離。並且該學校表示有許多學生和教師都沒有在課堂上遵守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目前該校已經發現75例感染病例,潛在人數可能更多。
HK
香港大學噴鼻式疫苗11月試驗
香港大學醫學院周三(9日)宣布,與中國內地合作研發的噴鼻式新冠疫苗,已經獲得了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臨床實驗,或將成為全球唯一進入臨床實驗的鼻噴新冠肺炎疫苗。香港大學表示希望可以最早在今年11月進行臨床試驗,一共三期最快一年後可以上市。這款疫苗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刺激鼻腔黏膜的免疫反應及全身性免疫反應,除了針對新冠病毒,還同時針對流感病毒,更加方便有效。
WORLD
全球疫情死亡患者更多為男性
早在今年1月份,《柳葉刀》雜誌第一次公布的新冠病毒相關的流行病學統計中,99例患者樣本中男性患者的比例就高達73%;從全球的統計數據看,60%的新冠死亡患者為男性;而英國的另一項涉及1700萬成年人的群體調查中也顯示,男性患者更容易因新冠病毒感染而死亡,接近女性患者的2倍。其中原因有可能是因為男性更容易患上A型肝炎和肺結核這類疾病。最近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篇研究也顯示,男性患者在感染新冠初期,體內多種免疫細胞因子的表達水平顯著高於女性患者,「細胞因子風暴」導致的肺部組織損傷可能是男性重症患者死亡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Reference:
https://www.cnn.com/world/live-news/coronavirus-pandemic-09-10-20-intl/index.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local/trafficandcommuting/us-to-end-enhanced-coronavirus-screening-of-airline-passengers-arriving-from-overseas/2020/09/10/53741f2e-f374-11ea-b796-2dd09962649c_story.html
https://www.dw.com/zh/%E9%A2%84%E9%98%B2%E6%96%B0%E5%86%A0%E4%B8%8D%E7%94%A8%E6%89%93%E9%92%88-%E6%B8%AF%E5%A4%A7%E5%96%B7%E9%BC%BB%E5%BC%8F%E7%96%AB%E8%8B%9711%E6%9C%88%E8%AF%95%E9%AA%8C/a-54875440
https://new.qq.com/omn/20200910/20200910A05DCE00.html
https://new.qq.com/omn/20200910/20200910A064Z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