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一個融入了海子靈魂的城市

2020-10-19 財經文化評論

一直以來對海子的印象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以為海子是那樣的陽光樂觀。

前幾天,到青海高原體驗水上雅丹地貌,沙漠無人區茶卡鹽湖,住在德令哈。才感受到海子的另一面。

海子在德令哈留下了《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夜色籠罩

姐姐, 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

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

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

除了那些路過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這是唯一的, 最後的, 抒情。

這是唯一的, 最後的, 草原。

我把石頭還給石頭

讓勝利的勝利

今夜青稞只屬於他自己

一切都在生長

今夜我只有美麗的戈壁 空空

姐姐,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只想你。

有人說,這詩是詩人故意要在生命的過程中尋找到這樣一種洗滌靈魂情感的鬼域;也有人說這首詩說明了海子內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巨大,這簡直就是生命的黑洞,吞噬著一切。

我不知道詩人在德令哈經歷了怎樣的境具,也不知道海子為什麼來到了德令哈,但是我要說的是,從這一首詩中卻感受到詩人對生與死、生對死的通靈。在這個讓人悲痛和荒涼的城,詩人只能無助地感受空空的兩手,無奈而絕望。

詩人認為的勝利只有石頭和青稞,而詩人自己則在絕望中掙扎,最後,詩人以《今夜我不關心人類, 我只想你》結束了自己內心痛苦的傾軋,他已經不關心人類,但詩人真的會不關心我類嗎?是對人類的絕望還是對自己的絕望?那麼,他心心念念的姐姐又是誰呢?是死神嗎?我想是的,在德令哈的一夜,詩人的眼裡只有死神。我甚至懷疑,經過了德令哈之夜,詩人已經決定走向死亡。

也許海子的生命在德令哈拐了一個彎,但是海子的精神卻在德令哈得到了升華,進入了一個非人類的境界。但是這個本來與德令哈沒有什麼關係的海子卻因為這首詩成全了一個城市。

有人說,許多人,因為德令哈,知道了海子;

也有人說,許多人,因為海子,知道了德令哈。

但是如今,海子與德令哈已經融為一體。

我們在德令哈時,2018年7月25日德令哈海子詩歌節,因此還到處可以看到海子的影子。

因為一個詩人成立了一個詩歌節,並不多見,同時這個詩人還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名片和主題精神元素。

2012年7月30日,青海德令哈市舉行了首屆海子詩歌節,同時舉行了海子紀念碑、紀念館落成典禮。首屆詩歌節聘請了國內優秀的雕刻師,選用了一塊原材料重達7噸的崑崙玉石,精心雕刻海子紀念碑。海子紀念碑為海子半身頭像,重約5噸,高1.68米。精選的海子20多首優秀作品雕刻在20多塊形態各異的石碑上,一同組成海子詩歌碑林。 以後海子詩歌節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經是第四屆。

在德令哈,海子的影響隨處可見,德令哈市格爾木西路橋西北,巴音河西岸,從南向北到巴音河大橋,依次有海子詩歌碑林、海子詩歌陳列館,海子紀念碑,面朝巴音河,坐擁碑林,與身後一側佔地1300平方米的海子詩歌陳列館交相呼應。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海子酒館、海子飯店,不知道這些營業機構是不是與海子有關?是不是經過了海子親屬的授權?

漫步在德令哈在大街之上,看著華燈閃爍的這個陌生的城市,遠望那些以海子之名命名的建築,我突然感悟到,也許正是在這裡,海子感受了關於人類的新的認知;也許在這個當時荒涼的城市裡,海子領悟了生命的意義;也許今日的德令哈正是傳承了海子的精神元素,成就了今日德令哈經濟繁榮、城市發展的輝煌。

作者:麒鑑,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財經金融文化分析評論

相關焦點

  • 德令哈,一座被靈魂照亮的城市
    《羅馬假日》中說: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一年期的援青支教,使我有了遊歷西部大好河山的機會,也使得多年前的一些願望有了實現的可能。而德令哈,就是我心裡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兒。「德令哈」是蒙古語,意為&34;。德令哈市總面積2.77萬平方公裡,市區海拔2980米,共有蒙古、藏、回、撒拉、土、漢等19個民族,蒙古族為主體民族。這是一座被靈魂照亮的城市,在德令哈,建有海子詩歌陳列館。
  • 德令哈感受海子的精神
    有人說,這詩是詩人故意要在生命的過程中尋找到這樣一種洗滌靈魂情感的鬼域;也有人說這首詩說明了海子內心的寂寞是何等的巨大,這簡直就是生命的黑洞,吞噬著一切。我想是的,在德令哈的一夜,詩人的眼裡只有死神。我甚至懷疑,經過了德令哈之夜,詩人已經決定走向死亡。也許海子的生命在德令哈拐了一個彎,但是海子的精神卻在德令哈得到了升華,進入了一個非人類的境界。但是這個本來與德令哈沒有什麼關係的海子卻因為這首詩成全了一個城市。
  • 德令哈:一個自帶濾鏡和靈魂香氣的城市,屬於青海第三
    德令哈,青海省的第三大城市,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的州府,蒙古寓意「金色的世界」。德令哈雖然建制不早,可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十三世紀,蒙古國的興起,德令哈就歸元朝管轄。不過,德令哈最讓人沉思和追憶的景點要數:海子詩歌陳列館,20世紀,一代詩人海子在詩與遠方的道路上面對靈魂深處的自由和解放,《日記》中抒寫下膾炙人口、令人無限遐想的佳句:「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 海子:生前無聞死後名,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德令哈|百家故事
    我想,一定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樣,在讀海子詩之前,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一個叫德令哈的地方,然後在讀完海子詩之後,又一定主觀認定,德令哈,那個荒涼多雨的城市,一定是世界上,最憂傷的地方。德令哈。(外星人遺址)但是德令哈因為地處青藏高原,雖然日照充足,陽光充沛,卻高寒缺氧、空氣乾燥、少雨多風。所以這裡並不是一個多雨而憂傷的城市,像海子到來的那樣一個雨水綿綿的大雨之夜的天氣,並不多見。
  • 德令哈,在海子的面前
    突然好懷念那時的德令哈,在那裡寫下的文字,是和著心中的血淚,誰都感覺到我在海子紀念館時與平時完全不同的心情與氣場……當我窺視自己內心深處時,我看到那麼多模糊的東西在亂竄,我甚至無法確切地解釋和完全地接受我對自己的反感。
  • 尋路中國(二):德令哈不只有海子
    1988年,海子第二次乘火車去西藏,也就是在經過德令哈的時候寫下了這一首詩。那個時候不像現在會在格爾木換火車頭,繼續西行9個小時最終抵達拉薩。他只能在格爾木在尋找別的方式繼續前行。海子來過德令哈,寫了首詩然後走了。留在我的腦海裡的只有姐姐、戈壁和草原。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海子所說的德令哈在哪?
    這位獨特的詩人就是海子。海子曾迷戀上一位大他二十歲的一個女作家,一路追隨她來到西部,途中經過一個小鎮—德令哈,寫下了這樣一篇日記。德令哈尕海3.海子詩歌陳列館展館展出海子的代表詩作和相關的資料、圖片、書籍等,你仔細觀賞過海子的著作了,或許會對海子正值青春年少卻臥軌自殺這樣的舉動
  • 海子與德令哈的「姐姐」:真相併不美麗!
    海子藉助詩歌來逃遁現實,企圖躲身於詩歌王國裡與世隔絕。但對一個鮮活生命來說,現實世界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無論怎樣逃遁,它總是揮之不去。也許,這正是海子悲劇的根源。三十年來,海子有一首被人們廣為傳誦,這首詩與一座西北城市有關,與一位「姐姐」有關。這座城市,就是青海省的德令哈。
  • 德令哈一夜,海子的詩與情人湖的故事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一座雨水中荒涼的城」—— 海子海子在《日記》中這樣描述德令哈。德令哈在蒙古語中意為「金色的世界」,這就是在戈壁上新興的一座小城。但是看到城內外的綠意,實在不敢相信這裡曾經是荒涼的戈壁。德令哈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首府,自1988年建政以來,一年比一年繁華,一年比一年更綠,如戈壁瀚海中的一座綠洲孤島,傲然生長,再也不是海子詩中的那座「雨水中荒涼的城」了。
  • 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
    ——寫在「海子詩歌陳列館」前作者/牧遠海子,今夜我在德令哈此時,夜幕已經降臨,千燈萬盞,盡放光華月亮可能是累了,它已經早早地睡下天空很靜,只有幾隻星星在那裡玩耍這是一個多麼溫情和浪漫的城呀我不知道,你曾經在悲痛時握不住的那一滴淚可否是為這座城
  • 暑假旅行,我要去海子詩裡的德令哈
    可你也許不知道,海子還有一首被人們廣為傳誦的詩歌《日記》,這首詩與一座西北城市有關,就是青海省的德令哈。海子詩中說,「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是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但就城市而言,德令哈是生動的,它濃縮了整個海西州的自然與人文,草原、戈壁、溼地、湖泊一個不缺。這裡藍天純淨,街道空曠安靜,秋天落葉遍地,溫柔的巴音河中和著城市的堅硬。
  • 德令哈和海子的故事:一座城和一個詩人,詩因城而生,城因詩而名
    海子的世界無疑是浪漫的、理想的。海子說「不想成為一個抒情的詩人」,他想帶給人們更多的美好和憧憬……有人說海子成就了德令哈,這座原本乾燥的起靜電的城市因為海子的那首《今夜我在德令哈》而變得潮溼了。知道德令哈的人,都聽過「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是的,海子來過這個城市,寫了首詩,然後走了……留在人們腦海裡的只有姐姐、草原和戈壁。多少人被海子「騙」去德令哈,只為看「今夜美麗的戈壁」,可不過是一片荒蕪……德令哈可能沒有「草原」,沒有「戈壁」,但它留下了海子。
  • 詩人海子,因何在德令哈有其紀念館?
    悼海子.歲月更替,將辭己亥,遠行千裡到青海。紀念館裡憶當年,享譽詩壇滿堂彩。初次來到位於青藏高原北端的小城德令哈,竟然發現這裡有座海子詩歌紀念館。它靜靜地矗立在德令哈「母親河」巴音河河畔,為這種城市增添了很多文化氣息……海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著名詩人。1964年生於安徽省休寧縣,天資聰明,15歲便考上了北大,成為當時「北大三大詩人」之一。
  • 在德令哈邂逅'海子'終於打通『詩和遠方』的最後一公裡
    走進德令哈市海子詩歌陳列館,才發現這座城市啊,也因為海子的一篇《日記》而一夜走紅。因為一段錯愛情緣,寫下這篇《日記》,把一座乾燥少雨的城市,變成了因憂傷而顯得多雨,頓時讓城市充滿了感情色彩,從而讓更多的人記住了這座城一德令哈。
  • 今夜,我在德令哈;為了愛情,詩人海子也曾奮不顧身
    想必去過青海的朋友,都會去一趟德令哈,這裡不光有著美麗的風景名勝,更有著浪漫而多彩的戈壁風情。著名詩人海子更是在這裡寫下了悽美詩篇—《今夜,我在德令哈》。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他是家裡的老大,底下還有三個弟弟,是地道的農村孩子 。
  •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作者 鬱有滿編輯 薺菜小包子 朗誦 火龍果夏遊青海湖後,於7月2日晚至德令哈。這是一個陌生的地名,著名詩人海子曾經來過這地方。海子,本名查海生,安徽懷寧人,是陳獨秀的同鄉,1964年生,1979年15歲時考入北京大學,1982年開始寫詩,至1987年已經寫下近200萬字的各類作品。
  • 蘭州本土音樂人致敬海子!新版《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今日全網發布
    1989年3月26日,寫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人海子離開人世。每年3月春暖花開時,熱愛海子的人們都會以自己的方式紀念他。今天(3月22日),由蘭州本土音樂人張祿洋根據海子詩歌《日記》編曲演唱的民謠《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在網易雲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音樂平臺全網發布。
  • 德令哈,詩人海子筆下「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永恆的荒野記憶
    「德令哈」是蒙古語「金色的世界」的意思,德都蒙古族與回族在這裡繁衍生息,爽朗、敦厚、熱情。這裡藍天純淨,街道空曠安靜,秋天落葉遍地,溫柔的巴音河中和著城市的堅硬。詩人海子曾在這裡寫下《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這也是諸多文藝青年嚮往這裡的原因。
  • 海子生前最後一首詩,帶你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海子
    海子死後至今,依然被當作一個文化符號,被世人所消費著。他所居留過的地方,如比較有名的德令哈市,為海子建立了一個海子紀念館,並不定期地舉行一些全國性的詩歌活動,邀請國內外眾多知名的詩人出席。紀念堂的上方的那兩句對聯一樣置立在廳堂左右兩邊的詩句「今夜我在德令哈,不想人類想姐姐」,改編自海子的那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 詩意德令哈
    陪同我們的德令哈市人大幹部、蒙古族漢子前進先生說快到德令哈了。可車子又行駛了近兩個小時,才進入一座出現高樓的城市,街道筆直而寬闊,行道樹齊整又有生機。德令哈終於到了。  「德令哈」是蒙古語「金色世界」的意思。建市於1988年的德令哈,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轄的縣級市,也是州府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