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秋天最好的方式
或許不是喝一杯奶茶
而可能是上一座山、走一段千年古道
在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
曾經存在這樣一些古道
它們生長在荒蠻、險峻、奇美的山水之間
充滿未知的危險,也攜帶著詩意
茶馬古道、夏特古道
太白古道、劍門蜀道
徽杭古道、陰平古道
雲臺古道、京西古道
旌德古道、梅關古道
中國這十大徒步古道最為著名
在這些古道上,張騫曾經出使西域
文成公主遠嫁他鄉、成吉思汗遠徵歐洲大陸
……
古道承載的從來不只是馬背上的貨物
還有路兩端的世界,是文明溝通、碰撞的橋梁
到今天,徒步古道對於我們的意義
也不只欣賞美景、強身健體
感受古今交融的文化意向
擁抱先人留下的精神、財富
今天遊小君整理了適合你的16條古道
讓你的國慶多一分文化、多一種「野趣」!
▼
A
江浙滬包郵區適合徒步的古道:
1 / 天字古道
☑特點:最適合親子徒步
徒步出發地:浙江湖州
天字古道連接湖州埭溪鎮的茅塢村與山宕村,是目前湖州吳興區保留下來最長的一條環形古道。從前交通不便利,兩邊山民都是靠這條道往來。
走進天字古道,或竹林似海、濃蔭蔽日,或豐茂林木、幽深雅靜,春有春筍拔節、夏有山花爛漫、秋有斑斕山景、冬有白雪皚皚……
我們挑了其中一段適合親子徒步的古道(約4公裡),和孩子們一起感受大自然,體驗野炊活動,大人們還可以進一元老茶館坐坐,聽聽老故事、喝喝老茶。
2 / 吳越古道
☑特點:曲徑通幽,似在畫中遊
徒步出發地:安徽寧國
浙西天池位於海拔近1200米的浙西山巔,這裡擁有800畝的水域,湖水清洌、幽藍,四周山巒緩伏、視野開闊,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梅花鹿的主要棲息地。
現存完整的青石古道約15公裡,為五代十國吳越與南唐主要通道。千頃關古城牆,為春秋時代吳越國的建築,鎮守在海拔千米左右的山口,如今古城牆已成殘骸,讓人唏噓不已。
當浙西天池出現在眾遊俠面前,瞬間都被這湖光山色所吸引。天池寬達千頃,四面高山圍繞,可謂「神池浩渺,天境浮空」,一個美麗的高山湖泊靜臥在這裡。
3 / 莫幹山蔣公道
☑特點:華東經典徒步線
徒步出發地:浙江湖州
莫幹山,為天目山系之深入德清境內的餘脈,距離杭州60多公裡,而貼近杭州餘杭瓶窯的部分,更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國家森林公園!
莫幹山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自古以來就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墨客,既為莫幹山贏得了巨大的名人效應,更為莫幹山留下了難以計數的詩文、石刻、事跡,以及二百多幢各式各樣的名人別墅。
莫幹山古道從庾村始,途經瑩石礦、炮臺山、蔭山街、怪石角莫幹嶺,終點為石門卡。古道上至今保存著100多年前的石鋪小路,作為「江南第一山」的莫幹山,山上的古道的優美風景自然不在話下,同時這裡還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4 / 徽杭古道
☑特點:入門級徒步首選
徒步出發地:浙江杭州
徽杭古道西起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全長四十餘裡,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
始建於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道是績溪縣境內的盤山小道,長度大約5裡,也是徽杭古道的精華所在。除了自然風光之外,這裡還有傳奇的徽商文化,因此徽杭古道又被稱為中國第一古道。
它常年排在華東十大徒步路線之首,是華東地區戶外愛好者必須要去走一次的入門級徒步線路,是很多人走上戶外道路的起點。
5 / 千丈幽谷
☑特點:花徑浪漫休閒徒步
徒步出發地:浙江新昌
新昌千丈幽谷是浙東南壯麗的丹霞地貌,作為央視《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的外景地而聞名全國,這裡景色綺麗,絕對是一次絕美的戶外之旅。
從新昌道到千丈幽谷口是一條很棒的徒步路線,一路有丹霞奇峰、幽谷山花,而我們這次的任務是尋找震撼的江南第一灣——歐米伽大拐彎,喜歡探索地理發現的遊俠們,出發!
6 / 野攀 · 永康公婆巖
☑特點:技術線進階之路
徒步出發地:浙江永康
婆巖位於永康市芝英鎮黃泥坎村,也叫石翁山,因為一峰高突,非常像老翁戴紗而得名。石翁之東還有一峰,狀如螺髻老婦,傳為石翁之妻。
這裡都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山體雖然不高,大概只有400~500米,但多溝壑絕壁、山勢險峻、風景秀美,植被覆蓋完好。
公婆巖野攀穿越線路能把公婆巖、五峰、石鼓寮三個景點串聯在一起,成為一條集登山、探險、賞景於一體的線路。
7 / 上青古道
☑特點:竹海尋覓芳蹤
徒步出發地:浙江紹興
上青古道位於紹興柯橋,是華東徒步界的一條經典線路,得名來自於其首尾兩端地名,一曰上灶村,一曰青壇村。
這是古時嵊州一帶通往紹興的唯一官道,相當於現在的國道,如今隨著平王線的開通,這裡已經鮮有人通行。南朝齊梁年間道教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曾隱居於此,元初詩人林景熙對此嶺曾留有詩句:「笑指青蘿問隱君,千巖秋色此平分」。
由王壇鎮上灶古船埠到嵊州為山路,但全鋪上了青石板,所以留存至今。上青古道有一千四百多級石階,兩米多寬路很好走,所以很適合徒步。
8 / 孫家嶺古道
☑特點:探浙江腹地的高山草甸
徒步出發地:浙江紹興
從紹興孫岙村徒步翻越到丹家村,這條山路是舊時丹家村的主要交通要道,當前被稱為孫家嶺古道,當村落通公路後,沉寂後的古道再次爆火。
這條山路可直接登上668米海拔的雄鵝峰,山峰上可環看五百崗,群峰起落,奇山怪石遍地皆是,主峰高300多米,因其形似雄鵝鼻子,故稱「雄鵝峰」。
與雄鵝峰相對的一座山峰稱為「雌鵝峰」,雄鵝峰和雌鵝峰富有傳奇色彩,當地還流傳著一個關於雄仙鵝與雌仙鵝的傳奇故事。
9 / 寧波嵩嶺古道
☑特點:秋季趣味最佳的徒步線
徒步出發地:浙江寧波
大嵩嶺古道為明清時期修築,是寧波大嵩、鹹祥居民向北通往甬、杭、滬等外面世界的重要通道,隨著公路的建成,漸漸遭人遺忘,如今僅存洋山岙村至大嵩嶺腳一段,古道用卵石緊密鋪就,遇溪則有石砌拱橋相連。
東錢湖福泉山景區位於東錢湖的東南山地,瀕象山港於東南、臨東錢湖於西北,景區面積16000畝,是一個山體旅遊與茶園旅遊相結合的旅遊項目。
10 / 馬嶺古道
☑特點:徒步穿越江南「南太行」
徒步出發地:浙江金華
馬嶺古道,始於金華浦江縣虞宅鄉馬嶺腳村,一直到桐廬蘆茨埠,蜿蜒於浦江、建德、桐廬三地交界處的崇山峻岭中,全長20公裡左右,其中浦江段約3公裡,曾多次獲評「浙江十大經典古道」、「浙江省最美森林古道」。
古道沿山體、小溪、梯田蜿蜒而上,一路有古橋、古祠廟、名人古宅、古遺址、古村落等,特別是建於宋代的西山橋,它是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拾級而上,眼前一塊書有「馬嶺古道」的木牌坊,緊鄰馬嶺隧道口而立,與一路上古色古香的風景相映成趣。
踮腳遠眺,就可以望見遠處高聳佇立的紅巖頂,長達2.5公裡的石幔,如綃幔垂天,由西向東橫亙於雲天之中。
【浦江·馬嶺古道】
B
北京周邊適合徒步的古道
11 / 京西古道
☑特點:徵服北方「徽杭古道」
徒步出發地:北京
京西古道以「西山大路」為主幹線,連接著縱橫南北的各條支線道路,其中的中道、南道、北道為其主要組成部分。
京西古道距今有數千年的歷史,遠古烽煙、民族交往、宗教活動、築城戍邊,以及古道、西風、瘦馬等數不清的神奇故事,散落在古道兩側,它所蘊涵的厚重文化底蘊,與燦爛的永定河流域文化疊聚成輝。
本次旅程將帶您走進京西門頭溝追尋歷史的腳步,遊覽馬致遠故居。並且參加活動的隊員都將獲得遊俠客定製徽章、「探秘京西古道」電子證書。
C
廣東周邊適合徒步的古道
12 / 中山岐澳古道
☑特點:徒步古道品乳鴿
徒步出發地:廣東中山
山岐澳古道的「岐」指香山縣城石岐,也就是如今的中山市石岐城區,「澳」則指澳門。
當年出洋打拼的第一代華僑,不少就是沿岐澳古道走向澳門,乘船前往香港或者出洋。我們沿著這條古道,徒步五桂山,這裡青山連綿、溪水長流、四季花香。
既然來了中山,那就不能不嘗一下著名的中山乳鴿,徒步完古道,我們去當地專吃乳鴿的大排檔,來嘗一嘗地道的中山菜。
D
重慶周邊適合徒步的古道
13 / 張飛古道
☑特點:徒步穿越張飛古道
徒步出發地:重慶
張飛古道是溫塘峽絕壁間的一條小道,長約10km,傳說張飛當年帶兵挺進閬中時取該道北上,為古時重慶至合川交通要道。
金剛碑位於重慶市北碚境內,距北碚城區大約5公裡,歷經300年滄桑歷史,因產煤業興起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房屋大多是土牆或木質結構,目前已進行保護性開發。
徒步張飛古道,尋找復旦舊址、翻越溫塘峽谷,渡船過江,一起品嘗特色豆花飯。
E
山西周邊適合徒步的古道
14 / 榆祁古道
☑特點:商賈往來晉中平原的必經之路
徒步出發地:山西太原
榆祁古道在榆社縣西北部與祁縣太谷三縣的交界處,這裡群山連綿、層巒疊障,有著「榆社屋脊」之稱,在這屋脊上聳立著悟雲山、中金堖、吳娃背、四縣堖四座高山,在群山圍繞中卻隱藏著一條榆社的出境古道——這就是榆祁古道。
這是一條百年古道,曾經是南方前往太原必經之路,其中有不少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這裡林大山深、人煙罕見,回想在幾十年前,這裡商賈往來好不熱鬧的景象,不經嘆息滄海桑田、時過境遷!
榆祁古道距離太原市僅1.5小時的車程,在解放前,人們前往太原時就需要走這裡,因為高速路的開通,如今這裡已經荒廢,但是卻有了一種獨特的美,廢棄原始的感覺使得這裡成為了驢友心中的世外桃源!
15 / 南太行十八缸
☑特點:十八缸,缸缸相連
徒步出發地:山西太原
八百裡巍巍太行山中有著一條億萬年間衝刷形成的缸形峽谷,大大小小數十個缸,被驢友稱為——十八缸,此線路隨著抖音的火爆而紅遍驢友圈。
太行山十八缸,從低處看,是一面巨牆,壁立萬仞、難以逾越,但從高處俯視,又如一階階巨大的石梯,拾級而上似乎就能抵達另一個世界,仿佛與歷史對話,感受古道的滄桑。
十八缸基本都是絕壁,風景獨特、驚險刺激,當地老鄉在缸的上下部位都用樹枝、木棍、鋼絲、繩索等材質搭設了不少簡易軟梯子、棧道!讓原本無法行走的崖壁可以上下,使大家得以一睹十八缸的風採。
F
四川周邊適合徒步的古道
16 / 松茂古道
☑特點:觸摸2000年歷史滄桑
徒步出發地:四川成都
我們走進2000年歷史的松茂古道,中午在埡口銀臺觀擇地路餐,這裡也是都江堰和汶川的分界線,在古代也是漢區藏區的分界線。
在解放以前,進入茂縣松潘僅此一條路,向前翻越娘子嶺到達汶川映秀鎮,就是一場難忘的古道穿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