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家喻戶曉。在那個時候,船是勝於馬的交通工具,所以《水滸傳》中會出現大量描述梁山水泊的場景,我想大家也會和我一樣好奇這個梁山水泊在哪兒?
山東師範大學杜貴晨教授,從事《水滸傳》研究20多年,他告訴我們:歷史上確實有八百裡水泊,現在的東平湖就是當年八百裡水泊的最後遺蹟。
於是,趁著五一的假日,我打算來場回憶經典的八百裡水泊之旅。
從杭州出發,到山東泰安東平湖,距離較遠,乘坐高鐵大約要花費了7個小時。如果覺得無聊,可以在沿途回顧回顧東平湖的歷史。
東平湖存在了多久,無人能說清。人類的歷史在滄海桑田的變幻中只是一瞬,但在近一千多年的歷史中,東平湖造就、承載、延續了水滸文化、運河文化、佛教文化、府學文化等一個又一個輝煌的文化,使它在歷史長河中的地位無可替代。
終於來到了東平湖,我來時天色還早,於是在東平湖邊租一個小划船,打算在湖中一覽春色。
煙波浩渺的湖水在陽光下波光粼粼,湖天相融,像一首純情的朦朧詩,又如一幅神至意盡的工筆畫。漣漪一圈一圈地蕩漾著,細浪在微風的撥弄下層層疊疊,我仿佛看到水滸英雄的刀光劍影在水中閃爍,氣貫長虹,漫道如鐵,隨後便是一望無際的坦蕩,一望無際的沉靜和蒼茫。
遊湖大約用了1個小時,聽水波輕輕拍打船身,槳聲欸乃,沐著習習湖風,不覺忘返。
上岸就是集市,售賣的都是淡水產品,都是東平湖的特產:麻鴨蛋、大河蚌、鹹魚、菱角等。可以買些帶回去給親朋好友。
過了集市,就進入了湖上人家,正是飯點,炊煙嫋嫋。這裡我要特別推薦,一定要去村落裡的飯店中吃一次東平湖的全魚宴。
這裡的全魚宴號稱申請了「非遺」。
剛打上來的湖魚紅燒後香氣撲鼻,銀魚湯味道鮮美,油炸小黃魚酥脆留香,湖蟹也很不錯,再加上小菜:蒸野菜、炒野鴨蛋。再來點當地的土燒酒,讓人胃口大開,旅途的勞累在美食和美景面前一掃而空。
飯後,也可以像我一樣去堤上走走,看看村民們捕魚:密密的蘆葦在湖中縱情的生長著,一葉小舟從蘆葦蕩中駛出,在微風細雨中搖曳,身著蓑笠的駕船老翁望著湖面,哼著當地的漁家小調,拎著小桶,捕魚、撈蝦,悠哉悠哉。
一抹夕陽卷過,山融入了水,水融入了山,東平湖在這個時候竟是這樣的迷人。湖水深沉蔚藍,風平浪靜時,鷗鷺翻飛;徐徐微風時,魚兒歡暢;霞光裡,色彩繽紛;朗日下,寧靜安好。我的心已經融入了東平湖,東平湖也已經融入了我的心。
到了夜晚,不急著回去的話,我建議住在離東平湖不遠的「老船長」旅館,老闆熱情好客,對東平湖的過往有自己的見解,晚上與他小酢兩杯,聽他訴說著東平斑駁的前世和今生,也別有樂趣。
茫茫大山、浩浩水泊,從梁山聚義到我輩而來,時光走了將近千年;願再一個千年之後,水泊仍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