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旅遊

2020-12-21 溫州市政府網

  概況 2010年,溫州市完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詳細規劃會審3個,舊村改建修建性詳細規劃1個。全市風景名勝區接待遊客19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25%;風景區門票收入約1.62億元,同比增長21.28%;風景旅遊總收入約124億元,同比增長22.25%。多渠道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8億元,同比增長17.14%。

  雁蕩山景區概況 2010年,雁蕩山風景名勝區接待國內外遊客237.1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9.12%;旅遊業總產值19.6億元,同比增長19.23%。


靈峰秀色

靈巖飛渡

大龍湫

    雁蕩山 中國十大名山之一,位於溫州樂清市境內,距杭州300公裡,距溫州70公裡,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遊區。雁蕩山是亞洲大陸邊緣巨型火山(巖)帶中白堊紀火山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流紋巖的天然博物館。雁蕩山一山一石記錄了距今1.28億~1.08億年間一座復活型破火山演化的歷史。雁蕩山山水形勝,以銳峰、疊嶂、怪洞、門闕、飛瀑稱絕,素有「天下奇秀」、「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讚譽,史稱「東南第一山」。
    雁蕩山總面積450平方公裡,景點550多處,闢有靈峰、三折瀑、靈巖、大龍湫、雁湖、顯勝門、仙橋、羊角洞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夜景、靈巖飛渡、大龍湫瀑布被稱為「雁蕩山三絕」。「日景耐看,夜景消魂」,「一景多變,移步換景」,「觀山景,嘗海鮮」,這是雁蕩山區別於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雁蕩山集山水美學、自然科學、歷史文化於一體,兼備觀光旅遊、休閒度假、科學考察、科普教育、文化追蹤、佛教朝虔於一體。

  雁蕩山景區建設 2010年,雁蕩山風景名勝區開工建設松溪景觀大道整治入口環境,啟動大型遊客集散中心前期工作,著手羊角洞景區停車場和入口改造。改造完成響嶺頭範圍路燈一期工程和人行道整修工程。啟動能仁寺、燕尾瀑、筋竹澗的整體開發前期工作,著手編制《燕尾瀑-能仁寺-筋竹澗旅遊景區開發控制性工程詳細規劃》。完成白芙線複線一期工程立項並完成橋梁工程招投標。投入100多萬元基本完成局辦公樓及大院環境整治工程。完成靈峰景區出口改造並獲浙江省2010年度景區建設佳作獎。

  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建設 2010年,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加強地質遺蹟資源保護,明確劃定核心保護區、風貌恢復區、生態保護區和人文歷史保護區的保護等級和範圍。實行「一書兩證」制度,嚴禁在保護區內進行開山採石等破壞地質原貌的活動。開展地質災害的調查防治工作,建立隱患地段的隔離帶等防治措施。開展地學科研、科普活動,進行主園區水文地質綜合調查。舉辦中國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科普宣傳周活動。完善博物館建設,開闢地質遺蹟考察線路,增設景點標識、指示牌、科普說明牌。推進《雁蕩山世界地質公園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做好遺蹟保護專項資金落實工作。

  雁蕩山景區管理 2010年,雁蕩山景區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加強景區管理,提升遊客滿意度。加強旅遊行業管理,開展「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著手研究建立景區內部統一交通體系,從根本上解決景區交通與AAAAA景區嚴重不適應的局面。推進雁蕩山火車站至景區道路建設。加強森林防火、景區遊覽、食品衛生、賓館飯店消防、景區治安交通、大型活動等方面的安全工作。加強環境整治,查處各類違章建築,全年拆除違章建築15戶,計 1200多平方米。

  雁蕩山宣傳促銷 2010年,雁蕩山景區對接上海世博會,投入50萬元在世博園浙江館播放雁蕩山景區專題片;組織各旅行社赴上海參加「對接世博,走進溫州」系列活動,在上海等地旅行社發放「看世博,遊雁蕩山」宣傳折頁10萬份。下半年投入1000萬元,在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經濟半小時》等欄目宣傳雁蕩山旅遊品牌。在浙江電視臺、上海東方衛視、廣東南方衛視、廈門和省內各地電視臺等播放雁蕩山形象片。協助中央電視臺、日本NHK攝製《雁蕩飛人》和《今日中國》。在廈門至福州動車的《旅客報》上宣傳雁蕩山景區。制定調整組團旅行社的優惠政策。參加浙東南旅遊聯合體、金麗溫旅遊聯合體組織的活動,被聯合體評為2010年度先進景區。投入1300萬元完成第三屆「中國(溫州)森林旅遊節」活動,舉辦「第三屆中國(雁蕩山)夫妻文化旅遊節」。組織參加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浙江省旅遊交易會,舉辦首屆雁蕩山風光攝影作品評選活動。編制出版《雁蕩山摩崖碑刻》《歷代名人畫雁蕩》《雁蕩山旅遊手冊》《雁蕩山導遊圖》等。

  中雁蕩山景區概況 2010年,中雁管委會以打造「山水中雁、都市仙源」知名旅遊品牌和「山水畫廊」主導產業為目標,接待遊客107.39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15%;其中國內遊客106.33萬人,同比增長15%;海外遊客10 638人,同比增長10%;旅遊總收入7.58億元,同比增長15%。

  中雁蕩山景區建設 2010年,中雁蕩山完成景區護欄加固與更新;完成「第一山」牌坊和危巖除險加固;建設八折瀑親水棧道;開工建設平衡木互動項目;建成龍山湖畫廊;對鳳凰山景區管理房進行竣工驗收;開展鳳凰山景區遊路工程、東漈入口至梅雨潭遊路基建設。

  中雁蕩山景區規劃 2010年,中雁蕩山開展玉甑景區、中石門村地形圖測繪及詳細規劃編制;開展十二盤石板路加固方案設計、龍心巖懸空棧橋設計、卓筆峰景點規劃設計、天門洞景點規劃設計;並對平衡木互動項目方案、鳳凰山亭廊、平臺等景觀小品進行設計。

  中雁蕩山景區管理 2010年,中雁蕩山景區內禁止開礦、取石、運土,全年景區內沒發生治安事件。購買除草劑對遊步道兩側的雜草進行清理,購買紅楓和梅花進行彩林建設,在玉甑峰種植200來株梅花,在屑玉泉和西漈部分地段種植紅楓200來株。在景區內砍伐30公裡的防火隔離帶,通過樂清市森林防火辦的驗收。全年出動各類安全檢查6次,134人次。1月~12月份,拆除違章建築10起,面積3000多平方米。

  中雁蕩山旅遊市場開拓 2010年,中雁蕩山景區做大農村休閒生態旅遊,把保持原始狀態的中石門作為生態旅遊村重點建設村,開辦農家旅館5家、床位70多張;農家餐館5家、200多餐位;農家土特產店一家,全年接待上海遊客4000多人次。與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購物街》欄目合作,推出「遊中雁、上央視」活動。新特製中雁蕩山門票,門票分為中雁蕩山明信片門票和央視購物街的兌獎明信片,每位遊客均有一次中獎機會,中獎者可參加央視購物街欄目活動。邀請國內知名作家舒婷、趙建雄、謝魯勃等來中雁旅遊採風,多篇遊記、散文在《聯誼報》《東方航空》《溫州都市報》等報紙刊物上發表,並在《簫臺》雜誌結集出版。在廣東、上海閘北區與浦東新區花木社區,推介中雁蕩山的山水風光及農家休閒遊;與上海遠景、手拉手旅遊聯盟、大世界、暢遊天下等旅行社籤訂合作協議。舉辦哈雷摩託車中雁蕩山——北雁蕩山山地越野賽。參加溫州市旅遊局舉辦的市區松臺廣場「新春旅遊大展銷」、 「春季旅遊展」。與溫州電視臺合作拍攝旅遊風「中雁三月初十」專題片。以玉甑峰為題材的中雁風光正式成為樂清電視臺形象宣傳片內容播放。在《上海知青》雜誌上刊登封面及內頁文章介紹。

  南雁蕩山風景區概況 2010年,南雁蕩山景區以南雁村搬遷和鄉村旅遊發展為抓手,全年門票收入197.87萬元,接待人數81.59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08億元。

  南雁蕩山景區規劃 2010年,南雁蕩山景區完成東西洞景區詳細規劃修編,著手景區外圍鄉鎮部分旅遊鄉村規劃編制;啟動南雁蕩山東西洞核心景區內南雁村整體搬遷,截至年底完成70%協議籤訂和50%房屋騰空;完成南雁蕩山東西洞景區碧湖篁島恢復性提升項目改造一期主體工程,實施碧溪渡至碧湖篁島遊步道改造;完成南雁蕩山明王峰景區山門挺進師陳列館主體工程、鳳臥馬頭崗省一大陳列室、省一大紀念園管理房等建設;實施南雁蕩山順溪知音澗恢復性延伸項目,完成景區停車場基礎工程和通瀑遊步道建設。

  南雁蕩山景區保護管理 2010年,南雁蕩山景區制定《平陽縣南雁蕩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理辦法》、《古樹名木管理規定》、《文物古蹟保護修繕管理規定》、《寺院環境管理規定》、《景區消防和旅遊安全管理規定》、《關於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環境保護的規定》、《景區治安管理規定》等制度,落實專門隊伍並聘請保安加強巡邏、配備監察大隊專用車、將景區監控納入公安系統的治安監控。對重點景觀資源採取針對性的保護措施加以保護,委託浙江省古建築設計研究院編制《順溪古建築群保護規劃》,對各古建築物及周邊環境、古樹名木進行評估,提出可保護措施。在核心區內不予建設與資源無關的設施,並加強耕地保護、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制定《古樹名木管理規定》,建立南雁蕩山古樹名木登記表。依據規劃對各類開發利用活動進行監管。

  楠溪江風景名勝區概況 2010年,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累計接待遊客219.4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35%;旅遊總收入16.12億元,同比增長37.57%;門票收入1256.85萬元,同比增長12.89%。

  楠溪江景區規劃修編 2010年,《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經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部際審查通過,修改後由建設部報國務院審批中。完成巖坦溪和珍溪景區詳細規劃文本編制和縣級審查工作。完成 「十二五」重大旅遊建設項目、風景旅遊用地需求計劃、旅遊招商引資項目的編制工作。

  楠溪江風景區資源管理保護 2010年,楠溪江景區通過開展「景區綜合整治宣傳月」等活動,全年出動巡查67次,受理、查處景區違法違規案件12起,其中責令停工7起,拆除違章建築3處。執行景區建設項目「一書兩證」制度,審批公建項目7件、私建項目選址書43件、私建項目工程許可證21件。

  楠溪江風景區建設 2010年,楠溪江景區完成石桅巖景區寨門遊步道、景區電纜、棧道、鐵索橋、下岙口外移等工程;電子門禁完成75%、小三峽基礎設施完成60%,草坪避險碼頭及附屬管理房已立項;太平巖景區通往胡公殿的遊步道、碼頭、停車場、遊客服務中心電子屏幕及變壓器增容工程、灘林環境整治工程、景區水上樂園廣告牌、入口及碼頭建設工程竣工;大若巖崖下庫入口、售票房、棧道及玻璃景觀臺等基礎設施竣工。休息亭、公廁,鐵索橋、遊步道等基礎設施完成85%;二橋漂流碼頭規範化工程竣工,林坑古村廁所竣工並驗收;完成崖下庫遊步道兩側綠化及蒼坡、芙蓉等景區局部綠化工作。完成諸永、繞城高速至景區旅遊交通標識建設。做好大若巖東服務區、紅巖湖開發、廣化寺重建等項目前期工作。

  楠溪江風景區重點項目建設 2010年,楠溪江景區九丈甸園完成土建工程量50%。金珠瀑文化休閒中心、芙蓉山莊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楠溪山居大酒店(溪田賓館)開工建設。

  楠溪江風景區宣傳促銷 2010年,楠溪江景區啟動上海、南京、無錫、寧波、福州、廈門等重點市場推廣活動,與地區重點旅行商做好銜接。組織旅遊企業參加重慶旅交會、義烏旅遊商品博覽會、海峽博覽會等旅遊推介活動,參加浙江省(上海)旅交會,利用上海世博「浙江館」進行旅遊形象宣傳和旅遊營銷推廣。舉辦「走埭頭,吃農家分歲酒——2010楠溪江埭頭民俗過大年」活動。出臺《2010年永嘉縣楠溪江團隊遊客招徠獎勵辦法》。

  百丈漈-飛雲湖景區建設 2010年,百丈飛瀑景區完成引水工程,4月25日試放水;百丈二漈攔水壩工程完成通過驗收。同時,推進劉基故裡景區深度開發,加快安福寺、猴王谷、包龍潭、仙人谷等旅遊新景區開發建設。啟動龍麒源景區創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工作;做好銅鈴山、百丈飛瀑AAAA級景區複評工作。完成57省道暨文青公路改建工程、南田至武陽通景公路工程;推進56省道花園至西坑段改建工程、縣城客運中心(旅遊集散中心)、珊溪旅遊碼頭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56省道連接南田(劉基故裡)公路工程、百丈漈通景公路改建工程、銅鈴山至泰順黃橋景區連接公路等項目。推進天頂湖旅遊接待中心、劉基文化生態園、珊溪下灣旅遊配套項目、在外溫州人之家、英格堡小鎮等旅遊配套項目建設。同時,發展農家樂項目,全縣現有星級農家樂、省市縣級示範點、示範村44家(個)。開工建設縣農產品展示中心等項目,各大景區均開設旅遊商店。

  百丈漈-飛雲湖景區旅遊管理 2010年,百丈飛瀑景區加強對旅遊合同、旅遊廣告、旅遊保險、明碼標價和服務質量的監督檢查,打擊惡性競爭、購物欺詐等違法違規活動,暢通遊客投訴渠道,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健全旅遊安全責任制,完善旅遊重大安全事故處理等應急預案,加強森林防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大檢查。出臺《2010年度外地旅行社組團來文獎勵政策》《旅遊服務質量提升年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旅遊用車安全管理的通知》。

  百丈漈-飛雲湖景區宣傳促銷 2010年,百丈飛瀑景區制定《2010年度文成旅遊宣傳促銷工作計劃》,整合百丈飛瀑、劉基故裡、銅鈴山峽、龍麒源等重點景區資源,打造精品旅遊線路,統一宣傳、統一促銷。加強與《江南遊報》、《溫州都市報》、溫州網等媒體合作,推廣文成旅遊。舉辦「百丈漈」攝影大賽。參加省市組織的宣傳促銷活動(中國旅交會、浙江旅交會、溫州宣傳周、「七一」紅色旅遊宣傳活動)、赴周邊各地開展文成旅遊推介會和旅遊合作洽談會、發放旅遊宣傳資料(10 000多份)等方式推介文成風景旅遊資源。通過開展文成與臨海「兩地客源互送活動」,與各地旅行社合作,出臺《2010年度外地旅行社組團來文獎勵政策》,鼓勵外地旅行社向文成輸送遊客。同時,印製宣傳資料組織力量到溫州各大社區、街道挨家挨戶分發。9月10日召開文成(溫州)旅遊合作洽談會,邀請30多家旅行社進行洽談。組織溫州「甌之南」旅遊聯合體到福建福州、泉州開展聯合促銷活動。文成縣旅遊管理部門對組團到文成旅遊表現突出的溫州市星遠旅遊服務有限公司等5家旅行社進行現場獎勵。舉辦趙超構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迎世博「文成杯」和「百丈漈杯」攝影大賽、第三屆萬種楓情節、第二屆「三月三」畲鄉風情節暨「印象西坑·美麗畲鄉」大型畫展活動和劉伯溫700華誕大型紀念活動。

  仙巖風景名勝區概述 2010年,仙巖景區接待遊客23.2萬人次,門票收入90萬元,創旅遊總產值7200多萬元。

  仙巖景區資源保護 2010年,仙巖景區對開山採石、挖沙取土、亂砍濫伐以及其他形式的破壞地形地質地貌活動和違章建築進行清理整頓,聯合相關部門出動7起500多人次拆除違章建築5000多平方米,封禁了1處採石點,制止違章建私墓2起,查處亂砍林木案件1起等等,對仙竹公路主幹線的路障和路邊違章違規建築進行徹底清理,景區環境大為改觀。

  仙巖景區規劃建設 2010年,仙巖景區完成入口整治二期方案、化成洞景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修編工作和化成洞景區入口規劃方案設計工作。投入200多萬元拆除仙巖景區內外違章建築3000多平方米;投入100多萬元完成景區疏林曲水景觀工程;投入30多萬元完成景區入口民房外立面改造工程、道路鋪裝工程;投入20萬元完成龍鬚潭整治工程;投入30多萬元完成梅雨潭蓄水池假山工程;投入30多萬元完成陳傅良祠修復工程;另外還投入600多萬元對仙巖景區入口整治二期工程進行徵地、政策處理工作,投入300多萬元對仙巖化成洞景區遊步道等基礎設施進行建設。

  澤雅景區概況 2010年,澤雅景區接待海內外遊客76萬多人次(含鄉村旅遊、漂流),門票總收入330萬元,創旅遊總產值2.3億元,與往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8%。

  澤雅景區建設 2010年,澤雅景區投入910萬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立澤雅旅遊招商引資項目庫,9月12日,澤雅景區服務接待中心奠基。完成七瀑澗景區通幽峽處遊步道修建。改建四連碓景區遊步道320米。更新七瀑澗景區與四連碓景區垃圾箱58隻。修建七瀑澗景區蓮花餐廳與觀瀑茶樓部分破損的柱子等。安裝完成四連碓景區文化長廊。更新七瀑澗景區安全警示30多處。拓寬九條漈遊步道200多米並加固了安全護欄。委託致庭景觀設計院編製紙山景區美麗鄉村唐宅村的建設方案,修復中國造紙文化館與造紙作坊,設計安裝紙山景區指示標誌,對部分古民居進行外立面改建,建成生態停車場2000多平方米及茶樓一座。同土地、規劃、公安等有關部門拆除景區違章建築8起,總面積840平方米。

  澤雅景區管理 2010年,澤雅景區推出社會承諾制度,旅遊行業同業誠信公約,設立旅遊諮詢、投訴服務點,取締臨時流動攤位,對景區內各經營戶、攤點實行明碼標價,統一佩證上崗、亮證經營,定期與不定期地會同工商、物價、公安等部門聯合檢查,大力整治景區旅遊市場。

  澤雅景區宣傳促銷 2010年,澤雅景區與溫州各大旅行社籤訂合作協議;4月份在時代廣場開展宣傳,發放資料2000多份;5月份到上海對接世博會;7月份組織澤雅激情漂流大賽,在溫州電視臺《生活搜索》欄目組進行45分鐘的宣傳廣告;10月20日在美麗鄉村唐宅村舉行大型金秋文化旅遊節,開展首屆澤雅鬥牛節、澤雅美食節、金秋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中國古法造紙文化園開園儀式等活動。

  澤雅景區安全管理 2010年,澤雅景區每月定期對景區進行安全大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予以取締和整改,遇重大節假日及節慶活動,制訂應急預案,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同時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專門成立森林防火領導小組,並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另一方面,景區落實專職環衛清潔工,對景區內和周邊村莊的衛生、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瑤溪景區概況 2010年,瑤溪風景區接待遊客173.9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21%;實現旅遊總收入13.92億元,同比增長20.21%。

  瑤溪景區建設 2010年10月20日,總規劃用地面積385畝,工程總投資1.638億元的鐘秀園工程開工建設。瑤溪風景名勝區完成瑤湖至烏奇峰遊步道、望湖亭(暫定)及周邊綠化建設項目選址勘察工作,瑤湖濱水景觀工程政策處理工作與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瑤溪風景名勝區通過國家AAA級景區複評,天柱風景區成功創建市級文明景區。

  瑤溪景區保護管理 2010年,瑤溪風景區制定風景名勝資源保護措施,加強對景區破壞資源行為的檢查力度,多次聯合規劃、國土資源、民政、民宗、農林、水利、公安、安監、質監、電力、永中街道、瑤溪鎮等部門對多處 「違法建設」、「青山白化」、「非法開山取石」、「盜伐樹木」等破壞景區行為進行打擊整治。與各景區及景區經營單位、旅遊企業均籤訂《旅遊行業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安全生產責任。節假日期間,經常組織人員開展深化安全生產大檢查及專項整治檢查。加強景區森林防火、防汛、治安等管理。開展管理人員和幹部的崗位培訓,特別注重加強景區保護知識與專業技術教育,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

  寨寮溪景區概況 2010年,寨寮溪景區接待遊客人數75.95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86.55萬元。

  寨寮溪景區建設 2010年,寨寮溪景區啟動東源木活字印刷展示館規劃編制工作;完成龍潭景區一潭至三潭遊步道工程、九珠潭景區入口停車場二期工程;編制九珠潭景區杭山峽谷棧道工程預算,12月份進入招投標階段;啟動九珠潭景區神龜湖大壩維修工程前期測量工作;對九珠潭景區入口景觀帶、遊客集散中心草坪進行綠化美化。完成景區監控設施建設工程,完善景區監管體系。

  寨寮溪景區資源保護 2010年,寨寮溪景區加大對在風景區內挖沙取土、開山取石、亂搭建築物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全年出動巡查30多次,聯合有關鄉鎮和職能部門,查處順溪村在玉女谷景區入口處的違章搭棚、佔用溪流等違法行為。

  寨寮溪景區宣傳促銷 2010年5月8日,寨寮溪景區舉辦首屆寨寮溪山水文化節,相繼推出「世博主題圖片展」、「美食鄉村」寨寮溪特色菜大曬場、「相約美麗寨寮溪」瑞安機關單身青年聯誼活動、「遊九珠潭、住度假村、逛世博會」遊玩有獎和倡導低碳生活「迎世博遊景區」寨寮溪騎行環保宣傳遊等活動。節日期間,同台州天虹旅行社、溫州精誠國旅、順達旅遊公司等旅行社合作推出線路。利用木活字印刷術列入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契機,邀請各級媒體進行報導,同時印製木活字版《寨寮溪》宣傳讀本。引進外地遊客到景區遊覽,藉助57省道即將貫通之機,聯合寨寮溪度假村赴平陽騰蛟、水頭進行宣傳促銷。

  寨寮溪景區安全管理 2010年,寨寮溪景區與各景點成立上海世博安保領導小組,籤訂旅遊安全責任書,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建立安全防範機制,制定和健全景區各類事故應急預案與防災救災預案,通過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等形式做好安全巡查,排除安全隱患。

  濱海-玉蒼山景區規劃編制 2010年,濱海-玉蒼山景區委託規劃編制單位和專家團隊,編制漁寮景區、炎亭景區、莒溪景區詳細規劃和燕窠硐景區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各景區發展思路。

  濱海-玉蒼山景區開發建設 2010年,濱海-玉蒼山景區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總投入約4530多萬元,其中景區基礎設施投入(政府性投入)1130多萬元,為歷年來政府投入最大的一年;旅遊接待設施(招商引資項目)3400多萬元。完成漁寮景區太陽能路燈、遊步道、公廁,玉蒼山景區石海迷宮,炎亭景區主入口管理房,石聚堂景區遊步道,主入口和後山管理房等旅遊配套設施建設;修復碗窯景區龍窯、棧道,配置了電窯和手工制陶設備;對石聚堂景區主入口進行園林式整治;漁寮、玉蒼山、石聚堂三個遊客中心開工建設,碗窯遊客中心完成前期工作,將開工建設。同時,華玉山莊(二期)、漁寮音樂石山莊等招商引資項目正在施工中。

  濱海-玉蒼山景區管理 2010年,濱海-玉蒼山景區與各景區管理所、景區內的重點接待單位籤訂《安全、消防、衛生目標管理責任書》、《安全生產、市場規範工作承諾書》、《上海世博會安保工作責任書》。全年出動風景監察45次,整改安全隱患7處,處理各類旅遊投訴6起;加大風景資源保護力度,查處在景區內開山採石、挖沙取土、砍伐樹木、破壞植被、違章建房、破壞景物景觀等行為。全年查處違章建房2起,制止開山採石1起,整治青山白化5起;全年完成行政許可項目6起,居民臨時建房審批1起,風景名勝區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5起。

  濱海-玉蒼山景區宣傳促銷 2010年,濱海-玉蒼山景區製作宣傳單折頁,展示各景區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參加全國、省、市旅交會;到金麗衢地區宣傳推介;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宣傳蒼南風景資源,央視先後兩次對景區做了半個多小時的宣傳報導;策劃組織碗窯(景區)古村落瓷文化旅遊節、漁寮景區沙灘音樂節、炎亭景區海鮮美食節等活動。

  南麂景區概況 2010年,南麂景區旅遊接待6萬人次,旅遊收入3667萬元,其中門票收入472萬元;全年旅遊發展投入資金714.8萬元。

  南麂景區規劃建設 2010年,南麂景區完成南麂列島馬祖岙美食街和未名湖綜合整治;實施南麂列島環島公路路面改造和陸島碼頭、南麂列島海洋生物博物館、南麂海濱排檔一條街建設,啟動新碼頭遊客服務中心、假日酒店建設,開工建設中國貝藻博物館,啟動大沙灘、廁所、淋浴房改建,啟動三盤尾景區主入口改造提升工程等。引入綠化養護和環衛工作公司化運作模式;引入保安隊伍加強景區秩序管理,整治「未名湖」及周邊環境,對望夫巖等沿路景點景臺進行搭建及綠化等,投入資金598.88萬元。

  南麂景區宣傳促銷 2010年,南麂景區委託中央電視臺拍攝宣傳片、科教片和MTV, 在廈門—上海動車上高密度播放, 編寫出版溫州市中小學生課外科普讀物,舉辦南麂島解放55周年和保護區建區20周年紀念活動,開展2期導遊培訓活動,投入資金115.92萬元。

  氡泉景區建設 2010年,氡泉景區投入518.9萬元,完成承天遊人中心排涵洞和廊亭工程建設,完成巡護道工程量85%,啟動寶林峽谷遊步道的地形測繪、地質勘探、方案設計等前期工作,配合烏巖嶺景區和廊橋文化園等工程建設。

  氡泉景區項目推進 2010年,氡泉景區投入1500多萬元完成氡泉旅遊文化休閒中心SPA會所主樓一層、南樓主體結構、浴場樁基等工程;北樓主體結構建設中;啟動供水山塘建設和氡泉引水管道工程建設相關政策處理工作。投入2220多萬元完成玉龍山戶外浴場供水管網和橋梁工程,完成接待大廳主體工程建設,啟動接待大廳內部裝修和露天溫泉區配套建設。環亞生態休閒度假村和溫州氡泉生態山莊兩個項目正加快建設前期用地政策處理和土地利用調整等工作。

  洞頭景區概況 2010年,洞頭景區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1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55%;社會旅遊綜合收入9.16億元,同比增長29.59%。成為全國唯一以縣域命名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創成省級旅遊經濟強縣。

  洞頭景區規劃 2010年,洞頭縣報批《洞頭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半屏島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洞頭縣連港藍色海岸帶東岙段景觀工程方案設計》初步設計評審。《半屏山景區詳細規劃》修編和《仙疊巖景區詳細規劃》編制工作順利推進。旅遊業發展納入洞頭縣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十二五」規劃綱要。3月,邀請浙江省旅遊界知名專家對旅遊產業發展定位、景區規劃、旅遊項目等方面出謀劃策。6月,邀請浙江省旅遊科學研究院專家開展洞頭旅遊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編制前期考察。

  洞頭縣對臺旅遊 2010年3月11日~15日,洞頭舉辦溫州——高雄兩岸半屏山旅遊文化交流活動,邀請臺灣高雄市議會代表、觀光局及旅遊社等25人前來參觀交流,籤署《旅遊合作協議書》,共同打造「兩岸半屏山」旅遊品牌。高雄市參訪團一行實地參觀考察洞頭半屏山,開展「植同根樹、注同源水、立同心碑」活動,舉行溫州——高雄兩地旅行社旅洽會。按照合作協議,溫州和高雄兩地未來三年將以旅遊交流年和臺灣直航包機開通為契機,年互送客源5000餘人,並逐年遞增10%以上。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媽祖平安節。參加海峽旅遊博覽會。

  洞頭景區設施建設 2010年,洞頭景區投入近500萬元完成望海樓遊客中心、商品店、茶樓建設,完成樓內展廳設計方案。完成仙疊巖景觀工程;建成專用草坪磚生態停車場和通景道路。開通大沙岙景區區間電瓶車。完成半屏碼頭整體搬遷。完善全島旅遊交通標誌標牌、安全警示牌、引導牌建設。半屏山景區「山上遊」項目前期及東岙段景觀工程前期進展順利。完成女子連舊營房及紀念館改擴建工程,海霞營地新旅遊點——紅星果園、海霞生態墾礁區、海霞生態劇場建設和軍民友誼池改建工程順利推進。金海岸大酒店內部裝修,國際大酒店完成主體七樓建設,大門星級賓館方案設計完成。東港休閒中心周邊零星土地掛牌前期工作、兒童濱海影視基地掛牌前期工作推進,名品廣場掛牌。2010年,實際到位內資10 233萬多元(含名品廣場土地款3333萬元)。

  洞頭景區宣傳促銷 2010年,洞頭舉辦溫州·高雄兩岸半屏山旅遊文化交流活動,邀請臺灣高雄市議會代表、觀光局及旅遊社等25人前來參觀交流,成立溫州半屏山旅遊與經貿發展促進會,籤署《旅遊合作協議書》,按照合作協議,溫州和高雄兩地未來三年將以旅遊交流年和臺灣直航包機開通為契機,互相輸送遊客,年互送客源5000人以上,逐年遞增10%以上。舉辦第七屆漁家樂民俗風情旅遊節、第三屆中國·洞頭國際磯釣名人邀請賽、浙江省首屆海姐大賽、海島七夕成人節、首屆洞頭·霓嶼紫菜文化旅遊節、全省冬泳愛好者橫渡半屏海峽等旅遊節慶活動。首次舉辦媽祖文化旅遊節、媽祖平安節。組團參加國內外旅交會、省旅交會、義烏旅博會等旅遊交易會,獲最佳組織獎和最佳展臺獎。全年多次赴上海、台州、麗水、杭州等客源地開展宣傳推介,對接客源市場旅行社。上海歡天喜地旅行社開通上海—洞頭旅遊專線,開發漁家樂三日遊旅遊產品,2010年,向洞頭輸送53個團7000多人次。加強與中國旅遊萬裡行合作聯盟合作。新闢「浙東南五彩之旅」旅遊聯合體,與天台、溫嶺、臨海、楠溪江實現區域旅遊嫁接。繼續與楠溪江、雁蕩山、麗水、金華開展區域合作。

  洞頭縣旅遊行業監管 2010年,洞頭縣實施旅遊標準化建設,完成8個涉旅行業標準體系編制,推行行業自律管理。在東屏鎮試點組建漁家樂餐飲協會,出臺《漁家樂餐飲協會規範經營規章制度》,建立行業管理規範標準。


石桅巖玻璃觀景臺

紅十三軍紀念碑

二橋漂流碼頭規範化建設工程

大若巖陶公洞入口廣場環境優化工程

崖下庫新建棧道











相關焦點

  • 旅遊景區
    類別商家名稱電話地址海港區旅遊景區北戴河集發觀光園0335-4018799北戴河區海北路中段海港區旅遊景區新澳海底世界0335-8011111/8011088海港區河濱路81號山海關區旅遊景區老龍頭景區0335-5258000/5259000山海關區城南老龍頭路1號北戴河區旅遊景區野生動物園0335-4182201 北戴河區濱海大道中段北戴河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山海關區旅遊景區鐘鼓樓0335
  • 大川河旅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大川河旅遊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時間:2019-03-30 08:30:04
  • 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原標題: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   各種風格、
  • 旅遊景區開發類型—旅遊景區規劃設計
    旅遊景區規劃設計中市政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屬於基礎設施工程規劃設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當前的景區建設過程中,其市政基礎設施規劃設計作為伴隨著城市的發展而建立的一門傳統學科,難免會帶上城市的烙印。如何正確理解旅遊景區規劃設計與城市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如何避免盲目照抄城市化建設、如何升級改造落後的基礎設施,成為旅遊景區規劃設計中值得注意和探討的問題。1 、旅遊景區開發類型從開發內容方面可以將共生商業模式分為兩種類型,即生物資源主導型共生和文化資源主導型共生。
  • 旅遊景區分類-千策科技-旅遊景區規劃實訓教學
    目前國家對於旅遊景區的分類沒有明確的統一的劃分標準,有很多種景區的分類方法,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整理常見以下10種景區的分類方法:1. 按旅遊資源類型分類(1) 自然景觀類景區:以自然資源為依託的觀賞景區,如:泰山,五臺山,黃河,峨眉山,西湖,珠穆朗瑪,昆明池等。
  • 旅遊減貧⑤ | 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旅遊減貧⑤ | 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脫貧攻堅 2020-12-22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順市這些景區被評為「十佳旅遊景區」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王珏)記者從安順市人民政府網站獲悉,安順市「十佳旅遊景區」評選出爐。為充分發揮旅遊景區在旅遊產業發展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安順市在各縣(區)遴選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綜合評選,擬定黃果樹旅遊景區、龍宮旅遊景區、西秀區舊州生態文化旅遊古鎮景區(含山裡江南旅遊度假區)、天龍屯堡旅遊景區、小河灣美麗鄉村旅遊景區、高蕩千年布依古寨旅遊景區、格凸河戶外休閒旅遊景區
  • 生活化:旅遊景區的出路
    在這些古城古鎮中住上一段時間,與當地老百姓共享傳統的生活方式,共創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就是旅遊景區生活化的一種場景再現,也就是許多外來遊客夢寐以求的一種詩意生活。二、 景區生活化的由來 關於景區生活化的思考,源於2018年10月18日在安徽齊雲山景區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中國旅遊景區協會和黃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8未來景區發展學術研討會。
  • 旅遊減貧⑤|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
    本期推出——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脫貧攻堅七星關區雞鳴三省旅遊景區打造紅色文化旅遊景區 助力脫貧攻堅「雞鳴三省」景區是畢節市七星關區近年來依託紅色文化打造的文旅融合發展複合型旅遊景區,總體規劃面積5430畝。景區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內涵,走出了一條集紅色教育、紅色資源開發與脫貧攻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
  • 文山州普者黑旅遊景區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文山州普者黑旅遊景區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春城晚報-開屏新聞 2020年12月17日 09:59 12月15日,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發布《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擬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
  • 四川兩家旅遊景區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人民網成都12月17日電 (李強強)據文化和旅遊部網站消息,12月15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擬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 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以下21家旅遊景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予公示。 四川兩個景區進入公示名單,分別為巴中市光霧山旅遊景區、甘孜州稻城亞丁旅遊景區。
  • 關於興義市A級旅遊景區和生態旅遊景區最大承載量的公告
    各旅遊景區、廣大遊客: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做好旅遊景區「限量、預約、錯峰」開放精細化管理等工作的通知》(黔文旅辦發【2020】56號)文件要求,進一步提升旅遊景區精細化管理服務,確保遊客旅遊的安全度、舒適度和景區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依據
  • 21家旅遊景區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文化和旅遊部官網16日公布了關於擬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12月16日至1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截圖公示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以下21家旅遊景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四川兩家旅遊景區 擬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6日訊(記者 戴璐嶺)記者從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獲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和《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有關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推薦,文化和旅遊部按程序組織綜合評定,四川省巴中市光霧山旅遊景區、四川省甘孜州稻城亞丁旅遊景區等21家旅遊景區達到國家5A級旅遊景區標準要求
  • 沙坡頭旅遊景區
    沙坡頭    國家5A級景區沙坡頭位於寧夏中衛市城區以西18公裡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這裡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長城、絲路為一處,即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    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豐厚,治沙成果顯著,被旅遊界專家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景區已形成黃河綠洲核心區、騰格里大漠景區和黃河南岸半島區三個主要遊覽區域。    打造了九曲黃河遊、大漠探險遊兩條精品旅遊線,開發了黃河漂流、大漠探險、環保治沙、飛躍黃河、激情滑沙等旅遊產品。
  • ...吐魯番|吐魯番火焰山|秋季旅遊|旅遊景區|葡萄溝景區|交河故城
    吐魯番秋季旅遊熱起來9月5日,遊客在吐魯番火焰山景區歡跳。吐魯番融媒中心記者 劉健 攝9月5日,遊客在吐魯番葡萄溝景區選購鮮食葡萄。吐魯番融媒中心記者 劉健 攝9月5日,導遊在交河故城給遊客講歷史。吐魯番融媒中心記者 劉健 攝9月5日,在交河故城,遊客測體溫有序進入景區。吐魯番融媒中心記者 劉健 攝吐魯番融媒中心訊(記者 杜虎)隨著我市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正常,各旅遊景區全面恢復開放,吸引了不少遊客光顧,領略秋季火洲魅力。9月5日當天,全市各景區累計接待遊客5000人次,秋季旅遊逐漸升溫。涼風送爽,天高雲淡。
  • 沙坡頭旅遊景區介紹
    港中旅(寧夏)沙坡頭旅遊景區是中國旅遊集團投資運營有限公司所屬企業。
  • 小河灣景區入選安順市「十佳旅遊景區」
    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為充分發揮旅遊景區在旅遊產業發展中的促進和帶動作用,在各縣(區)遴選推薦的基礎上,經專家綜合評選,現將安順市「十佳旅遊景區」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9月17日至23日。
  • 西藏旅遊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西藏旅遊9日披露,全國文化和旅遊系統對口援藏工作會議11月9日在西藏拉薩召開,公司開發運營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景區正式被授予「國家5A級旅遊景區」,預計將會對公司業務開展產生積極影響。 據介紹,西藏旅遊2005年與林芝市主管部門籤訂大峽谷景區相關旅遊開發協議。
  • 23個景區上榜市級文明旅遊景區
    本報訊(記者 張倩 通訊員 陳泳蓓)為加強我市旅遊景區精神文明建設,展示我市旅遊產品資源,充分挖掘我市旅遊景區文化內涵,經過層層篩選和審查,2020年中山市文明旅遊景區評定結果出爐,共23個景區上榜。上榜景區包括孫中山故裡旅遊區、伊泰蓮娜DIY地帶、參宮野山參文化博物館、泉林歡樂世界、華藝廣場、星光聯盟、大信新都匯古鎮店、廣駿生態園、古鎮燈文化博物館、天倫遊樂投資有限公司、創益文化園、中山市祥農洲農業高新科技園、帆鯊海洋文化館、偉豐生態農業公園、中山詹園、咀香園、廚邦醬油文化博覽館、中國紅木文化博覽城、紫馬嶺動物園、悅來親子王國、小欖菊城酒廠有限公司、迪茵湖休閒生態樂園有限公司、大尖山露營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