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廣雅中學挖出「老寶貝」,蹭熱點挖挖這門老學問

2020-12-16 澎湃新聞

近日

廣雅中學在街坊們的熱議中

「出圈」了

原因是挖出了

不少老祖宗留下的「寶貝」

↓↓

東漢動物陶器

就問一句:萌不萌???

這些年,校園內發現古代遺存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引來眾多吃瓜群眾熱議。但玩笑歸玩笑,就其學術意義而言,考古學可是一門非常嚴肅的學科。

不僅嚴肅,而且深奧。在學渣小缸看來,考古所需的知識儲備、見地判斷遠非一般專業可比。它還是體力活,風吹日曬守在田間地頭,單是想想便覺得腳軟。

當然,考古學也並非想像中那般高不可攀,找準了姿勢,咱們還是能一窺奧妙。本期即以此為題,嘗試揭開考古的一部分神秘面紗吧!

古代怎麼玩「考古」?

在老祖宗那會兒,考古在日常中可謂罕見。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們多為俗事所困,不是忙著耕田播種,就是忙著繁衍生娃,不時還得響應號召上陣殺敵,實在沒啥閒情逸緻去挖掘研究更古的人與事。

有閒有錢有興趣去研究者,主要以古代銅器和石刻碑碣為主,偏重於著錄和考證文字資料,以達到證經補史的目的。

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玉璧。圖/新華社

這門學問,被稱為金石學,乃是文物考古鑑賞中最常用的學問之一。據研究,金石學可上溯至先秦,正式形成於宋朝,清朝發展到鼎盛。

簡單來說,金石學一定程度上對文獻較為依賴,而考古學在此基礎上,又兼受西方學術的影響,十分重視田野挖掘等。二者有傳承,也存在差異。

參觀者在河南安陽博物館觀看婦好墓出土文物。圖/新華社

來自「金石班」的兩位學霸

聽到這裡,隔壁金石班的歐陽修估計要鬧騰了。從未搞過田野挖掘的他,很有可能會舉手表示:俺玩下古董,還得親自下地去刨?奇哉怪也~~

一生脾氣又倔又火爆的歐陽修,確實有這樣扛著鐵鍬直奔田間的勁頭。

歐陽修畫像。圖/視覺中國

歐陽童鞋雖然仕途不爽、一生多舛,但掙脫了世俗幹擾的他,可謂放飛了自我。他在琅琊山的醉翁亭辦公,下班後的業餘愛好,多是與大夥一塊爬山、野宴、席地而睡。

他抽空撰寫了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集古錄跋尾》,據稱其所收集的器物內容十分豐富,上自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

著書立作之餘,歐陽童鞋還不忘提攜後繼,啟迪啟迪學生蘇軾,讓後者也走上了金石「剁手」之路。

只見蘇軾在《仇池筆記》中「古鏡」條目記載:

元豐中,餘自齊安過古黃州,獲一鏡。其背銘云:「漢有善銅出白陽,取為鏡,清而明,左龍右虎俌之。」其字如菽大,篆款甚精妙。白陽,疑白水之陽也。其銅黑色如漆,照人微小。古鏡皆然,此道家聚形之法也。

蘇軾雕像。圖/視覺中國

宋代的金石學,又被稱為「歐趙之學」。歐陽修所著《集古錄》、趙明誠所著《金石錄》即為早期的著述,開啟了以後的相關研究。

說到趙明誠,就是李清照的老公。據說,他每得書畫鼎彝(註:彝是古代盛酒的器具),就和妻子研究整理。經過20多年的尋求,他收輯了金石刻詞2000卷,據此逐件鑑別考訂,最終寫成《金石錄》30卷。

想像一下,小夫妻把玩著四處收藏來的奇珍異寶,偶又對酌吟詩,也是神仙眷侶般的生活了。

趙明誠著迷於收藏,直至痴狂,他47歲病重彌留之際,想到的不是妻子的餘生安排,而是冒出這麼一句話:

必不得已,先棄輜重,次衣被,次書冊捲軸,次古器,獨所謂宗器者。可自負抱,與身俱存亡,勿忘也。

李清照始終沒有忘記丈夫的重託,在顛沛流離中一直精心守護這些珍寶。夫亡六載,李清照作《金石錄後序》,當時她已改嫁,結果遇人不淑,財產不是失於戰火,就是遭賊遇盜,餘者寥寥。傷心之餘,這位女才子才寫下了這篇後序。

李清照畫像。圖/視覺中國

考古,離普通人有多遠?

在古代,金石學是有錢有閒者把玩的高階學問;但在今天,考古正在走近我們的生活。在考古學研究者的眼中,每一個重大的新發現,多是對舊知識體系的衝擊和顛覆。

對普通人而言,考古可能意味著神秘與玄妙的力量。但這些歷史遺存,可能就潛藏在我們身邊。事實上,考古,離普通人並不遙遠。普通人可能深度介入而不自知。

譬如考古史上這個經典案例↓↓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圖/視覺中國

1974年3月,西安東側的臨潼縣西楊村,為了將村子西南邊的旱地變成水澆田,時任生產隊打井隊隊長的楊志發,和村民楊彥信等人來到村南柿樹林,準備打井取水。

那是一片荒僻的土崗,碎石遍野、荒草蔓生,陰森森的氛圍。當楊志發一行挖到1米深時,他們發現钁下的黃土有異,竟呈現出火燒狀的焦黃色。

待到第三天時,井已有2米多深。當時,楊志發和楊彥信正在井下,刨著刨著,土中瓦罐一樣的東西,慢慢露出完好的人身,但卻沒有頭!

這眼前一幕讓倆人驚呆,自以為遇到了口耳相傳的「地裡鬼」。

但楊志發畢竟見過世面,很快鎮定下來。他從土中刨出一顆陶質頭像,然後又刨出了幾枚生鏽的銅箭頭等物。

楊志發將這些東西收了起來,預備拿來換點菸錢。二人合計著要將這尊「地裡鬼」抱到外面。無奈這傢伙太沉,他們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砸碎了這怪物,用工具把碎片運了出去……

兵馬俑。圖/視覺中國

就是這樣,兩位農民拿著钁頭,居然揭開了一個埋藏地下長達2000多年的古代寶庫。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的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得以重現人們的眼前。

現如今,歷史文化遺存的發掘已不鮮見,甚至時常出沒在我們身邊。除了廣雅中學,同在廣州的中山大學,2019年由於挖出數座古墓而「喜提」熱搜。同年,清華大學也因95座古墓上了頭條。

更「高能」的要數西安。據媒體報導,西安郵電大學、西安財經大學、西安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都曾成為古代遺存新聞的主角。其中,要說古墓分布之密集,西安郵電大學那多達600多座古墓,囊括東周到唐代時期,可以說是西安高校裡的「古墓派」。

北京大學官方微博截圖

而就在今年高考,全省排名第四的湖南女孩鍾芳榮,選擇就讀北大考古,一躍而成「考古界團寵」,更讓人感慨:

別說什麼錢不錢途的,篤定自己所愛,那才是最美的詩與遠方。當我們一路狂奔,別忘了來時的路。不斷重現在身邊的歷史遺存,大概也會想向世人述說這樣的道理吧。——來自學渣小缸的心靈雞湯

參考資料:

1、蒙俊怡、曹軍華,《「世界第八奇蹟」記下他的名字——記秦兵馬俑發現者之一、退伍軍人楊志發》

2、王笑寒,《手拿「洛陽鏟」,還會搞「鑑定」:學考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3、肖宇,《20世紀上半葉知識界對考古學與金石學關係的認識》

4、柯立,《聽說清華大學也加入「古墓派」 清華學霸們很好奇 西安學子表示「見怪不怪」》,長江日報

5、周潔,《當我學考古時,我究竟在做什麼?》,新民周刊

來源 | 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

文字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鍾傳芳

編輯 | 木言

校對 | 李紅雨

審核 | 艾渝

籤發 | 區健妍

猜你喜歡

按以下步驟

原標題:《【新知】廣雅中學挖出「老寶貝」,蹭熱點挖挖這門老學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廣雅中學和行素中學
    >廣雅中學、行素中學均為長沙市第七中學(今名長沙市一中開福中學)的前身,分別建於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廣雅中學老校門雅禮大學畢業同學會最初在長沙營盤街金氏宗祠設英文補習學校,舉勞啟祥、黃國璋、吳家任、楊炎、左復、李振南、朱漢等人為董事,董事長為勞啟祥,公推黃國璋為校長。因就讀學生日漸增多,屋宇不敷,乃遷壽星街雷大將軍廟,繼又遷黨部西街(今民主西街)長師舊址。
  • 廣雅中學:廣者大也,雅者正也
    可能因為父母都是老師,從小就跟著他們生活在學生群裡,內心深處總有抹不去的校園情結,這情結中既有對花季歲月的眷戀,更有對自己老師的尊重與懷念,即使在文革後的最初幾年,教師無論是社會地位,還是自身的隊伍建設都處於低谷,我依然固執地認為教書育人始終是最快樂、最高尚的職業之一。  採訪時正好是教師節,遇見了許多曾在廣雅任教的老教師。
  • 陽東廣雅中學開學
    新快報訊(記者 尹來 實習生 唐佩陽)9月1日,陽江陽東廣雅中學舉行了竣工暨開學典禮,410多名初一、高一新生開始了新學期的第一天。  總投資額達1.5億多元的陽東廣雅中學是一所由廣東廣雅中學主辦的按照省一級學校標準建設的完全中學,佔地面積達1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9萬平方米。入讀學生皆住宿本校的公寓式學生宿舍。
  • 2018青島廣雅中學中考成績(升學率)及學校簡介
    青島廣雅中學由市北區教育局與青島實驗初級中學聯合創辦,依託島城初中教育品牌——青島實驗初級中學辦學優勢而建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初中學校。   2015年8月30日,青島廣雅中學(山東省青島實驗初級中學市北分校)揭牌儀式即2015年秋季開學典禮。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市市北區政府、市北區教育局、青島實驗初中及廣雅中學所在社區相關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
  • 廣雅中學發現古墓......
    今天,廣雅中學「古墓派」上熱搜了!近日,據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根據文物保護法規,配合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建設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項目考古發掘全景航拍這就太厲害了吧~「古墓派」快來點個「在看」!廣雅中學的小夥伴來評論區打個卡呀!
  • 廣東廣雅中學130歲生日快樂
    白髮蒼蒼的老校友們回來了,抓緊時間拍照;做了父母的校友回來了,他們有的還帶著孩子和愛人;還有人通過手機視頻通話,向女朋友解說介紹校園裡的建築、雕塑。記者留意到,與別的學校校慶不同,廣雅的校慶上,校友多是拖家帶口前來的。在昭明樓前,兩排小朋友站在臺階上合影,原來,他們都是被爸爸或媽媽帶回來的。冼女士是廣雅中學2001屆的校友,她這次帶上了丈夫和兩個孩子回校給「慶生」。
  • 廣東廣雅中學黨委
    廣東廣雅中學黨委自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緊緊圍繞學校的中心工作,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把創先爭優活動與學習貫徹教育規劃綱要結合起來,與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結合起來,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教師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成才、使學生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健康成長。一、鼓勵師生建言獻策,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師生是學校的主體,促進學校的發展是全體師生的願望和責任。
  • 廣州廣雅中學重大考古發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 黃宙輝10月13日,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項目考古獲重要發現。從該地考古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存分布十分密集,晚期遺蹟打破早期遺蹟的現象頻繁,文化遺存年代範圍跨越先秦、漢晉南朝、唐五代、宋代、明清各時期。
  • 廣雅公辦初中今年招6個班汾水初中部併入真光中學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曾衛康)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荔灣區教育部門獲悉,2017年荔灣區初中招生工作方案公布,汾水中學初中部變為真光中學初中部
  • 廣雅中學陽東建校區 可容納5000學生
    2006-09-12 09:23:36  南方日報網絡版   新學期伊始,陽東廣雅中學迎來了
  • 廣東廣雅中學舉行高三畢業典禮暨冠冕禮
    廣雅中學葉麗琳校長首先在典禮上致辭。她談到廣雅中學2020屆畢業生在出國深造和學科競賽上的佳績,回顧了2020年高考的坎坷,最後激勵畢業生們在今後的人生中也要繼續努力前行。「做一個報效祖國的人,才不愧為廣雅人」,她慷慨激昂地說道。 作為學生代表的高三17班李佳穎同學也同樣感嘆道,「如果說高中三年是一步一腳印踩實的道路,未來才是萬丈浩瀚星空」。
  • 廣東廣雅中學花都校區舉行開學典禮
    建成後預計新增三千學位  8月31日,廣東廣雅中學花都校區開學典禮在學校體育館內舉行,並於今日正式開學。廣雅中學花都校區是一所公辦市屬完全中學,按照計劃,學校整體項目將在2021年3月全部完成,建成後最低可新增60個班級(其中初中30班、高中30班),增加3000個學位。  廣雅中學花都校區建設項目是廣州市重點項目,也是花都區十件民生實事之一。該項目位於花都區新雅街雅正路1號,項目總用地268畝,總投資近13億元。
  • 廣雅中學內發現125座古墓
    現場發掘的文物嶺南尋根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卜松竹 通訊員 穗文考)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13日午間發布消息: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項目考古獲重要發現,清理古代文化遺存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位於廣州市環市西路,地處廣州古城西北,工程所在地屬於廣州市「和平新村-流花-越秀公園」地下文物埋藏區範圍。在工程西北的西村地區,自1953年以來先後發掘宋代西村窯及數百座秦漢至明清時期墓葬。
  • ​廣州一中學發現125座古墓最新消息 廣雅中學發現古墓葬有多少
    13日下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廣雅中學內的最新考古發現。為配合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建設,從7月起,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對項目用地約5000平方米範圍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發現了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
  • 你「蹭」的抖音熱點,有可能是錯的,學會這2步,教你如何蹭熱點
    熱點對於新媒體內容創作者來說,並不陌生。 熱點自帶話題屬性,「蹭」熱點一直都是抖音漲粉和獲取流量的捷徑之一。 那些點讚百萬,漲粉幾十萬的視頻,60%以上都是在蹭熱點。
  • 廣雅中學重大考古發現!發現古代文化遺存188處
    吐舌頭「賣萌」的羊、陶豆、銅匕首、銅劍……10月13日,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項目考古獲重要發現
  • 廣雅中學校園內發掘出125座古墓
    13日下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廣雅中學內的最新考古發現。為配合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建設,從7月起,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對項目用地約5000平方米範圍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發現了豐富的古代文化遺存。
  • 詹皇濃眉停車場並排坐進行冰水浴,老詹又蹭濃眉免費熱點
    眾所周知,「摳搜」的老詹是從不開手機流量的,沒WIFI的地方還不得蹭濃眉的手機流量啊。網友們紛紛調侃道,「我能想到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眉來詹娶再上線,雙卡保險佩雙庫。 黑哈二將馬修斯,長臂塔克小字母。 沃格爾攜老基德,玩轉定律有波普。 小加彌堅麥金尼,安保氣氛有阿杜!」
  • 廣雅中學考古發現密集先秦時期遺存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 通訊員 穗文考)10月13日,記者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廣東廣雅中學蓮韜館復建工程項目考古獲重要發現。此次考古發現的古代文化遺存分布十分密集,晚期遺蹟打破早期遺蹟的現象頻繁,文化遺存年代範圍跨越先秦、漢晉南朝、唐五代、宋代、明清各時期。
  • 消防饒舌歌、脫口秀……創意消防宣講活動走進廣雅中學
    消防饒舌歌、脫口秀……創意消防宣講活動走進廣雅中學金羊網  作者:梁栩豪 付怡  2019-03-25 金羊網訊 記者梁栩豪、付怡報導:3月25日是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廣州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知識宣講員們來到廣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