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蔡瀾曾經說:「正統的日本鋪子,絕對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
聽到這話,小編的內心是崩潰的
那三文魚真的不能吃了咩?
其實,這得從三文魚是什麼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大西洋沿岸的歐洲人發現有一種魚在洄遊時逆流而上,還躍上瀑布!這麼勵志的「雞湯魚」,怎麼不取個勵志的名字呢?「Salmon」應運而生,取自拉丁語的「上升」(salmo),學名「鮭魚」。
大西洋鮭,變身!
後來,歐洲人來到美洲的太平洋邊,發現這裡有些魚長得好像他們的「雞湯魚「,就叫它們「太平洋鮭」。
到了20世紀,大西洋鮭的生意起來了,被運來中國,可能還遇上了說粵語的孩子,Salmon就被音譯成了「三文」。
又後來,商人眼力好,發現一種名叫「虹鱒」的淡水魚和三文魚老像了,好養還便宜。聰(tan明(lan)的商人們又想,反正都像三文,混在一起算了,可以多賺一點啊!
於是淡水養殖的「三文魚「出現了。
這就是三文魚?……哦,不好意思,這是虹鱒、虹鱒……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有點暈了,不怕,我們有圖
咱們中國人在吃的三文魚是啥,你搞懂了沒?
然而,它真的寄生蟲多嗎?
其實,深海裡的魚也會含有寄生蟲,比如大量存在的異尖線蟲。
關鍵在於:是否有正規的監管。
進口海魚需經過冷凍殺滅寄生蟲的過程,也需通過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檢測。
至(ta)於(shi)虹(dan)鱒(shui)魚,是不能生吃的!
可是該怎麼區分虹鱒魚和三文魚呀?
這是三文魚↑
這是虹鱒魚↑
這兩種魚肉不一樣:前者的脂肪層要厚得多。
想想平常吃的三文魚刺身,粉紅色的肌肉之間都有一層白色的脂肪。三文魚的口感大都靠這層脂肪。
如果你吃到的「三文魚」沒有這層脂肪,要不就是質量不好,要不就是虹鱒魚,可能還有寄生蟲。
是不是從沒這樣愛過脂肪?
日本物語 微信號:Roningosho
中文最大日本文化電子揭示板浪人御所(SenGoKu.Cn)與日本視角(JPsoo.com)旗下自媒體,介紹日本歷史、文化、設計、遊記、器物、藝術、生活等方方面面精彩內容,做有深度的公益性日本媒體資訊站。
JPSOO.COM 日本視角 SENGOKU.CN 浪人御所
新浪微博:朱印船 http://weibo.com/3888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