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用兩篇文章,將長達上萬年的西方美術史勾勒出一個準確的輪廓,是一項註定難以完成,也可能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任務。
但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盡力總結出一個大致線索。因為接下來我們將要進行的藝術之旅,不啻於一場行進於人類文明汪洋中的徵途,我們所駕駛的知識小筏在每一片文明之海中行進時,都渺小如滄海中一粟。
我希望通過這兩節的內容,大致可提供一個羅盤,為讀者在理解每一件藝術品和它的創作者時,能夠在腦海中大致判明他們的地理坐標和歷史參照。
題圖:電影《尋找阿爾塔米拉》劇照 西班牙 2016年
壹 旅程的起點
這趟藝術旅程的起點,將追隨著一位名叫瑪麗亞西班牙女孩的目光。
1879年秋,5歲的瑪麗亞和她父親——一位名叫索圖拉(Marcelino Sanz de Sautuola)的學者前往西班牙北部坎塔布裡亞自治區一處山區探險。他們進入了一個名叫「阿爾塔米拉」的洞穴,這裡曾經發現過一些史前遺蹟,當她的父親忙於在地上發掘時,瑪麗亞偶然抬頭,發現在這個卡斯特地貌的山洞頂部,有一隻牛正盯著自己。
她趕緊喊自己的爸爸來看,結果他們在山洞頂部發現了不知道由什麼人繪製的、色彩鮮豔一群野牛、野馬和野豬。
小女孩瑪麗亞的目光,是現代人類在相距20000年後,首次與祖先們在冰河世紀結束期所創造的藝術品相遇。
阿爾塔米拉巖洞壁畫之一
阿爾塔米拉巖洞壁畫之二
這些祖先們在這段舊石器時代所創造的文化,被專家們命名為奧瑞納文化(Aurignacian),它是迄今發現人類藝術史上第一個相對完美的階段,阿爾塔米拉巖畫,則是其中最完整也最美麗的系列作品。
貳 「錯誤的歷史」
在阿爾塔米拉山洞巖畫被發現前,19世紀的人們在講述西方藝術史時,總是從古埃及或者古希臘開始。
一說到在屋頂上畫畫,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莫過於有關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雕塑家、畫家米開朗基羅,他在1508年之後用了四年零五個月的時間,在羅馬梵蒂岡的西斯廷教堂頂部完成了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宏偉的教堂天頂壁畫——《創世紀》。
米開朗基羅在屋頂上繪製的《創世紀》,所展現的是基督教經典聖經《舊約》中第一卷開篇的內容,描繪了上帝創造天地和人類的故事,這組巨大的天頂畫由「上帝創造世界」、「人間的墮落」、「不應有的犧牲」三部分組成,在大廳天頂的中央部分按建築框邊分為9幅,其中最為精彩最打動人的內容,便是以下這幅《創造亞當》。
上帝身披寬大的鬥篷,在眾天使的簇擁下飛來,他伸出右手食指即將觸碰到亞當左手——米開朗基羅選擇了第一個人類即將擁有生命之前的這一刻,並將它留在了教堂的天頂上。這一畫面自它誕生以來,逐漸成為幾百年來人們記憶中的經典場景。
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細部 1511年 溼壁畫
電影《外星人E.T.》海報
史匹柏於1982年所導演影片《外星人E.T.》中,也用上了米開朗基羅的這一創意,從外星生命的角度重新反省、認識人類生命的起源,並順便向四百多年前的大師米開朗基羅致敬。
當1879年,西班牙女孩瑪麗亞在阿爾塔米拉山洞首次發現史前巖畫後,她的父親索圖拉和馬德裡大學的考古學家開始研究這些壁畫。索圖拉於1880年對外發表了研究成果《史前文物筆記》,認為這些壁畫繪製於舊石器時代。
然而索圖拉的研究成果遭受到了來自各界的質疑,甚至因為壁畫色彩鮮豔、保存完好,有人認為這些畫作是他偽造的。在索圖拉的餘生中,一直籠罩在這些質疑之聲的陰影裡,他對造物奧秘的探索,成為他個人對抗整個社會的一次孤獨戰爭。
阿爾塔米拉壁畫的發現挑戰了宗教,也挑戰了當時人類所掌握的科學和歷史知識,在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的之後,若是有人指出人類的祖先不是亞當和夏娃,而是兩萬多年前這些生活在洞穴中的原始人時,幾乎無人會相信,況且這些原始人居然還能畫出如此精美的形象。
人們質疑索圖拉:「這些畫作早於亞當和夏娃之前,這怎麼可能!?」
索圖拉則回答說:「也許我們的歷史是錯的。」
電影《尋找阿爾塔米拉》劇照 西班牙2016年
《尋找阿爾塔米拉》電影海報
2016年西班牙導演休·赫德森所拍攝的影片《尋找阿爾塔米拉》(Finding Altamira),正是講述了瑪麗亞與他父親索圖拉的這段故事。
叄 舊石器時代的藝術特點
為了尋找真相,索圖拉的餘生都用於努力證明這些畫作的真實性,試圖從纏繞他的謊言指控中恢復清白,但他並沒有等到這一天。
直到他去世14年後,1902年學術界才認同了他的結論。此後科學家、藝術史家不斷對這些壁畫進行研究,2008年,研究人員利用鈾釷定年發現,畫作的創作時間為20000年前;
2012年,通過進一步鈾釷定年研究,發現阿爾塔米拉的部分作品年代更加久遠,有的已經存在了35600年。這些均進一步證明了阿爾塔米拉壁畫完成於歐洲舊石器時期晚期,其創作的時間大致與中國北京周口店人的活動時期相當。
半個多世紀後,在法國西南部的道爾多尼州鄉村,四個兒童帶著狗追捉野兔時,偶然進入了一個山洞,洞中也發現了大量原始人的畫作。這就是與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齊名的拉斯科洞窟壁畫,據學者考證,這些壁畫繪製於距今已有15000年前。
法國拉斯科洞窟中的壁畫
拉斯科洞窟中有一個不規則的圓形洞廳極為壯觀,在洞頂畫有65頭大型動物形象,包括尺幅從2米到3米長的野馬、野牛、鹿,還有4頭巨大公牛,最長的約在5米以上,它被人們稱作「史前的羅浮宮」。
如今我們再次端詳這些人類「嬰兒時期」的藝術品,它們依然充滿了魅力。它們色彩豔麗、造型準確,所描繪的動物充滿動感和生命力。尤其在拉斯科洞窟壁畫中,一些作品巧妙利用了洞頂巖石凹凸不平的自然形狀,更突出了動物的本身質感。
這些畫家在作畫時使用了木炭、赭色和赤鐵礦來繪畫,通過對顏料的稀釋讓描繪的物體產生強度變化和明暗對比。他們繪製的過程可能是先用鋒利石器刻畫輪廓,然後用木炭勾出黑邊,最後用顏色渲染。
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之一
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之二
法國拉斯科洞窟壁畫之三
這些不知名的史前畫家們所繪製的這些壁畫,不僅打動了無數普通觀眾,也為現代藝術家們帶來了創作的靈感。
法國現代畫家亨利·馬蒂斯和畢卡索等人,都對這些畫作讚不絕口。1941年,畢卡索觀看了拉斯科巖畫後,發現其這些原始人對公牛形象高度概括而不失準確的處理,和他某一時期原始主義繪畫風格,竟然如出一轍,而這正是畢卡索多年來苦苦思索追求的繪畫境界。
在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人類舊石器時代(Palaeolithic 距今約250萬年——距今約1萬年),人類留下的最輝煌的藝術成就,就是這類洞穴巖畫。其繪製的目的主要是對巫術的迷信,認為將自己狩獵對象畫在洞頂,可以讓自己收穫更多這樣的獵物。
在東歐,人們也發現過這一時期藝術家們所留下的小型的雕塑作品。比如這件被稱作世界上最古老雕像的「威倫道夫的維納斯」,她雖然很小,是一件只有11.1釐米高的石灰質雕像,但卻有距今近25000年歷史。
藝術家在創作這位「維納斯」時,突出了她乳房、臀部等女性特徵,這代表著在當時冰川時期晚期的惡劣自然環境中,人們對於生殖的崇拜。
肆 新石器時代的瘋狂之作
經過漫長的歲月,人類終於進入了以磨製石器為主的新石器時代。
這一時期的人類所留下的藝術作品,並不像舊石時代那些以巫術和生殖崇拜為目的平面繪畫,而是更多本身具有功能性的物品,比如陶器、玉器、木器和建築等等。
在西方,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包括英國的巨石陣,這簡直可以堪稱原始人的瘋狂「大手筆」。
距離英國倫敦西南100多公裡的威爾特郡有一座索爾茲伯裡古城,在附近的平原上有一處佔地大約11公頃的巨大神秘的遺蹟——俗稱「巨石陣」的由每塊重約50噸的巨石組成的環形建築群。
照片:英國巨石陣
巨石陣的主體由幾十塊藍砂巖石柱組成,這些石柱排成幾個完整的同心圓,其最外圍是直徑約90米的環形土溝與土崗,內側緊挨著的是56個圓形坑,這些坑由英國考古學家約翰·奧布裡發現,因此又叫「奧布裡」坑。
碳測定年代表明,巨石陣建造於公元前2600年,這暗示巨石陣可能是一個與逝者有關的宗教活動場所。通過考古和碳年代鑑定技術,證明這些巨石陣建造於公元前4000-2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末期至青銅時代。
但是對於那些原始人如何將這些巨大的石塊運送到這裡,並將它們樹立、搭建起來人們存在各種猜測,並未準確的答案。
至於這些巨石陣的用途,因為它和夏至、冬至時期的太陽天氣活動有極大關聯——其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與和夏至日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其中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人們因此猜測它可能是原始人用於觀測天象的,也可能是一處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
原始人如何建造了巨石陣如今依然是謎
英國史前巨石陣可能是一處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
如果說阿爾塔米拉和拉斯科洞窟壁畫讓我體會到了原始藝術家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那麼英國的巨石陣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宏偉與震撼的力量。
儘管,還有很多謎團待解,但這些原始藝術作品畢竟留下了幾處路標,為我們認識到人類祖先一路跋涉的文明之路,開始於何處。
正是從這樣的嬰兒時期,人類的藝術開始逐漸成長。文明的曙光即將驅散黎明的黑暗,古埃及人、希臘人和羅馬人即將登上文明的舞臺,他們所留下的藝術遺產將直接影響到日後的米開朗基羅,還是馬蒂斯和畢卡索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