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作為古蜀國的發源地和中國十大古都之一,市區內的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眾多名勝古蹟都蜚聲海內外。其實在成都周邊,還保留著不少獨具特色的千年古鎮,其中位於龍泉驛區的洛帶古鎮,背靠龍泉山,面臨成都平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進入古鎮,迎面是一座「落帶古鎮」的牌坊。很多遊客會問,牌坊上的字是不是寫錯了?其實這要從一個典故說起。相傳三國蜀漢皇帝劉備的太子劉禪曾到這裡玩耍,他不小心將玉帶掉進水井中,後人便將這個小鎮稱為「落帶」,因「落」「洛」同音,後演變為「洛帶」。
不管傳說是真是假,至少證明了洛帶古鎮的歷史悠久。清朝時期,古鎮更名為「甑子場」,成為「成都東山五場」之一。隨著清初「湖廣填四川」,大批湖廣客家人遷移來此居住,經過數百年繁衍生息,當地的客家人依然鄉音未改,客家風俗文化也保留至今,被譽為「天下客家第一鎮」。
洛帶古鎮的街巷呈「一街七巷子」格局,主街南北兩旁分布著北巷子、鳳儀巷、槐樹巷等七條小巷。街巷內的清代建築大多保存完好,其中尤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大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川北會館)和客家博物館、客家公園最為著名。
相傳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劉禪經常在其母甘夫人的陪伴下到古鎮遊玩,朝廷於是在此修建了鳳儀閣供皇后歇息。然而這個傳說的可信度不高,據《三國志》記載,甘夫人在劉備尚未入川時便已病逝,死後葬於湖北江陵。復建後的五鳳樓,高23.8米,由1500隻鳳凰圖案拼制而成,造型十分華麗。
土樓,是客家先民千年智慧的結晶,平時只能在福建、廣東一帶才能見到,而在洛帶古鎮五鳳樓東面的蓮花池畔,也保存著一座客家土樓。據說,這座土樓是按照福建永定土樓的原樣仿建而成,共有四層,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大型客家土樓,現已被闢為「西部客家博物館」。
在古鎮的一隅,還隱匿著一座始建於隋開皇年間(581—600年)的燃燈古寺。寺廟最初是為紀念在此修煉又樂善好施的隋代信女褚信相而建,初名信相祠。清朝時期,因寺內供奉一尊燃燈佛,故改稱燃燈寺。值得一提的是,在觀音殿後方有一口古井,相傳就是劉禪掉落玉帶的八角井。
洛帶古鎮距離成都市中心僅20公裡,是距成都最近的一座古鎮。遊客可以在五桂橋公交站乘坐219路公交,終點站便是洛帶鎮,車程半小時左右,非常適合成都市區周邊遊。2006年,洛帶古鎮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責編:章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