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葉用沸水泡,喝的是香清甘活,百般滋味。
茶用溫水泡,別的不說,壓根就泡不開啊!
一語驚醒夢中人。
在茶圈中,關於茶葉用什麼樣的水溫來泡,是個長久以來的爭議。
有人說,白茶是要用沸水泡的。
好茶不怕開水燙,連沸水都經不住的茶葉,如何能夠算的上是好茶?
也有人說,茶葉要用溫水從衝泡。
不為什麼,茶葉店裡的小妹就是這麼說的,人家專業的,說出的話還能有假?
在這個問題上,村姑陳是傾向於前者的。
理由很簡單,白茶衝泡若是不用沸水,根本就泡不開,泡不出好茶應該有的滋味!
《2》
溫水泡茶,難以將茶泡開
沸水的定義簡單,一般氣壓下,滿足一百攝氏度的水即為沸水。
但溫水,並無統一的定義。
有人說,溫水是七八十度的水溫。
有人精確將其規範在八十五攝氏度。
沸水的溫度高,在與茶葉相撞的那一刻,可以在瞬間將茶葉當中的香氣滋味激發。
至於溫水,常用於「煮青蛙」,本就是溫吞的性質。
溫水在與茶葉接觸的時候,並不能很好的激發出茶葉的香氣。
並且,在遇到一些帶有蠟質層的茶,像是荒野冬片這樣的白茶時。
即使是用沸水衝泡,也難以將茶很好的泡開。
用溫水衝泡,幾乎如撓痒痒一般,很難透過茶葉外表的蠟質層,將內質析出至湯水。
荒野冬片這樣的難得好茶,在溫水之下,卻難綻光彩。
至於一些幼嫩的茶,例如白毫銀針,溫水也難駕馭。
上好的白毫銀針,出產於太姥山高山產區。
高山氣候寒冷,茶葉上的白毫如同毛毯上的絨毛一般,細密無縫。
在衝泡的時候,要是水溫不夠,即使衝泡幾次,在衝泡過後的茶葉上,依舊會發現未被打溼的白毫。
白毫難以被打溼,茶與水難以融合。
茶未泡開,如何好喝?
難怪白毫銀針這品級的好茶,卻總有人說它是寡淡的,想來是衝泡水溫用錯了!
《3》
低溫衝泡,可以延長茶的衝泡次數,是劣質茶的外衣
有些茶,用沸水衝泡第二衝就沒滋味了。
也難怪有些茶友,以為用溫水泡茶才是正確的。
沸水泡茶,能夠加速內質的析出,衝泡兩次便沒滋味,側面說出了茶葉的內質極為匱乏。
某些店家,為謀私利而杜撰出的謠言,實在令普通消費者難以鑑別。
用低溫衝泡白茶,因為茶葉在溫度低的水中,釋放內質更慢。
所以,即使是內質不足的劣質茶葉,在溫水的衝泡下,依舊可以衝泡好幾衝。
可要是用沸水衝泡,內質的短板會在短時間內暴露。
茶葉的滋味濃淡,尚且可以用個人口味不同搪塞。
可是茶葉不耐泡,可就有口難辨了。
售賣的茶葉內質不足,於是建議茶友用溫水衝泡。
如此曲線救國,商家也算是有點兒小聰明。
奈何苦了許多被矇騙的茶友,多年來一直為這些茶商背書。
《4》
溫水泡白茶,不好喝
不建議溫水泡白茶的理由,千千萬。
歸根結底,是因為溫水泡出的白茶不好喝。
而這不好喝的溫水泡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個是溫水泡茶,因為水溫不夠的緣故,高沸點的香氣,難以得到激發。
茶葉中,只有低沸點的香氣,勉強維持。
如此一來,極為浪費好白茶的品質。
原本好茶,在香氣物質足夠的情況下,用沸水衝擊。
香氣物質得以激發,高香撲鼻。
高沸點的香氣和低沸點的香氣,同時被激發。
並且,由於數量龐大,香氣持續的時間頗為長久。
在衝泡時,聞香時,喝茶時,喝罷茶湯時,皆有餘香嫋嫋,不絕如縷。
另一個,則是溫水泡茶,茶湯滋味不夠。
好茶中,尤其時候好白茶,老白茶中,內質是在不斷增長的。
也是說,越好的白茶中,內質也就越多。
像是老白茶,其中的內質紮根頗深。
用簡單的衝泡,只能夠將相對表層的內質析出。
即使如此,茶葉也相當耐泡,茶湯也相當醇厚了。
可要是想要將老白茶,喝的淋漓盡致,不浪費。
還可以將衝泡過後的茶,用煮茶的方式來製作。
在一百攝氏度持久不斷的高溫下,才能夠讓內質更好的析出。
如此,才能夠將老白茶當中的內質全數傾瀉。
要是只用溫水衝泡,不痛不癢,不過是白白浪費了大好茶葉而已。
《5》
沸水,是好茶的試金石。
經不起沸水衝泡的茶葉,根本連好茶的入場券都得不到。
而真正的好白茶,不論是看似稚嫩,實則實力深厚的白毫銀針。
還是蠟質層豐厚,自帶保護盾的荒野冬片。
想要將這些茶泡的好喝,只是輕描淡寫的用溫水衝泡,可千萬不行。
如此馬虎了事,茶葉滋味的釋放,同樣懈怠。
努力,不一定有回報。
但不努力,虛擺架子,同樣不會得到期待的回饋。
想要喝好白茶,不用沸水怎麼能行?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